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少欣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19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总结儿童MS临床发病特点与治疗措施,提高临床儿童MS诊疗水平。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60例患儿临床症状表现、检查结果与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患儿多表现为视神经障碍、头痛、无力行为异常、意识障碍、发热... 目的探讨总结儿童MS临床发病特点与治疗措施,提高临床儿童MS诊疗水平。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60例患儿临床症状表现、检查结果与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患儿多表现为视神经障碍、头痛、无力行为异常、意识障碍、发热、惊厥等症状;脑脊液OB检查阳性率为28.33%,MOG抗体检查阳性率为31.67%,病灶多位于额、顶、颞、脑枕叶皮质下白质脱髓鞘,多表现为脑室旁白质、小脑、脑干、基底节、丘脑以及胼胝体、视神经、脑脊髓异常,急性发作期患儿接受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病情得到显著缓解,5例患者接受干扰素-β治疗1年,随访发现2~4个月复发1次,复发时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临床症状才能得以缓解。结论在儿童MS诊疗过程中,因其临床症状表现并不典型,脑脊液OB检查与磁共振检查在临床MS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特异性较低,需结合临床症状与相关临床检查结果对患儿病情进行评估,提高临床确诊率,对急性发作期患儿应用糖皮质激素与丙种球蛋白治疗,可以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多发性硬化 临床特点 治疗
下载PDF
儿童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治体会
2
作者 陈少欣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21期32-33,共2页
目的探究儿童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暴发性心肌炎患者30例,对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儿童暴发性心肌炎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结果儿童爆发性心肌炎以呼吸、消化及神经系统... 目的探究儿童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暴发性心肌炎患者30例,对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儿童暴发性心肌炎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结果儿童爆发性心肌炎以呼吸、消化及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心电图改变最为敏感,确诊后须即可进行监护和抢救,30例患儿中死亡3例,好转3例,治愈24例。结论儿童爆发性心肌炎临床症状不典型,临床上应结合临床资料、心电图、实验室检查、胸片及超声心动图进行综合诊断,诊断后须积极监护和抢救,必要时安装心脏起搏器以提高治疗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发性心肌炎 儿童 临床特点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陈少欣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18期175-176,共2页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2年12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作为本次的临床研究对象,并将其进行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2年12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作为本次的临床研究对象,并将其进行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实施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退热时间、抽搐停止时间、神智转清时间、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优异(P<0.05)。结论针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使用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的效果较为明显,且见效快,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 临床价值
下载PDF
绒毛膜癌流产后社区中医干预模式的建立
4
作者 李艳梅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4年第3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建立有效的绒毛膜癌流产后社区中医干预模式。方法抽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本社区医院接诊的21例绒毛膜癌流产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11例予以常规干预,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 目的:探讨建立有效的绒毛膜癌流产后社区中医干预模式。方法抽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本社区医院接诊的21例绒毛膜癌流产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11例予以常规干预,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加强中医干预,采用焦虑量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评分予以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绒毛膜癌流产后患者加强中医干预,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推广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膜癌 流产 社区中医干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