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
作者 曹文慧 王海波 +1 位作者 栗昭生 杨红艳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24期190-192,共3页
目的分析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收取我院5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50例非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收治时间为2015年12月-2016年8月,对两组患者颈部血管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将两组患者检测后的斑块大小... 目的分析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收取我院5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50例非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收治时间为2015年12月-2016年8月,对两组患者颈部血管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将两组患者检测后的斑块大小、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斑块类型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94.00%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斑块大小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脑梗死患者、对照组非脑梗死患者均以混合斑较为常见,两组患者斑块分布类型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和预防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脑梗死 相关性 非脑梗死
下载PDF
57例颅脑损伤后脑积水的治疗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迟砚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第4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脑积水的有效诊治方法。方法总结分析57例颅脑损伤后脑积水的临床资料。本组26例急性脑积水患者中17例急诊行单侧脑室外引流,9例行双侧脑室外引流。31例慢性脑积水患者,均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果本组大多数患者术后...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脑积水的有效诊治方法。方法总结分析57例颅脑损伤后脑积水的临床资料。本组26例急性脑积水患者中17例急诊行单侧脑室外引流,9例行双侧脑室外引流。31例慢性脑积水患者,均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果本组大多数患者术后脑积水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术后2周复查头颅CT,结果显示脑室明显缩小53例。意识明显好转38例,意识障碍轻度改善15例,无变化3例,死于中枢性衰竭1例。结论对于颅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应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在确诊后,只有根据病情及时采取脑室外引流或脑室-腹腔分流术等治疗措施,尽早疏通脑脊液循环通路,才能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脑积水 脑室穿刺引流术 脑室-腹腔分流术
下载PDF
55例额叶脑挫裂伤的治疗分析
3
作者 迟砚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第9期44-44,共1页
目的探讨额叶脑挫裂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55例额叶脑挫裂伤患者,根据不同病情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保守治疗措施,包括限制入水量,脱水疗法,激素治疗,抗感染,神经营养药物及支持疗法,亚低温、高压氧治疗等。其中25例行开颅清除脑挫裂... 目的探讨额叶脑挫裂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55例额叶脑挫裂伤患者,根据不同病情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保守治疗措施,包括限制入水量,脱水疗法,激素治疗,抗感染,神经营养药物及支持疗法,亚低温、高压氧治疗等。其中25例行开颅清除脑挫裂伤灶血肿与去骨瓣减压术,术后常规吸氧、甘露醇脱水、补充能量,以及输血、输液和支持疗法等。结果本组患者基本痊愈17例,显著进步25例,进步9例,无变化2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92.7%。结论临床上对于额叶脑挫裂伤患者应予以高度重视,动态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在确定手术指征后,及时采取正确的手术方案。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疗措施是控制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病情恶化,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叶 脑挫裂伤 手术
下载PDF
CT定位脑立体定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体会
4
作者 迟砚军 王忠臣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1年第4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立体定向 血肿次全排空
下载PDF
出血性脑梗死危险因素及其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曹文慧 王海波 +1 位作者 宋洁 陈培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2期118-119,共2页
目的研究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 68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出血性脑梗死组)作为研究对象,以70例非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作对照(非出血性脑梗死组),回顾分析两组一般资料,对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症、梗死情况等方... 目的研究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 68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出血性脑梗死组)作为研究对象,以70例非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作对照(非出血性脑梗死组),回顾分析两组一般资料,对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症、梗死情况等方面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可能影响出血性脑梗死的多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最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确定,合并3级高血压病史、高血糖、梗死累及皮层、脑栓塞形成、合并中大面积梗死等为造成脑梗死后继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出血性脑梗死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70.59%)显著高于非出血性脑梗死组患者(5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血性脑梗死与高血压、高血糖、梗死面积、范围、是否合并栓塞等显著相关,虽然临床危险因素多,但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脑梗死 危险因素 治疗效果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6
作者 李秀华 于颈松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97-97,共1页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 病人 并发症 护理体会 观察病情 救治 必要条件
下载PDF
微创介入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相关细胞因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海波 曹文慧 +2 位作者 安宁 赵维纳 李晶超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29期5730-5732,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介入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相关细胞因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溶栓保守治疗及常... 目的:探讨微创介入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相关细胞因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溶栓保守治疗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脑血管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神经营养因子(NTF)、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并采用SF-36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VEGF、NTF及NGF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SF-36总分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能够显著提高其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并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介入治疗 内皮生长因子 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范士春 王勇 +2 位作者 迟砚军 单大勇 蒋传路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4年第8期1497-1499,共3页
目的:用动脉瘤栓塞体积比评价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治疗效果,观察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影响因素及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术后情况。方法:选取112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术后动脉瘤栓塞体积比分成VER≥25%和VER<... 目的:用动脉瘤栓塞体积比评价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治疗效果,观察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影响因素及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术后情况。方法:选取112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术后动脉瘤栓塞体积比分成VER≥25%和VER<25%两组,观察不同的栓塞材料(电解可脱弹簧圈、水解可脱弹簧圈)和术中血管的痉挛程度(轻、中、重)对栓塞程度的影响;术后随访106例病人,按动脉瘤栓塞体积比分成VER≥25%和VER<25%两组,统计两组患者的再出血率和复发率,用动脉瘤栓塞体积比评价栓塞术的预后效果。结果:动脉瘤栓塞体积比VER≥25%和VER<25%两组间进行比较,不同血管痉挛情况下和使用不同的栓塞材料在两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半年,比较VER≥25%和VER<25%两组的再出血率也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脉瘤栓塞体积比在评价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有重要意义,血管痉挛情况、栓塞材料是影响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栓塞疗效的主要影响因素;术后随访证实动脉瘤栓塞体积比对评价动脉瘤栓塞术的预后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栓塞 VE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