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臂交锁髓内钉在桡骨骨折中的临床运用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凯利 刘兴战 《疑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707-709,共3页
目的探讨前臂交锁髓内钉在桡骨骨折中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伴有桡骨骨折的前臂骨折患者应用前臂交锁髓内钉进行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对早期桡骨髓内钉未预弯组和预弯组进行术后前臂旋转功能的比较。结果闭合复位骨折愈... 目的探讨前臂交锁髓内钉在桡骨骨折中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伴有桡骨骨折的前臂骨折患者应用前臂交锁髓内钉进行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对早期桡骨髓内钉未预弯组和预弯组进行术后前臂旋转功能的比较。结果闭合复位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0.5周,切开复位为14.6周;骨折愈合22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骨折不愈合1例。按照Grace-Eversman前臂功能评价标准:优18例(75.0%),良2例(8.3%),差4例(16.7%)。未预弯组前臂旋转受限(8.6±9.4)°,预弯组前臂旋转受限(7.2±8.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臂交锁髓内钉治疗桡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能早期功能锻炼及再骨折率低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锁髓内钉 桡骨 旋转功能
下载PDF
椅背踩踏法整复肩关节前脱位57例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宏庆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1期69-69,共1页
肩关节前脱位复位方法较多,各有其特点。自2003年至2007年采用椅背法和悬垂法综合改良,治疗肌肉发达、体格强壮、复位困难的57例患者,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肩关节 脱位 正骨手法
下载PDF
外固定架结合抗菌素硫酸钙治疗术后感染性骨不连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潼宝 王明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226-227,230,共3页
目的 探讨一期清创后用外固定架结合抗菌素硫酸钙填塞骨髓腔、VSD持续负压引流、局部皮瓣转移等技术治疗术后感染性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20例创伤性骨髓炎,将自制抗生素硫酸钙置入病灶区,小的骨缺损一期... 目的 探讨一期清创后用外固定架结合抗菌素硫酸钙填塞骨髓腔、VSD持续负压引流、局部皮瓣转移等技术治疗术后感染性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20例创伤性骨髓炎,将自制抗生素硫酸钙置入病灶区,小的骨缺损一期植骨,大的骨缺损行截骨延长。有皮肤缺损的用转移皮瓣修复创面,有部分皮瓣坏死或伤口不愈合者用VSD持续负压引流到肉芽组织新鲜后植皮。结果 12例伤口一期愈合,2例伤口二期愈合,4例局部皮瓣转移后全部成活,2例皮瓣转移后部分坏死,二期植皮后伤口愈合。11例外固定架原位固定,7例行截骨延长治疗的骨折端愈合良好,2例截骨延长会师处延迟愈合,经植骨后最终愈合。所有20例患者术后进行6-32个月,平均(19.2±3.6)个月随访,植皮全部成活,感染得到控制,无复发。骨折愈合时间4-12个月,平均(8.3±2.5)个月。未发现针道感染、骨质疏松、骨折畸形愈合等。但有1例膝关节和2例踝关节僵硬。结论 一期清创后用外固定架固定,采用抗生素硫酸钙填塞骨髓腔和骨折端,小的骨缺损一期植骨,大的骨缺损行截骨延长。一期转移皮瓣修复缺损的创面,有部分皮瓣坏死或伤口不愈合者用VSD持续负压引流到肉芽组织新鲜后植皮,再结合全身使用敏感抗生素,在治疗术后感染性骨不连方面取得了明显的临床效果,缩短了治疗周期,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硫酸钙 转移皮瓣 截骨延长 创伤性骨髓炎
下载PDF
益肾逐瘀汤联合髓心减压及打压植骨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观察
4
作者 杨拴牢 廖永华 吴卫东 《贵州医药》 CAS 2018年第12期1480-1481,共2页
目的探讨益肾逐瘀汤联合髓心减压及打压植骨术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股骨头坏死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髓心减压联合打压植骨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益肾逐瘀汤联合髓心减压及打压植骨术治... 目的探讨益肾逐瘀汤联合髓心减压及打压植骨术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股骨头坏死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髓心减压联合打压植骨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益肾逐瘀汤联合髓心减压及打压植骨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好转率、进展率及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好转率高对照组,进展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股骨头坏死患者益肾逐瘀汤联合髓心减压及打压植骨术治疗能有效改善其髋关节功能,降低临床进展率,同时提高生存质量,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益肾逐瘀汤 髓心减压术 打压植骨术
下载PDF
肱骨近端不稳定性骨折手术治疗
5
作者 杨宏庆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29期6180-6181,共2页
目的:讨论肱骨近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不同时期治疗82例不稳定肱骨近端骨折,钢针螺钉张力带固定31例,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51例。结果:骨折愈合时间2~4个月。钢针螺钉张力带固定,优良率80%。肱骨近端解... 目的:讨论肱骨近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不同时期治疗82例不稳定肱骨近端骨折,钢针螺钉张力带固定31例,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51例。结果:骨折愈合时间2~4个月。钢针螺钉张力带固定,优良率80%。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优良率90.6%。结论:采用钢针螺钉张力带、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都可取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不稳定性骨折 治疗
下载PDF
氨甲环酸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6
作者 刘刚 《大医生》 2021年第16期107-109,共3页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时,股骨髓腔内注入氨甲环酸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潼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时,股骨髓腔内注入氨甲环酸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潼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术后予以对照组患者髓腔内注入生理盐水,予以观察组患者髓腔内注入氨甲环酸,术后均观察1周。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失血情况,术前及术后48 h血清炎性因子及纤溶蛋白降解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总失血量、隐形失血量较对照组均减少(均P<0.05);较术前比,术后48 h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水平均升高,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中,通过在股骨髓腔内注入氨甲环酸可减少隐性出血量,抑制炎症反应与纤溶蛋白降解,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氨甲环酸 炎症反应
下载PDF
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62例临床分析
7
作者 黄溶 《内蒙古中医药》 2009年第12X期44-44,共1页
目的:探讨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的手术疗效及远期预后。方法:对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62例的病人行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手术治疗,并于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采用Frankel分级对脊髓损伤情况进行评估,观察手术疗效及脊髓损伤恢... 目的:探讨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的手术疗效及远期预后。方法:对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62例的病人行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手术治疗,并于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采用Frankel分级对脊髓损伤情况进行评估,观察手术疗效及脊髓损伤恢复情况。结果:椎体高度完全或基本恢复者54例,占87.1%。Cobb角术前平均29.3(15°~40°),术后平均恢复至4.5。(0。~12。),丢失4°~13°,平均6.2°。脊髓损伤情况随访发现除8例(6例A级,2例B级)无明显改善外,余脊髓损伤程度均有明显恢复。结论: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病人早期手术可明显改善脊髓损伤的程度,尤其是术前Frankel分级B~D级者,远期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骨折 脊髓损伤
下载PDF
关节置换前后髌骨高度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郑瑜峰 郭凯 +4 位作者 杨宏庆 靳雷 郑联合 丁勇 马保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4年第26期5063-5067,共5页
目的:研究全膝关节置换术前、术后Insall-Salvati指数和改良Insall-Salvati指数与术后膝关节活动度的关系。方法:采用HSS评分系统对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半年至一年的关节功能、活动度、肌力、屈曲畸形、稳定性等进行评价。测量81例(106... 目的:研究全膝关节置换术前、术后Insall-Salvati指数和改良Insall-Salvati指数与术后膝关节活动度的关系。方法:采用HSS评分系统对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半年至一年的关节功能、活动度、肌力、屈曲畸形、稳定性等进行评价。测量81例(106膝)患者术前、术后X线片Insall-salvati指数及改良Insall-salvati指数。结果:术后HSS评分为(89±10)分,术前Insall-salvati指数及改良Insall-salvati指数分别为(1.00±0.13)、(1.61±0.21),术后Insall-salvati指数及改良Insall-salvati指数分别为(0.94±0.19)、(1.67±0.34)。关节置换术后Insall-salvati指数较置换前显著降低(P<0.05),改良Insall-salvati指数显著提高(P<0.05)。术后低位髌骨组(Insall-salvati指数<0.8)HSS评分、活动度和屈曲畸形分值均较正常髌骨组(0.8<Insall-salvati指数<1.5)显著降低(P<0.05)(P>0.05)。高位髌骨组(Insall-salvati指数>1.5)和正常髌骨组各项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改良Insall-salvati指数小于1.8的患者术后膝关节HSS评分、功能、活动度、肌力、屈曲畸形、稳定性显著高于大于1.8的患者(P<0.05)。结论:术前改良Insall-salvati指数和术后Insall-salvati指数可作为评价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参考指标。术前、术后的膝关节高度均会影响术后关节功能,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精确截骨对术后关节功能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ll-Salvati指数 改良Insall-Salvati指数 全膝关节置换术 髌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