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烟台地区气温与降水量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贤赵 《广西科学》 CAS 2003年第2期154-156,共3页
利用烟台地区 196 0~ 1999年的气温和降水资料 ,分别统计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以及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平均气温和平均降水量 ,并用 Excel数据处理软件和统计学方法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近 4 0年来 ,年平均气温... 利用烟台地区 196 0~ 1999年的气温和降水资料 ,分别统计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以及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平均气温和平均降水量 ,并用 Excel数据处理软件和统计学方法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近 4 0年来 ,年平均气温和各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 ,冬季变暖的幅度最大。降水量的变化较气温复杂 ,年降水量、夏和秋季降水量随温度上升趋于减少 ,并有显著性差异 ( α=0 .0 1、α=0 .0 1、 α=0 .0 5 ) ,暖干化趋势明显 ;春季降水量与气温相关性不明显 ;冬季降水量与气温满足二次回归方程 P =4 .5 35 1t2 + 10 .0 1t+32 .4 2 6 ,当冬季气温偏 (较 )高时 ,降水量则随气温上升而增加 ,并达显著性水平 (α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台地区 气温 降水量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
下载PDF
荒漠绿洲区芦苇种群构件生物量与地下水埋深关系 被引量:58
2
作者 赵文智 常学礼 +1 位作者 李启森 何志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38-1146,共9页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 ,利用 Pearson关联分析法研究了河西荒漠绿洲区不同生境中芦苇种群构件生物量与地下水埋深的关系 ,结果表明 :地下水埋深对芦苇种群的影响明显 ,主要体现在 :在湿地和地下水埋深小于 0 .5 m的生境中 ,芦苇种群表现...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 ,利用 Pearson关联分析法研究了河西荒漠绿洲区不同生境中芦苇种群构件生物量与地下水埋深的关系 ,结果表明 :地下水埋深对芦苇种群的影响明显 ,主要体现在 :在湿地和地下水埋深小于 0 .5 m的生境中 ,芦苇种群表现为高的种群密度、低的种群高度、低的地上生物量和高的地下生物量 ;在地下水埋深为 1 .5 m左右的生境中 ,芦苇种群地上生物量最高 ,生长最旺盛。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加 ,垂直根茎生物量对芦苇种群地上生物量的影响加强 ,而水平根茎生物量对芦苇种群生物量的影响呈随机型 ,这可能是造成芦苇种群呈不连续、斑块状分布的主要原因。在地下水埋深 1 .5 m左右的生境中 ,芦苇的垂直根茎对种群生物量影响十分显著 ( P<0 .0 1 ) ;在地下水埋深 1 .5~ 4.0 m的生境中 ,影响显著 ( P<0 .0 5 ) ,但在地下水埋深 4m以上的生境中影响不显著 ,这表明在河西荒漠绿洲区 ,芦苇垂直根茎的最大水力提升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构件生物量 生境 地下水埋深 关联分析 荒漠绿洲区
下载PDF
烟台地区耕地资源流向及宏观驱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刘贤赵 杜国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2-26,共5页
利用改革开放20多年来烟台地区耕地统计资料和近5年土地详查与变更数据,研究揭示了该区耕地资源利用与变化的基本特征,耕地数量变化的基本过程、空间差异及耕地流向,初步探讨了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及其影响机制,得出以下结论:(1... 利用改革开放20多年来烟台地区耕地统计资料和近5年土地详查与变更数据,研究揭示了该区耕地资源利用与变化的基本特征,耕地数量变化的基本过程、空间差异及耕地流向,初步探讨了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及其影响机制,得出以下结论:(1)20多年来,烟台地区耕地数量呈明显的波动减少趋势,经历了缓慢减少至急剧减少到缓慢减少的变化过程,并在1985年前后、1987~1990年和1991~1993年出现了3次明显的耕地流失高峰;(2)耕地的主要流向是工矿用地、居民点和各类交通用地以及果园,耕地的增加主要是未利用土地的开垦和工矿用地的整理与复垦;(3)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政策是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宏观驱动因子,耕地数量变化过程中的明显突变与国家宏观政策背景相关联,耕地快速减少在发生时间上与经济的过热增长基本同步,在空间分布上与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的差异相一致;此外,人口增加对耕地减少的驱动也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流失 驱动机制 变化过程 烟台地区
下载PDF
黄土高原长武试区土地利用变化对产水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贤赵 宿庆 +2 位作者 宋孝玉 谭春英 张晓萍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9-63,共5页
根据1986年、1996年土地资源调查或土地详查资料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析了长武试区土地利用的数量变化及其变化的幅度和趋势。利用1988年汛期5—10月降雨资料,分别计算了1986、1996和2010年土地利用状况下流域的产水量。结果表明长... 根据1986年、1996年土地资源调查或土地详查资料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析了长武试区土地利用的数量变化及其变化的幅度和趋势。利用1988年汛期5—10月降雨资料,分别计算了1986、1996和2010年土地利用状况下流域的产水量。结果表明长武试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点是农田、草地面积所占比重的减少和林果面积迅速增加。同样降雨类型,1996年流域下垫面状况下的产水量比1986年少产水0.5747×104m3,2010年产水量将比1986年少产水0.5914×104m3,产水量减少的直接后果使流域汇入河流的水量减少,引起水循环路径改变,加剧了河段断流与干旱灾害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土地利用变化 产水量 水资源 黄河流域 计算方法
下载PDF
荒漠绿洲过渡带植被空间异质性的可塑性面积单元问题 被引量:21
5
作者 何志斌 赵文智 常学礼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16-622,共7页
以荒漠绿洲过渡带植被为研究对象 ,采用地统计理论与方法 ,以优势植物泡泡刺 (Nitrariasphaerocarpa)和红砂 (Reaumuriasoongorica)种群为例 ,采用一个样地内 2 5 0 0个 10m× 10m小样方中获取的植物盖度数据来研究采样尺度和划区... 以荒漠绿洲过渡带植被为研究对象 ,采用地统计理论与方法 ,以优势植物泡泡刺 (Nitrariasphaerocarpa)和红砂 (Reaumuriasoongorica)种群为例 ,采用一个样地内 2 5 0 0个 10m× 10m小样方中获取的植物盖度数据来研究采样尺度和划区方式对荒漠植被空间异质性的影响。其中尺度效应研究的思路是 :一是保持粒度 (样方 )不变 ,增加幅度 (样地 )分析其对空间异质性的影响 ;二是保持幅度不变 ,改变粒度进行分析。划区效应是在样地尺度 (5 0 0m×5 0 0m)上 ,把整块样地数据聚合成 10m× 2 0 0m、2 0m× 10 0m、4 0m× 5 0m、5 0m× 4 0m、10 0m× 2 0m和 2 0 0m× 10m等不同形状和不同方向的网格进行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荒漠绿洲过渡带植被空间异质性受采样尺度和划区方式影响显著。当样地面积小于 2 0 0m× 2 0 0m时 ,所获取的数据不能真实反映泡泡刺种群的空间异质性 ;当样地面积小于 10 0m× 10 0m时 ,所获取的数据不能真实反映红砂种群的空间异质性。调查泡泡刺和红砂种群的空间格局时 ,样方面积在 2 0m× 2 0m到 30m× 30m较为合适。植被空间异质性参数对划区方式的敏感性较强 ,其中泡泡刺种群的敏感性高于红砂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绿洲过渡带 空间异质性 可塑性面积单元 植被 泡泡刺 红砂 种群
下载PDF
荒漠植被植物种多样性对空间尺度的依赖 被引量:20
6
作者 何志斌 赵文智 +1 位作者 常学向 常学礼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46-1149,共4页
物种多样性与空间尺度的关系是植物生态学的一个研究热点。传统植物生态学研究认为种面积曲线方程中 Z值是个近似常数 ,但近期对森林和草原群落的研究表明 Z是随尺度变化的。在荒漠带选择了 10个样地 ,每个样地包括 1m2 到 1km2 的 6个... 物种多样性与空间尺度的关系是植物生态学的一个研究热点。传统植物生态学研究认为种面积曲线方程中 Z值是个近似常数 ,但近期对森林和草原群落的研究表明 Z是随尺度变化的。在荒漠带选择了 10个样地 ,每个样地包括 1m2 到 1km2 的 6个空间尺度样方 ,研究荒漠地区物种多样性与空间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 :荒漠植被物种多样性随空间尺度的增大空间依赖性减弱 ,Z也是随尺度变化的。对荒漠植被种面积曲线 Z的研究结果支持了 Z随尺度变化的结论 ,但 Z是随尺度增加而减小 ,斜率 z值从 0 .37降至 0 .0 35 ,与草原和森林群落 Z值随尺度增加而增加的结论是相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植被 物种多样性 空间尺度
下载PDF
黄土高原沟壑区典型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产水量的影响——以陕西省长武王东沟流域为例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贤赵 谭春英 +1 位作者 宋孝玉 张晓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99-102,共4页
对黄土高原沟壑区长武王东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产水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王东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主要特点是农田、草地面积所占比重减少,而林果面积迅速增加。同样降雨类型1996年和2010年流域下垫面的产水量分别比1986年少产水5747m3及591... 对黄土高原沟壑区长武王东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产水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王东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主要特点是农田、草地面积所占比重减少,而林果面积迅速增加。同样降雨类型1996年和2010年流域下垫面的产水量分别比1986年少产水5747m3及5914m3。产水量的减少使该流域汇入河流的水量减少,土壤蓄水量增加,有利于流域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东沟小流域 土地利用变化 产水量 黄土高原沟壑区 典型小流域 长武王东沟 陕西省 流域生态环境 草地面积 流域下垫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