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目标性感染监测护理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晓燕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36期6908-6910,共3页
目的探讨目标性感染监测护理干预预防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NICU住院的2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目标性感染监测护理,其中单纯监测108例,监测加干预92例,分析ICU感... 目的探讨目标性感染监测护理干预预防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NICU住院的2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目标性感染监测护理,其中单纯监测108例,监测加干预92例,分析ICU感染发生情况,根据胎龄、体质量分组,对比各组感染情况。结果200例患儿医院感染率为7%(14/200),例次感染率为9.5%(19/200),其中干预期NICU患儿医院感染率和例次感染率均低于监测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例NICU医院感染患儿感染部位中下呼吸道构成比最高,达36.84%,其次依次为上呼吸道(21.05%)、皮肤(15.79%)、五官(10.53%)、血液(10.53%)和胃肠道(5.26%)。按患儿体质量分组,医院感染率从低到高依次为体质量>2500 g组、体质量1501~2500 g组、体质量1000~1500 g组、体质量<1000 g组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患儿胎龄分组,医院感染率从低到高依次为胎龄>37周组、胎龄32~37周组、胎龄28~31+6周组、胎龄≤28周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体质量和出生胎龄的NICU患儿易发生医院感染,应将其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并采用相应干预措施降低NICU医院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目标性感染监测 重症监护室 医院感染
下载PDF
儿科临床与心理学问卷调查
2
作者 毛美玲 王秀玲 逯保娥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8年第3期241-243,共3页
目的:了解学生和家长对心理学知识理解的程度及有关需求。方法:利用自制的学生和家长问卷分别发放于市区两所学校的学生和两所幼儿园学前儿童的家长。结果:72%的学生有心理咨询和心理指导需求,54%的家长阅读过有关心理学知识方面的文章... 目的:了解学生和家长对心理学知识理解的程度及有关需求。方法:利用自制的学生和家长问卷分别发放于市区两所学校的学生和两所幼儿园学前儿童的家长。结果:72%的学生有心理咨询和心理指导需求,54%的家长阅读过有关心理学知识方面的文章,但他们大多数不能区分出哪些是心理问题引发的躯体症状、哪些是生理变化导致的躯体疾病,在出现身体不适时总是去儿科门诊。结论:在儿科临床工作中,心理学越来越重要。医生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以减少心理疾病的误诊和漏诊,使有心理问题的儿童及时得到心理咨询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临床 心理学 问卷调查
下载PDF
银翘散加减汤联合美罗培南治疗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观察
3
作者 乔素华 丁敬璞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7期1376-1378,共3页
目的:观察银翘散加减汤联合美罗培南治疗化脓性脑膜炎的效果。方法:94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47例,两组均用美罗培南治疗,试验组加用银翘散加减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试验组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嗜睡、发... 目的:观察银翘散加减汤联合美罗培南治疗化脓性脑膜炎的效果。方法:94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47例,两组均用美罗培南治疗,试验组加用银翘散加减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试验组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嗜睡、发热、颅内高压改善时间及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NO、LACT、H_(2)S、PCT水平及脑脊液NSE、P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银翘散加减汤联合美罗培南治疗化脓性脑膜炎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脑膜炎 银翘散加减汤 美罗培南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治疗效果
4
作者 于泉泉 谢德成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12期1525-1526,共2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效果。方法80例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根据用药方法的不同分为参照组(蒙脱石散)和研究组(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蒙脱石散),比较两组的疗效、炎性因子、肠道菌群情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效果。方法80例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根据用药方法的不同分为参照组(蒙脱石散)和研究组(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蒙脱石散),比较两组的疗效、炎性因子、肠道菌群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参照组,肠道菌群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可明显减轻患儿的炎性反应,改善肠道菌群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蒙脱石散
下载PDF
真武汤加减辅治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
5
作者 曹雪敏 齐艳娟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3期463-465,共3页
目的:观察真武汤加减辅治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方法: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两组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研究组加用真武汤加减。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TNF-α、IL-6、TGF... 目的:观察真武汤加减辅治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方法: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两组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研究组加用真武汤加减。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TNF-α、IL-6、TGF-β及IgE水平低于对照组,IL-12水平及FEV_(1)/FVC、PEF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真武汤加减辅治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可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儿童 真武汤
下载PDF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在高危儿随访及神经损伤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袁红 毛美玲 +3 位作者 杨世娥 张玉红 王晓燕 吴菁菁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4期277-278,共2页
目的探讨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在高危儿随访及神经损伤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86例高危新生儿进行定期GMs质量评估,对异常结果进行专业指导、家庭和住院康复相结合的早期干预。总结其临床效果。结果扭动运动阶段GMs16.28%为DA,37.21%... 目的探讨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在高危儿随访及神经损伤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86例高危新生儿进行定期GMs质量评估,对异常结果进行专业指导、家庭和住院康复相结合的早期干预。总结其临床效果。结果扭动运动阶段GMs16.28%为DA,37.21%为MA,经过早期干预,不安运动阶段GMs有6.98%为DA,2.91%为MA,两阶段异常G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12月龄后诊断脑瘫3例,均为轻度。回顾性分析脑瘫患儿扭动和不安运动阶段GMs均为异常,且均有F-。不安运动阶段GMs继续表现为显著异常5例次,发展为脑瘫3例(60%)。结论 GMs质量评估可作为高危儿随访及神经损伤常规筛查、指导治疗的工具。方法简便、非侵入性,家长依丛性高,非常适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 高危儿 神经损伤 康复
下载PDF
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期间预防出血并发症的自我护理
7
作者 王海燕 张媛媛 +1 位作者 王晓燕 本乐乐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5年第2期144-145,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抗凝治疗期间出血并发症的自我护理和疗效。方法选择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使用抗凝药物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抗凝治疗...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抗凝治疗期间出血并发症的自我护理和疗效。方法选择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使用抗凝药物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抗凝治疗期间出血并发症的自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中有13例出现出血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为26.0%,其中皮下出血2例、消化道出血7例、颅内出血1例,其他部位出血3例。观察组共有6例患者出现出血征象,总体发生率为12.0%,其中,5例发生在住院期间,分别为皮下出血2例、消化道出血2例和颅内出血1例;1例患者出血发生在院外,于出院后第10天出现肉眼血尿。结论加强自我护理指导能够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抗凝治疗期间出血并发症,应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预防 出血 自我护理
下载PDF
基于PDCA循环法为框架的饮食护理对过敏性紫癜患儿症状体征改善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袁红 王晓燕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8期1227-1228,共2页
目的:探讨基于PDCA循环法为框架的饮食护理对过敏性紫癜患儿症状体征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7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4例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PDCA循环法为框架的饮食护理,... 目的:探讨基于PDCA循环法为框架的饮食护理对过敏性紫癜患儿症状体征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7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4例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PDCA循环法为框架的饮食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症状体征(胃肠道出血、腹痛、紫癜、关节疼痛、血便)消失时间及复发率,并统计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紫癜、关节疼痛、胃肠道出血、腹痛及血便消失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27%,低于对照组的18.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69.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PDCA循环法为框架的饮食护理可促进过敏性紫癜患儿症状体征消退,降低复发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基于PDCA循环法为框架 饮食护理 体征改善
下载PDF
QCC活动改善小儿雾化吸入药物治疗配合度的效果探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袁红 《海峡药学》 2018年第9期219-221,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改善小儿雾化吸入药物治疗配合度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QCC活动推行前(2017年1月~2017年3月,对照组,n=140)、推行后(2017年4月~2017年6月,观察组,n=140)接受雾化吸入药物治疗的280例患儿临床资料。对照组...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改善小儿雾化吸入药物治疗配合度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QCC活动推行前(2017年1月~2017年3月,对照组,n=140)、推行后(2017年4月~2017年6月,观察组,n=140)接受雾化吸入药物治疗的280例患儿临床资料。对照组患儿仅予以传统儿科用药指导干预,观察组则根据QCC活动商定对策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及干预3d后两组患儿治疗配合率变化,分析干预3d后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干预3d后,两组患儿治疗配合率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 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QCC活动可有效改善小儿雾化吸入药物治疗配合度,对疾病转归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活动 小儿 雾化吸入 药物治疗 配合度
下载PDF
短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阿奇霉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症状缓解和再入院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玉红 《华夏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135-140,共6页
目的:分析短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阿奇霉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症状缓解和再入院率的影响。方法:选取9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单一用药组,每组各46例。单一用药组予以阿奇霉素,联合用药组予以短期小剂... 目的:分析短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阿奇霉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症状缓解和再入院率的影响。方法:选取9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单一用药组,每组各46例。单一用药组予以阿奇霉素,联合用药组予以短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阿奇霉素。比较两组疗效、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再入院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高于单一用药组(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消失时间短于单一用药组(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血清PEF、FEV_(1)水平高于单一用药组(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血清IL-6、IL-8水平低于单一用药组(P<0.05);联合用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单一用药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再入院发生率低于单一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可提高疗效,缩短肺部啰音、咳嗽、退热恢复时间,改善肺功能,抑制机体内血清炎性因子释放,降低再入院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短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阿奇霉素 肺功能
下载PDF
家属互动参与模式在学龄期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袁红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8期627-628,共2页
目的分析家属互动参与模式在学龄期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学龄期CVA患儿79例,将37例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将42例患儿作为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家属互动参与模式。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 目的分析家属互动参与模式在学龄期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学龄期CVA患儿79例,将37例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将42例患儿作为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家属互动参与模式。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咳嗽、气促、哮鸣音)、住院时间、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咳嗽、气促、哮鸣音改善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95.24%(40/42)较对照组75.68%(28/37)高(P<0.05)。结论家属互动参与模式应用于学龄期CVA患儿,可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加快康复进程,并具有较高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期咳嗽变异性哮喘 家属互动参与模式 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袁红 王晓燕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318-320,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雾化吸入治疗中实施精细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7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3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取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肺功能指标、临床疗效和患... 目的:探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雾化吸入治疗中实施精细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7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3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取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肺功能指标、临床疗效和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干预组的肺功能指标FVC、PEFR和FEV1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治疗有效率、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雾化吸入治疗中实施精细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儿的病情,提高疗效和家长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 小儿哮喘 雾化吸入
下载PDF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慧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2期179-180,共2页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数字随机表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GSH治疗,记录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及恢复正常时间...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数字随机表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GSH治疗,记录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及恢复正常时间,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用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水平为(126.32±12.59)μmol/L较对照组低,恢复正常时间为(8.12±2.31)d较对照组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SH治疗新生儿黄疸安全有效,能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提高临床疗效,临床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还原型谷胱甘肽 血清胆红素水平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急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患儿的人性化护理效果观察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瑞芹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58-159,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患儿的人性化护理效果。方法对60例接受阑尾切除术的急性阑尾炎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观察并发症发生率及出院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本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切口感染、出... 目的观察急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患儿的人性化护理效果。方法对60例接受阑尾切除术的急性阑尾炎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观察并发症发生率及出院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本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切口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均痊愈出院。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8.33%(59/60)。结论对接受阑尾切除术的急性阑尾炎患儿实施人性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 小儿急性阑尾炎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清心抗炎饮治疗小儿急性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邪毒侵心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曹雪敏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9期1717-1719,共3页
目的:观察清心抗炎饮治疗小儿急性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邪毒侵心证的效果。方法: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清心抗炎饮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证候积分均降低... 目的:观察清心抗炎饮治疗小儿急性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邪毒侵心证的效果。方法: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清心抗炎饮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K-MB、LDH、CPK水平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IL-6水平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心抗炎饮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邪毒侵心证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柯萨奇B病毒 邪毒侵心证 清心抗炎饮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阿奇霉素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金英 《北方药学》 2017年第11期117-117,共1页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将7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结果:观察组的...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将7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9.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胸片阴影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口服和静脉给药均能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静脉给药起效更快,适用于病情较重的支原体肺炎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不同给药途径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疗效
下载PDF
儿科护士用药接近失误报告障碍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颖颖 丁姚 +13 位作者 郭亚威 石彩晓 韩卉 吕晓攀 孙梦 王玲玲 刘媛 王莉 陈娟 路慧萍 王丰佳 史彩虹 吴静 赵晓利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年第33期4541-4546,共6页
目的调查儿科护士用药接近失误报告障碍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于2020年7—10月选取河南省13所医院的临床儿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医院安全氛围调查问卷、用药接近失误报告障碍量表、护士... 目的调查儿科护士用药接近失误报告障碍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于2020年7—10月选取河南省13所医院的临床儿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医院安全氛围调查问卷、用药接近失误报告障碍量表、护士长多元领导风格量表、患者安全胜任力护理人员自评量表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儿科护士用药接近失误报告障碍的相关因素。共发放问卷1104份,回收有效问卷1070份,有效回收率为96.92%。结果1070名儿科护士用药接近失误主动上报的上报率为14.42%,用药接近失误报告障碍量表得分为(98.1±21.46)分。医院安全氛围调查问卷总分为(77.36±12.97)分,护士长变革型领导风格量表得分为(74.4±15.89)分,患者安全胜任力护理人员自评量表得分为(107.81±2.59)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入职年限、职称、婚姻情况、领导风格、患者安全胜任力和医院安全氛围是儿科护士用药接近失误报告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儿科护士用药接近失误报告障碍普遍存在,受学历、入职年限、领导风格、医院安全氛围等因素影响。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儿科护士对用药接近失误报告的认知,实施变革型领导风格、提高患者安全胜任力和医院安全氛围,促进患儿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护士 用药接近失误 报告障碍 用药安全
原文传递
培训-家庭康复训练联合早期介入丹佛模式干预在学龄前期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玉红 《临床医学》 CAS 2022年第3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培训-家庭康复训练联合早期介入丹佛模式干预(ESDM)在学龄前期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2月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学龄前期ASD患儿86例,依据建档顺序进行编号1~86号,1~43号分为研究组,44~8... 目的探讨培训-家庭康复训练联合早期介入丹佛模式干预(ESDM)在学龄前期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2月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学龄前期ASD患儿86例,依据建档顺序进行编号1~86号,1~43号分为研究组,44~86号分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培训-家庭康复训练联合ESDM干预。统计两组干预前后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及孤独症行为量表评分(ABC)、自闭症儿童和心理教育评核表第3版(PEP-3)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ATEC及ABC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自理、模仿、大肌肉、小肌肉、语言理解、语言表达、认知评分较干预前增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采取培训-家庭康复训练及ESDM对ASD患儿实施干预,可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改善其行为状况,利于促使疾病良好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期孤独症谱系障碍 培训-家庭康复训练 早期介入丹佛模式
原文传递
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联合辅助综合管理治疗矮小儿童的效果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玉红 《临床医学》 CAS 2022年第2期61-63,共3页
目的分析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及辅助综合管理治疗矮小儿童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4月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矮小儿童11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辅助综合管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 目的分析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及辅助综合管理治疗矮小儿童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4月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矮小儿童11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辅助综合管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rhGH。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生长发育指标[身高(Ht)、生长速度(GV)、骨龄(BA)]、生化指标[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骨代谢指标[胶原羧基末端肽同分异构体(CTX)、骨钙素(OC)、碱性磷酸酶(AKP)]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身高、GV、骨龄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IGF-1、IGFBP-3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TX、OC、AK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GH及辅助综合管理治疗矮小儿童可改善生化指标,调节骨代谢情况,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小儿童 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 辅助综合管理 生长发育指标 生化指标 骨代谢指标
原文传递
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家属护理对慢性咳嗽患儿生活质量及发作次数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晓燕 袁红 +1 位作者 党广平 陈丹 《慢性病学杂志》 2016年第7期794-795,798,共3页
目的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家属护理对慢性咳嗽患儿生活质量、发作次数的影响。方法选取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接诊的72例慢性咳嗽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联合家属护理... 目的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家属护理对慢性咳嗽患儿生活质量、发作次数的影响。方法选取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接诊的72例慢性咳嗽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联合家属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家属护理干预,均干预1年。比较两组有效排痰、睡眠改善、胸痛减轻、咽喉不适缓解、发作次数、平均病程、症状、情感功能及活动情况。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有效排痰患儿75.00%、睡眠改善患儿50.00%、胸痛减轻患儿33.33%,均高于对照组47.22%、27.78%、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咽喉不适缓解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作次数(6.87±1.96)次少于对照组(9.02±1.87)次,平均病程(43.26±16.83)d短于对照组(62.17±17.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36.24±7.54)分、情感功能(42.15±10.56)分及活动(20.14±4.37)分均高于对照组(27.15±6.52)、(35.62±10.73)、(13.5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联合家属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疾病发作次数,缩短平均病程,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家属护理 慢性咳嗽 患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