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旋流煤粉燃烧器出口区域气固两相流场的PDPA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志强 李荣先 +4 位作者 崔龙铉 周力行 李文健 陈泽荣 张恩仲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6,共6页
针对电站锅炉燃用煤种多变和负荷多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旋流燃烧技术,即利用在一次风管中加装浓缩煤粉构件实行煤粉浓淡分离的旋流浓淡煤粉燃烧器。使用三维相位多普勒颗粒分析仪对旋流浓淡煤粉燃烧器和双调风旋流煤粉燃烧器出... 针对电站锅炉燃用煤种多变和负荷多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旋流燃烧技术,即利用在一次风管中加装浓缩煤粉构件实行煤粉浓淡分离的旋流浓淡煤粉燃烧器。使用三维相位多普勒颗粒分析仪对旋流浓淡煤粉燃烧器和双调风旋流煤粉燃烧器出口区域气固两相流场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了两种不同燃烧器几何结构下的气固两相流场和颗粒浓度场,并进行了理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燃烧器 双调风 旋流 PDPA 气固 两相流 锅炉
下载PDF
石油焦燃烧过程中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沈伯雄 姚强 +1 位作者 刘德昌 陈汉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84-787,共4页
通过对石油焦燃烧过程中不同燃尽率焦样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积的测定 ,表明石油焦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先增大 ,后减小到一定数值 ,最后再增大 .说明石油焦的燃烧经历动力控制到扩散控制最后再动力控制的过程 .石油焦的燃烧符合分形关系 ,该... 通过对石油焦燃烧过程中不同燃尽率焦样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积的测定 ,表明石油焦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先增大 ,后减小到一定数值 ,最后再增大 .说明石油焦的燃烧经历动力控制到扩散控制最后再动力控制的过程 .石油焦的燃烧符合分形关系 ,该分形维数可以同燃烧速率作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焦 比表面积 孔容积 分形 燃烧
下载PDF
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炉膛内流体流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由长福 祁海鹰 +1 位作者 徐旭常 BAUDOIN Bernard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86-389,共4页
本文采用一维LDA技术通过旋转方法对四角切圆燃烧煤粉锅炉炉膛内的冷态空气动力场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了该流动定量化的流动特征:中心较明显的向下流动;下部燃烧器区外旋气流沿壁面向下流动;在屏式过热器下面仍然存在较强的旋转... 本文采用一维LDA技术通过旋转方法对四角切圆燃烧煤粉锅炉炉膛内的冷态空气动力场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了该流动定量化的流动特征:中心较明显的向下流动;下部燃烧器区外旋气流沿壁面向下流动;在屏式过热器下面仍然存在较强的旋转流动。本文所提供的数据可用于数值计算结果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角切圆燃烧锅炉 旋转流动 燃煤锅炉 流体流动 煤粉锅炉
下载PDF
进口堵塞对旋流煤粉燃烧器NO生成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宇 周力行 张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62-166,共5页
针对研制低污染旋流煤粉燃烧器,探讨进口堵塞对NO生成的影响。用NO生成的统一二阶矩代数模型, HCN释放的简化Solomon模型和煤粉燃烧的全双流体模型,对进口堵塞对锅炉旋流煤粉燃烧器NO生成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温度、湍流动能、... 针对研制低污染旋流煤粉燃烧器,探讨进口堵塞对NO生成的影响。用NO生成的统一二阶矩代数模型, HCN释放的简化Solomon模型和煤粉燃烧的全双流体模型,对进口堵塞对锅炉旋流煤粉燃烧器NO生成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温度、湍流动能、煤粉浓度和NO浓度分布。典型进口的模拟结果和文献中给出的实验结果符合较好。数值模拟探讨了进口堵塞位置和尺寸对NO生成的影响。模拟结果指出,在一次风和二次风进口之间加堵塞可以显著降低煤粉燃烧的氮氧化物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旋流煤粉燃烧器 一氧化氮生成 数值模拟 电站 进口堵塞
下载PDF
煤焦中的硫化钙在循环流化床燃烧室中的反应模型 被引量:9
5
作者 李定凯 吕子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96-200,共5页
煤经过部分气化后的半焦中含有CaS。当半焦在循环流化床燃烧室(CFBC)中燃烧时,其中的CaS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释放出SO2。 该文在单颗粒CaS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半焦燃料中的CaS在CFBC中发生反应的总体模型,以预... 煤经过部分气化后的半焦中含有CaS。当半焦在循环流化床燃烧室(CFBC)中燃烧时,其中的CaS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释放出SO2。 该文在单颗粒CaS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半焦燃料中的CaS在CFBC中发生反应的总体模型,以预测SO2的排放浓度。用一维CFBC计算机软件计算的结果,能根据CFBC的实际工作条件加以合理地解释,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 硫化钙 循环流化床燃烧室 反应模型 循环流化床锅炉
下载PDF
实验室管理发展探讨 被引量:19
6
作者 常东武 王晶琳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0年第2期81-84,共4页
本文把实验室的内部管理作为一个单独的问题提出来,论述了实验室内部管理是实验室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依靠改变管理观念和现代化的手段来建立一个高效的实验室内部管理体制的思想。阐述了当前实验室资源化管理和科学化管理... 本文把实验室的内部管理作为一个单独的问题提出来,论述了实验室内部管理是实验室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依靠改变管理观念和现代化的手段来建立一个高效的实验室内部管理体制的思想。阐述了当前实验室资源化管理和科学化管理的目标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管理 资源化 科学化 高校 实验室管理
下载PDF
切向炉内炉膛及燃烧器区涡量分布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何伯述 刁永发 +1 位作者 许晋源 陈昌和 《热能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9-242,共4页
首次使用六线涡量探针在切向燃烧炉 (切向炉 )的冷模上测量了其炉膛及燃烧器区域的速度及涡量分布 ,给出了描述湍流特征的参数如湍流强度、倾斜因子及平坦因子等。实验结果表明 ,燃烧器区射流一出口就出现了贴壁 ,燃烧区及燃尽区壁面附... 首次使用六线涡量探针在切向燃烧炉 (切向炉 )的冷模上测量了其炉膛及燃烧器区域的速度及涡量分布 ,给出了描述湍流特征的参数如湍流强度、倾斜因子及平坦因子等。实验结果表明 ,燃烧器区射流一出口就出现了贴壁 ,燃烧区及燃尽区壁面附近涡量强度和湍动度都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圆煤粉炉 涡量分布 实验 切向炉内炉膛 燃烧器
下载PDF
旋风炉飞灰重熔法燃烧固硫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启民 高强 +1 位作者 吕俊复 岳光溪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4-67,共4页
通过立式旋风炉实验台研究以飞灰重溶的方法解决高温燃烧固硫问题的可行性 .实验发现 :影响高温固硫效率的主要因素是钙硫比和温度 .和循环流化床炉内燃烧固硫一样 ,随着钙硫比的增加 ,高温固硫效率提高 ,同时钙的利用率和锅炉燃烧效率... 通过立式旋风炉实验台研究以飞灰重溶的方法解决高温燃烧固硫问题的可行性 .实验发现 :影响高温固硫效率的主要因素是钙硫比和温度 .和循环流化床炉内燃烧固硫一样 ,随着钙硫比的增加 ,高温固硫效率提高 ,同时钙的利用率和锅炉燃烧效率下降 .与循环流化床炉内固硫不同 ,高温固硫的最佳燃烧温度范围在 1 30 0℃~ 1 40 0℃之间 ,这一窗口温度的存在是各种高温固硫机理联合作用的结果 .这一点和大多数文献报道的实验研究结果一致 ,实验研究同时发现 :飞灰主要组分 Al2 O3 ,Fe2 O3 和 Si O2 等都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高温固硫效率 ,但是它们的反应活性低于化学制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风炉 飞灰重熔法 燃烧固硫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旋流对煤粉燃烧NO排放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宇 周力行 张健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65-168,共4页
本文用基于HCN释放的简化Solomon模型的NO生成湍流反应的统一二阶矩代数模型(AUSM)和煤粉燃烧的双流体模型,对不同旋流数下煤粉燃烧器内两相流动,煤粉燃烧和NO生成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和文献中实验结果符合很好。模拟结果指出,随... 本文用基于HCN释放的简化Solomon模型的NO生成湍流反应的统一二阶矩代数模型(AUSM)和煤粉燃烧的双流体模型,对不同旋流数下煤粉燃烧器内两相流动,煤粉燃烧和NO生成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和文献中实验结果符合很好。模拟结果指出,随着旋流数的增加,NO的排放先减少后增加,燃尽率先增加后减小,和气体燃烧中得到的规律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 煤粉燃烧 NO 排放 数值模拟 一氧化氮 动力学
下载PDF
旋流煤粉燃烧NO生成的AUSM湍流反应模型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宇 周力行 张健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09-213,共5页
针对煤粉燃烧NO生成提出一种湍流反应统一二阶矩代数(AUSM)模型.用纯双流体模型,包括k ε kp两相湍流模型、EBU Arrhenius燃烧模型、六热流辐射模型、NO生成湍流反应的AUSM模型和原有二阶矩代数模型,对旋流煤粉燃烧器内相流动、煤粉燃烧... 针对煤粉燃烧NO生成提出一种湍流反应统一二阶矩代数(AUSM)模型.用纯双流体模型,包括k ε kp两相湍流模型、EBU Arrhenius燃烧模型、六热流辐射模型、NO生成湍流反应的AUSM模型和原有二阶矩代数模型,对旋流煤粉燃烧器内相流动、煤粉燃烧和NO生成进行了数值模拟.两相流动的模拟结果和PDPA实验结果符合较好.热态模拟结果和文献中的实验结果的对照指出,AUSM模型的模拟结果比ASM模型的模拟结果更合理.ASM模型由于采用温度指数函数的级数展开近似,舍去了并非小量级的高阶项,低估了NO生成率.这和文献中用ASM模型模拟甲烷 空气燃烧低估了NO生成率的趋势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燃烧 NO生成 二阶矩代数模型
下载PDF
粉煤灰微观特征与干法脱炭实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黎强 陈昌和 +2 位作者 杨玉芬 章新喜 陈清如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11,共4页
采用透射电镜研究了粉煤灰的微观特征 ,提出了降低粉煤灰残余炭含量并提高粉煤灰活性的干法脱炭思路。摩擦电选实验表明 :干法脱炭是有效的 。
关键词 粉煤灰 残余炭 干法脱炭 摩擦电选
下载PDF
简化的Solomon热解模型和旋流煤粉燃烧NO生成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宇 周力行 张健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274-1278,共5页
提出一种简化的Solomon热解模型 ,用于模拟煤粉燃烧NO生成数值模拟中HCN的释放 .用纯双流体模型、k ε kp 两相湍流模型、EBU Arrhenius燃烧模型、六热流辐射模型、双方程热解模型、简化的Solomon热解模型以及NO生成湍流反应二阶矩代数... 提出一种简化的Solomon热解模型 ,用于模拟煤粉燃烧NO生成数值模拟中HCN的释放 .用纯双流体模型、k ε kp 两相湍流模型、EBU Arrhenius燃烧模型、六热流辐射模型、双方程热解模型、简化的Solomon热解模型以及NO生成湍流反应二阶矩代数模型对旋流煤粉燃烧器内两相流动、煤粉燃烧、HCN释放以及NO生成进行了数值模拟 .模拟结果与文献中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模型 旋流煤粉燃烧 NO生成
下载PDF
粉煤灰显微结构与流态化脱炭实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黎强 陈昌和 +2 位作者 杨玉芬 章新喜 陈清如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9-20,共2页
在分析粉煤灰显微结构的基础上 ,提出了采用流态化方法脱除粉煤灰中残余炭并提高粉煤灰活性的基本思路。流态化分选实验表明 :这种思路是有效的 ,这一思路将为解决我国粉煤灰的综合利用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显微结构 粉煤灰 干法脱炭 流态化 分选 综合利用
下载PDF
粉煤灰干法脱炭的实验研究
14
作者 黎强 杨玉芬 +1 位作者 章新喜 陈昌和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4-6,共3页
在采用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干法脱炭技术降低粉煤灰中残余炭含量并提高粉煤灰活性的基本思路。摩擦电选试验表明,这种干法脱炭的思路是有效的,将为解决我国粉煤灰的综合利用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粉煤灰 干法脱炭 摩擦电选 综合利用 分选工艺 浮选
下载PDF
煤粉浓缩器对旋流煤粉燃烧NO排放影响的研究
15
作者 张宇 周力行 张健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70-976,共7页
为研制低污染旋流煤粉燃烧器,研究了煤粉浓缩器中旋流煤粉燃烧时NO的排放情况,用相位多普勒测速仪对在浓缩器中加入或不加入物料时的冷态两相流动速度,湍动能以及颗粒浓度进行了实验研究,用生成NO的统一二阶矩代数模型、HCN释放的简化So... 为研制低污染旋流煤粉燃烧器,研究了煤粉浓缩器中旋流煤粉燃烧时NO的排放情况,用相位多普勒测速仪对在浓缩器中加入或不加入物料时的冷态两相流动速度,湍动能以及颗粒浓度进行了实验研究,用生成NO的统一二阶矩代数模型、HCN释放的简化Solomon模型和煤粉燃烧的全双流体模型,就浓缩器对旋流煤粉燃烧器NO生成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湍流动能、煤粉浓度、温度和NO浓度分布,冷态实验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符合较好,两者都表明,煤粉浓缩器增大了回流区内煤粉浓度。热态模拟结果表明,煤粉浓缩器降低了NO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燃烧 煤粉浓缩器 旋流煤粉燃烧器 NO排放 一氧化碳 生成机理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粉煤灰的微观结构与脱炭方法的实验比较
16
作者 黎强 陈昌和 +2 位作者 杨玉芬 章新喜 陈清如 《选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13,共3页
采用透射电镜研究了粉煤灰的微观特征 ,提出了降低粉煤灰残余炭含量并提高粉煤灰活性的脱炭思路。采用摩擦静电分选、流态化分选以及常规浮选三种方法 ,对粉煤灰脱炭的具体工艺和效果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表明 :这些脱炭方法 。
关键词 粉煤灰 残余炭 脱炭方法 实验对比
下载PDF
粉煤灰脱炭的流态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黎强 陈昌和 +2 位作者 杨玉芬 章新喜 陈清如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0-73,共4页
粉煤灰的利用价值与其残余炭含量密切有关 .在采用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的基础上 ,提出了采用流态化干法脱炭技术降低粉煤灰中残余炭含量并提高粉煤灰活性的基本思路 .流态化分选实验表明 :这种干法脱炭的思路是有效的 。
关键词 粉煤灰 干法脱炭 流态化 分选 实验研究
下载PDF
2008t/h四角燃烧煤粉锅炉烟温偏差实炉测试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戟 吕俊复 +1 位作者 岳光溪 潘景龙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5,共5页
大型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的烟、汽温度偏差对其安全运行具有重要影响。在2008t/h锅炉上,对不同负荷工况下炉膛上部屏区烟温及屏式过热器壁温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汽温左高右低,大致成W型分布形态,而烟温呈M型分布,与汽温分布状态峰谷反向... 大型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的烟、汽温度偏差对其安全运行具有重要影响。在2008t/h锅炉上,对不同负荷工况下炉膛上部屏区烟温及屏式过热器壁温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汽温左高右低,大致成W型分布形态,而烟温呈M型分布,与汽温分布状态峰谷反向对应。认为炉膛上部空间残余旋转形成沿屏区宽度烟气流量的不均匀分布,因而烟气对受热面的冲刷强度不同,导致屏间烟气换热量存有差异,这是烟、汽温偏差产生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角燃烧 烟温偏差 残余旋转 不均匀性
下载PDF
轴向叶片式旋流煤粉燃烧器出口区域两相流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9
作者 罗纲 李荣先 周力行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211-217,共7页
采用k-ε-kp两相湍流模型模拟了轴向叶片式旋流煤粉燃烧器出口区域的冷态两相流场,并将计算结果与PDPA的实验结果作了详细的比较。计算和实验结果都表明该燃烧器能产生较大的回流区,但回流区中大部分区域煤粉浓度较低。k-... 采用k-ε-kp两相湍流模型模拟了轴向叶片式旋流煤粉燃烧器出口区域的冷态两相流场,并将计算结果与PDPA的实验结果作了详细的比较。计算和实验结果都表明该燃烧器能产生较大的回流区,但回流区中大部分区域煤粉浓度较低。k-ε-kp模型预报的两相速度场、湍流度和煤粉浓度场有的在定量上、也有的在定性上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 煤粉燃烧器 数值模拟 气固 两相流 叶片式
下载PDF
温度对氨法脱硫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20
作者 何伯述 郑显玉 +1 位作者 常东武 陈昌和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12-416,共5页
对使用氨 (NH3 )脱除烟气中气态污染物的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认为氨洗涤法洗涤净化烟气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 ,并就温度对SO2 脱除率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结果显示 ,当温度超过 5 4℃时 ,NH3 对SO2 仍有很高的脱除率 .并... 对使用氨 (NH3 )脱除烟气中气态污染物的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认为氨洗涤法洗涤净化烟气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 ,并就温度对SO2 脱除率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结果显示 ,当温度超过 5 4℃时 ,NH3 对SO2 仍有很高的脱除率 .并根据实验结果建议 ,在实际氨法脱硫工程中 ,脱硫过程温度宜控制在 6 0℃以下或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氨法脱硫率 实验研究 燃煤电站 锅炉 CFP 烟气脱硫 FGCAS NH3 SO2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