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改进的针刀结合自体脂肪注射行面部整形美容 被引量:4
1
作者 赵作钧 于丽 +2 位作者 吴军玲 宋维铭 王佳琦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6年第5期534-535,i0004,共3页
目的:寻找一种微创矫正面部皱纹和凹陷的方法。方法:对常用小针刀进行改进,应用改进的针刀切断真皮与表情肌之间的纤维连接或将皮下组织与深层的粘连切断,对一些病人需将皱眉肌作适当切断,将准备好的自体脂肪注射入分离好的腔隙或肌肉... 目的:寻找一种微创矫正面部皱纹和凹陷的方法。方法:对常用小针刀进行改进,应用改进的针刀切断真皮与表情肌之间的纤维连接或将皮下组织与深层的粘连切断,对一些病人需将皱眉肌作适当切断,将准备好的自体脂肪注射入分离好的腔隙或肌肉断端之间,应用此法矫正面部皱纹及凹陷共31例。结果:切口甲级愈合,无感染及皮肤坏死发生,随访1 ̄2年,外形满意,疗效持久。其中1例面部凹陷的女患者,注射的脂肪有部分吸收,半年后再次注射自体脂肪,最终效果满意。结论:改进的针刀结合自体脂肪注射治疗面部皱纹及凹陷是一种微创、效果持久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 自体脂肪 面部皱纹 面部凹陷 整形外科
下载PDF
隆鼻术中鼻假体的选择与雕刻 被引量:4
2
作者 赵作钧 王佳琦 +1 位作者 张志宏 郑行跃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6年第6期675-676,i0005,共3页
目的:介绍隆鼻术中鼻假体的选择与雕刻的方法。方法:了解受术者的要求,用一根牙签放于鼻根(眉头与内眦中点连线的中点)与鼻尖中点,将牙签一端抬离鼻尖点约2 ̄4mm,从侧面观察决定需要垫高的高度及形状,据此选择适当的假体并对假体进行相... 目的:介绍隆鼻术中鼻假体的选择与雕刻的方法。方法:了解受术者的要求,用一根牙签放于鼻根(眉头与内眦中点连线的中点)与鼻尖中点,将牙签一端抬离鼻尖点约2 ̄4mm,从侧面观察决定需要垫高的高度及形状,据此选择适当的假体并对假体进行相应的雕刻。结果:3年中应用上述方法进行隆鼻术50例,切口甲级愈合,无感染,电话随访1 ̄2年,外形满意,无假体外露,无排斥反应。一些国产的鼻假体型号较全,不需太多雕刻,使用方便。进口硅橡胶假体和聚四氟乙烯鼻假体型号单一,需要较多的雕刻。结论:根据鼻畸形的外形,确定所需的假体的形状与厚度,选择适当的假体经适当的雕刻,制成个性化的假体,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鼻术 假体 选择 雕刻
下载PDF
张力对扩张皮瓣血运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赵作钧 于丽 +2 位作者 吴军玲 赵丽 王佳琦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6年第3期229-231,共3页
目的研究张力对扩张皮瓣血运的影响。方法在23只兔的背部脊柱旁肉膜和深筋膜之间,各置入一个150ml的长方形扩张器,每周注水一次,共注水400ml。其中10只兔子,以胸背动脉为轴心,形成一个5.0cm×15.0cm的轴型皮瓣,另外13只兔避开胸背动... 目的研究张力对扩张皮瓣血运的影响。方法在23只兔的背部脊柱旁肉膜和深筋膜之间,各置入一个150ml的长方形扩张器,每周注水一次,共注水400ml。其中10只兔子,以胸背动脉为轴心,形成一个5.0cm×15.0cm的轴型皮瓣,另外13只兔避开胸背动脉,形成一个5.0cm×15.0cm的随意皮瓣。分别在距扩张皮瓣蒂部3.0、7.5、10.5、13.5cm的位置上,用双面胶固定两排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探头座(分别命名腹侧为A1、A2、A3、A4,背侧为B1、B2、B3、B4)。分别在0、15、35、55、75、95、115、135g张力下,测量皮瓣的血流值。结果随意皮瓣中60.2%的位点血流峰值出现在0张力或15g张力时,血流峰值在中等张力的位点占24.2%。62.5%的A1、41.6%的A2、70.8%的A3、70.8%的A4血流峰值在0张力或15g。B1血流峰值在前的位点占62.5%,B2占50%,B3占45.8%,B4占75%。轴型皮瓣中血流峰值在0张力或15g张力位点占44.2%,血流峰值在中等张力的位点占22.1%。A1血流峰值0张力或15g张力的位点占所有A1的40%,A2占40%,A3占50%,A4占50%。B1血流峰值在前的位点占40%,B2占40%,B3占40%,B4占50%。结论随意皮瓣、轴型皮瓣的位点多数情况下,在张力较小时血流最好,皮瓣的末端尤其如此。轴型皮瓣可耐受较大张力,而血流值仍保持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 扩张皮瓣 血运
下载PDF
体表脂肪瘤的非切开手术治疗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力 林玉静 +2 位作者 李鹤 张军疆 郝淑琴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69-569,共1页
关键词 切开 体表脂肪瘤 手术治疗 多发 患者
原文传递
面部除皱术中颞浅筋膜瓣转移覆盖眼轮匝肌治疗鱼尾纹 被引量:8
5
作者 于丽 赵作钧 王佳琦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面部除皱术中应用颢浅筋膜瓣转移覆盖眼轮匝肌治疗鱼尾纹的效果,并对手术操作经验进行总结。方法在面部除皱术中,颞部处理按常规操作,首先在皮下组织层分离至颞线、眶外缘,然后在帽状腱膜、颞浅筋膜下分离,向前达眶上缘、... 目的探讨面部除皱术中应用颢浅筋膜瓣转移覆盖眼轮匝肌治疗鱼尾纹的效果,并对手术操作经验进行总结。方法在面部除皱术中,颞部处理按常规操作,首先在皮下组织层分离至颞线、眶外缘,然后在帽状腱膜、颞浅筋膜下分离,向前达眶上缘、眶外缘,在帽状腱膜、颞浅筋膜交界处剪开形成颞浅筋膜瓣,将其反转后铺垫于眼外侧的眼轮匝肌表面,用6-0可吸收线适当固定。结果2004年5月至2010年5月临床治疗18例,术后随访6~12个月,与单纯除皱者相比,本组患者术后鱼尾纹矫正较持久,面部年轻化效果更好,手术效果满意,无局部不平整畸形等并发症出现。结论除皱术中应用颞浅筋膜瓣转移覆盖眼轮匝肌来治疗鱼尾纹,效果较显著,疗效较传统除皱术更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除皱术 筋膜瓣 鱼尾纹
原文传递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术中脂肪栓塞的预防 被引量:13
6
作者 艾红梅 丁娜 欧阳天祥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4年第12期1208-1209,共2页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术治疗面部凹陷畸形的疗效及脂肪栓塞的预防方法。方法面部局部凹陷畸形患者123例,均于局部麻醉下行自体脂肪颗粒移植修复术,观察术后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5例手术一次成功,88例经2-4次手术填充;随访3...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术治疗面部凹陷畸形的疗效及脂肪栓塞的预防方法。方法面部局部凹陷畸形患者123例,均于局部麻醉下行自体脂肪颗粒移植修复术,观察术后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5例手术一次成功,88例经2-4次手术填充;随访3-16个月,其外形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中及术后无脂肪栓塞发生。结论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术治疗面部凹陷畸形疗效确切;规范脂肪细胞取材、富集和自体脂肪注射移植操作,是预防血管和脂肪细胞损伤、防止脂肪栓塞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凹陷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 脂肪栓塞
原文传递
保留睑板前眼轮匝肌在切开法重睑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7
作者 闫迎军 陈迎霞 +4 位作者 巩传红 王从峰 赵作钧 梁伟中 乔群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2年第5期331-333,共3页
目的探讨在重睑成形术中剥离睑板前眼轮匝肌肌皮瓣并将其肌肉上缘缝合至上睑提肌腱膜的手术方法,模拟先天性重睑中上睑提肌腱膜发出纤维附着于上睑皮肤的机制。方法于睑板前剥离形成眼轮匝肌肌皮瓣,自睑板上缘开始于眶隔后壁与上睑提... 目的探讨在重睑成形术中剥离睑板前眼轮匝肌肌皮瓣并将其肌肉上缘缝合至上睑提肌腱膜的手术方法,模拟先天性重睑中上睑提肌腱膜发出纤维附着于上睑皮肤的机制。方法于睑板前剥离形成眼轮匝肌肌皮瓣,自睑板上缘开始于眶隔后壁与上睑提肌腱膜之间向上剥离至上睑提肌肌肉部。将眼轮匝肌肌皮瓣的肌肉上缘缝合至上睑提肌腱膜,间断缝合切口下缘皮肤-眶隔下缘-切口上缘皮肤。伴有内眦赘皮者同时行内眦赘皮矫正术。结果治疗68例136只眼睛,9例术后随访1个月,53例术后随访3个月,失访6例,受术者重睑线形态自然,均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该手术方法重睑效果好,符合先天性重睑形成的生理机制,并可避免重睑线消失与睑上三重皱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轮匝肌 重睑成形术 内眦赘皮矫正术
原文传递
小切口联合经皮肤、结膜入路连续埋线法重睑术临床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闫迎军 王从峰 +4 位作者 徐欣 艾红梅 赵作钧 梁伟中 乔群 《中华全科医学》 2012年第1期18-19,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联合经皮肤、结膜入路连续埋线法重睑术的适应证、手术方法与手术效果。方法在上睑设计重睑线并均匀标记5点,最外侧点标记为长5~8 mm的切口线。通过最外侧切口切除膨出的眼轮匝肌和适量眶隔脂肪,经皮肤、结膜入路行连续... 目的探讨小切口联合经皮肤、结膜入路连续埋线法重睑术的适应证、手术方法与手术效果。方法在上睑设计重睑线并均匀标记5点,最外侧点标记为长5~8 mm的切口线。通过最外侧切口切除膨出的眼轮匝肌和适量眶隔脂肪,经皮肤、结膜入路行连续埋线法重睑术。伴有内眦赘皮的患者同时行内眦赘皮矫正术。结果应用该方法治疗56例患者112只眼睛,52例患者术后随访1个月,45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均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该手术方法结合小切口重睑术与连续埋线法重睑术和经皮肤、结膜入路埋线法重睑术的优点,扩大了埋线法重睑术的适应证,术后重睑线形态自然,效果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 埋线法 重睑术 内眦赘皮矫正术
原文传递
低能量激光对成熟脂肪细胞去分化的实验研究
9
作者 梁伟中 王艳梅 +2 位作者 艾红梅 张文健 赵作钧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6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低能量激光对成熟脂肪细胞发生去分化及前脂肪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应用天花板培养法培养脂肪细胞,贴壁后将培养的脂肪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照射组。照射组应用低能量激光进行照射,照射时间5min,连续3d;对照组不给予激光照射。... 目的探讨低能量激光对成熟脂肪细胞发生去分化及前脂肪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应用天花板培养法培养脂肪细胞,贴壁后将培养的脂肪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照射组。照射组应用低能量激光进行照射,照射时间5min,连续3d;对照组不给予激光照射。应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2组脂肪前体细胞标志物CD29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细胞贴壁后第14天出现细胞脱脂滴甚至不含脂滴现象,而照射组细胞贴壁后第6天即出现细胞脱脂滴甚至不含脂滴现象;对照组球形细胞多,胞质内充满大量折光性脂滴,显示出近似成熟脂肪细胞的形态;照射组细胞逐渐变小,梭形与不规则细胞明显增多,其中圆形空泡状细胞去分化为成纤维细胞状,胞质内见少量细小脂滴或不含脂滴,有明显向前脂肪细胞去分化的表现;对照组细胞CD29表达为阴性,照射组细胞CD29表达为阳性。结论低能量激光照射后人成熟脂肪细胞会发生去分化改变,变成类似前脂肪细胞的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细胞 低能量激光 去分化 前脂肪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