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敏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肺炎和早期临床结局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谢冰 刘凡 李娅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24期4207-4214,共8页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清蛋白比值(HCAR)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相关性肺炎(SAP)及早期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共纳入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495例AIS患者,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SAP将全部患者分为SAP组与非SAP组;根据患者...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清蛋白比值(HCAR)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相关性肺炎(SAP)及早期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共纳入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495例AIS患者,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SAP将全部患者分为SAP组与非SAP组;根据患者入院时HCAR水平数值的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4组[Q1组(≤1.3),Q2组(1.3~3.7),Q3(3.9~9.2),Q4組(≥9.3)],收集所有患者入院时的基线数据、出院时数据及3个月的随访数据,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考察HCAR四分位数与SAP风险、3个月不良结局和3个月全因死亡率之间的关系,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来评估HCAR及其他相关指标对SAP的预测价值。结果住院期间有68例(18.6%)AIS患者被诊断出SAP,SAP组的HCAR显著高于非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未调整模型中,Q2、Q3、Q4组的SAP发生率均显著高于Q1组(P<0.05,P_(trend)<0.001);在调整后模型中,Q2、Q3、Q4组的SAP发生率均高于Q1组,其中Q3、Q4组均显著高于Q1组(P<0.05,P_(trend)<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CAR的AUC最大,HCAR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或清蛋白(Alb)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AR与A 2DS 2评分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CAR(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17%、73.44%)比A 2DS 2评分(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8.72%、83.19%)具有更平衡的敏感度和特异度;Q4组水平的HCAR与不良临床结局有显著相关性[调整后风险比(OR):Q4 vs.Q1为1.98,P_(trend)=0.013],达到Q3以上水平HCAR的患者在3个月内具有更高的死亡风险(调整后OR:Q3 vs.Q1为2.63,Q4 vs.Q1为3.75,P_(trend)=0.001)。结论入院时HCAR水平较高的AIS患者更有可能在住院期间发生SAP,其早期临床结局也相对更差,3个月时的不良结局发生率及死亡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卒中相关性肺炎 超敏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
下载PDF
常规超声联合介入性超声在原发性卵巢癌腹膜转移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郭利蕊 崔少霞 《临床研究》 2022年第8期150-152,共3页
目的分析对比常规超声、介入性超声及两者联合检查在原发性卵巢癌腹膜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在濮阳市濮阳县仁济医院诊治的156例疑似卵巢癌腹膜转移患者临床资料,全部患者接受常规超声、介入性超声检查,... 目的分析对比常规超声、介入性超声及两者联合检查在原发性卵巢癌腹膜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在濮阳市濮阳县仁济医院诊治的156例疑似卵巢癌腹膜转移患者临床资料,全部患者接受常规超声、介入性超声检查,将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评估两种诊断方法及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常规超声与介入性超声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常规超声、介入性超声单一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超声联合介入性超声诊断原发性卵巢癌腹膜转移,诊断特异性、灵敏度颇佳,为临床医生确诊提供有效根据,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卵巢癌 腹膜转移 常规超声 介入性超声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粪便免疫化学试验与血清CA125、 ALP联合检测诊断结直肠癌的临床价值
3
作者 谢冰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4年第4期1-5,共5页
目的:分析粪便免疫化学试验(FIT)与癌抗原125(CA125)、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联合检测诊断结直肠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于我院确诊为结直肠癌患者62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75例无结直肠癌患病风险的志愿者设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粪便免疫化学试验(FIT)与癌抗原125(CA125)、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联合检测诊断结直肠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于我院确诊为结直肠癌患者62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75例无结直肠癌患病风险的志愿者设为对照组,并收集2组临床资料。对2组FIT、血清CA125、ALP的阳性率进行比较,对观察组患者FIT、血清CA125、ALP阳性率与不同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分析,就研究数据绘制ROC曲线分析该3种指标联合诊断结直肠癌的效能。结果:观察组患者FIT、血清CA125、ALP阳性率分别为100.00%、98.39%和96.77%,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直肠癌临床分期越高,肿瘤直径越大,且伴有肝转移的患者FIT、血清CA125、ALP阳性率越高(P<0.05);不同肿瘤分型的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直肠癌位于直肠的患者FIT、血清CA125、ALP阳性率与结直肠癌位于左、右半结肠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FIT、血清CA125、ALP联合诊断结直肠癌的AUC为0.840,高于单独诊断,灵敏度为98.4%、特异度为68.0%。结论:FIT与血清CA125、ALP在结直肠癌患者中表达水平较高,联合诊断结直肠癌的效能较好,临床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粪便免疫化学试验 癌抗原125 碱性磷酸酶 联合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