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物性关系看主宾易位句的合格性条件和构式意义
1
作者 尹常乐 袁毓林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54,共10页
本文主要考察“工具+动词+受事”“材料+动词+结果”和“处所+动词+受事”三类主宾易位句。文章以生成过程为切入点,从物性关系的角度分析三种主宾易位句的合格性条件。文章将三种主宾易位句的构式义总结为“功用—处置”“功用—行为... 本文主要考察“工具+动词+受事”“材料+动词+结果”和“处所+动词+受事”三类主宾易位句。文章以生成过程为切入点,从物性关系的角度分析三种主宾易位句的合格性条件。文章将三种主宾易位句的构式义总结为“功用—处置”“功用—行为”和“处置—行为”,并说明了功用、行为和处置三者之间联系的普遍性。最后,文章把上述结论推广到其他主宾易位句中,进一步证明了结论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性关系 主宾易位句 合格性条件 构式意义
下载PDF
重构、固定与流传:文化记忆视域下的《长生殿》研究
2
作者 赖伶双 张月 《文学研究》 2024年第1期91-102,共12页
洪昇将《长生殿》视作记忆的实验台,流传甚广的杨贵妃形象成为其选择的记忆重构对象,再经由贴身物件、故事场域、人物弹词等记忆的媒介,将记忆融入具有儒、释、道特色的仪式中。仪式具有典型的表演性和音乐性,成为记忆的黏合剂,使记忆... 洪昇将《长生殿》视作记忆的实验台,流传甚广的杨贵妃形象成为其选择的记忆重构对象,再经由贴身物件、故事场域、人物弹词等记忆的媒介,将记忆融入具有儒、释、道特色的仪式中。仪式具有典型的表演性和音乐性,成为记忆的黏合剂,使记忆在与受众的交互中发挥其文化层面的教化功能。杨贵妃的《霓裳羽衣曲》、李龟年的弹词以戏中戏、曲中曲的“元戏曲”形式,实现了过去与现在时空的记忆交叠。整体而言,被记忆的对象在具体的时空背景中,受到集体成员对身份认同的需求、社会期待视野等影响而得到重构,并以新的样貌重新进入当时代的集体记忆中,发挥记忆规范成员行为的功能,使得记忆在后世稳定流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记忆 洪昇 《长生殿》
下载PDF
翻譯、接受史與藝術視域中的“荆軻刺秦”--英語世界的多重視角
3
作者 張月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 2024年第1期115-138,共24页
荆軻刺秦這一歷史事件涉及秦王,即後來在中國歷史和文化史上影響深遠的千古一帝秦始皇。該故事在海外的接受顯示出其文化史意義,總結和評點海外漢學對這一主題的研究成果將有助於啓發我們新的研究思路和想法。本文叙議結合,管窺英語世... 荆軻刺秦這一歷史事件涉及秦王,即後來在中國歷史和文化史上影響深遠的千古一帝秦始皇。該故事在海外的接受顯示出其文化史意義,總結和評點海外漢學對這一主題的研究成果將有助於啓發我們新的研究思路和想法。本文叙議結合,管窺英語世界對荆軻刺秦的研究,挖掘歷史人物和事件在文學和文化呈現中的特點。荆軻刺秦這一重要歷史事件以豐富的文學、藝術形式呈現,影響深遠,在海外也備受關注。海外學者主要從英語翻譯、中日接受、藝術史以及跨文化比較等維度進行研究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成果 刺秦 文化史 跨文化 秦始皇
下载PDF
现代汉语诗歌中的名词动用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勇 徐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6-114,共9页
现代汉语中的名词动用是一种不同于名动转类的临时性活用。实现名词动用必须满足两个方面的条件,即语义基础和语法手段(如句法位置、体标记等)。现代汉语诗歌中的名词动用有三个独特之处:首先,诗歌中可能会放弃现成的动词不用,而另辟蹊... 现代汉语中的名词动用是一种不同于名动转类的临时性活用。实现名词动用必须满足两个方面的条件,即语义基础和语法手段(如句法位置、体标记等)。现代汉语诗歌中的名词动用有三个独特之处:首先,诗歌中可能会放弃现成的动词不用,而另辟蹊径,采取名词动用;其次,更具开放性;再次,更具灵活性。这些特征可以通过陌生化、歧义性等诗性语言的普遍特征进行解释。由名词动用可以反观诗性语言和日常语言之间的过渡、渐变和互含的关系,以及"诗歌作为语言特区"这一理论的合理性和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动用 陌生化 歧义性 诗性 语言特区
下载PDF
《文心雕龙》文体通义 被引量:2
5
作者 邓国光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12,共8页
《文心雕龙》全书义脉纵贯,"枢纽"五篇是文理的基础,而"上篇"二十篇之论文体,与"下篇"之论文术,体用相依,而总归撰作的用心。此心为总持文体的关键。故论《文心雕龙》文体之说,必须根本其意义脉络,则其中... 《文心雕龙》全书义脉纵贯,"枢纽"五篇是文理的基础,而"上篇"二十篇之论文体,与"下篇"之论文术,体用相依,而总归撰作的用心。此心为总持文体的关键。故论《文心雕龙》文体之说,必须根本其意义脉络,则其中的"常理"便显然可见。刘勰寻绎文章之体的常理,是为立言事业建立"极",即树立以崇高的标准。刘勰的用心,成功地实现于"上篇"文体观念的建构之中,《宗经》"六义"涵盖所有文体的理想境域,以"雅丽"为整套文体观念的灵魂,心为根本所在。本文通观《文心雕龙》文体论,从而显照其一以贯之的文体"常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宗经》“六义” 文体 常理 雅丽
下载PDF
诗歌作品“在+NP+方位词”中方位词删略现象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罗堃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16年第2期68-77,共10页
诗歌作品"在+NP+方位词"结构中的方位词可以突破常规语法规则删略,NP的中心名词可以是人体部位、季节时间、空间实体、虚构空间、非居实体等非处所词。方位词删略对常规语法规则的突破,具有渐进性特点。与此同时,与体貌范畴... 诗歌作品"在+NP+方位词"结构中的方位词可以突破常规语法规则删略,NP的中心名词可以是人体部位、季节时间、空间实体、虚构空间、非居实体等非处所词。方位词删略对常规语法规则的突破,具有渐进性特点。与此同时,与体貌范畴相排斥、NP高区别度、结构焦点化和话题化三条规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诗歌作品"在+NP+方位词"结构方位词删略的自由度。这种非常规删略是"语言特区"平台上语言运用的"复古"现象,其使用目的是把三维空间关系降级为二维平面关系,凸显NP使之意象化,以契合诗歌作品经验呈示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方位词 删略 “语言特区”
下载PDF
论宇文所安咏史怀古诗研究的方法与视角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月 《长江学术》 CSSCI 2020年第3期50-58,共9页
宇文所安的一些论著中有对中国咏史怀古诗的论述,他的一些研究视角与方法值得借鉴。从怀古诗用韵、互文性方法、文本细读与诗歌修辞、文本流传、场景缺失之意义与自然人世之对比以及主题、意象等方面对其论述进行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推进... 宇文所安的一些论著中有对中国咏史怀古诗的论述,他的一些研究视角与方法值得借鉴。从怀古诗用韵、互文性方法、文本细读与诗歌修辞、文本流传、场景缺失之意义与自然人世之对比以及主题、意象等方面对其论述进行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咏史怀古诗的学术发展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咏史诗 怀古诗 互文性方法 文本细读 文本流传
下载PDF
“红楼梦赋”的文学形态及研究反思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思豪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4-160,共7页
“描绘性”的赋体与“叙事性”的小说在同一文本中共存,这是一个极具中国文学特征的文化现象。“红楼梦赋”是指小说《红楼梦》及其续书中的辞赋文学作品,和以《红楼梦》故事、场景等为母题而由辞赋家创作的《红楼梦赋》作品的统称,是... “描绘性”的赋体与“叙事性”的小说在同一文本中共存,这是一个极具中国文学特征的文化现象。“红楼梦赋”是指小说《红楼梦》及其续书中的辞赋文学作品,和以《红楼梦》故事、场景等为母题而由辞赋家创作的《红楼梦赋》作品的统称,是一个亟待开拓的“红学”研究新视域。目前笔者所统计到的“红楼梦赋”约有57篇,学界对此虽有一些讨论,但在文献整理与研究深度上皆有可待深掘之处,需要在全面而系统整理、校勘《红楼梦》诸版本和其续书中的辞赋作品,以及十余种题咏《红楼梦》赋作文献的基础之上,探究辞赋文学与小说艺术“跨界”互渗的诗性智慧与独特内涵,构筑一幅参差错落的“文类互渗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红楼梦赋 诗性智慧 文类互渗
下载PDF
汉唐“白虹贯日”解释范式之转变及其文化记忆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月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9-108,共10页
“白虹贯日”的解读几经范式演变。先民记录白虹贯日为自然天象,到战国时期视其为政治禁忌,汉代从伦理角度进行比附、影射,六朝时期因社会动荡而将其比附为政治兵象,再到唐朝对其进行诗性阐释。从先秦到唐,“白虹贯日”解读范式的转变... “白虹贯日”的解读几经范式演变。先民记录白虹贯日为自然天象,到战国时期视其为政治禁忌,汉代从伦理角度进行比附、影射,六朝时期因社会动荡而将其比附为政治兵象,再到唐朝对其进行诗性阐释。从先秦到唐,“白虹贯日”解读范式的转变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记忆与文学特征,其间它也逐渐与广泛流传的荆轲刺秦王故事相联系,呈现出不同的文化解读。在唐代诗人笔下,荆轲刺秦王、白虹贯日在精诚、复仇和壮志豪情等方面成为盛唐气象、“少年精神”的象征,体现了蓬勃时代的青春力量。然而,安史之乱后,皇权政治式微,白虹贯日再度成为禁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虹贯日 荆轲刺秦王 少年精神 伦理比附 诗性解读
下载PDF
英语世界《三国演义》与通俗文化研究之译评(2010—2019)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月 《长江学术》 CSSCI 2021年第4期19-27,共9页
近十年(2010—2019)英语世界关于《三国演义》与通俗文化的研究大有进展,研究对象包括日本的净瑠璃、动漫,中国的耽美同人以及影视剧创作,朝鲜半岛的小说改编、读者群转变以及传播策略。研究方法也不限于传统的文学研究,囊括了文化学、... 近十年(2010—2019)英语世界关于《三国演义》与通俗文化的研究大有进展,研究对象包括日本的净瑠璃、动漫,中国的耽美同人以及影视剧创作,朝鲜半岛的小说改编、读者群转变以及传播策略。研究方法也不限于传统的文学研究,囊括了文化学、传播学、社会学与人种志等跨学科方法。随着这些跨学科研究的发展,海外《三国演义》研究还可以再进一步思考小说文本与其他国家通俗文化结合后所呈现的形式与特点,小说文本与当地文学、文化发展之间的联系,小说诸多外译本之间的关联,以及海外教学中《三国演义》的讲授方法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研究 净瑠璃 耽美同人 李文烈 蒋正一
下载PDF
戴维斯《陶渊明集》英译副文本的学术批评和问题意识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月 《人文论丛》 2021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戴维斯的《陶渊明集》翻译是陶渊明作品英译的典范之一。目前的研究大多从翻译的角度对它加以评论,本文则通过其副文本所蕴含的学术批评和问题意识来考察戴维斯英译本在陶渊明研究中的价值与意义。虽然戴维斯有时对陶渊明研究的评论主... 戴维斯的《陶渊明集》翻译是陶渊明作品英译的典范之一。目前的研究大多从翻译的角度对它加以评论,本文则通过其副文本所蕴含的学术批评和问题意识来考察戴维斯英译本在陶渊明研究中的价值与意义。虽然戴维斯有时对陶渊明研究的评论主观色彩较重,但是他对陶渊明作品的政治解读、传记可靠性、作品系年、所受杂传影响、人物考证等方面的观点,仍然值得我们借鉴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维斯(A.R.Davis) 陶渊明 副文本 政治解读 系年 杂传 考证
下载PDF
英语世界《三国演义》本体研究近况(2010—2019)及启示--以田晓菲、罗慕士、葛良彦、辛兆坤的研究为中心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月 《励耘学刊》 2022年第2期315-333,M0015,共20页
《三国演义》长期受到海内外学者的关注。最近十年(2010-2019),英语学界对《三国演义》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田晓菲的研究侧重于三国主题诗歌与《三国演义》小说之间的跨文体互文性关系。罗慕士则从宏观着眼,将《三国演义》置于中国... 《三国演义》长期受到海内外学者的关注。最近十年(2010-2019),英语学界对《三国演义》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田晓菲的研究侧重于三国主题诗歌与《三国演义》小说之间的跨文体互文性关系。罗慕士则从宏观着眼,将《三国演义》置于中国文化经典中去考察,同时探讨小说的文学性和历史性、英语节译等问题。葛良彦和辛兆坤从哲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孟子》与朱熹的道学观点来探讨《三国演义》的写作目的、意义与人物形象塑造。这些海外研究都将《三国演义》置于中国文化的深度和广度中加以诠释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田晓菲 罗慕士 葛良彦 辛兆坤
下载PDF
論馮秋雪在澳門詞學上之貢獻
13
作者 鄧駿捷 《岭南学报》 2019年第2期-,共19页
民國年間,澳門"雪社"(包括"雪堂")詩社的馮秋雪,不僅創作了大量的詩詞作品,還在詞學的推廣和研究方面卓有建樹。秋雪在《詩聲——雪堂月刊》上編撰"莽蒼室詞譜"、"冰簃詞話",又請人為宋詞製作... 民國年間,澳門"雪社"(包括"雪堂")詩社的馮秋雪,不僅創作了大量的詩詞作品,還在詞學的推廣和研究方面卓有建樹。秋雪在《詩聲——雪堂月刊》上編撰"莽蒼室詞譜"、"冰簃詞話",又請人為宋詞製作西式樂譜。此外,他編著有《宋詞緒》一書,除選詞編集外,在詞譜考訂、詞的批評上亦多有己見。馮秋雪的詞學上承嶺南詞家陳洵,進而接通清代常州詞派的脈絡。對於秋雪詞學的探討不僅可以填補澳門民國詞學研究中的一個重要的空白,而且可為澳門與嶺南以至整個清代至民國詞學關係的尋繹,提供一個較有學術價值的例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門文學 馮秋雪 《宋詞緒》 詞學 近代文學
下载PDF
第三届中古中国人文会议(220-1600)召开
14
作者 张月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17,共1页
2023年6月23-25日,由美国耶鲁大学主办的第三届中古中国人文会议(220-1600)顺利召开,来自北京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美国耶鲁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50名学者参会,共收到论文132篇。本次会议主要围绕以下议题展开:一、中... 2023年6月23-25日,由美国耶鲁大学主办的第三届中古中国人文会议(220-1600)顺利召开,来自北京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美国耶鲁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50名学者参会,共收到论文132篇。本次会议主要围绕以下议题展开:一、中古的界定与理论思考。邓小南(北京大学)将中古置于全球史的话语体系中进行考察。宇文所安(美国哈佛大学)结合唐诗史的研究,阐述中古的断代与分期。韩森(美国耶鲁大学)重新审视了内藤湖南的“唐宋转型论”。田晓菲(美国哈佛大学)探讨了文学中古的特点及其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机构 美国耶鲁大学 中古中国 田晓菲 全球史 内藤湖南 宇文所安 唐宋转型
原文传递
非言语沟通:《金瓶梅》中的服饰符号论析
15
作者 胡悦萌 张月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85,共18页
服饰是一种特殊的符号,其凭借“非言语传通”功能而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并影响着社会中的人际交往。作为一部优秀的世情小说,《金瓶梅》中的服饰符号既拥有由小说艺术手法所赋予的特殊意义,同时又作为晚明的文化载体,将晚明社会文化与历史... 服饰是一种特殊的符号,其凭借“非言语传通”功能而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并影响着社会中的人际交往。作为一部优秀的世情小说,《金瓶梅》中的服饰符号既拥有由小说艺术手法所赋予的特殊意义,同时又作为晚明的文化载体,将晚明社会文化与历史情景引入到小说之中,为《金瓶梅》的人文解读提供更多样的可能与更丰富的意蕴。以此为基础,本文对小说中较新颖的服饰符号进行专题讨论,一方面探讨服饰符号的艺术内涵,另一方面对部分服饰现象补足阐释,分析其对于塑造人物心理的深层作用,发掘其中蕴含的生存哲学与性别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 服饰 世情小说 符号小 性别研究
原文传递
爱与自由的两端——嫦娥奔月神话的当代书写
16
作者 陈秋言 谭美玲 《写作》 2024年第5期78-85,共8页
嫦娥作为中国的“娜拉”,其象征出走的“奔月”行为一直为人们探讨。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嫦娥形象的书写呈现出对性别意识与个体身份的关注。以袁珂的剧本《嫦娥奔月》、叶兆言的小说《后羿》和毕飞宇的《青衣》等作品为研究对象,... 嫦娥作为中国的“娜拉”,其象征出走的“奔月”行为一直为人们探讨。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嫦娥形象的书写呈现出对性别意识与个体身份的关注。以袁珂的剧本《嫦娥奔月》、叶兆言的小说《后羿》和毕飞宇的《青衣》等作品为研究对象,探讨对嫦娥奔月神话的改写以及改写背后的意图,分析嫦娥形象在作品中是怎样被观看和塑造,又是怎样在不同的“奔月”中找到主体性。“奔月”的重写既是对两性启蒙历史的反省,亦是对当代作家所处时代的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奔月 重述 当代文学 女性 情感
下载PDF
“X不X”正反叠用的非疑问功能及限制条件 被引量:3
17
作者 耿国锋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3-72,共10页
“X不X”正反叠用惯常的语法功能是表示疑问,本文致力于“X不X”正反叠用的非疑问功能及限制条件。“X不X”的非疑问功能受限于各类小句、结构。不同类型的“小句”对“X不X”疑问功能的限制强弱不同,并由此得出一个结构、小句限制疑问... “X不X”正反叠用惯常的语法功能是表示疑问,本文致力于“X不X”正反叠用的非疑问功能及限制条件。“X不X”的非疑问功能受限于各类小句、结构。不同类型的“小句”对“X不X”疑问功能的限制强弱不同,并由此得出一个结构、小句限制疑问的不等式:无条件复句偏句≥介词结构≥定语小句≥主语小句>宾语小句。谚语中用作谓语或宾语小句条件A下的“X不X”不表疑问突破了“X不X”非疑问功能的限制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不X” 非疑问功能 对举 语言特区
下载PDF
《世说新语》英译、仿作与“贤媛”传统——钱南秀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月 钱南秀 《国际汉学》 CSSCI 2023年第3期142-149,共8页
访谈按语:钱南秀①是美国名校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中国文学教授,于南京大学获得文学硕士学位(1982),在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94)。钱教授的研究兴趣包括中国古典文学、中国思想史、比较文学及中国文化在东亚(汉文化圈)的接受。... 访谈按语:钱南秀①是美国名校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中国文学教授,于南京大学获得文学硕士学位(1982),在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94)。钱教授的研究兴趣包括中国古典文学、中国思想史、比较文学及中国文化在东亚(汉文化圈)的接受。她以中英文发表了数量众多的优秀著作与文章,代表作有《晚清中国的政治、诗学与性别:薛绍徽及其戊戌诗史》(Politics,Poetics,and Gender in Late Qing China:Xue Shaohui(1866‒1911)and the Era of Reform,2015)、《中古中国的精神与自我:〈世说新语〉及其仿作研究》(Spirit and Self in Medieval China:The Shih-shuo hsin-yüand Its Legacyb,2001)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贤媛 博士学位 薛绍徽 南京大学 文学硕士学位 仿作
下载PDF
立法语言中的但书和非但书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骆慧婷 王珊 《当代修辞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7-89,共13页
"但/但是"句是立法语言中的重要句型,以是否为但书为划分标准,可将立法语言中的"但/但是"句划分为但书和非但书。为了全面分析我国立法语言中"但/但是"句的特点,给立法者、法律文书编撰者和法律汉语学习... "但/但是"句是立法语言中的重要句型,以是否为但书为划分标准,可将立法语言中的"但/但是"句划分为但书和非但书。为了全面分析我国立法语言中"但/但是"句的特点,给立法者、法律文书编撰者和法律汉语学习者等提供科学理论参考,本研究抽取自建立法语言语料库中的所有"但/但是"句,总结分析但书与非但书的区分标准,将语料中所有"但/但是"句区分出但书与非但书,并逐条进行详细标注。标注项目包括语料出处、表现形式、单句或复句、"但/但是"前后内容的语义关系、"但/但是"的语用功能。本文分别统计但书和非但书的标注结果,通过总结但书与非但书的异同反映但书与非但书的使用情况。同时,结合本研究的分析和立法语言规范化要求,针对如何在法律文本和法律文书中规范使用"但/但是"句提出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语言 法律文本 但是 但书 语料库
原文传递
疑问和否定的相通性及其条件与机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彬 袁毓林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1-150,共10页
疑问范畴和否定范畴是语言中的两大重要范畴,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主要表现在疑问和否定之间具有语义相通性。这种相通性主要体现在非现实性、疑问词与否定词关系密切、允准否定极项和向下蕴涵等方面;并且,疑问本身就包含了一种隐... 疑问范畴和否定范畴是语言中的两大重要范畴,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主要表现在疑问和否定之间具有语义相通性。这种相通性主要体现在非现实性、疑问词与否定词关系密切、允准否定极项和向下蕴涵等方面;并且,疑问本身就包含了一种隐性否定语义,这是疑问和否定相通的语义基础。当然,疑问和否定语义相通是有条件的,即反问是疑问与否定相通的桥梁,是促使疑问向否定转化的关键环节。这是因为,反问这种疑问的强化形式与否定在语义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表现在:它们都是对某个预先假设的命题的否认或反驳,且都带有语义确定性。而惊异、怀疑分别是推动疑问向否定转化的重要语义动因和心理机制。简言之,疑问和否定语义相通是反问、惊异和怀疑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问范畴 否定范畴 语义相通 反问 惊异 怀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