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液氯气化工艺设计及尾气处理措施 被引量:3
1
作者 荀照垒 刘泽存 《山东化工》 CAS 2013年第6期117-119,共3页
通过液氯气化的计算过程,分析液氯气化过程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关液氯尾气吸收措施;通过对比几种液氯卸车的方式,采用液氯气化法卸车;分析液氯气化过程中危险因素,采取合理防范措施,保证安全生产;分析氯气的危险特性,了解氯气尾气吸收装... 通过液氯气化的计算过程,分析液氯气化过程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关液氯尾气吸收措施;通过对比几种液氯卸车的方式,采用液氯气化法卸车;分析液氯气化过程中危险因素,采取合理防范措施,保证安全生产;分析氯气的危险特性,了解氯气尾气吸收装置的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氯气化 氯气捕消器 尾气吸收
下载PDF
化工设备故障分析以及预防维修措施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泽存 荀照垒 《当代化工研究》 2018年第10期155-156,共2页
设备设施是化工企业生产必不可缺的,而要确保设备能够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就要对设备故障的发生部位、原因有切实的了解,进而采用有效的解决措施。只有做好化工设备故障分析、预防维修的相关工作,企业的利益才能得到保证。本文即对化工... 设备设施是化工企业生产必不可缺的,而要确保设备能够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就要对设备故障的发生部位、原因有切实的了解,进而采用有效的解决措施。只有做好化工设备故障分析、预防维修的相关工作,企业的利益才能得到保证。本文即对化工设备故障展开深入的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维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设备 故障分析 预防
下载PDF
浅谈塑料薄膜油墨车间设计中危险因素处理
3
作者 荀照垒 朱新新 《广州化工》 CAS 2013年第2期172-173,共2页
通过了解生产醇溶性塑料薄膜油墨车间的工艺火灾爆炸危险性因素,提出相关工艺改进措施,车间采取固定式水喷淋冷却系统,选用通风机,以防止易燃、有毒气体在车间中聚集,保证安全生产。导出易燃液体输送过程中产生的静电,预防危险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 塑料薄膜油墨 火灾爆炸危险性 防范措施
下载PDF
光散射法对胜利酸化压裂液破乳剂的筛选与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振美 柳润泽 王宇慧 《广州化工》 CAS 2012年第21期70-72,共3页
以研究酸化压裂液破乳剂为目的,通过瓶试法和光散射法相结合,结果表明:破乳剂N922对原油乳状液的破乳效果最明显,并且确定了破乳剂的最佳用量。同时通过实验验证了光散射法可通过液滴粒径变化率、澄清度、稳定性系数等微观特性对原油乳... 以研究酸化压裂液破乳剂为目的,通过瓶试法和光散射法相结合,结果表明:破乳剂N922对原油乳状液的破乳效果最明显,并且确定了破乳剂的最佳用量。同时通过实验验证了光散射法可通过液滴粒径变化率、澄清度、稳定性系数等微观特性对原油乳状液破乳剂进行微观分析,而且与瓶试法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乳状液 酸化压裂 光散射法 破乳剂
下载PDF
液氯储罐的选材及安全防护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新新 荀照垒 卞学 《广州化工》 CAS 2013年第2期114-115,共2页
根据液氯的物化性质,通过分析液氯储罐出现泄漏后液氯气化过程中压力、温度的变化对储罐造成的影响,提出了液氯储罐材质的选用要求,并从安全的角度提出液氯储罐日常使用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及对使用中的液氯储罐的安全管理,保证了液氯储罐... 根据液氯的物化性质,通过分析液氯储罐出现泄漏后液氯气化过程中压力、温度的变化对储罐造成的影响,提出了液氯储罐材质的选用要求,并从安全的角度提出液氯储罐日常使用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及对使用中的液氯储罐的安全管理,保证了液氯储罐的安全稳定运行,减少事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氯储罐 泄漏 材质 安全防护 安全管理
下载PDF
二组分有机混合物在Winsor Ⅲ型微乳液中的增溶行为
6
作者 刘会娥 吴章辉 +3 位作者 穆国庆 丁传芹 陈爽 徐愈春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4-168,共5页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表面活性剂,正丁醇为助表面活性剂,NaCl为无机盐助剂,正己烷、环己烷、甲苯和正辛烷中的两组分为有机物,配制Winsor Ⅲ型微乳液。用气相色谱分析有机混合物中各组分在过剩油相中的分配情况;考察表面活性剂质量...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表面活性剂,正丁醇为助表面活性剂,NaCl为无机盐助剂,正己烷、环己烷、甲苯和正辛烷中的两组分为有机物,配制Winsor Ⅲ型微乳液。用气相色谱分析有机混合物中各组分在过剩油相中的分配情况;考察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NaCl质量分数和有机混合物组成及种类对有机物分配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表面活性剂盐度(质量分数)条件下,以正己烷、环己烷、正辛烷和甲苯中的两组分作为有机物配制的WinsorⅢ型微乳液,在不同的有机物配比时过剩油相的组成和增溶前油相的组成均存在差异,增溶出现了选择性;微乳液更倾向于增溶弱极性的小分子及摩尔增溶比大的分子;对甲苯-正辛烷微乳体系,盐度的增加和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的降低均可提高微乳液对甲苯增溶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溶 选择性 Winsor Ⅲ型微乳液 有机混合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