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S精益化管理模式应用于医院实验室管理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到凤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9年第2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6S精益化管理模式应用于医院实验室管理的效果分析。方法根据6S管理理念,结合医院和实验室实际情况进行规范管理。1年后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评估6S管理模式实施效果。结果实施6S管理模式后,实验室工作人员对6S... 目的探讨6S精益化管理模式应用于医院实验室管理的效果分析。方法根据6S管理理念,结合医院和实验室实际情况进行规范管理。1年后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评估6S管理模式实施效果。结果实施6S管理模式后,实验室工作人员对6S管理模式了解程度明显提高(P<0.05);90%员工认为6S管理模式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90%以上员工对6S管理模式的实施成效感到满意;6S管理模式实施后患者对实验室工作满意程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采用6S精益化管理模式进行实验室管理,有利于规范工作人员行为和态度,营造良好工作环境和氛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S 精益化管理模式 实验室管理 效果分析
下载PDF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果酸交替治疗痤疮瘢痕的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卓志媛 吴媛媛 《临床研究》 2024年第3期44-47,共4页
目的观察痤疮瘢痕患者采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果酸交替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濮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医疗美容科2018年8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的痤疮瘢痕患者共计9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7例。分别... 目的观察痤疮瘢痕患者采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果酸交替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濮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医疗美容科2018年8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的痤疮瘢痕患者共计9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7例。分别予以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及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果酸交替治疗,比较两组瘢痕面积、痤疮瘢痕权重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疗程及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瘢痕总面积与瘢痕数量均少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冰锥型、厢车型、碾压型痤疮瘢痕患者疗程完成后2个月痤疮瘢痕权重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精神、心理及社会状态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果酸交替治疗痤疮瘢痕兼具有效性及安全性,同时对改善痤疮瘢痕患者预后水平及提升生活质量均有积极影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 果酸 交替治疗 痤疮瘢痕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临床及微生物特点分析
3
作者 郭莎莎 杨到凤 郭子嘉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7期1338-1342,共5页
目的调查并分析眼内炎患者的临床及微生物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96例(96眼)眼内炎患者临床特点、微生物培养结果及预后结果。结果96例患者中63例(66%)为异物入眼所致感染性眼内炎,其中以金属碎屑异物伤最多... 目的调查并分析眼内炎患者的临床及微生物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96例(96眼)眼内炎患者临床特点、微生物培养结果及预后结果。结果96例患者中63例(66%)为异物入眼所致感染性眼内炎,其中以金属碎屑异物伤最多(46例,73%);25例(26%)为眼部手术所致感染性眼内炎,其中以白内障术后最多(22例,88%);8例(8%)为内源性眼内炎。伤眼疼痛、视力下降为首发临床症状,眼睑及结膜水肿(58例,60%)、恶心呕吐(17例,18%)、眼压升高(12例,12%)为主要临床症状;96例次玻璃体及房水标本微生物培养结果显示表皮葡萄球菌(35株,36%)、金黄色葡萄球菌(14株,15%)等革兰阳性菌(GPB)是引起感染最主要原因,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5株,16%)、肺炎克雷伯菌(7例,7%)等革兰阴性菌(GNB),以镰刀菌(4株,4%)等真菌引起的感染最少;GPB中表皮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头孢类药物表现出敏感性,GNB中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头孢类药物表现出敏感性,真菌中曲霉菌对两性霉素B及伏立康唑表现出敏感性。结论感染性眼内炎由异物入眼所致最多,术后致病较少;临床特点常见视力降低等,呼吁作业时应佩戴防护用具,伤后避免以手揉擦。GPB是引发感染最主要原因,对临床常用喹诺酮类及万古霉素尚未出现显著耐药性,临床可据此尽早采取抗菌药物治疗避免疾病进展造成不良预后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内炎 临床特点 微生物特点
下载PDF
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离焦环距离角膜缘宽度对控制近视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夏国选 魏少华 +1 位作者 魏琳 张清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8-120,共3页
目的:观察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离焦环距离角膜边缘不同宽度对控制和减缓近视进展的影响。方法:回顾性临床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4-01/2015-12在我院视光学中心配戴角膜塑形镜的近视患者45例85眼,依据镜片覆盖角膜白到白横径的90%~95%确定... 目的:观察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离焦环距离角膜边缘不同宽度对控制和减缓近视进展的影响。方法:回顾性临床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4-01/2015-12在我院视光学中心配戴角膜塑形镜的近视患者45例85眼,依据镜片覆盖角膜白到白横径的90%~95%确定镜片总直径,角膜横径12. 1~13. 00mm的患者选择镜片总直径11. 0~11. 2mm(A组);角膜横径11. 1~12. 0mm的患者选择镜片总直径10. 5~10. 9mm(B组);角膜横径10. 0~11. 0mm的患者选择镜片总直径10. 0~10. 4mm (C组)。观察三组患者戴镜前和戴镜1、2a等效球镜度数和眼轴的变化情况。结果:戴镜前,三组患者年龄、等效球镜度、眼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戴镜1、2a,A组和B组患者等效球镜度和眼轴较戴镜前变化较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C组患者等效球镜度和眼轴较戴镜前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且A组和B组患者等效球镜度和眼轴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离焦环距离角膜边缘的宽度不同对于控制和减缓近视的效果不尽相同,离焦环越靠近角膜边缘,近视的控制效果相对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术 眼轴 等效球镜 离焦环 宽度 周边屈光
下载PDF
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5
作者 宋志刚 魏少华 孟慧丽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第15期101-102,共2页
目的研究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在诊断与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糖尿病患者拟诊为视网膜疾病的5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实施检眼镜检查后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对患者的视网膜病变情况进行诊断与分级,并根据... 目的研究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在诊断与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糖尿病患者拟诊为视网膜疾病的5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实施检眼镜检查后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对患者的视网膜病变情况进行诊断与分级,并根据诊断结果进行治疗。结果 965只眼中,检眼镜检查后共有670只眼发生视网膜病变,病变率为69.43%,其中I期、II期、III期、IV期、V期分别为220只、135只、147只、85只、83只;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后存在视网膜病变的眼有868只,病变率为89.95%,其中I期、II期、III期、IV期、V期分别为288只、210只、173只、103只、94只;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检眼镜检查,(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检查中,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检出率较高,能够进行分期,是进行疗效评价与指导治疗的重要手段,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早期诊断 视网膜病变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临床安全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中的护理心得
6
作者 毛颖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27期254-255,共2页
目的分析临床安全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以期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临床护理服务,改善患者预后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间在我院治疗的白内障患者235例(273眼),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140眼),以及对照组115... 目的分析临床安全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以期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临床护理服务,改善患者预后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间在我院治疗的白内障患者235例(273眼),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140眼),以及对照组115例(133眼),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按临床安全护理路径给予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视力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焦虑程度均轻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临床安全护理路径应用白内障患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状况,满足患者对高质量护理的需求,应广泛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安全护理路径 白内障 护理心得
下载PDF
双眼调节等量同步训练在屈光参差性弱视治疗中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7
作者 夏国选 吴丹 +2 位作者 韩二营 魏琳 张清生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7年第5期510-513,共4页
目的探讨双眼调节等量、同步的视觉训练在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治疗组30例55只眼,对照组35例65只眼,年龄4~12岁。两组均进行规范的屈光不正矫正检查、配镜,屈光参差患者同时进行健眼遮盖治疗,两... 目的探讨双眼调节等量、同步的视觉训练在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治疗组30例55只眼,对照组35例65只眼,年龄4~12岁。两组均进行规范的屈光不正矫正检查、配镜,屈光参差患者同时进行健眼遮盖治疗,两组均采用DV100多媒体训练软件的综合方法治疗。治疗组依据视功能检查结果,同时增加双眼视功能训练,包含进行单双眼调节等量、同步训练,融合训练、脱抑制训练。结果治疗组患者弱视眼的视力增长速度和双眼视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弱视眼的视力回退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基本治愈率为81.81%,总有效率为92.72%,对照组基本治愈率为53.85%,总有效率为78.4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6,Z=2.30,P〈0.01)。调节等量、同步一致性,治疗组治疗前调节等量、同步一致率14.5%,0%,治疗后87.3%,85.5%。对照组治疗前调节等量、同步一致率16.9%,0%,治疗后55.4%,15.4%。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3,P〈0.01)。立体视觉治疗组,有效率87.27%、恢复正常率45.45%,对照组有效率58.46%、恢复正常率18.46%,两组立体视有效率和正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7,χ2=10.71,P〈0.01)。视力回退,治疗组3回退率为9.1%;对照组,回退率30.76%,两组间经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9,P〈0. 01)。结论在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增加双眼调节等量、同步训练后,可以明显的减少患者的治疗周期,减少视力回退,显著调高双眼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等量 同步 屈光参差性弱视 视觉训练 双眼视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