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濉溪县2003—2010年结核病预防与控制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叶超 董飚 赵光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2年第2期65-67,共3页
目的分析安徽省濉溪县2003—2010年结核病预防与控制效果。方法按《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和《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及有关《项目实施计划》所规定的指标、标准和定义进行调查、核实及统计分析。结果安徽省濉... 目的分析安徽省濉溪县2003—2010年结核病预防与控制效果。方法按《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和《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及有关《项目实施计划》所规定的指标、标准和定义进行调查、核实及统计分析。结果安徽省濉溪县2003—2010年共登记涂阳患者3922例,年均登记率为43.90/10万,其中新涂阳患者年均登记率为36.30/10万,登记率由2003年的14.14/10万上升到2010年的36.21/10万(χ2=111.80,P﹤0.01);新涂阳任务指标年均完成率为104.85%;涂阳患者年均治愈率为93.73%,治愈率由2003年的86.21%提高到2010年的97.07%(χ2=31.04,P﹤0.01),其中新涂阳患者年均治愈率为94.76%,复治涂阳年均治愈率为88.81%,两者的治愈率均呈波状上升趋势;涂阴患者年均完成治疗率为95.54%。结论濉溪县结核病防治工作效果显著,认真执行DOTS策略是结核病人高发现率、高治愈率和防止耐多药产生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预防与控制 效果评价
下载PDF
濉溪县2008—2013年性传播疾病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叶超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5年第3期80-82,共3页
目的分析安徽省濉溪县2008—2013年作为国家性病监测点性病的流行特征,探讨性病防治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用Excel对性病疫情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安徽省濉溪县2008—2013年共报告5种监测性病1 25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9.... 目的分析安徽省濉溪县2008—2013年作为国家性病监测点性病的流行特征,探讨性病防治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用Excel对性病疫情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安徽省濉溪县2008—2013年共报告5种监测性病1 25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9.09/10万,报告发病率呈缓慢上升趋势;男女总发病之比为1.40∶1(χ2=27.83,P〈0.0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44岁年龄段,占发病总数的70.80%;职业以农民和工人为主;初中文化程度的人群发病率最高;非婚异性性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方式。结论我县性传播疾病形势依然严峻,男性、农民、工人、青壮年、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群是重点防控对象;对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继续实施娱乐场所"100%安全套项目";规范性病诊疗服务等是控制性病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病 监测 流行特征 控制策略 濉溪县
下载PDF
濉溪县100%安全套推广使用项目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马雪梅 林明华 +5 位作者 王宗立 陈光琳 张宏浩 关心侠 潘和平 张志华 《安徽医学》 2009年第9期1032-1034,共3页
目的了解濉溪县推广实施娱乐场所100%安全套使用项目的效果,为当地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项目实施前、实施后第1年、第2年和第3年,分别对城区内能接触到的娱乐场所性工作者(CSWs)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艾滋病相关知识、态... 目的了解濉溪县推广实施娱乐场所100%安全套使用项目的效果,为当地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项目实施前、实施后第1年、第2年和第3年,分别对城区内能接触到的娱乐场所性工作者(CSWs)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比较实施前后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差异。结果项目实施后与实施前比较,CSWs的艾滋病知识和行为发生了显著变化,认为使用安全套可以预防艾滋病的知晓率从85.7%提高到91.8%;最近1次商业性服务中安全套使用率从86.0%上升到96.0%(P<0.05);全县性病病例报告逐年下降,由2005年295例下降到2008年122例;安全套销售数量逐年上升,由2006年12 520个上升到2008年27 820个。结论濉溪县推广实施100%安全套使用是有效的,应进一步完善100%安全套使用推广策略,以提高干预覆盖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娱乐场所性工作者 安全套
下载PDF
濉溪县2008—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24
4
作者 董飚 叶超 王淑芳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1年第9期30-32,共3页
目的分析安徽省濉溪县2008—2010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制订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用Excel2003对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安徽省濉溪县2008—2010年共报告手足口病2207例,年均报告... 目的分析安徽省濉溪县2008—2010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制订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用Excel2003对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安徽省濉溪县2008—2010年共报告手足口病220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61.76/1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重症病例12例,占发病总数的0.54%,无死亡病例报告。各乡镇均有发病报告;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3—8月份,占发病总数的89.81%;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为主,占发病总数的94.06%;年龄集中在4岁以下,占发病总数的95.38%;男性、女性发病之比为2.14:1(χ2=245.83,P﹤0.01)。病原学监测显示,EV71型和CoxA16型是引起我县手足口病的主要毒株,EV71是重症的危险因素。结论濉溪县手足口病的流行形势较为严峻,应关注3—8月份春夏季节的疫情动态,4岁以下的散居儿童是防控工作的重点对象。实施手足口病监测的关口前移,采取及时的医学隔离治疗、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等综合防控措施,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和早治疗是防控手足口病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特征 控制策略
下载PDF
2015年安徽濉溪县登革热媒介监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叶超 董飚 +3 位作者 马晓飞 张友爱 孙拥军 胡浩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6年第3期172-173,共2页
目的分析濉溪县2015年5~10月登革热相关蚊媒监测结果,为登革热的风险评估、预测预警及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登革热媒介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濉溪县2015年5~10月监测结果表明,伊蚊布雷图指数(BI)最... 目的分析濉溪县2015年5~10月登革热相关蚊媒监测结果,为登革热的风险评估、预测预警及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登革热媒介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濉溪县2015年5~10月监测结果表明,伊蚊布雷图指数(BI)最高是8月份为17,最低是10月份为11,平均值为13.83。容器指数(CI)最高是7月份为28.00,最低是6月份为15.05,平均值为19.04。伊蚊幼蚊孳生环境中永久性容器阳性率(20.00%)高于暂时性容器(18.84%)。伊蚊成蚊密度以7~9月较高,平均叮咬指数为14.67只/人·小时。结论濉溪县总体上不存在登革热传播的高度危险性,但是远远超过了BI<5的安全水平,一旦有病人传入,就有引起本地感染甚至导致爆发的危险。因此,做好防蚊、灭蚊、清除蚊媒孳生地和加强监测是濉溪县防控登革热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白蚊伊蚊 监测 濉溪县
下载PDF
濉溪县餐饮业现榨果蔬汁微生物污染状况分析
6
作者 李艳灵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6期118-118,共1页
目的为了解濉溪县餐饮行业现榨果蔬汁的卫生质量状况。方法对50份现榨果蔬汁样品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计数、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5个项目检测。结果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计数及致病菌的总合格率为62.0%(31/50)。合格率... 目的为了解濉溪县餐饮行业现榨果蔬汁的卫生质量状况。方法对50份现榨果蔬汁样品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计数、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5个项目检测。结果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计数及致病菌的总合格率为62.0%(31/50)。合格率较低。大肠菌群的总合格率为84.0%(42/50)。50份样品均未检出致病菌。结论现榨果蔬汁卫生质量受到原料质量、清洗消毒、榨汁过程、贮存容器卫生、贮存时间等因素影响,合格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榨果蔬汁 微生物检验
下载PDF
濉溪县生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应用成效
7
作者 闻帝 蒋广德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3年第12期49-49,共1页
生猪人工授精技术是以种猪培育和商品猪的生产为目的而采用的一种简单、实用,并可有效提高猪的繁殖性能、降低生产成本的方法,是实现养猪走进科学化、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作者总结了该县从2008年以来实施国家良种补贴项目,推广应用生猪... 生猪人工授精技术是以种猪培育和商品猪的生产为目的而采用的一种简单、实用,并可有效提高猪的繁殖性能、降低生产成本的方法,是实现养猪走进科学化、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作者总结了该县从2008年以来实施国家良种补贴项目,推广应用生猪人工授精技术的主要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说明生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该县生猪产业的发展,为繁荣农村经济,推进生猪品种改良,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 人工授精技术 推广应用
下载PDF
122例艾滋病患者合并乙肝病毒 丙肝病毒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其亮 林明华 王宗立 《安徽医学》 2015年第5期583-586,共4页
目的研究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HAART)状态下HIV/AIDS患者合并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的流行状况以及相关血清生化和病毒学特征。方法对122例正在接受HAART治疗的HIV/AIDS患者采集血标本,使用酶免法(MEIA)检测乙肝五项指标(HBs... 目的研究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HAART)状态下HIV/AIDS患者合并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的流行状况以及相关血清生化和病毒学特征。方法对122例正在接受HAART治疗的HIV/AIDS患者采集血标本,使用酶免法(MEIA)检测乙肝五项指标(HBs Ag、抗-HBs、HBe Ag、抗-HBe、抗-HBc)、肝功能,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运用RT-PCR法对丙肝病毒抗体阳性标本以及表面抗原和/或核心抗体阳性标本分别进行HCV-RNA以及HBV-DNA测定。以43名单纯HCV感染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结果 122名HIV/AIDS患者,乙肝五项指标全阴性97例(78.86%),表面抗原阳性3例(2.46%),表面抗体阳性者总计19例(15.57%),单纯核心抗体阳性者3例(2.46%)。HCV抗体阳性84例(68.85%),84例HCV抗体阳性标本中HCV-RNA阳性58例(69.05%),HIV/HCV/HBV合并感染者为0。HIV/HCV合并感染组HCV-RNA水平与感染者性别,CD4+细胞数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HIV/HCV合并感染组与单纯HCV感染组HCV-RNA水平、肝功能异常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HIV感染者HBs Ag阳性率低于普通人群,HIV/HCV合并感染的比例显著高于普通人群。HIV/HCV合并感染与单纯HCV感染者血清生化及病毒学改变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临床流行病学
下载PDF
呼吸道传染病健康素养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与评估 被引量:3
9
作者 周东林 《中外医学研究》 2014年第19期154-156,共3页
目的:建立与评估呼吸道传染病健康素养综合评价体系。方法:对影响呼吸道传染病健康素养的因素进行抽样调查,抽样内容包括年龄、性别与文化程度,在笔者所在县范围内对200例成年人开展调查,调查问卷中共计四个部分,52道题目,主要包括健康... 目的:建立与评估呼吸道传染病健康素养综合评价体系。方法:对影响呼吸道传染病健康素养的因素进行抽样调查,抽样内容包括年龄、性别与文化程度,在笔者所在县范围内对200例成年人开展调查,调查问卷中共计四个部分,52道题目,主要包括健康素养知识、基本人口学特征、健康行为测评、健康素养能力测评。测试结果完成后,由专业人员将测试结果输入电脑,整个评价体系包括评价对象、权重系数、评价指标、评价者、集结模型,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原始工具中共计42项维度,筛选出其中28项,其中3项为指标评价知识,8项为评价行为,其余为指标评价,各个指标赋予权重后,维度一致性得到显著的改善,呼吸道传染病健康素养综合评价信度系数达到0.873,高于0.7,有着良好的稳定性与稳定性。结论:综合评价是对多个指标体系采用数学模式进行评价的模式,本研究考虑到公众的健康水平、呼吸道传染病实际情况,并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了综合性的评价体系,经过效度与信度评估证实评价体系的效度与信度良好,该种评价体系值得进行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传染病健康素养综合评价体系 建立 评估
下载PDF
濉溪县2004~2009年肺结核流行特征和控制策略探讨 被引量:6
10
作者 董飚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10年第6期439-440,共2页
目的分析安徽省濉溪县2004~2009年肺结核的流行特征,提出控制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用Excel2003对肺结核病疫情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濉溪县2004~2009年共报告肺结核5891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82.45/10万;2004年发病率... 目的分析安徽省濉溪县2004~2009年肺结核的流行特征,提出控制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用Excel2003对肺结核病疫情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濉溪县2004~2009年共报告肺结核5891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82.45/10万;2004年发病率最低为51.99/10万;2005年发病率最高为122.47/10万,随后逐年下降。死亡25例,年均死亡率为0.35/10万。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3~6月份,占发病总数的43.63%;发病地区主要集中在濉溪县北部3个乡镇,占发病总数的34.97%;男女发病之比为2.31:1(2χ=809.22,P(0.01);发病年龄以55~79岁年龄组较多,占发病总数的43.69%,其次为15~44岁的青壮年;发病职业以农民为主,占发病总数的87.47%,其次为学生。结论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农民、男性、老年人、青壮年是肺结核防治工作的重点对象;持续规范实施现代肺结核控制策略,高发现和高治愈病人,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是控制肺结核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流行特征 控制策略
原文传递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东林 《中国民康医学》 2014年第9期102-102,114,共2页
目前,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建设还处在一个完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就是指挥协调能力偏低、响应能力较差、应急体系存在缺陷、经费保障机制缺乏,本文主要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 目前,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建设还处在一个完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就是指挥协调能力偏低、响应能力较差、应急体系存在缺陷、经费保障机制缺乏,本文主要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机制 探索 思考
下载PDF
研究成人接种乙肝疫苗后对乙肝免疫状态的影响
12
作者 周东林 《中国农村卫生》 2015年第4X期40-40,共1页
目的:研究成人接种乙肝疫苗后对乙肝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中心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成人调查者2881例,另抽取同时期未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成人调查者1000例。对两组成人调查者通过乙肝病毒标志物酶联免疫试... 目的:研究成人接种乙肝疫苗后对乙肝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中心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成人调查者2881例,另抽取同时期未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成人调查者1000例。对两组成人调查者通过乙肝病毒标志物酶联免疫试剂盒进行乙肝标志物检查,对两组调查者乙肝病毒标志物模式进行对比。结果:两组调查者在大小三阳感染率、HBsAg阳性率及HBsAg阴性率与感染率等观察指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成人接种乙肝疫苗,同样可对乙肝病毒进行良好的免疫作用,这对于阻断乙肝病毒传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乙肝疫苗 乙肝免疫状态 意义
下载PDF
2008—2014年安徽省濉溪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13
作者 朱博 郭桂林 +2 位作者 李亚 赵存喜 李永峰 《职业与健康》 CAS 2016年第9期1219-1222,共4页
目的了解安徽省濉溪县2008—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08—201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濉溪县手足口病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濉溪县2008—2014年... 目的了解安徽省濉溪县2008—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08—201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濉溪县手足口病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濉溪县2008—2014年共报告手足口病9 47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25.26/10万,重症病例30例,无死亡病例;全县各乡镇均有病例报告,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3—6月,发病人群以5岁以下的散居儿童为主,男性发病数高于女性;病原学检测显示,以其他肠道病毒阳性数最多。结论濉溪县手足口病疫情呈上升趋势,流行特征存在明显的季节、地区和人群差异;加强重点人群监测、快速有效处置疫情、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是控制本病流行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特征
原文传递
安徽省40岁及以上人群慢性呼吸道症状流行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认知现状 被引量:30
14
作者 何玉琢 徐伟 +6 位作者 王海波 周鹏程 左廷杰 徐旭 王良平 程蓉 查震球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2-177,共6页
目的了解安徽省≥40岁人群慢性呼吸道症状流行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相关知识知晓现状,为防控COPD提供参考。方法于2015年1-6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安徽省5个COPD监测点抽取2996名≥40岁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 目的了解安徽省≥40岁人群慢性呼吸道症状流行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相关知识知晓现状,为防控COPD提供参考。方法于2015年1-6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安徽省5个COPD监测点抽取2996名≥40岁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呼吸道症状、吸烟情况、慢性非传染性呼吸系统疾病名称、肺功能检查、COPD危险因素和症状的知晓情况,COPD疾病名称知晓途径等。采用SAS 9.4软件进行Rao-Scottχ^(2)检验和基于复杂抽样设计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安徽省≥40岁居民中慢性呼吸道症状总流行率为11.6%,慢性咳嗽、慢性咳痰、喘息和呼吸困难的流行率分别为3.2%、3.9%、2.3%和6.8%。既往或现在吸烟者的慢性咳嗽率、慢性咳痰率和喘息率均高于从不吸烟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对象对COPD疾病名称知晓率为5.4%,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疾病名称知晓率分别为61.4%、58.9%和61.8%;男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哮喘的疾病名称知晓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既往或现在吸烟者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哮喘的名称知晓率均高于从不吸烟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查对象对COPD相关知识知晓率为2.9%,肺功能检查知晓率为2.1%。不同性别、吸烟状况者对COPD疾病名称、COPD相关知识和肺功能检查知晓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疾病名称知晓途径主要为电视(33.0%)、亲戚朋友(29.8%)、医院或医生(26.1%)。在知晓COPD疾病名称者中,分别有55.9%、53.7%、52.7%的居民认为慢性咳嗽、气短或呼吸困难、咳痰是COPD的主要症状,72.3%的居民认为吸烟是COPD的危险因素。结论安徽省≥40岁人群中慢性呼吸道症状流行率较高,但居民对COPD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需加强COPD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提高COPD的防控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道症状 肺功能检查 危险因素 认知
原文传递
1952-2007年安徽省濉溪县传染病发病趋势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董飚 《疾病监测》 CAS 2009年第4期274-276,共3页
目的分析安徽省濉溪县1952-2007年传染病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濉溪县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52-2007年濉溪县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5267.62/10万,死亡率为5.62/10万,21世纪初比20世纪50年代发病率下降了93.13%... 目的分析安徽省濉溪县1952-2007年传染病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濉溪县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52-2007年濉溪县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5267.62/10万,死亡率为5.62/10万,21世纪初比20世纪50年代发病率下降了93.13%,死亡率下降了99.03%,20世纪50-70年代发病率呈上升趋势,70年代发病率达到高峰,80年代起发病率开始大幅下降,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世纪80年代前以呼吸道传染病和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为主,进入90年代肠道传染病和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较之90年代以前有了明显上升,到21世纪初又转为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为主导类型;疾病谱排序不断发生变化,总发病率前5位的病种为疟疾、流行性感冒、痢疾、麻疹、百日咳。结论传染病防治成效显著,免疫预防和计划免疫相关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和消除;现阶段受到疟疾、肺结核、肝炎、艾滋病等新老传染病的威胁,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濉溪县传染病防治策略随着传染病疾病谱的变化而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趋势 探讨
原文传递
2003-2012年濉溪县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林明华 王宗立 贾林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14年第9期691-691,693,共2页
艾滋病病人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地抑制体内的病毒复制,重建免疫功能,降低艾滋病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濉溪县自2003年11月开展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工作以来,随着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和第三轮中国艾滋病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的实施... 艾滋病病人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地抑制体内的病毒复制,重建免疫功能,降低艾滋病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濉溪县自2003年11月开展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工作以来,随着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和第三轮中国艾滋病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的实施,治疗人数迅速增加,截至2012年底,累计治疗人数已达153人。为评价濉溪县艾滋病病人抗病毒治疗的效果,现对抗病毒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3年11月至2012年12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人 抗病毒治疗 疗效分析
原文传递
濉溪县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东林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83-884,共2页
目的了解濉溪县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为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样本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原则,按地域分布及经济状况的不同进行抽样,参照"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筛查标准"对6 535名中小学生进行营养状况评... 目的了解濉溪县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为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样本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原则,按地域分布及经济状况的不同进行抽样,参照"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筛查标准"对6 535名中小学生进行营养状况评价分析。结果学生中营养失调者占43.58%,不同学段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报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初中生营养不良率高于小学生(P<0.01),高中生营养不良率高于初中生(P<0.01),女生营养不良率高于男生(P<0.01);乡村学生营养不良率高于城镇学生(P<0.01)。男生营养过剩率高于女生(P<0.01)。城镇学生的营养过剩率显著高于乡村学生(P<0.01)。结论濉溪县学生的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并存,学生的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应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营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状况 学生 超重
原文传递
濉溪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基本医疗服务(ECP)效果分析
18
作者 林明华 马雪梅 +3 位作者 王宗立 陈光琳 贾林 张志华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482-483,共2页
目的了解濉溪县PLWHA基本医疗服务(ECP)实施效果,为推广ECP项目提供依据。方法以有PLWHA的村为基本抽样单位进行整群抽样,对抽取到村的所有PLWHA进行问卷调查,并与2005年基线调查结果比较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的变化。结果ECP项目实施后... 目的了解濉溪县PLWHA基本医疗服务(ECP)实施效果,为推广ECP项目提供依据。方法以有PLWHA的村为基本抽样单位进行整群抽样,对抽取到村的所有PLWHA进行问卷调查,并与2005年基线调查结果比较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的变化。结果ECP项目实施后,PLWHA的艾滋病知识和行为发生了显著变化,问题"看起来健康的人会有艾滋病病毒吗"的知晓率和安全套的坚持使用率分别为94.0%和95.7%,高于项目实施前的69.0%和5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ECP的服务覆盖率为98%;ECP服务满意度为92%。结论濉溪县ECP项目实施较为广泛而有效,ECP项目是值得推广的医疗服务模式,但仍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以便广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健康知识 态度 实践 基本医疗服务 效果分析
原文传递
濉溪县2006年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董飚 王淑芳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08年第3期185-187,共3页
目的分析濉溪县居民死亡顺位、死亡原因、分布特征,为制定区域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及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死亡资料来源于常规监测报告,用Deaha Reg002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年濉溪县居民粗死亡率为5.04‰;前5位死因顺位是... 目的分析濉溪县居民死亡顺位、死亡原因、分布特征,为制定区域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及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死亡资料来源于常规监测报告,用Deaha Reg002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年濉溪县居民粗死亡率为5.04‰;前5位死因顺位是: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损伤与中毒、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是影响濉溪县居民尤其是中老年人生命安全和健康的主要疾病;损伤与中毒的高发人群是25~49岁的青壮年男性,同时危及到各个年龄层次,也是导致居民潜在寿命损失的第1位原因。结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脑血管病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损伤与中毒已经成为威胁濉溪县居民的主要疾病。针对不同的人群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与中毒的预防控制工作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率 死亡顺位 死亡原因 潜在减寿损失
原文传递
濉溪县2010~2015年肺结核疫情监测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叶超 董飚 +1 位作者 赵光 孙宇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32-133,F0003,共3页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其发病规律和流行特点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其危害将持续存在。为了解濉溪县肺结核的发病水平及流行特征,现将濉溪县2010—2015年的疫情资料分析如下。
关键词 肺结核 流行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