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甜玉米的生育特点与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1
1
作者 于维忠 李玉道 姜善涛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3期61-61,81,共2页
甜玉米为玉米种中的一个亚种 ,(Ieamayssaccharata)系隐性基因 (Su1或Sh2 )控制 ,乳熟期子粒中的蛋白质、赖氨酸、色氨酸、亮氨酸、矿物质及脂肪等含量均高于普通玉米 ,甜玉米用途广泛 。
关键词 甜玉米 生育特点 栽培技术 产量 玉米
下载PDF
从玉米良种的推广看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增产潜力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学芝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6-16,共1页
随着玉米品种的更换,产量不断提高,1949~1955年主要种植农家品种,亩产50~146公斤,1956~1964年改种黄县二马牙等品种,亩产147~172公斤,1965~1971年,改种双交种新双1号、烟双545等,亩产209~225公斤;1972~197G年改种烟三6号等三支种... 随着玉米品种的更换,产量不断提高,1949~1955年主要种植农家品种,亩产50~146公斤,1956~1964年改种黄县二马牙等品种,亩产147~172公斤,1965~1971年,改种双交种新双1号、烟双545等,亩产209~225公斤;1972~197G年改种烟三6号等三支种,亩产249~286公斤,1977~1982年改种丹玉6号等单交种,亩产284~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株型 紧凑型 增产 良种
下载PDF
枫杨种源试验报告 被引量:5
3
作者 薛贤杰 高法仁 王仁滋 《山东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7-30,共4页
作者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了枫杨不同种源的苗木培育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遵化种源的苗木和幼树,其生长表现和适应性均优于其它种源,其次是建德和潜江种源。认为:遵化建德和潜江应定为烟台市枫杨种苗调拔区。
关键词 枫杨 种源 试验
下载PDF
山药栽培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丽敏 夏振龙 +2 位作者 李乐 刘海燕 崔爱平 《中国果菜》 2005年第2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山药 栽培技术 栽培要点 医用价值 胆碱 块茎 药用价值 养心 补脾 多种维生素
下载PDF
专用型笋用玉米的生育特点及实践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于维忠 王作全 姜善涛 《当代生态农业》 2003年第1期83-84,共2页
玉米笋,即幼嫩的玉米果穗,它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富含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物质。玉米笋适宜于加工罐头,也可以作为蔬菜食用,是当今世界上新兴的一种低热能、高纤维、无胆固醇的特种蔬菜。专用型笋用玉米,系指专门... 玉米笋,即幼嫩的玉米果穗,它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富含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物质。玉米笋适宜于加工罐头,也可以作为蔬菜食用,是当今世界上新兴的一种低热能、高纤维、无胆固醇的特种蔬菜。专用型笋用玉米,系指专门为生产玉米笋而育成的笋用玉米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用型笋用玉米 生育特点 应用 营养成分
下载PDF
野生蕨菜人工栽培生态地域筛选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田明英 许淑桂 +2 位作者 刘倩 王直朋 王洪章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98-100,106,共4页
研究了野生蕨菜人工栽培的部分技术问题。通过试验 ,筛选出了比较适宜蕨菜栽培生长的自然生态环境地域—河滩疏林地 ;初步解决了孢子育苗的技术问题 ,找出了适宜蕨菜生长的最佳温、湿度、光强度及pH值等。试验结果证明 。
关键词 野生蕨菜 人工栽培 地域筛选 孢子人工育苗
下载PDF
玉米西玉3号栽培技术
7
作者 张学芝 《作物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6-6,共1页
玉米西玉3号栽培技术张学芝(山东省烟台市种子站246001)西玉3号是山东省莱州市种苗研究所1989年以478-31为母本,502-1331-196为父本杂交育成。1995年经山东、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全... 玉米西玉3号栽培技术张学芝(山东省烟台市种子站246001)西玉3号是山东省莱州市种苗研究所1989年以478-31为母本,502-1331-196为父本杂交育成。1995年经山东、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全国种植面积已达133.3万hm2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西玉3号 品种 栽培
下载PDF
入世后进口TCK病麦对我国小麦的影响及对策
8
作者 马淑丽 梁全松 《当代生态农业》 2004年第1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入世 小麦 矮腥黑穗病 冬小麦生产 小麦质量 检疫处理
下载PDF
夏甘薯采苗圃地膜覆盖技术
9
作者 张学芝 姜成选 《种子科技》 1990年第2期33-33,共1页
夏甘薯采苗圃采用地膜覆盖具有七大优点:一是提高地温。据3年试验结果,覆膜较不覆膜的10厘米地温前期增加3.17℃,中期增加1.24℃,后期增加1.63℃。二是平抑土壤水分。覆膜有利抗旱防涝,遇旱减少水分蒸发,有保墒作用;遇大雨又有阻碍土壤... 夏甘薯采苗圃采用地膜覆盖具有七大优点:一是提高地温。据3年试验结果,覆膜较不覆膜的10厘米地温前期增加3.17℃,中期增加1.24℃,后期增加1.63℃。二是平抑土壤水分。覆膜有利抗旱防涝,遇旱减少水分蒸发,有保墒作用;遇大雨又有阻碍土壤直接接纳雨水的作用,雨后增墒缓而小,各个时期土壤含水量变化幅度小,土壤一直保持疏松状态。三是促进薯苗生长。据试验,覆膜的缓苗期提前7天,分枝期提前8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甘薯 地膜覆盖技术 分枝期 土壤含水量 缓苗期 土壤水分 保墒作用 试验结果 增产潜力 分枝数
下载PDF
鲁玉2号玉米
10
作者 张学芝 《种子科技》 1989年第4期46-46,共1页
品种来源:又名掖单2号,由山东省掖县后邓村科技队用107做母本,黄早四做父本杂交育成。1982年经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鲁玉2号。特征特性:株高270~290厘米,穗位高110~130厘米,春播生育期120天左右,一般套种105~110天... 品种来源:又名掖单2号,由山东省掖县后邓村科技队用107做母本,黄早四做父本杂交育成。1982年经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鲁玉2号。特征特性:株高270~290厘米,穗位高110~130厘米,春播生育期120天左右,一般套种105~110天。丰产性、抗病性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玉 黄早四 农作物品种审定 邓村 马齿型 制种产量 抗倒性 高产栽培 适期早播 叶龄
下载PDF
留种甘薯贮藏技术问答
11
作者 张学芝 姜成选 《种子科技》 1990年第4期29-30,共2页
问:什么时间收刨甘薯种适宜? 答:留种甘薯(下称种薯)以气温稳定在15℃时开始收刨较适宜,10℃以前必须收刨结束。具体时间一般在10月中旬前后,选晴朗暖和天气,霜降前收完为佳。问:收刨种薯有什么要求? 答:收刨种薯要求做到“一细三轻”,
关键词 甘薯贮藏 技术问答 种甘薯 病害蔓延 喷湿 甲基异柳磷 软腐病 伤口愈合 总容积 呼吸作用
下载PDF
烟单14号玉米
12
作者 张学芝 《种子科技》 1989年第4期46-47,共2页
品种来源:由山东烟台市农科所用Mo<sub>17</sub>做母本,黄早四做父本杂交育成。特征特性:株高250厘米左右,穗位105厘米,生育期100天左右。叶片上冲,株型紧凑。抗大小叶斑病,抗倒伏,适应性广。
关键词 小叶斑病 黄早四 马齿型 种植密度 麦田套种 高产栽培 苞叶 黄至
下载PDF
掖单4号玉米
13
作者 张学芝 《种子科技》 1989年第4期47-47,共1页
品种来源:由山东省掖县农科所用8112做母本,黄早四做父本杂交育成。特征特性:株高230厘米,穗位高90厘米。属中熟杂交种,夏播生育期96天,套种101天左右。茎秆细硬而有韧性,高抗倒伏,叶色浓绿,株型紧凑,叶片上冲。
关键词 黄早四 县农科所 品种试验 种植密度 雄穗 涝洼地 中间型
下载PDF
小麦克草粒数的基因型差异及与产量性状关系的研究
14
作者 刘兆晔 于经川 +2 位作者 马淑丽 姜晓燕 李本超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214-216,共3页
利用11个不同的小麦基因型,对克草粒数的基因型差异及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克草粒数在小麦基因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与经济系数的表型正相关和遗传正相关均达极显著水平,与生物产量呈弱的正相关,与籽粒产量的表型正... 利用11个不同的小麦基因型,对克草粒数的基因型差异及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克草粒数在小麦基因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与经济系数的表型正相关和遗传正相关均达极显著水平,与生物产量呈弱的正相关,与籽粒产量的表型正相关和遗传正相关也达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克草粒数 基因型 产量性状 经济系数
下载PDF
夏甘薯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善云 张春光 +1 位作者 姜成选 陈旭东 《中国农技推广》 2005年第7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栽培技术规程 夏甘薯 烟台市 高产田 公顷
原文传递
改良选择选优复壮延长小麦优质良种使用寿命初探
16
作者 栾运祖 张明培 +2 位作者 郭树怀 姜天新 韩祥铭 《小麦研究》 2000年第2期1-7,共7页
本文通过对烟农15号小麦品种几个数量性状进行研究,分析各性状遗传进度和性状间遗传相关进度,提出了以提高单株产量为目标的选择指数和优化性状组合,并以此进行改良选择,收到明显效果,平均株高降低3.2cm,每穗粒数增加3.43粒,单株产量增... 本文通过对烟农15号小麦品种几个数量性状进行研究,分析各性状遗传进度和性状间遗传相关进度,提出了以提高单株产量为目标的选择指数和优化性状组合,并以此进行改良选择,收到明显效果,平均株高降低3.2cm,每穗粒数增加3.43粒,单株产量增加0.961g,比该品种的推广末代种增产14.87%,比常规提纯复壮种增产11.57%。改良选择法不受原品种典型性所限,改传统的提纯复壮为选优复壮,不仅能够有效地防止退化,尚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种性,从而大大地延长了良种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良种 使用寿命 遗传相关 选优复壮 改良选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