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微卫星和线粒体的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麝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胡大明 侯真真 +6 位作者 邓承敏 陈旭 吴杰 陈磊 陈勤 岳碧松 张修月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41-648,共8页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本研究从林麝基因组和已发表的微卫星位点中筛选到7个适合林麝粪便DNA扩增的四碱基微卫星位点,建立了林麝的个体识别体系。在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条监测样线中共收集到林...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本研究从林麝基因组和已发表的微卫星位点中筛选到7个适合林麝粪便DNA扩增的四碱基微卫星位点,建立了林麝的个体识别体系。在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条监测样线中共收集到林麝粪便46份,基于微卫星个体识别鉴定到30只个体,使用微卫星和线粒体D-Loop进行多样性评估,结果显示,7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期望杂合度和观察杂合度分别为0.602和0.563,4个位点显著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且均表现为杂合不足。线粒体D-Loop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显示,保护区林麝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7213和0.02344,表明保护区林麝遗传多样性处于中等水平。基于个体识别、样线调查和保护区适宜栖息地计算出保护区样线内林麝的平均密度为4.39头·km^(-2),保护区内约有1090头林麝。本研究为保护区林麝的遗传资源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粪便DNA 微卫星 线粒体D-LOOP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 被引量:48
2
作者 黄金燕 周世强 +3 位作者 谭迎春 周小平 王鹏彦 张和民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3-78,共6页
根据64个植被样方调查资料,分析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不同植被类型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值H′、D和均匀度指数Jsi基本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常绿落叶阔叶林>温性针阔混交林&... 根据64个植被样方调查资料,分析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不同植被类型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值H′、D和均匀度指数Jsi基本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常绿落叶阔叶林>温性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温性针叶林>亚高山针叶林,而物种丰富度S变化为温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亚高山针叶林>温性针阔混交林。在不同的植物群落中,由于地形地势、坡度、土壤、水热条件等原因,其物种多样性指数不同,但其多样性测度指标除物种丰富度外均呈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随海拔的升高,大熊猫栖息地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变化先增加,然后下降,最后趋于平稳。坡度不是影响卧龙野生大熊猫栖息地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因子。不同的坡向其物种丰富度S变化为西>北>东>南,物种多样性指数H′、D呈现西>南>北>东的递降格局,均匀度指数Jsi呈现南>西>东>北的递降格局。在不同的群落中,物种丰富度变化表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且42·9%群落中乔木层大于灌木层、64·3%群落中乔木层大于草本层、92·9%群落中灌木层大于草本层,落叶针叶林乔木层树种丰富度小于灌木层和草本层,但其灌木层物种丰富度大于草本层。在同一或不同生长型中,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变化大体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龙自然保护区 大熊猫栖息地 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植物群落多样性Ⅴ:不同竹林的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9
3
作者 周世强 黄金燕 +5 位作者 张亚辉 李德生 黄炎 周小平 王鹏彦 张和民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0-187,共8页
采用α-多样性、β-多样性和植物区系等参数,分析了卧龙自然保护区野生大熊猫栖息地主食竹种各竹林的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物种丰富度、物种优势度、物种均匀度和植物区系成分在3种竹林中都有着显著性差异(P<0.05).物种丰富度和... 采用α-多样性、β-多样性和植物区系等参数,分析了卧龙自然保护区野生大熊猫栖息地主食竹种各竹林的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物种丰富度、物种优势度、物种均匀度和植物区系成分在3种竹林中都有着显著性差异(P<0.05).物种丰富度和优势度的排序是拐棍竹林>冷箭竹林>短锥玉山竹林;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呈现出拐棍竹林>短锥玉山竹林>冷箭竹林的变化格局;Simpson多样性指数为冷箭竹林大于拐棍竹林和短锥玉山竹林,而拐棍竹林与短锥玉山竹林相差不大;群落均匀度两指数(Jsw和Jsi)均表现为短锥玉山竹林>拐棍竹林>冷箭竹林.不同竹林各层次的α-多样性,无论是乔木层、灌木层,还是草本植物层,在3种竹林之间均具有不同的变化.拐棍竹林、冷箭竹林和短锥玉山竹林的植物科属地理分布格局较为相似(P>0.05),都以温带地理成分为主,具有与卧龙自然保护区整体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的相同模式,但就植物种类而言,3种竹林的差异极其显著(P<0.05);同时,各竹林中乔木层优势树木的重要值、灌木层植物的平均数量,以及草本层植物的平均盖度之间也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3种竹林之间的相似性系数(β-多样性)很低,具有各自的组成物种和群落结构(P<0.05),这与不同竹种的生物学特性、海拔分布范围和生长发育阶段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可为竹林分布的制图、退化生境的恢复、地震灾害受损栖息地的重建以及圈养大熊猫食物基地的建设等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龙自然保护区 大熊猫 栖息地 物种多样性 竹林
下载PDF
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Ⅳ.人为干扰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周世强 黄金燕 +3 位作者 谭迎春 周小平 王鹏彦 张和民 《四川林业科技》 2006年第6期35-40,共6页
本文从生物多样性角度研究人为干扰(主要是森林采伐)对卧龙自然保护区野生大熊猫栖息地的影响,采用样方法、物种多样性指数以及SPSS 13.0统计软件调查和分析了64个植物群落数据。结果表明:人为干扰影响着大熊猫栖息地森林植物群落的物... 本文从生物多样性角度研究人为干扰(主要是森林采伐)对卧龙自然保护区野生大熊猫栖息地的影响,采用样方法、物种多样性指数以及SPSS 13.0统计软件调查和分析了64个植物群落数据。结果表明:人为干扰影响着大熊猫栖息地森林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尤其是影响林分各层次的植物组分。不同采伐方式中皆伐的物种多样性指数高于择伐与原始森林,物种数平均分别是原始林20.78±9.07、皆伐27.69±7.75和择伐26.62±8.81,但仅物种数和Margelef指数呈显著性差异,其他指数差异不显著;不同采伐时间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波动性较大,20世纪90年代初期明显高于其他年代和原始森林,这不仅与采伐方式有关,而且同大熊猫主食竹种的生命规律联系紧密,其各指数之间的统计假设检验结果与不同采伐方式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龙自然保护区 大熊猫 栖息地 物种多样性 人为干扰
下载PDF
卧龙自然保护区拐棍竹地下茎结构特点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黄金燕 廖景平 +1 位作者 蔡绪慎 周世强 《竹子研究汇刊》 2008年第4期13-19,共7页
研究了卧龙自然保护区拐棍竹地下茎的数量特征、垂直分布结构、分岔习性和繁殖特点。结果表明,拐棍竹地下茎的密度大,193段.m-2,每段平均长为12.2 cm,地下茎总长2 169.8 cm.m-2,地下茎直径平均为1.1 cm,节间长平均为0.73 cm,平均每段地... 研究了卧龙自然保护区拐棍竹地下茎的数量特征、垂直分布结构、分岔习性和繁殖特点。结果表明,拐棍竹地下茎的密度大,193段.m-2,每段平均长为12.2 cm,地下茎总长2 169.8 cm.m-2,地下茎直径平均为1.1 cm,节间长平均为0.73 cm,平均每段地下茎具14节;随生长年龄递减,拐棍竹的地下茎直径、节间长、每段节数和每段长度递增,而地下茎段数和总长的变化则呈偏正态分布;拐棍竹地下茎主要分布在5~30 cm土层,并以"两侧单岔"为主要分岔类型,其次分别为"两侧多岔"和"一侧单岔","一侧多岔"很少;拐棍竹地下茎在土壤中延伸方向从坡面来看以"平行"方向延伸类型所占数量最多,为49.75%,从土壤剖面上来看拐棍竹地下茎在土壤中延伸方向则以"向上"类占优势,为53.19%,其次为"向下"类延伸方向,为39.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龙自然保护区 拐棍竹 地下茎结构
下载PDF
哺乳动物精子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韦鹍 潘娟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4-120,共7页
   分离X、Y精子, 用于人工授精或体外受精, 是目前实现哺乳动物性别控制的最有效手段。本文对哺乳动物精子分离及分离精子纯度评估方法的研究历史及现状作一回顾和总结。
关键词 精子分离 Y精子 哺乳动物 性别控制 人工授精 体外受精 纯度 研究进展 现状 方法
下载PDF
野化培训大熊猫采食和人为砍伐对拐棍竹无性系种群更新的影响 被引量:25
7
作者 周世强 黄金燕 +3 位作者 张亚辉 李仁贵 李德生 张和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804-4814,共11页
亚高山竹类占据着野生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 leuca)食物组分的99%,竹子的生命周期与大熊猫的生活史密切相关,竹子的更新和生长直接影响着大熊猫的生存与保护。为了弄清大熊猫的采食利用和人为砍伐是否促进或制约竹子的繁殖更新,应... 亚高山竹类占据着野生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 leuca)食物组分的99%,竹子的生命周期与大熊猫的生活史密切相关,竹子的更新和生长直接影响着大熊猫的生存与保护。为了弄清大熊猫的采食利用和人为砍伐是否促进或制约竹子的繁殖更新,应用样方法、定位观察法,连续研究了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内野化培训大熊猫采食、人为砍伐和对照样方中拐棍竹无性系种群的更新动态。结果表明,在相同种群数量和环境条件的基础上(p>0.05),被大熊猫采食竹子的比例为67.07%,致死率29.07%;人为砍伐竹子的比例为65.67%,致死率46.68%,可见与大熊猫采食相比,砍伐更为影响拐棍竹种群的生存。从出笋数量来看,不同处理方式有利于拐棍竹无性系种群的更新(p<0.05),尤其是人为砍伐措施大大提高了竹子的出笋率,但人为砍伐样方的竹笋质量(地径和株高生长)却远低于大熊猫采食和对照样方,未能达到大熊猫觅食的选择利用标准。不同年份之间,各种处理方式下的拐棍竹出笋数量波动较大(p=0.006~0.035),并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逐渐趋于相似(2007,p=0.825)。不同处理方式之间,拐棍竹无性系种群的年补充率,各年份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除2007年外),年死亡率仅2003年和2004年有明显的差异(p<0.05),2005~2007年均不显著(p>0.05)。拐棍竹无性系种群的年补充率与年死亡率之间表现出年补充率(年死亡率的格局(p<0.05),唯有大熊猫采食样方的2004年和2005年、人为砍伐和对照样方的2005年的年死亡率略高于年补充率(p>0.05),这表明拐棍竹无性系种群对大熊猫采食和人为砍伐具有无性系整合的补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拐棍竹 无性系 种群 大熊猫 采食 砍伐 更新动态 野化培训 卧龙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野化培训大熊猫的食性及其对拐棍竹的选择利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周世强 黄金燕 +5 位作者 李伟 刘斌 谢浩 杨杰 王鹏彦 张和民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6-80,共5页
本文采用动物行为随机观察法、粪便分类收集法、样方法以及SPSS统计软件等方法,调查和分析了2003年7月至2004年9月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祥祥”在野化培训圈中的食性及对拐棍竹的选择利用。结果表明:野化培训大熊猫“祥祥”主要取食... 本文采用动物行为随机观察法、粪便分类收集法、样方法以及SPSS统计软件等方法,调查和分析了2003年7月至2004年9月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祥祥”在野化培训圈中的食性及对拐棍竹的选择利用。结果表明:野化培训大熊猫“祥祥”主要取食培训圈中的拐棍竹竹笋及其成竹、幼竹、半枯竹的竹秆和枝叶,少量采食短锥玉山竹,并偶尔寻食培训圈中的青草和鞘柄菝葜等植物。食性季节变化具有与野生大熊猫相似的动态规律,9~12月主要以拐棍竹枝叶为食,1~4月取食成竹竹秆,5月大量啃食当年新笋,6~8月则喜食幼竹竹秆。同时,“祥祥”对拐棍竹粗细的利用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选择性,一般取食基径大于12mm以上的竹子,对基径很小的竹子不喜欢或拒绝利用,而不同龄级竹子的选择略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外放归 培训 大熊猫 食性 拐棍竹 选择利用 卧龙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环境丰容对圈养灰鹦鹉日常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强 李洪文 +3 位作者 石凌 鄢萍 刘选珍 郑涛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55-457,共3页
于2008年1、2、6、7月通过改变食物投喂方式、给予玩具、在环境中增加带皮的树干等方式,对两只饲养于成都动物园的灰鹦鹉实施了丰容试验,观察了丰容前、后及丰容期间的行为。结果表明,灰鹦鹉的日常行为有10多种,其中发生最多的行为是休... 于2008年1、2、6、7月通过改变食物投喂方式、给予玩具、在环境中增加带皮的树干等方式,对两只饲养于成都动物园的灰鹦鹉实施了丰容试验,观察了丰容前、后及丰容期间的行为。结果表明,灰鹦鹉的日常行为有10多种,其中发生最多的行为是休息行为,其次为观望行为以及梳理行为。统计分析表明,灰鹦鹉丰容试验中鸣叫、啃树皮的行为显著高于丰容前、后(P<0.05);丰容期间休息行为显著低于丰容前、后阶段(P<0.01)。环境丰容增加了灰鹦鹉行为活动,同时还减少了咬毛、咬脚趾等不良刻板行为的发生,提高了展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鹦鹉 环境丰容 行为观察
下载PDF
大熊猫生长激素受体(GHR)cDNA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廖鸣娟 张志和 +1 位作者 张安居 朱睦元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4-31,共8页
根据已报道的若干物种GHR基因cDNA序列设计引物 ,利用RT -PCR技术首次从大熊猫肝脏组织总RNA中扩增出GHR基因编码区全长cDNA序列 ,克隆于pGEM R○-T载体后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大熊猫GHR的ORF为 1917bp ,编码 6 38个氨基酸的... 根据已报道的若干物种GHR基因cDNA序列设计引物 ,利用RT -PCR技术首次从大熊猫肝脏组织总RNA中扩增出GHR基因编码区全长cDNA序列 ,克隆于pGEM R○-T载体后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大熊猫GHR的ORF为 1917bp ,编码 6 38个氨基酸的前体蛋白 ,由 18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和 6 2 0个氨基酸的成熟肽组成 ,与人、狗、猪GHR结构相似 ,大熊猫GHR成熟肽由 2 4 6个氨基酸的胞外区、 2 4个氨基酸的跨膜区和 35 0个氨基酸的胞内区组成 ,并具GHR的特征性结构。序列相似性比较显示 ,大熊猫GHR与哺乳类GHR具有 6 9%~ 93%的高序列相似性 ,与爬行类和鸟类的序列相似性也达到 6 0 % ,而与鱼类的序列相似性较低 ,仅为 30 %左右。与其它哺乳动物GHR相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R 成熟肽 氨基酸 首次 生长激素受体 克隆 序列分析 大熊猫 序列相似性 信号肽
下载PDF
野化培训大熊猫对生境斑块的利用频率及其与斑块资源的关系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世强 黄金燕 +5 位作者 刘斌 张亚辉 周小平 李德生 王鹏彦 张和民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7-130,共4页
采用动物行为随机观察法和斑块资源调查样方法,调查和分析了2003年7月~2004年9月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祥祥”在野化培训圈中对生境斑块的利用频率及其与斑块资源的关系。结果表明,野化培训大熊猫“祥祥”共利用斑块230个,占总斑... 采用动物行为随机观察法和斑块资源调查样方法,调查和分析了2003年7月~2004年9月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祥祥”在野化培训圈中对生境斑块的利用频率及其与斑块资源的关系。结果表明,野化培训大熊猫“祥祥”共利用斑块230个,占总斑块数的80.99%;其中属于主食竹种分布的斑块190个,约占竹类分布斑块的87.16%,利用斑块的82.61%。从不同月份大熊猫利用斑块的总面积来看,野化培训大熊猫经过了3个生态适应过程:恐惧期、探寻期和稳定期。具体表现为刚放入培训圈活动范围小,其后随机性较高,活动范围增大,随着对环境的适应,逐渐趋于稳定。由于野化圈的面积较小,生境结构单一,培训大熊猫的斑块利用频次除与个别斑块组成因子具有较为明显的相关关系之外,而与其它斑块资源均无显著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外放归 培训 大熊猫 生境利用 斑块资源 卧龙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食物丰容对圈养猩猩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石凌 杨瑞麟 +4 位作者 吴孔菊 刘海峰 莫凡 刘选珍 王强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9-592,共4页
于2007年2~4月对成都动物园圈养猩猩"铁里"进行了两个食物丰容试验,即用PVC+轮胎和圆木+轮胎试验,每期8d,观察和记录了猩猩在丰容试验前、后以及两种丰容方式中的各种行为发生次数。结果表明食物丰容有效地恢复了圈养猩猩的... 于2007年2~4月对成都动物园圈养猩猩"铁里"进行了两个食物丰容试验,即用PVC+轮胎和圆木+轮胎试验,每期8d,观察和记录了猩猩在丰容试验前、后以及两种丰容方式中的各种行为发生次数。结果表明食物丰容有效地恢复了圈养猩猩的多种摄食行为,增加了猩猩的运动相关行为,减少了休息相关行为;但对刻板行为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猩猩 食物丰容 圈养动物
下载PDF
大熊猫γ-干扰素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黄道超 张志和 +6 位作者 杨光友 张安居 郭万柱 王成东 候蓉 沈富军 袁欣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5-38,共4页
本实验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从ConA诱导培养的大熊猫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中扩增得到大熊猫γ-干扰素基因(GenBank accession No:DQ630727),并将其克隆到pGEM-T载体中。经菌落PCR鉴定、序列测定与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经... 本实验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从ConA诱导培养的大熊猫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中扩增得到大熊猫γ-干扰素基因(GenBank accession No:DQ630727),并将其克隆到pGEM-T载体中。经菌落PCR鉴定、序列测定与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经克隆得到的IFN-γ基因开放阅读框由498个核苷酸组成,编码一个由16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包括编码19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和147个氨基酸的成熟肽,预测蛋白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约为20Ku和9.36。与GenBank中其他哺乳动物的IFN-γ基因比较,它与犬、猫、人、猪、牛、羊、马、兔、鼠等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57.7%(鼠)~93.2%(犬)之间;IFN-γ编码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46.8%(鼠)~92.8%(犬)之间;进化树构建结果表明大熊猫与犬的遗传距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γ 干扰素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卧龙大熊猫食物基地的竹子种群密度及生物量 被引量:9
14
作者 周世强 黄金燕 +5 位作者 魏荣平 张亚辉 刘斌 宋仕贤 王鹏彦 张和民 《四川林业科技》 2008年第3期8-13,共6页
2005年11月~12月我们采用"定性评估法"、"样方法"、"收获法"和"非损伤重量估测法"对卧龙自然保护区2002年引种栽培的拐棍竹、白夹竹、美竹和方竹等竹种的生长状况、种群密度和生物量进行了调... 2005年11月~12月我们采用"定性评估法"、"样方法"、"收获法"和"非损伤重量估测法"对卧龙自然保护区2002年引种栽培的拐棍竹、白夹竹、美竹和方竹等竹种的生长状况、种群密度和生物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拐棍竹、白夹竹和方竹均以中等生长状况为主,占50%~100%,美竹则以上等生长状况为优势,达70%左右。不同竹种无性系种群密度平均为拐棍竹467.76株.hm-2、白夹竹286.00株.hm-2、美竹326.00株.hm-2、方竹21.33株.hm-2,各龄级的排序均遵循4 a生<3 a生<2 a生<1 a生的递增格局。拐棍竹、白夹竹、美竹和方竹生物量(鲜重)平均分别是41.99 kg.hm-2、29.40kg.hm-2、188.06 kg.hm-2和16.30 kg.hm-2,各器官生物量的分配格局,因竹种不同各有差异。不同龄级竹子的鲜重具有明显差异,其排序为1 a生>2 a生>3 a生>4 a生,但均呈现出随着栽培年限的延长,竹子新生竹的数量和质量逐渐递增的趋势。利用SPSS 13.0软件建立了不同龄级竹种各器官生物量的估测模型,1 a^2 a生竹的模拟效果最佳(P<0.001),3 a^4 a生较差,同时根据不同生长状况与竹种种群密度和生物量的方差分析,以及不同竹种各龄级种群数量之间的相关性,提出了食物基地的经营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 食物基地 竹子 种群密度 生物量 卧龙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麝香中脂溶性成分的提取与麝香质量鉴别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芬宏 高媛 +2 位作者 岳碧松 伍丕娥 李静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7-141,共5页
采用薄层层析和气相色谱技术,比较了超声、冷浸和热回流3种提取方法及乙醇、乙醚、正己烷3种溶剂对麝香提取液中脂溶性成分及麝香酮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用不同提取方法和溶剂提取的麝香脂溶性成分经薄层层析后均呈现6或7个斑点。而经... 采用薄层层析和气相色谱技术,比较了超声、冷浸和热回流3种提取方法及乙醇、乙醚、正己烷3种溶剂对麝香提取液中脂溶性成分及麝香酮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用不同提取方法和溶剂提取的麝香脂溶性成分经薄层层析后均呈现6或7个斑点。而经气相色谱分析,其结果却有较大的差别,麝香乙醚提取液的色谱峰较乙醇和正己烷更丰富,超声提取的效果较冷浸和热回流好,色谱峰达到20个。麝香酮的定量分析显示冷浸法提取的麝香酮含量高于超声和热回流提取。通过薄层层析和气相色谱分析,对10个麝香样品的质量进行了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 脂溶性成分 提取 质量鉴别
下载PDF
大熊猫野化培训圈森林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周世强 黄金燕 +1 位作者 王鹏彦 张和民 《四川林业科技》 2005年第1期15-20,共6页
本文应用植物群落学理论分析了卧龙大熊猫野化培训圈的植物种类组成、区系地理成分、优势树种以及生活型谱等特征。结果表明:大熊猫野化培训圈主要为野核桃、红肤杨、华西枫杨、连香树、扇叶槭、五裂槭、大翅色木槭、长序稠李、槐树等... 本文应用植物群落学理论分析了卧龙大熊猫野化培训圈的植物种类组成、区系地理成分、优势树种以及生活型谱等特征。结果表明:大熊猫野化培训圈主要为野核桃、红肤杨、华西枫杨、连香树、扇叶槭、五裂槭、大翅色木槭、长序稠李、槐树等树种组成的落叶阔叶林。栖息地群落中分布的常见种子植物有71种,分属39科,58属,其中裸子植物3种,双子叶植物63种,单子叶植物5种;且以槭树科、杜鹃花科、忍冬科、蔷薇科、竹亚科、虎耳草科、菊科、百合科、禾本科等科植物构成优势组分,占组成植物总数的40 8%以上。从植物地理成分分析来看,无论是科分布型,还是属分布型,大熊猫栖息地植物都以温带分布类型为主,分别占57 5%和46 55%。植物群落生活型谱中以高位茅植物占优势,达56 34%,反映出大熊猫野化培训圈的植物群落具有温带落叶阔叶林特点,这与卧龙大熊猫栖息地的植物群落的生态特征相似。根据植物群落分类原则,将野化培训圈的植物群落共划分为连香树 拐棍竹 黑鳞耳蕨群落、野核桃 短锥玉山竹群落、野核桃 拐棍竹 艾蒿群落和野核桃 薄叶鼠李 小鳞苔草群落等4个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野化培训圈 植物群落特征 植物群落类型
下载PDF
我国棘螈属(Echinotriton)和疣螈属(Tylototriton)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8
17
作者 余平静 赵尔宓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46-650,共5页
棘螈属(Echinotriton)和疣螈属(Tylototriton)均属于两栖纲有尾目蝾螈科。两属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亚洲西南部、东南亚及日本。棘螈属在我国已知3种:Echinotriton andersoni(琉球棘螈)、E.chinhaien-sis(镇海棘螈)、E.asperrimus(细痣... 棘螈属(Echinotriton)和疣螈属(Tylototriton)均属于两栖纲有尾目蝾螈科。两属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亚洲西南部、东南亚及日本。棘螈属在我国已知3种:Echinotriton andersoni(琉球棘螈)、E.chinhaien-sis(镇海棘螈)、E.asperrimus(细痣棘螈)。疣螈属在我国已知4种:Tylototriton kweichowensis(贵州疣螈)、T.shanjing(红瘰疣螈)、T.taliangensis(大凉疣螈)、T.verrucosus(棕黑疣螈)。本文回顾了棘螈属和疣螈属物种的命名史,阐明了两属之间的关系,并从形态学、生态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对这两属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棘螈属 疣螈属 分类 系统学
下载PDF
大熊猫腹泻及其防治原则 被引量:4
18
作者 邓林华 汤纯香 李德生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10期104-107,共4页
大熊猫腹泻是临床常见多发症状,常可引起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甚至丧失繁殖能力,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引起大熊猫腹泻的原因很多,如感染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以及应激、环境因素改变等。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环境条件骤变时,病原体... 大熊猫腹泻是临床常见多发症状,常可引起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甚至丧失繁殖能力,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引起大熊猫腹泻的原因很多,如感染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以及应激、环境因素改变等。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环境条件骤变时,病原体乘机侵入,并在体内大量繁殖,破坏机体正常的生理平衡,从而发病。在感染性腹泻中,既有感染某一种病原体,也有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引起的,这就给临床治疗带来了较大困难。为了有效的对大熊猫腹泻进行诊断、控制和预防,对其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治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腹泻 防治
下载PDF
野化培训大熊猫利用后拐棍竹残桩与丢弃部分的关系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世强 黄金燕 +2 位作者 李伟 王鹏彦 张和民 《林业调查规划》 2006年第2期88-92,共5页
2003—2004年,在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野外放归培训圈内,实验熊猫利用后拐棍竹残桩形态及残桩基径、高度和丢弃部分的长度和鲜重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野化培训大熊猫利用后拐棍竹残桩的平均基径、高度和单株鲜... 2003—2004年,在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野外放归培训圈内,实验熊猫利用后拐棍竹残桩形态及残桩基径、高度和丢弃部分的长度和鲜重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野化培训大熊猫利用后拐棍竹残桩的平均基径、高度和单株鲜重分别是16.46mm、0.82m和0.140g,丢弃部分的长度和单株鲜重平均为3.41m和0.372g。拐棍竹残桩基径与残桩高度和丢弃部分长度,残桩基径、D^2H与残桩和丢弃部分鲜重之间均呈极为显著性相关,p=0.001,为此,运用SPSS分析软件建立了他们之间的回归估测模型,拟合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化培训 大熊猫 拐棍竹残桩 相关分析 回归模型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野化培训大熊猫在生境斑块中行为表现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世强 黄金燕 +10 位作者 刘斌 张亚辉 宋世贤 黄炎 李德生 周小平 张贵权 魏荣平 汤纯香 王鹏彦 张和民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10-515,共6页
采用动物行为观察中的聚焦动物法和生境斑块调查的样方法,调查和分析了2003年7月至2004年9月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祥祥"在野化培训圈中的行为表现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野化培训大熊猫在生境斑块中的行为表现主要... 采用动物行为观察中的聚焦动物法和生境斑块调查的样方法,调查和分析了2003年7月至2004年9月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祥祥"在野化培训圈中的行为表现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野化培训大熊猫在生境斑块中的行为表现主要以取食为主,占63.14%,其次是移动行为和休息行为,分别为15.85%和8.91%,爬树行为最少,仅0.23%;且不同月份各种行为类型的分配格局具有相似模式,无显著性差异(P=1.0)。分析食物分布对大熊猫行为表现的影响,其取食、吃馍和称重、休息以及饮水等行为在有无竹子分布的斑块之间差异显著(P<0.05),而其它行为不甚明显(P>0.05)。从生境结构的环境组成因子来看,野化培训大熊猫的行为表现除与斑块个别组成因子具有较为明显的相关关系之外(P<0.05),与其它环境因子均无显著性相关(P>0.05)。据此对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对今后圈养大熊猫的野化培训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外放归 培训 大熊猫 行为表现 环境因子 卧龙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