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成杰 王丽萍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6年第12期34-35,共2页
目的评价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挫裂伤脑水肿、恶性颅内高压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于本院神经外科接受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2例,以同期接受常规颞顶瓣开颅术的重型颅... 目的评价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挫裂伤脑水肿、恶性颅内高压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于本院神经外科接受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2例,以同期接受常规颞顶瓣开颅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标准外伤大骨瓣组:17例预后较好(32.7%),其中恢复良好10例、中残7例;35例预后较差(67.3%),其中重残15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16例。常规骨瓣组:9例预后较好(23.7%),其中恢复良好5例、中残4例;29例预后较差(76.3%),其中重残15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11例(P〈0.05)。标准外伤大骨瓣组病人颅内压下降速度和幅度优于常规骨瓣组(P〈0.05),迟发性血肿、再次手术、切口疝和脑脊液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骨瓣组(P〈0.05),但两组病人术后急性脑膨出、术后外伤性癫痫和颅内感染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严重脑挫裂伤脑水肿、恶性颅内高压病人的疗效优于常规颞顶瓣开颅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标准外伤大骨瓣 常规颞顶瓣
下载PDF
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术后辅以吡拉西坦和高压氧治疗脑肿瘤 被引量:2
2
作者 徐志波 高俊 谢基彦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第12期89-91,共3页
目的研究立体定向微创手术辅以术后吡拉西坦和高压氧治疗脑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病例均为2015年6月—2018年6月就诊我院脑肿瘤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纳入了2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立体定向微创... 目的研究立体定向微创手术辅以术后吡拉西坦和高压氧治疗脑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病例均为2015年6月—2018年6月就诊我院脑肿瘤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纳入了2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立体定向微创手术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行吡拉西坦与高压氧进行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结果(1)从治疗有效率方面来看,试验组优势更加明显,组间数据差异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从转移率和复发率方面来看,对照组较高,而试验组较低,从生存率方面来看,试验组则具有优势,两组间数据差异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以及社会功能,均差于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肿瘤患者实施立体定向微创手术辅以术后吡拉西坦与高压氧进行联合治疗,不仅可以改善不良临床症状,同时可降低复发率、提升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立体定向微创 手术 高压氧 吡拉西坦 治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纳洛酮治疗急性颅脑外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成杰 王丽萍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7年第1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急性轻、中型颅脑外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以GCS 8-12分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纳洛酮,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经过3天、7天或14天的治疗后,治疗组在生命征、TCD...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急性轻、中型颅脑外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以GCS 8-12分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纳洛酮,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经过3天、7天或14天的治疗后,治疗组在生命征、TCD和ICP监测、症状消失率及体征转阴率等方面较之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平均随访3个月,治疗组脑外伤后综合征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纳洛酮有利于急性颅脑外伤病人的恢复和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络酮 颅脑外伤 机制
下载PDF
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不全的疗效分析
4
作者 谢基彦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5年第6期76-77,共2页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一般于外伤3周后开始出现症状,血肿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有包膜,好发于小儿及老人。其发生率占硬膜下血肿的25%,占颅内血肿的10%左右,其中双侧血肿的发生率亦较高,可达14%。慢性硬...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一般于外伤3周后开始出现症状,血肿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有包膜,好发于小儿及老人。其发生率占硬膜下血肿的25%,占颅内血肿的10%左右,其中双侧血肿的发生率亦较高,可达14%。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生率每年为1/10万~2/10万。该病常头部损伤较轻,早期患者常无明显临床症状,易误诊,从损伤到发病一般约1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血肿引流 疗效分析 引流治疗 钻孔 头部损伤 临床症状 发生率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早中期重度颅脑外伤患者46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5
作者 徐志波 谢基彦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6-117,共2页
重型颅脑外伤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居高不下,死亡率达30%-50%。如何降低其死亡率和致残率一直是临床治疗中的重点。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在颅脑损伤治疗中已被广泛应用,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HBO治疗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治疗转... 重型颅脑外伤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居高不下,死亡率达30%-50%。如何降低其死亡率和致残率一直是临床治疗中的重点。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在颅脑损伤治疗中已被广泛应用,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HBO治疗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治疗转归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治疗 临床治疗 脑外伤患者 疗效观察 早中期 颅脑损伤患者 重型颅脑外伤 死亡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