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里门拾记》到《果园城记》:师陀小说原乡志系列
被引量:
1
1
作者
郑怡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CSSCI
2017年第4期1-17,共17页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现代小说的黄金岁月,似乎已成定论~①。这与'中华民国'的第二个十年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的经济繁荣、城市建设和文化的现代性进展密切相关~②。它的多元和异彩纷呈也与诸多文艺思潮并存、纷争的现象~③...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现代小说的黄金岁月,似乎已成定论~①。这与'中华民国'的第二个十年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的经济繁荣、城市建设和文化的现代性进展密切相关~②。它的多元和异彩纷呈也与诸多文艺思潮并存、纷争的现象~③紧密相连,不同文学派别之间的对峙与互渗加速并加深了各种文类、文体的实验出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长篇小说和系列小说的重新崛起和数量的激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城记》
里门拾记
原文传递
从韦伯一直到勃兰特——西方学者关于晚清民国经济状况的最近辩论简介
被引量:
1
2
作者
荷尼夫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2010年第1期375-385,共11页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评论著名西方学者所发表的有关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研究。这些学者其中有在研究中探讨了中国的过去发展轨迹,同时回顾了与日本和英国相比,中国股份制企业的历来演变。西方学界近年来展开了一场关于晚清和国民党统治时期的...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评论著名西方学者所发表的有关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研究。这些学者其中有在研究中探讨了中国的过去发展轨迹,同时回顾了与日本和英国相比,中国股份制企业的历来演变。西方学界近年来展开了一场关于晚清和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中国经济表现的辩论。另外早在20世纪初,马克斯·韦伯(Max Weber)提出欧洲的政治和经济优势从16世纪已经定位的说法,之前也引起了不少的争议。最近的辩论出于1989年底,托马斯·罗斯基(Thomas Rawski)和罗兰·勃兰特(LorenBrandt)发表的书籍。罗斯基和勃兰特分别而乐观地估计了1842—1937时期中国人均农业生产率的增长。1989年之前专家认为近代中国腹地的生活水平低下,反而罗斯基和勃兰特进行对中国人均农业生产率的向上修改,同时赢得了一些资深前辈学者的肯定,如拉蒙·迈尔斯(RamonMyers)。根据详细的土地调查和价格数据的计量分析,罗斯基和勃兰特得出结论,在1842年到1937年之间,中国的农业总产值以年均一个百分点的速度赶超人口的增长。尽管得到了迈尔斯的支持,但仍有许多学者对这种修改过的观点提出异议。他们重视民国时期农业改革的失败,同时挑战罗斯基和勃兰特调查中所依据的假设。尤其是,罗斯基和勃兰特提出的20世纪中国高效率的生产要素市场的假设,仍然与绝大多数的更新研究明显违背。简而言之,对中国近代经济现实的诠释依然在乐观与悲观之间摇摆不定。'悲观派'倾向于强调生产关系的问题,例如未制定土地使用权的保障,农民生活水平低下以及抵押市场等。相反的,以罗斯基和勃兰特为代表的'乐观派',则重视晚清民国时期由中国与世界生产要素市场的一体化所带动的农业生产力的持续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伯
勃兰特
中国近代经济
合股企业
原文传递
题名
从《里门拾记》到《果园城记》:师陀小说原乡志系列
被引量:
1
1
作者
郑怡
机构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
人文
语言
学院
出处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CSSCI
2017年第4期1-17,共17页
文摘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现代小说的黄金岁月,似乎已成定论~①。这与'中华民国'的第二个十年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的经济繁荣、城市建设和文化的现代性进展密切相关~②。它的多元和异彩纷呈也与诸多文艺思潮并存、纷争的现象~③紧密相连,不同文学派别之间的对峙与互渗加速并加深了各种文类、文体的实验出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长篇小说和系列小说的重新崛起和数量的激增。
关键词
《果园城记》
里门拾记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从韦伯一直到勃兰特——西方学者关于晚清民国经济状况的最近辩论简介
被引量:
1
2
作者
荷尼夫
机构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语言学院
出处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2010年第1期375-385,共11页
文摘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评论著名西方学者所发表的有关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研究。这些学者其中有在研究中探讨了中国的过去发展轨迹,同时回顾了与日本和英国相比,中国股份制企业的历来演变。西方学界近年来展开了一场关于晚清和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中国经济表现的辩论。另外早在20世纪初,马克斯·韦伯(Max Weber)提出欧洲的政治和经济优势从16世纪已经定位的说法,之前也引起了不少的争议。最近的辩论出于1989年底,托马斯·罗斯基(Thomas Rawski)和罗兰·勃兰特(LorenBrandt)发表的书籍。罗斯基和勃兰特分别而乐观地估计了1842—1937时期中国人均农业生产率的增长。1989年之前专家认为近代中国腹地的生活水平低下,反而罗斯基和勃兰特进行对中国人均农业生产率的向上修改,同时赢得了一些资深前辈学者的肯定,如拉蒙·迈尔斯(RamonMyers)。根据详细的土地调查和价格数据的计量分析,罗斯基和勃兰特得出结论,在1842年到1937年之间,中国的农业总产值以年均一个百分点的速度赶超人口的增长。尽管得到了迈尔斯的支持,但仍有许多学者对这种修改过的观点提出异议。他们重视民国时期农业改革的失败,同时挑战罗斯基和勃兰特调查中所依据的假设。尤其是,罗斯基和勃兰特提出的20世纪中国高效率的生产要素市场的假设,仍然与绝大多数的更新研究明显违背。简而言之,对中国近代经济现实的诠释依然在乐观与悲观之间摇摆不定。'悲观派'倾向于强调生产关系的问题,例如未制定土地使用权的保障,农民生活水平低下以及抵押市场等。相反的,以罗斯基和勃兰特为代表的'乐观派',则重视晚清民国时期由中国与世界生产要素市场的一体化所带动的农业生产力的持续增长。
关键词
韦伯
勃兰特
中国近代经济
合股企业
分类号
F129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里门拾记》到《果园城记》:师陀小说原乡志系列
郑怡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CSSCI
2017
1
原文传递
2
从韦伯一直到勃兰特——西方学者关于晚清民国经济状况的最近辩论简介
荷尼夫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2010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