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对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李涛 李希萍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21期3183-3184,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纤支镜肺泡灌洗的临床应用效果,并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血清学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收住我院的急性重症肺炎患者40例为试验组,均合并不同程度呼吸衰竭,入院后均给予积极抗感染、祛痰以及... 目的:探讨分析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纤支镜肺泡灌洗的临床应用效果,并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血清学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收住我院的急性重症肺炎患者40例为试验组,均合并不同程度呼吸衰竭,入院后均给予积极抗感染、祛痰以及解除支气管痉挛等药物治疗,同时给予纤支镜肺泡灌洗。同期入院患者40例为对照组,均单纯给予药物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72h后,检测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流式细胞法检测CD11b阳性的中性粒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以及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含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含量,并对上述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h后,试验组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PCT、CRP、HMGB-1等炎性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纤支镜肺泡灌洗可改善患者呼吸功能,迅速降低血清炎性指标,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急诊 呼吸衰竭 纤维支气管镜 肺泡灌洗 血清学
下载PDF
尿激酶配合低分子肝素用于肺栓塞治疗的临床可行性研究
2
作者 李涛 《北方药学》 2017年第10期102-103,共2页
目的:对尿激酶配合低分子肝素用于肺栓塞治疗的临床可行性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肺栓塞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单纯治疗组单纯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联合治疗组则给予尿激酶配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肺... 目的:对尿激酶配合低分子肝素用于肺栓塞治疗的临床可行性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肺栓塞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单纯治疗组单纯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联合治疗组则给予尿激酶配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肺栓塞治疗总有效率;出血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前和治疗后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血气指标。结果:联合治疗组肺栓塞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纯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出血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单纯治疗组,P<0.05;治疗前两组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血气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血气指标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尿激酶配合低分子肝素用于肺栓塞治疗的临床可行性高,可有效改善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血气指标,降低出血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低分子肝素 肺栓塞 临床可行性
下载PDF
高容量血液滤过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炎性介质及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高文英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3384-3387,共4页
目的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炎性介质及氧代谢的影响。方法将72例ARDS患者分为HVHF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的常规治疗方法相同,HVHF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HVHF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 目的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炎性介质及氧代谢的影响。方法将72例ARDS患者分为HVHF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的常规治疗方法相同,HVHF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HVHF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2 h后炎性介质、氧代谢指标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4周内病死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炎性介质(TNF-α、IL-1、IL-6、hs-CRP、PCT)、氧代谢指标(Pv O2、Pa O2/Fi O2、VO2、DO2)及生命体征(HR、MAP、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72 h后两组患者的炎性介质(TNF-α、IL-1、IL-6、hs-CRP、PCT)、氧代谢指标(Pv O2、Pa O2/Fi O2、VO2、DO2)及生命体征(HR、MAP、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P<0.01),而HVHF组患者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1);HVHF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2.588 8、2.581 8,均P<0.05),4周内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4.430 7,P<0.05)。结论 HVHF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ARDS患者的氧代谢和生命体征,降低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降低4周内病死率,其机制可能与更有效地清除体内炎症介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高容量血液滤过 炎症介质 氧代谢
下载PDF
便携式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老年肺部感染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宏平 李涛 刘晓 《临床医学》 CAS 2019年第4期68-70,共3页
目的观察便携式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老年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174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密封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87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扩张气道、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在此... 目的观察便携式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老年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174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密封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87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扩张气道、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常规吸痰管吸痰治疗,观察组以便携式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相关时间、呼吸力学指标、血气分析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相关时间(机械通气、感染窗控制、呼吸衰竭纠正及ICU住院)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呼吸力学指标(气道峰压、气道阻力)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动态顺应性水平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降低或提高幅度更大(P<0.05);治疗后1周,两组血气分析指标中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显著降低(P<0.05),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降低或升高幅度更大(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吸痰管吸痰治疗,便携式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更有利于缓解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呼吸抑制状态,有效改善其呼吸功能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纤支镜肺泡灌洗 肺部感染
原文传递
体质量指数对Ⅰ~ 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
5
作者 刘宏平 李涛 刘晓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838-841,850,共5页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术后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9~2014年间作者医院收治的236例行手术切除治疗Ⅰ~ⅢA期NSCLC患者的病例资料,计...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术后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9~2014年间作者医院收治的236例行手术切除治疗Ⅰ~ⅢA期NSCLC患者的病例资料,计算患者入院时术前BMI,并分析其对术后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影响。中位随访时间为36. 8个月。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正常BMI组(18. 50≤BMI <24 kg/m^2,n=75)和超重BMI组(24≤BMI <28 kg/m^2,n=161)患者的术后5年DFS(分别为45. 60%、64. 60%,P=0. 045),OS(分别为51. 30%、68. 70%,P=0. 041)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Cox单因素分析显示,超重BMI组较正常BMI组患者的术后DFS(HR=0. 61,P=0. 047)和OS(HR=0. 24,P <0. 001)获益;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BMI和病理N分期是NSCLC术后的独立预后风险因素。结论 BMI是Ⅰ~ⅢA期NSCLC患者的术后独立预后因素之一,高BMI与NSCLC患者的术后生存获益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量指数 非小细胞肺癌 无病生存期 总生存期 COX回归
原文传递
不同哮喘控制水平患者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程度及其与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涛 李希萍 +2 位作者 高文英 韩顺利 刘晓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8期940-943,951,共5页
目的探究不同哮喘控制水平患者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程度及其与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间诊断及治疗的285例哮喘患者,根据病情控制情况分为良好控制组(187例)、部分控制组(62例)及未控制组(36例),比较三组... 目的探究不同哮喘控制水平患者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程度及其与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间诊断及治疗的285例哮喘患者,根据病情控制情况分为良好控制组(187例)、部分控制组(62例)及未控制组(36例),比较三组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情况,包括:检出率及细菌载量,同时比较患者哮喘控制测试量表(ACT)评分,诱导痰中炎症细胞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模型探究流感嗜血杆菌载量与患者哮喘控制水平、炎症细胞及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三组患者ACT评分、中性粒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血清IL-25、IL-33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556,4.557,7.023,16.436,11.772;均P<0.05),三组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42.78%vs58.06%vs77.78%;χ2=16.593,P=0.001)及细菌载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5.150,P<0.001),且组内两两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流感嗜血杆菌载量与ACT评分及嗜酸性粒细胞数具有显著相关性(均P<0.05)。结论不同哮喘控制水平患者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检出率及炎症因子水平差异明显,流感嗜血杆菌载量与ACT评分及嗜酸性粒细胞具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流感嗜血杆菌 炎症因子 相关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