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量肝素钠对PICC新生儿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文海燕 韩中将 王福利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3期2310-2313,共4页
目的探讨微量肝素钠加入静脉营养液中持续泵入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新生儿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6例行PICC置管的新生儿分为肝素钠组(n=34)和对照组(n=22)。肝素钠组将微量肝素钠配置到静脉营养液中持续泵入,对照组不... 目的探讨微量肝素钠加入静脉营养液中持续泵入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新生儿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6例行PICC置管的新生儿分为肝素钠组(n=34)和对照组(n=22)。肝素钠组将微量肝素钠配置到静脉营养液中持续泵入,对照组不使用肝素钠。回顾性分析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及导管相关感染、导管堵塞等情况。结果两组PT、APTT、FIB、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肝素钠组导管相关感染、导管堵塞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微量肝素钠持续泵入不影响PICC新生儿凝血功能,且能显著降低PICC置管相关感染和导管堵塞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钠 新生儿 PICC 凝血功能
下载PDF
河南省18家医院住院新生儿死亡情况调查 被引量:20
2
作者 董慧芳 李文丽 +17 位作者 徐发林 李德亮 李丽 刘庆生 刘九月 李海燕 王晓冰 郭晓燕 张卫星 董玉斌 马友凤 王战胜 王新华 薛伟 张世昌 张彦伦 陈书平 王喜成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12-419,共8页
目的了解本省新生儿死亡情况及死亡原因构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河南省新生儿重症救护网络中心单位和分中心单位(共18家医院)的住院新生儿死亡病例。按国际疾病分类法第10版的标准,对死亡新生儿的死亡原因分布,死亡早产儿与足... 目的了解本省新生儿死亡情况及死亡原因构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河南省新生儿重症救护网络中心单位和分中心单位(共18家医院)的住院新生儿死亡病例。按国际疾病分类法第10版的标准,对死亡新生儿的死亡原因分布,死亡早产儿与足月/过期产儿的围产期情况.不同死亡日龄[指早期(<7d)与晚期(7~28d)]新生儿的死亡原因分布、妇幼保健院与综合/儿童医院的新生儿死亡情况进行比较。釆用t检验、秩和检验或X^2检验(或校正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017年18家医院共收治新生儿50993例,死亡297例,病死率为5.82%。。剔除其中出生史、母亲妊娠史及临床资料不详的新生儿20例「纳入分析的277例死亡新生儿中.早产儿168例(60.6%),足月/过期产儿109例(39.4%);早期新生儿205例(74.0%),晚期新生儿72例(26.0%)。( 2 )导致本地区新生儿死亡的前5位原因依次为感染(78例,28.2%)、窒息(54例,19.5%)、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NRDS, 33 例,11.9%)、严重先天畸形(26 例,9.4%)、肺出血(23 例,8.3%) o其中导致早期新生儿死亡的前3位原因是窒息(48例,23.4%)、感染(43例,21.0%)和NRDS ( 33例,16.1%) o导致晚期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感染(35例,48.6%)、严重先天畸形(9例,12.5%)和染色体病及遗传代谢病(7例,9.7%)。( 3 ) 219例(79.1%)死亡新生儿的母亲有妊娠合并症,主要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43例,19.6%)、感染因素(36例,16.4%)、胎盘因素(32例,14.6%)、妊娠期糖尿病(23例,10.5%)、甲状腺功能低下(20例,9.1%),胎儿窘迫(18例.8.2%)、双胎输血综合征(10例,4.6%)、胆汁淤积综合征(9例,4.1%)。(4)死亡早产儿中,多胎及辅助生殖受孕者所占比例[27.4%( 46/168 )与6.4%( 9/109 ),X^2=14.016;7.1%( 12/168 )与0.9%( 1/109 ),X^2=4.421],以及母亲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感染因素和合并双胎输血综合征的比例[21.4%( 36/168 )与 6.4%( 7/109 ),X^2=11.353;16.7%( 28/168 )与 7.3%(8/109 ),X^2=4.295;6.0%( 10/168 )与 0.0%( 0/109 ),X^2=6.707]高于足月/过期产儿(P 值均< 0.05 )。(5 )生后早期死亡的新生儿中,早产儿NRDS发生率高于足月/过期产儿[20.3%( 27/133 )与8.3%(6/72 ),X^2=11.937],而胎粪吸入综合征(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 MAS ),严重先天畸形、染色体病及遗传代谢病等的比例低于足月/过期产儿[0.8%( 1/133 )与5.6%( 4/72 ),X^2=4.508;3.8%( 5/133 )与 16.7%( 12/72 ),X^2=10.233;1.5%( 2/133 )与 6.9%( 5/72 ),X^2=4.172]( P 值均<0.05) o晚期新生儿中,早产儿严重颅内出血的比例高于足月/过期产儿[7.1%( 3/42 )与0.0%(0/30 ),X^2=2.205, P <0.05]。( 6 )妇幼保健院死亡早产儿比例大于综合/儿童医院[67.3%( 105/156 )与52.1%(63/121 ), X^2=6.010],死亡新生儿的胎龄和出生体重均明显小于综合/儿童医院[(32.8土5.3 )与(34.6 + 4.9)周,t=3.072;( 2 132.6±1 014.5 )与(2 409.4±987.3 ) g,t=2.513],平均死亡日龄大于综合/儿童医院[M (P25~P75),3 ( 1~8 )与2 ( 1~4 ) d, Z=3.710]( P值均< 0.05 ) o结论新生儿死亡主要发生在生后1周内,其母亲大多有妊娠合并症;死亡新生儿中晚期早产儿和足月/过期产儿的构成比较高。早产儿、足月/过期产儿生后不同日龄的死亡原因各有不同,感染、窒息、严重先天畸形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死亡率 死亡原因 住院病人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间歇性蓝光照射和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暴保龙 《医药论坛杂志》 2022年第15期65-68,共4页
目的分析间歇性蓝光照射和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选取濮阳市妇幼保健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两组均采用蓝光治疗,对照组采用持续性照射,观察组采用... 目的分析间歇性蓝光照射和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选取濮阳市妇幼保健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两组均采用蓝光治疗,对照组采用持续性照射,观察组采用间歇性照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9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和粪胆素水平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甲胎蛋白(AFP)、转铁蛋白(TRF)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免疫球蛋白(IgA、IgG)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33%低于对照组2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患儿采取间歇性蓝光照射治疗,可有效降低患儿胆红素水平,安全性尚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蓝光照射 持续性蓝光照射 新生儿黄疸 胆红素 免疫球蛋白 T淋巴细胞亚群
原文传递
肠道病毒感染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相关性
4
作者 文海燕 刘九月 《中国实用医刊》 2022年第22期34-38,共5页
目的分析肠道病毒感染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相关性。方法抽取2020年2月至2022年5月于濮阳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03例NEC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并设为NEC组,另抽取同期收治且一般资料与NEC组相匹配的80例非肠道疾病新生儿作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肠道病毒感染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相关性。方法抽取2020年2月至2022年5月于濮阳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03例NEC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并设为NEC组,另抽取同期收治且一般资料与NEC组相匹配的80例非肠道疾病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新生儿5 g粪便标本于采样管,应用核酸检测方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行病毒提取,采用荧光PCR技术与凝胶成像仪行病毒阳性鉴定。比较两组病毒检出情况,并按照病毒阳性、阴性对NEC组新生儿进行再次分组,比较阳性组与阴性组患儿的临床相关资料。结果NEC组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69.90%,72/103)与对照组(73.75%,59/80)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NEC组检出病毒前三位为星状病毒(ASV)、腺病毒(ADV)、博卡病毒(HBoV),阳性率分别为44.66%(46/103)、29.13%(30/103)、18.45%(19/103);对照组检出病毒前三位为ASV、诺如病毒(NV)、ADV,阳性率分别为46.25%(37/80)、28.75%(23/80)、7.50%(6/80)。两组ASV、EB病毒(EBV)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NEC组ADV、HBoV检出阳性率高于对照组,NV检出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ADV(+)NEC患儿中C反应蛋白(CRP)水平≥8 mg/L、发生败血症者占比均高于ADV(-)NEC患儿(P均<0.05),EBV(+)NEC患儿中CRP≥8 mg/L者占比高于EBV(-)NEC患儿(P<0.05),NV(+)NEC患儿中CRP≥8 mg/L者占比低于NV(-)NEC患儿(P<0.05)。结论ASV为定植于肠道的常见病毒,ADV、EBV、HBoV、NV等病毒感染均与新生儿NEC机体炎症反应调控相关。ADV、EBV、HBoV感染可引发新生儿NEC且与其病情进展相关,NV则与NEC恢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 新生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相关性
原文传递
重组人脑利钠肽冻干粉剂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窒息儿早产儿对右室Tei指数的影响
5
作者 贾西燕 孙常华 +2 位作者 范盟 高培贤 王少志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9年第12期2426-2430,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冻干粉剂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窒息儿早产儿对右室Tei指数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便利抽样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8年1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诊治的窒息儿早产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冻干粉剂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窒息儿早产儿对右室Tei指数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便利抽样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8年1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诊治的窒息儿早产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猪肺磷脂注射液200 mg/kg气管滴注结合呼吸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脑利钠肽冻干粉剂辅助治疗,负荷剂量0.5μg/kg,维持剂量速率为0.005~0.01μg/(kg·min),治疗48 h。记录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BNP水平、左室与右室Tei指数变化情况及患儿治疗后2、24 h的肺泡内正压参数。结果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天数分别为(2.74±0.87)d和(22.19±3.29)d,都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29±1.20)d和(27.82±3.11)d(P<0.05)。治疗后,两组的BNP值都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BNP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两组治疗后的左室与右室的Tei指数都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ei指数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2、24 h的肺泡内正压参数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冻干粉剂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窒息儿早产儿能改善患儿的右室Tei指数,调节体内BNP水平,改善肺泡内正压参数,从而促进患儿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脑利钠肽 窒息 早产儿 右室Tei指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