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入治疗与内科治疗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17
1
作者 杨波 曾玲莉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比较介入治疗与单纯内科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3月-2014年10月住入我院神经内科与介入科的148例经脑血管造影(DSA)诊断、CT或MRI及临床证实为缺血性脑血管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92例行... 目的比较介入治疗与单纯内科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3月-2014年10月住入我院神经内科与介入科的148例经脑血管造影(DSA)诊断、CT或MRI及临床证实为缺血性脑血管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92例行支架成形术,设为治疗组;另外56例采用常规单纯内科治疗,设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均随访12个月。分析对比介入治疗与内科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92例全部成功置入支架,所有患的血管狭窄程度均较介入前明显改善,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其中残余狭窄程度在20%~40%的有21例,20%以下的有71例,介入治疗过程中和术后不良反应较少,术中2例出现血压下降,3例心率失常,术后随访12个月无患者发生脑血管病事件;内科常规治疗随访12个月内有17例患者反生脑血管病事件,发病率为30.91%,14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3例患者为突发脑梗死亡。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或内科常规治疗可明显降低脑卒中发生率和死亡率并且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但内科常规治疗对于严重的血管狭窄患者,疗效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介入治疗 内科治疗
下载PDF
社区护理在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伴抑郁状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柴雪艳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9年第4期507-509,共3页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在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伴抑郁状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一区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伴抑郁状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在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伴抑郁状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一区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伴抑郁状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0例和B组40例,A组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社区健康宣教和心理干预进行护理,B组患者采用家庭自我康复护理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HAMD抑郁评分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HAMD量表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周、4周、8周A组患者HAMD量表评分分别为(19.8±5.2)分、(17.8±4.5)分、(15.7±3.5)分,B组患者HAMD量表评分分别为(26.9±4.7)分、(25.2±3.2)分、(24.6±3.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伴抑郁状态患者采用社区健康宣教和心理干预进行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抑郁情绪,提高康复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护理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脑卒中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联合利培酮、丙戊酸钠对感染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伴攻击行为MOAS、PAN-SS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方 李文杰 董永书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550-2553,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血府逐瘀汤联合利培酮、丙戊酸钠对感染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伴攻击行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的影响作用。方法:58例感染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 目的:研究分析血府逐瘀汤联合利培酮、丙戊酸钠对感染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伴攻击行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的影响作用。方法:58例感染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1-58编号,遵照随机分配原则,单数纳入对照组,双数纳入联合组,对照组应用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在治疗后1、3、6周应用MOAS以及PAN-SS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价,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共检出4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27株,革兰阴性菌13株,真菌2株;两组患者治疗后1、3、6周MOAS评分与PANSS评分变化明显,联合组患者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联合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结果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意义(P 〈0. 05)。结论: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感染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并伴有攻击行为的患者有一定效果,但见效缓慢,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有效提高了治疗效果,患者精神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是一种安全稳定的用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利培酮 丙戊酸钠 感染性脑炎 精神障碍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及D-二聚体与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狭窄的关系 被引量:12
4
作者 杨波 徐建银 杨利杰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第5期511-514,共4页
目的观察颈动脉狭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以及血清D-二聚体的变化,探讨其与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130例,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明确血管病变,根据DSA结果将颈动... 目的观察颈动脉狭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以及血清D-二聚体的变化,探讨其与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130例,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明确血管病变,根据DSA结果将颈动脉狭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颈动脉轻度狭窄组(n=21)、中度狭窄组(n=83)、重度狭窄组(包括闭塞,n=26),同期选取造影结果正常患者(n=59)为对照组。分析NLR及D-二聚体与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颈动脉狭窄的脑梗死患者NLR及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组平均NLR和血清D-二聚体与中、轻度狭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LR和D-二聚体水平呈正相关,可评估颈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D-二聚体 颈动脉狭窄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下载PDF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姜稳妮 柴雪艳 董海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1期261-262,共2页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对67例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期间提供优质护理干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护理前本组患者的Harris评分为(20.31±13.04)分,护理后为(59.37±11.39)分,护理...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对67例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期间提供优质护理干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护理前本组患者的Harris评分为(20.31±13.04)分,护理后为(59.37±11.39)分,护理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574,P=0.006<0.05)。结论优质护理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临床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康复 肢体 脑卒中 优质护理
下载PDF
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IL-6 IL-8和sTWEAK水平临床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杨波 徐建银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20期2252-2257,共6页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IL-6、IL-8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微弱诱导剂(sTWEAK)的水平,探讨其在血管性痴呆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5-10-2016-10在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诊断为血管性痴呆的患者64例为血管性痴呆组(VD组),同...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IL-6、IL-8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微弱诱导剂(sTWEAK)的水平,探讨其在血管性痴呆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5-10-2016-10在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诊断为血管性痴呆的患者64例为血管性痴呆组(VD组),同时选取59例与病例组性别、年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文化程度匹配的人群为对照组(NC组)。检测2组患者血清IL-6、IL-8和sTWEAK值。结果 VD组IL-6和IL-8明显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D组sTWEAK明显低于NC组(P<0.05)。VD组MMSE与IL-6、IL-8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712、0.783,为高度线性正相关关系,与sTWEAK存在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16,为显著线性负相关关系。NC组中MMSE与IL-6、IL-8、sTWEAK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IL-6和IL-8可能参与了血管性痴呆的炎性反应,sTWEAK对血管性痴呆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炎症反应有可能是血管性痴呆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血清IL-6 血清IL-8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微弱诱导剂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局部吹氧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脑卒中肛周皮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姜稳妮 柴雪艳 常红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17期112-112,共1页
脑卒中患者因长期卧床,肌肉神经营养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多汗以及大小便失禁对皮肤的浸渍,易发生皮炎[1],粪失禁皮炎则常累及肛周及大腿后上侧皮肤[2],最初可表现为持续性的皮肤红斑,损害加重进一步发展为皮疹、水泡和部分皮层缺... 脑卒中患者因长期卧床,肌肉神经营养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多汗以及大小便失禁对皮肤的浸渍,易发生皮炎[1],粪失禁皮炎则常累及肛周及大腿后上侧皮肤[2],最初可表现为持续性的皮肤红斑,损害加重进一步发展为皮疹、水泡和部分皮层缺失,并伴疼痛或瘙痒的症状[3]。肛周皮炎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及病程,还增加发生压疮和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同时也增加家属的护理时间及经济负担,长时间的肛周护理也给护理人员增加了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吹氧 湿润烧伤膏 脑卒中 大便失禁 肛周皮炎
下载PDF
脑卒中偏瘫患者家庭护理康复指导 被引量:2
8
作者 姜稳妮 柴雪艳 杨庆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18期138-138,共1页
脑卒中病情得到控制后,约40%的脑卒中患者[1]有偏瘫、失语等后遗症,由于各方面原因,此类患者不可能长期在医院治疗或康复训练,甚至有部分患者在度过危险期后,就要求出院治疗,因此对患者、亲属进行护理及康复指导,使其掌握一... 脑卒中病情得到控制后,约40%的脑卒中患者[1]有偏瘫、失语等后遗症,由于各方面原因,此类患者不可能长期在医院治疗或康复训练,甚至有部分患者在度过危险期后,就要求出院治疗,因此对患者、亲属进行护理及康复指导,使其掌握一定的护理知识尤为重要。我科自2006—2011年对185例患者家属进行偏瘫的康复指导,经一定时间训练后随访,未发生关节僵直、肌肉萎缩、压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家庭护理 康复指导
下载PDF
综合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脑出血的护理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9
作者 姜稳妮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4期229-230,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脑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 62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则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与生活质量评分均显...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脑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 62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则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与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脑出血中,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 脑出血 综合护理
下载PDF
奥扎格雷钠联合疏血通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护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秦丹 温莹莹 《海峡药学》 2019年第1期235-236,共2页
目的研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奥扎格雷钠与疏血通治疗与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4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组,Ⅰ组按常规标准进行治疗,Ⅱ组施加奥扎格雷钠+疏血通治疗,两组同时配合... 目的研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奥扎格雷钠与疏血通治疗与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4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组,Ⅰ组按常规标准进行治疗,Ⅱ组施加奥扎格雷钠+疏血通治疗,两组同时配合精心的护理干预,观察评估两组的临床处理情况。结果与Ⅰ组相比,Ⅱ组患者在临床总有效率上明显提升,在施治后的NIHSS、ADL评测上显著改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施以奥扎格雷钠与疏血通治疗配合精心的护理,能够明显提升药效,改善患者的神经缺损症状及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奥扎格雷钠 疏血通 护理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预防全脑血管造影后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波 徐建银 《右江医学》 2017年第4期462-464,共3页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预防全脑血管造影术(DSA)后急性肾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行DSA的患者分为对照组(n=42)和干预组(n=42),干预组患者于术前2 d开始口服阿托伐他汀。分别于术前24 h及术后6 h、24 h、48 h抽血检测血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预防全脑血管造影术(DSA)后急性肾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行DSA的患者分为对照组(n=42)和干预组(n=42),干预组患者于术前2 d开始口服阿托伐他汀。分别于术前24 h及术后6 h、24 h、48 h抽血检测血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胱抑素C(Cys C)和血肌酐(Scr)。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 h的血NGAL水平明显高于其他时间点,术后24 h Cys C水平明显高于其他时间点(P<0.05),对照组术后48 h Scr水平明显高于其他时间点(P<0.05);术后6 h干预组的血NGA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干预组的Cys 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8 h干预组的Sc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对照组发生急性肾损伤患者8例(19.05%),干预组患者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患者2例(4.76%),干预组患者术后肾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造影剂对肾脏功能有一定损伤作用,应用阿托伐他汀对肾脏有一定保护效果,有预防造影后肾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血管造影术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胱抑素C 血肌酐 造影剂肾病 阿托伐他汀
下载PDF
随访护理在成人癫痫伴焦虑、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柴雪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5期2854-2855,共2页
目的探讨随访护理在癫痫伴焦虑、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一区收治的80例成人癫痫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40例)和B组(40例)。A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B组患者接受随访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随访护理在癫痫伴焦虑、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一区收治的80例成人癫痫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40例)和B组(40例)。A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B组患者接受随访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2、4、8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情绪。采用QOLIE-31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2、4、8周,B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患者干预后QOLIE-31生活质量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访护理可以缓解成人癫痫患者的负面情绪,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成人 随访护理 生活质量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及远期心血管事件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波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8年第3期332-334,共3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与双嘧达莫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远期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11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象,根据患者不同抗血小板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与双嘧达莫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远期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11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象,根据患者不同抗血小板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双嘧达莫进行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远期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PLT、MPV明显升高,NIHSS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PLT、MP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能够有效抑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的聚集、提高血小板计数水平、降低患者远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双嘧达莫 抗血小板 缺血性脑卒中 心脑血管事件
下载PDF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14
作者 徐建银 胡爱萍 姜稳妮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33期84-85,共2页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rogressive ischemicstroke)是指局限性脑缺血逐渐进展,数天内呈阶梯式加重,引起患者死亡率增高。因此早期诊断和预测神经功能恶化是成功治疗的关键。本文收集2007~2009年我科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62例,现将临床...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rogressive ischemicstroke)是指局限性脑缺血逐渐进展,数天内呈阶梯式加重,引起患者死亡率增高。因此早期诊断和预测神经功能恶化是成功治疗的关键。本文收集2007~2009年我科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62例,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 缺血性 脑卒中 低分子肝素
下载PDF
优质护理服务——拉近护患关系
15
作者 姜稳妮 柴雪艳 李文贤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2期375-376,共2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逐年提高,改进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卫生部提出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我科也响应号召,配合医院积极开展此项活动,遵循"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宗旨,...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逐年提高,改进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卫生部提出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我科也响应号召,配合医院积极开展此项活动,遵循"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宗旨,把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切实实施起来,让实惠真正落实到患者身上,经过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体会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护患 关系
下载PDF
两种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固定缝合法的对比分析
16
作者 姜稳妮 李春梅 范丹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22期102-103,共2页
目的比较两种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缝合固定法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80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患者分成两点固定缝合组和三点固定缝合组各40例,比较2组固定时间、导管脱出率和CRBSI发生率。结果 2组固定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目的比较两种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缝合固定法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80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患者分成两点固定缝合组和三点固定缝合组各40例,比较2组固定时间、导管脱出率和CRBSI发生率。结果 2组固定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导管脱出率和CRBSI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点固定缝合组导管脱出发生率明显低于两点固定缝合组,CRBSI发生率也较低于两点固定缝合组。结论采用三点固定缝合法可有效避免导管脱出,又可减少CRBSI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保证了病人的安全,避免患者再次置管带来的痛苦和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静脉穿刺 置管 两点固定缝合 三点固定缝合 导管脱出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脑血管病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对策 被引量:1
17
作者 秦丹 《抗感染药学》 2018年第2期279-281,共3页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其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患者78例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法,统计和分析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对策。结果:78例脑梗死并...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其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患者78例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法,统计和分析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对策。结果:78例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中,其中41例为胃管留置、28例为意识障碍、3例为呼吸机辅助呼吸和气管切开和6例为既有肺部疾病者;肺部感染多发生于脑梗死后14 d内。结论:脑梗死患者诱发肺部感染与患者胃管留置、意识障碍、呼吸机辅助呼吸和气管切开有关,临床上应尽早准确诊断,及时地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心理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
18
作者 杜红霞 侯丽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年第9期4463-4464,共2页
目的:探讨心理康复护理方法对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PS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运用心理康复护理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抑郁改善程度、神经... 目的:探讨心理康复护理方法对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PS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运用心理康复护理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抑郁改善程度、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能力状态改善程度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PSD患者的心理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抑郁症状,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和生活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抑郁 心理康复护理
下载PDF
量化评估为指导的时间护理干预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娜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第6期817-818,共2页
目的探讨量化评估为指导的时间护理干预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3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量化评估为指导的时间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的遵医行为... 目的探讨量化评估为指导的时间护理干预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3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量化评估为指导的时间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的遵医行为,以及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及认知功能。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遵医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干预前,两组的SAS评分、 SDS评分、 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AS评分、 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量化评估为指导的时间护理干预能提高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遵医依从性,缓解不良情绪,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化评估 时间护理干预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 康复期
下载PDF
亲情抚触与感知行为干预在急性脑卒中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娜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第7期933-934,共2页
目的观察亲情抚触与感知行为干预在急性脑卒中后昏迷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后昏迷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亲情抚触和感知... 目的观察亲情抚触与感知行为干预在急性脑卒中后昏迷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后昏迷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亲情抚触和感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情况及干预前、干预4周后的昏迷程度、脑功能及脑活动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苏醒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1.88%(P <0.05);观察组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干预前,两组的GCS、DRS、 EEG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的GCS、 EEG评分高于对照组,DRS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亲情抚触与感知行为干预可明显提高急性脑卒中后昏迷患者的苏醒率,缩短其苏醒时间,降低其昏迷程度,改善其脑功能及脑活动恢复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情抚触 感知行为干预 急性脑卒中后昏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