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融入主流的开放、灵活和远程学习
被引量:
3
1
作者
索姆.奈杜
肖俊洪
《中国远程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15,共11页
虽然远程教育被认为是给非传统学习者提供的教育机会,但是远程教育方法正日益融入常规校园式教与学实践中。本文拟探讨这种现象。引起我们关注的一个主要情况是,作为一种教育提供模式,远程教育已经从不受人尊重的"边缘人生"...
虽然远程教育被认为是给非传统学习者提供的教育机会,但是远程教育方法正日益融入常规校园式教与学实践中。本文拟探讨这种现象。引起我们关注的一个主要情况是,作为一种教育提供模式,远程教育已经从不受人尊重的"边缘人生"进入主流教育的中心,并在此过程中获得了与历史更加悠久的常规校园式教育同等的尊重——这是它长期以来孜孜以求的目标。出现这种转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教与学领域一直在变化,最为重要的是各种拨款模式的出现,以及由于信息通信技术日益普及,大批技术被用于支持各种教育模式的教与学实践和提升教与学质量。这些发展正在改变教与学实践的面貌,因为学习者、教师和教育机构能够自由混搭各种教与学模式和方法,不管它们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本文讨论这种现象所涉及的问题、它给当代教育提出哪些挑战以及蕴藏哪些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门学习
跟随机构学习
借助中介学习
学会建立关系和沟通
分布式学习
分解式学习
原文传递
从《远程教育》35年载文看远程教育研究趋势
被引量:
10
2
作者
肖俊洪(译)
《中国远程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2-47,76,共17页
本文以《远程教育》(Distance Education)创刊35年(1980年-2014年)以来刊发的文章为样本,分析远程教育研究与学术的发展趋势。本研究使用Leximancer TM文本挖掘工具分析《远程教育》在此期间所发表的515篇正式论文的标题和摘要,归纳这...
本文以《远程教育》(Distance Education)创刊35年(1980年-2014年)以来刊发的文章为样本,分析远程教育研究与学术的发展趋势。本研究使用Leximancer TM文本挖掘工具分析《远程教育》在此期间所发表的515篇正式论文的标题和摘要,归纳这些文章所涵盖的远程教育研究主题,而以每5年为一个时期对其文章标题和摘要进行分析的结果则表明,7个时期分别呈现以下几大新兴主题:专业化和机构巩固(1980年-1984年)、教学设计和教育技术(1985年-1989年)、远程教育质量保证(1990年-1994年)、学生支持和早期在线学习(1995年-1999年)、虚拟大学的兴起(2000年-2004年)、协作学习和在线交互模式(2005年-2009年)以及交互式学习、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和开放教育资源(2010年-2014年)。文章最后从机构层面和个人层面的研究角度讨论这些主题交替出现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容分析
远程教育
趋势分析
研究和学术
文本挖掘
原文传递
我的慕课学习之旅:终身学习的自我人种志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肖俊洪(译)
《中国远程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6-78,93,共14页
有些人对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慕课)褒扬有加,认为对于成年学习者的终身学习和扩大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学习机会而言,慕课代表着教育的未来;有的则批评慕课学习效果欠佳、影响有限,不可持续,认为慕课只是一种暂时现象,尤其是考虑到其完成率...
有些人对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慕课)褒扬有加,认为对于成年学习者的终身学习和扩大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学习机会而言,慕课代表着教育的未来;有的则批评慕课学习效果欠佳、影响有限,不可持续,认为慕课只是一种暂时现象,尤其是考虑到其完成率低这种情况。对慕课的研究通常是基于局外者的视角,很少聚焦学生的体验。本文讨论笔者对自己学习不同类型慕课的经历进行叙事研究的结果。这是一项自我人种志研究,旨在遵循自我反思的元认知原则了解学习者对慕课学习的态度。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如何从学习者的视角认识慕课学习体验,包括围绕自我指导学习、动机、终身学习和其他一些"顿悟"进行元认知自我反思。所有这些方面的研究结果对慕课的未来发展有重要意义。此外,本文还提出一个元认知框架,以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慕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人种志
远程教育
终身学习
元认知
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
慕课
在线教育
原文传递
影响在线学习的五大趋势:从多焦点视角看未来可能发展
被引量:
8
4
作者
+1 位作者
肖俊洪(译)
《中国远程教育》
CSSCI
2022年第6期21-35,76,77,共17页
新冠肺炎危机促使人们想了解在线学习的主要趋势以及今后可能如何发展。本文不是预测在线学习的未来,而是针对新冠大流行期间忽视在线学习研究成果的倾向,试图全面概括在线学习领域的情况,关注在线学习的未来。文章认为定义在线学习并...
新冠肺炎危机促使人们想了解在线学习的主要趋势以及今后可能如何发展。本文不是预测在线学习的未来,而是针对新冠大流行期间忽视在线学习研究成果的倾向,试图全面概括在线学习领域的情况,关注在线学习的未来。文章认为定义在线学习并非易事,这个术语在实际使用中千差万别。文章从多焦点视角归纳了五种宏观趋势,有助于从不同角度和观点对此进行分析。文章涉及广泛内容,基于大量文献揭示数字教育生态系统是如何同时兼具融合、扩大规模、更加开放又更加封闭以及越来越多样性的特点。这些矛盾趋势之间存在内在紧张关系,因此必须从大社会变革力量方面认识在线学习。据此,本文试图兼顾大社会问题、机会言辞和必不可少的深刻批判。文章对在线学习寄予厚望,也强调了教育工作者在塑造在线学习可能、很有可能和更可取的未来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学习
新冠肺炎
未来趋势
杂交式学习
数字教育生态系统
原文传递
技术、教育和设计:人工科学
被引量:
6
5
作者
肖俊洪(译)
《中国远程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3-50,80,共8页
有效果、有效率、有乐趣的教与学体验的设计是技术、教学法和学科内容三方面知识协同作用的结果;这种知识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每一种变量的能供性以及三种变量交汇而成的知识。米什拉(Mishra)和凯勒(Koehler)称这种知识为"技术-教...
有效果、有效率、有乐趣的教与学体验的设计是技术、教学法和学科内容三方面知识协同作用的结果;这种知识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每一种变量的能供性以及三种变量交汇而成的知识。米什拉(Mishra)和凯勒(Koehler)称这种知识为"技术-教学法-内容知识"。它是对李·舒尔曼(Lee Shulman)的"学科教学知识"概念的发展,增加了技术(即媒体)知识和内容知识(教与学的内容——学科知识)。"技术-教学法-内容知识"协同作用的核心是设计;设计是一门人工科学而不是自然科学,旨在创建并精心策划富有成效的教与学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教育和设计
技术-教学法-内容知识
教与学体验设计
人工科学
原文传递
元认知视角下的慕课框架
被引量:
5
6
作者
肖俊洪(译)
《中国远程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0-59,77,共11页
文献普遍显示慕课完成率很低,大多数课程的完成率在5%~15%之间。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认为原因之一是学生对慕课的总体体验(结构、内容和教学等)不满意。根据SERVQUAL (服务质量)的满意度量表,服务质量可以被定义为期望与...
文献普遍显示慕课完成率很低,大多数课程的完成率在5%~15%之间。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认为原因之一是学生对慕课的总体体验(结构、内容和教学等)不满意。根据SERVQUAL (服务质量)的满意度量表,服务质量可以被定义为期望与实际体验之间的差距。因此,本文认为如果学生能充分了解自己对慕课的期望,并根据这些期望为慕课学习做好准备,那么服务质量会得到提升。本文是一篇已经发表的慕课学习自我人种志研究的续篇。笔者从一个学习者的视角,根据自身的慕课学习体验提出一个慕课元认知框架。本文从反思和实际应用两个方面对这个框架进行阐释,旨在帮助慕课潜在学习者为慕课学习做好准备,从而提升自己的学习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课
服务质量
元认知
自我反思
学生体验
完成率
原文传递
题名
融入主流的开放、灵活和远程学习
被引量:
3
1
作者
索姆.奈杜
肖俊洪
机构
澳大利亚
莫纳什大学
澳大利亚远程开放学习协会
Routledge出版集团
汕头广播电视大学
出处
《中国远程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15,共11页
文摘
虽然远程教育被认为是给非传统学习者提供的教育机会,但是远程教育方法正日益融入常规校园式教与学实践中。本文拟探讨这种现象。引起我们关注的一个主要情况是,作为一种教育提供模式,远程教育已经从不受人尊重的"边缘人生"进入主流教育的中心,并在此过程中获得了与历史更加悠久的常规校园式教育同等的尊重——这是它长期以来孜孜以求的目标。出现这种转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教与学领域一直在变化,最为重要的是各种拨款模式的出现,以及由于信息通信技术日益普及,大批技术被用于支持各种教育模式的教与学实践和提升教与学质量。这些发展正在改变教与学实践的面貌,因为学习者、教师和教育机构能够自由混搭各种教与学模式和方法,不管它们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本文讨论这种现象所涉及的问题、它给当代教育提出哪些挑战以及蕴藏哪些机会。
关键词
后门学习
跟随机构学习
借助中介学习
学会建立关系和沟通
分布式学习
分解式学习
Keywords
learning at the back door
learning with an organization
learning through mediation
learning to connect and communicate
distributed learning
disaggregated learning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从《远程教育》35年载文看远程教育研究趋势
被引量:
10
2
作者
肖俊洪(译)
机构
德国奥登堡卡尔·冯·奥西茨基大学教育研究院/终身
学习
中心
技术、教育和设计顾问公司
澳大利亚远程开放学习协会
汕头广播电视大学
出处
《中国远程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2-47,76,共17页
文摘
本文以《远程教育》(Distance Education)创刊35年(1980年-2014年)以来刊发的文章为样本,分析远程教育研究与学术的发展趋势。本研究使用Leximancer TM文本挖掘工具分析《远程教育》在此期间所发表的515篇正式论文的标题和摘要,归纳这些文章所涵盖的远程教育研究主题,而以每5年为一个时期对其文章标题和摘要进行分析的结果则表明,7个时期分别呈现以下几大新兴主题:专业化和机构巩固(1980年-1984年)、教学设计和教育技术(1985年-1989年)、远程教育质量保证(1990年-1994年)、学生支持和早期在线学习(1995年-1999年)、虚拟大学的兴起(2000年-2004年)、协作学习和在线交互模式(2005年-2009年)以及交互式学习、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和开放教育资源(2010年-2014年)。文章最后从机构层面和个人层面的研究角度讨论这些主题交替出现的态势。
关键词
内容分析
远程教育
趋势分析
研究和学术
文本挖掘
Keywords
content analysis
distance education
mapping trends
research and scholarship
text mining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原文传递
题名
我的慕课学习之旅:终身学习的自我人种志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肖俊洪(译)
机构
南非大学
远程
开放
学习
研究院
澳大利亚远程开放学习协会
德国奥登堡卡尔·冯·奥西茨基大学
开放
教育研究中心
汕头广播电视大学
出处
《中国远程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6-78,93,共14页
文摘
有些人对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慕课)褒扬有加,认为对于成年学习者的终身学习和扩大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学习机会而言,慕课代表着教育的未来;有的则批评慕课学习效果欠佳、影响有限,不可持续,认为慕课只是一种暂时现象,尤其是考虑到其完成率低这种情况。对慕课的研究通常是基于局外者的视角,很少聚焦学生的体验。本文讨论笔者对自己学习不同类型慕课的经历进行叙事研究的结果。这是一项自我人种志研究,旨在遵循自我反思的元认知原则了解学习者对慕课学习的态度。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如何从学习者的视角认识慕课学习体验,包括围绕自我指导学习、动机、终身学习和其他一些"顿悟"进行元认知自我反思。所有这些方面的研究结果对慕课的未来发展有重要意义。此外,本文还提出一个元认知框架,以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慕课。
关键词
自我人种志
远程教育
终身学习
元认知
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
慕课
在线教育
Keywords
auto-ethnography
distance education
life-long learning
metacognition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
online education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原文传递
题名
影响在线学习的五大趋势:从多焦点视角看未来可能发展
被引量:
8
4
作者
肖俊洪(译)
机构
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国家数字
学习
研究院
欧洲
远程
与e-
学习
网络
澳大利亚远程开放学习协会
国际
远程
开放
教育理事会(ICDE)
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国家数字
学习
研究院
开放
教育部
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教育研究院STEM教育、创新和全球研究学院
欧洲教育研究
协会
管治委员会
汕头
开放
大学
出处
《中国远程教育》
CSSCI
2022年第6期21-35,76,77,共17页
文摘
新冠肺炎危机促使人们想了解在线学习的主要趋势以及今后可能如何发展。本文不是预测在线学习的未来,而是针对新冠大流行期间忽视在线学习研究成果的倾向,试图全面概括在线学习领域的情况,关注在线学习的未来。文章认为定义在线学习并非易事,这个术语在实际使用中千差万别。文章从多焦点视角归纳了五种宏观趋势,有助于从不同角度和观点对此进行分析。文章涉及广泛内容,基于大量文献揭示数字教育生态系统是如何同时兼具融合、扩大规模、更加开放又更加封闭以及越来越多样性的特点。这些矛盾趋势之间存在内在紧张关系,因此必须从大社会变革力量方面认识在线学习。据此,本文试图兼顾大社会问题、机会言辞和必不可少的深刻批判。文章对在线学习寄予厚望,也强调了教育工作者在塑造在线学习可能、很有可能和更可取的未来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在线学习
新冠肺炎
未来趋势
杂交式学习
数字教育生态系统
Keywords
online learning
COVID-19
future trends
hybrid learning
digital education ecosystem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原文传递
题名
技术、教育和设计:人工科学
被引量:
6
5
作者
肖俊洪(译)
机构
澳大利亚
莫纳什大学
澳大利亚远程开放学习协会
技术、教育和设计咨询顾问公司
汕头广播电视大学
出处
《中国远程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3-50,80,共8页
文摘
有效果、有效率、有乐趣的教与学体验的设计是技术、教学法和学科内容三方面知识协同作用的结果;这种知识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每一种变量的能供性以及三种变量交汇而成的知识。米什拉(Mishra)和凯勒(Koehler)称这种知识为"技术-教学法-内容知识"。它是对李·舒尔曼(Lee Shulman)的"学科教学知识"概念的发展,增加了技术(即媒体)知识和内容知识(教与学的内容——学科知识)。"技术-教学法-内容知识"协同作用的核心是设计;设计是一门人工科学而不是自然科学,旨在创建并精心策划富有成效的教与学体验。
关键词
技术
教育和设计
技术-教学法-内容知识
教与学体验设计
人工科学
Keywords
technology
education and design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experience design
sciences of the artificial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原文传递
题名
元认知视角下的慕课框架
被引量:
5
6
作者
肖俊洪(译)
机构
南非大学
远程
开放
学习
研究院
澳大利亚远程开放学习协会
执委会
德国奥尔登堡卡尔·冯·奥西茨基大学
开放
教育研究中心
汕头广播电视大学
出处
《中国远程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0-59,77,共11页
文摘
文献普遍显示慕课完成率很低,大多数课程的完成率在5%~15%之间。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认为原因之一是学生对慕课的总体体验(结构、内容和教学等)不满意。根据SERVQUAL (服务质量)的满意度量表,服务质量可以被定义为期望与实际体验之间的差距。因此,本文认为如果学生能充分了解自己对慕课的期望,并根据这些期望为慕课学习做好准备,那么服务质量会得到提升。本文是一篇已经发表的慕课学习自我人种志研究的续篇。笔者从一个学习者的视角,根据自身的慕课学习体验提出一个慕课元认知框架。本文从反思和实际应用两个方面对这个框架进行阐释,旨在帮助慕课潜在学习者为慕课学习做好准备,从而提升自己的学习满意度。
关键词
慕课
服务质量
元认知
自我反思
学生体验
完成率
Keywords
MOOC
service quality
metacognition
self-reflection
student experience
completion rate
integrated technology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融入主流的开放、灵活和远程学习
索姆.奈杜
肖俊洪
《中国远程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3
原文传递
2
从《远程教育》35年载文看远程教育研究趋势
肖俊洪(译)
《中国远程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0
原文传递
3
我的慕课学习之旅:终身学习的自我人种志研究
肖俊洪(译)
《中国远程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6
原文传递
4
影响在线学习的五大趋势:从多焦点视角看未来可能发展
肖俊洪(译)
《中国远程教育》
CSSCI
2022
8
原文传递
5
技术、教育和设计:人工科学
肖俊洪(译)
《中国远程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6
原文传递
6
元认知视角下的慕课框架
肖俊洪(译)
《中国远程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