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祖先崇拜的起源和种族神话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莉 星灿 《南方文物》 2006年第3期123-127,共5页
如题目所见,这篇文章分两个部分,前者从考古上讨论中国祖先崇拜的起源,后者根据文献和作者对黄帝陵的实地考察,讨论黄帝如何从传说中的圣人最后变成全中国人民共祖的过程。从考古上研究祖先崇拜有许多局限性,尤其是在没有文字记载的史... 如题目所见,这篇文章分两个部分,前者从考古上讨论中国祖先崇拜的起源,后者根据文献和作者对黄帝陵的实地考察,讨论黄帝如何从传说中的圣人最后变成全中国人民共祖的过程。从考古上研究祖先崇拜有许多局限性,尤其是在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时期更是如此。作者根据龙岗寺、史家、阳山和呈子等四个史前墓地祭祀坑的分布情况,提出中国的祖先崇拜至少可以上溯至新石器时代中期,大致经历了从"集体祖先崇拜"到针对个人的祖先崇拜的过程;文章还认为,从集体祖先到个人祖先祭祀仪式的转换过程,恰与从平等社会发展到等级社会的过程相呼应。进入商代之后,祖先崇拜仪式高度制度化,祖先崇拜渗透到国家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国家的起源和统治集团的合法化方面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作者的分类,祖先包括神话祖先和王室祖先,黄帝本是在商周之际被创造出来的神话祖先的一员,但是经过两千多年来的崇拜和祭祀,他从一个神话中的英雄,成为汉族的缔造者,进而成为全中国人民的共祖。作者仔细地考察了这个过程,并认为对黄帝的祭祀和崇拜,是历史上一系列政治运作的产物,神话的祖先既可以被创造,也可以被用来追求政治的和经济的目的。经过《古史辩》的深入讨论,黄帝的神性和神格本不成为问题,但是目前在考古界泛滥成灾的把考古发现跟传说人物对号入座的现象,应该可以在这篇短文里发现自己对古史的轻信和盲从。其实,对号入座本身,倒是我国考古界一个值得研究的学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先崇拜 中国 种族 历史起源 新石器时代 宗教形式 文献记载
下载PDF
城:夏商时期对自然资源的控制问题 被引量:104
2
作者 刘莉 陈星灿 《东南文化》 2000年第3期45-60,共16页
本文主要从中心——周边系统相互关系的角度探讨了晋南地区两个商城的政治经济活动,特别是跨地域的控制和运输重要自然资源的问题,并认为聚落形态的变化尤其是城的兴衰,应从政治、经济系统的角度考察。在中国早期国家发展阶段,政治... 本文主要从中心——周边系统相互关系的角度探讨了晋南地区两个商城的政治经济活动,特别是跨地域的控制和运输重要自然资源的问题,并认为聚落形态的变化尤其是城的兴衰,应从政治、经济系统的角度考察。在中国早期国家发展阶段,政治中心从周边地区掠取重要自然资源战略的改变,往往会影响人口的移动和城市的兴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商时期 晋南地区 自然资源
下载PDF
中国文明腹地的社会复杂化进程——伊洛河地区的聚落形态研究 被引量:101
3
作者 陈星灿 刘莉 +2 位作者 李润权 华翰维 艾琳 《考古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1-218,共58页
一、前言中国古代文明起源是世界考古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最近几十年的一系列考古发现更引起国际学术界对这个课题的广泛关注。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复杂社会是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的许多地区发展起来的,但是其中大部分都在约公元前2000年... 一、前言中国古代文明起源是世界考古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最近几十年的一系列考古发现更引起国际学术界对这个课题的广泛关注。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复杂社会是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的许多地区发展起来的,但是其中大部分都在约公元前2000年前后衰落了。与此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洛河地区 中华文明 社会复杂化进程 聚落形态 考古研究 巩义市 伊洛河盆地 人口 社会政治整合 手工业 古环境 古生态 坞罗河流域 干沟河流域 地质考古学
原文传递
陕西近年出土的水牛遗存及中国本土水牛的进化 被引量:13
4
作者 胡松梅 刘莉 +1 位作者 尹申平 陈星灿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7-145,I0015,I0016,共11页
本文分析了陕西渭河流域新出土的更新世杨氏水牛和全新世的圣水牛头骨和颅后骨,并对比了其他地区出土的水牛标本。作者根据新的资料讨论了水牛种属的分类、进化及驯化问题。渭河流域在更新世时期至少有圣水牛,它很可能是更新世短角水牛... 本文分析了陕西渭河流域新出土的更新世杨氏水牛和全新世的圣水牛头骨和颅后骨,并对比了其他地区出土的水牛标本。作者根据新的资料讨论了水牛种属的分类、进化及驯化问题。渭河流域在更新世时期至少有圣水牛,它很可能是更新世短角水牛的后代。它在进入全新世之前形体也许有所减小;但全新世早、中期(距今8000-3000年),没有迹象表明它的形体有所缩小,圣水牛的这一变化应该不是受人类活动影响(如驯化)的结果,但是否为适应气候变化而发生还有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进化 陕西 更新世 新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原文传递
深切怀念张光直先生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星灿 刘莉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88-92,共5页
The present paper summarizes Prof. Kwang-chih Chang's archaeological career all his life in the following ways: approaches of anthropological and other problems; worldwide and integrative perspective in academic p... The present paper summarizes Prof. Kwang-chih Chang's archaeological career all his life in the following ways: approaches of anthropological and other problems; worldwide and integrative perspective in academic pursuits; accomplishments in the study and teaching of Chinese archaeology and archaeological theories; achievements in 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on the Neolithic Age, Shang and other periods; studies of the Shang king' s pedigree and the then institution of succession to the throne; field archaeological work; services as a bridge between Western and Eastern archaeolog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circles; main publications and accomplishments throughout his li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光直 考古学家 美国 中国考古学
原文传递
陕西临潼康家龙山文化遗址1990年发掘动物遗存 被引量:34
6
作者 刘莉 阎毓民 秦小丽 《华夏考古》 CSSCI 2001年第1期3-24,共22页
This article analyses faunal remains of the Longshan period unearthed from the 1990 excavation at the Kangjia site in Lintong, Shaanxi. It attempts to reconstruc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subsistence economy, ritual ... This article analyses faunal remains of the Longshan period unearthed from the 1990 excavation at the Kangjia site in Lintong, Shaanxi. It attempts to reconstruc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subsistence economy, ritual activities, regional interaction, and social organisation. High percentage of bones from water buffalo, sheep or goat indicates regional interactions in economic aspect; turtle shells used in ritual context suggest the existence of long-distance exchange of ritual paraphernalia; certain depositional process of a large quantity of animal bones implies that ritual feasting may have become a part of political strategy th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龙山文化遗址 1990年 动物遗存 动物考古 经济生活 宗教意识
原文传递
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从二里头和二里岗时期的中心和边缘之间的关系谈起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莉 陈星灿 《古代文明辑刊》 2002年第1期71-134,共64页
世界不同地区的早期国家,尽管形态各自不同,但是却被某些考古学家分成几种主要的形式,其中最常提到的形式,便是所谓的城市国家(city-states)〔1〕、地域国家(territorial-states)〔2〕和乡村国家(village-states)〔3〕。西方学者试图从... 世界不同地区的早期国家,尽管形态各自不同,但是却被某些考古学家分成几种主要的形式,其中最常提到的形式,便是所谓的城市国家(city-states)〔1〕、地域国家(territorial-states)〔2〕和乡村国家(village-states)〔3〕。西方学者试图从跨文化比较的角度,将这些范畴应用于对中国早期文明的解释中〔4〕。本文通过考察中国的考古材料,特别是通过对二里头和早商(二里岗期)(约公元前1900~前14.5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学家 跨文化 国家 中国 地区 形式 边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