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未经内镜治疗Forrest分级Ⅱa、Ⅱb级消化性溃疡患者再出血的预测模型构建及效能验证
1
作者 刘键琼 刘少俊 +4 位作者 张德才 向思奕 刘小平 范均先 罗荣明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8期65-68,共4页
目的构建未经内镜治疗Forrest分级Ⅱa、Ⅱb级消化性溃疡(PU)患者早期再出血的预测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胃镜检查确定为消化性溃疡,Forrest分级为Ⅱa或Ⅱb级,且未接受内镜下治疗的患者共230例,采用随机化分组的方... 目的构建未经内镜治疗Forrest分级Ⅱa、Ⅱb级消化性溃疡(PU)患者早期再出血的预测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胃镜检查确定为消化性溃疡,Forrest分级为Ⅱa或Ⅱb级,且未接受内镜下治疗的患者共230例,采用随机化分组的方式将患者以7∶3的比例分为建模队列及验证队列。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LASSO)进行10次交叉验证优化变量选择,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实现模型可视化。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临床决策曲线对预测模型进行区分度、校准度、临床实用度的评价。结果从18个变量中筛选出3个预测因子(休克、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构建了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在建模队列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4,在验证队列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70。校准曲线分析和决策曲线分析表明,其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结论构建了未经内镜治疗的Forrest分级Ⅱa、Ⅱb级消化性溃疡患者再出血的风险预测模型,该模型能够有效区分再出血高危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Forrest分级 再出血 预测模型 预测效能
下载PDF
单次大剂量氨甲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效果
2
作者 潘大红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8期75-77,共3页
目的:观察单次大剂量氨甲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该院收治的70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氨甲蝶呤注射液给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单次大剂量氨甲蝶... 目的:观察单次大剂量氨甲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该院收治的70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氨甲蝶呤注射液给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单次大剂量氨甲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采用多次小剂量氨甲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转阴时间、包块消失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实验室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素(INH-A)、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性激素指标(β-HCG、雌二醇、孕酮)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β-HCG转阴时间、包块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INH-A、PAPP-A等实验室指标和β-HCG、雌二醇、孕酮等性激素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月经复潮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次大剂量氨甲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患者可缩短β-HCG转阴时间和包块消失时间,降低实验室指标和性激素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多次小剂量氨甲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氨甲蝶呤 米非司酮 性激素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
3
作者 姚建群 《西藏医药》 2024年第5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2022年1月~2023年3月本院收入的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50例给予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健康教育。比...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2022年1月~2023年3月本院收入的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50例给予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自我效能得分、血压控制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入组六个月后观察组血压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以及血压控制率,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转变理论 健康教育 高血压
下载PDF
浙黔医院对口帮扶中护理工作的实践与体会
4
作者 吴元平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4期170-171,173,共3页
目的以建设二级甲等医院为契机,通过对口帮扶帮助我院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建立一对一的帮扶关系,以技术帮扶为主,以贵州省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试行)为工作指南,互派人员,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免费接受我院护理人员进修学习,并... 目的以建设二级甲等医院为契机,通过对口帮扶帮助我院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建立一对一的帮扶关系,以技术帮扶为主,以贵州省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试行)为工作指南,互派人员,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免费接受我院护理人员进修学习,并在护理管理、人才培养、技术培训、质量控制等方面分批派员对我院进行指导。结果比较对口帮扶二年前后各项评价指标,我院护士应急能力考核从(70.49±6.00)提高到(89.92±4.92),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成绩从(84.78±2.05)提高到(93.31±2.56),抢救技能、护士素质和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城市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医院工作意义重大,是符合我国国情,迅速提升西部县级医院医疗护理服务水平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对口帮扶 医院建设 护理
下载PDF
我院76例地震灾区伤员病原体目标性监测与分析
5
作者 徐艳 杨锦玲 +3 位作者 罗湘蓉 李琦 杨怀 杨艳 《贵州医药》 CAS 2009年第1期62-64,共3页
关键词 地震灾区 目标性监测 伤员 病原体 预防控制工作 感染发生率 地震灾害 受伤部位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非特异性下腰痛原因分析
6
作者 赵宝平 刘日光 +1 位作者 叶川 刘元刚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1期102-103,106,共3页
目的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非特异性下腰痛原因。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我科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现非特异性下腰痛的9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术后分别行膝关节HSS评分,测量腰椎生理曲度(腰椎前凸角、骶骨前倾角),术后对非... 目的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非特异性下腰痛原因。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我科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现非特异性下腰痛的9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术后分别行膝关节HSS评分,测量腰椎生理曲度(腰椎前凸角、骶骨前倾角),术后对非特异性下腰痛者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问卷调查。结果患者术后的膝关节HSS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后的腰椎前凸角、腰椎前凸角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HSS评分、腰椎前凸角、骶骨倾斜角术前术后差值与ODI呈正相关(r=0.723、0.831、0.69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改善,下肢力线改变,导致脊柱负重力线改变,腰椎生理曲度(腰椎前凸角、骶骨倾斜角)发生改变,腰椎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在建立二次平衡前,因腰椎不稳出现下腰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非特异性下腰痛 腰椎生理曲度
下载PDF
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8
7
作者 周书义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20期118-119,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中的应用。方法:设计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实施护理层级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理层级管理后,病房管理、护理操作、院内感染或压疮发生等方面有了较大改善(P<0.05),健康知... 目的:探讨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中的应用。方法:设计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实施护理层级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理层级管理后,病房管理、护理操作、院内感染或压疮发生等方面有了较大改善(P<0.05),健康知识的普及、护理文书的书写和患者满意度提高更为明显(P<0.01)。结论:护理层级管理可明显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层级管理 护理质量 服务质量 效果分析
下载PDF
影响脑外伤患者预后的颅外因素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邓友邦 《贵州医药》 CAS 2013年第1期57-58,共2页
脑外伤是由于车祸、跌伤、斗殴伤而引起,其特点是病情急、重、复杂多变,并发症多,死亡率较高,影响预后因素复杂,除原发性颅内影响因素外,继发性颅外因素引起的二次脑创伤防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因此加强二次脑创伤的继发性颅外因... 脑外伤是由于车祸、跌伤、斗殴伤而引起,其特点是病情急、重、复杂多变,并发症多,死亡率较高,影响预后因素复杂,除原发性颅内影响因素外,继发性颅外因素引起的二次脑创伤防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因此加强二次脑创伤的继发性颅外因素防治是降低重症脑外伤的关键,可以抢救患者生命,减少致残程度[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患者 预后因素 颅外 二次脑创伤 重症脑外伤 致残程度 继发性 并发症
下载PDF
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清胆碱脂酶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9
作者 吴钦柏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6期504-505,共2页
目的 :研究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清胆碱脂酶 (ChE)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比色测定法测定 36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 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和 30例正常人血清ChE活性。结果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ChE活力明显低... 目的 :研究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清胆碱脂酶 (ChE)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比色测定法测定 36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 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和 30例正常人血清ChE活性。结果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ChE活力明显低于缓解期 (P <0 0 0 1) ;亦明显低于COPD组和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胆碱脂酶类 阻塞性肺疾病
下载PDF
急性颅脑损伤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 被引量:5
10
作者 邓友邦 夏运福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年第15期1248-1249,共2页
目的分析急性颅脑损伤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20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下呼吸道感染与无下呼吸道感染两组患相关指标上的差异。结果 320例患者中发生下呼吸道感染50例(15.15%);合并下呼吸... 目的分析急性颅脑损伤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20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下呼吸道感染与无下呼吸道感染两组患相关指标上的差异。结果 320例患者中发生下呼吸道感染50例(15.15%);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年龄、昏迷、合并基础疾病、创伤性操作、预防应用抗生素、住院时间均高于无下呼吸道感染患者;GCS评分低于无下呼吸道感染患者(P<0.05),是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率较高,针对相关因素实施相应的预防措施可减少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颅脑损伤 下呼吸道感染 相关因素 预防对策
下载PDF
小儿腹泻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潘昌龙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第18期21-21,共1页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特征与诊治特点。方法:对76例小儿腹泻并发心肌损害进行分析。结果:76例有心肌酶谱异常增高,42例有心电图改变,其中ST-T段改变28例,46例临床出现乏力、烦躁、面色苍白、气促、拒食等症状。结论:小...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特征与诊治特点。方法:对76例小儿腹泻并发心肌损害进行分析。结果:76例有心肌酶谱异常增高,42例有心电图改变,其中ST-T段改变28例,46例临床出现乏力、烦躁、面色苍白、气促、拒食等症状。结论:小儿腹泻并发心肌损害临床多见,及时检测心肌酶谱和心电图检查,对早期发现与治疗小儿腹泻合并心肌损害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腹泻 心肌损害 心肌酶谱
下载PDF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被引量:6
12
作者 姚玲玲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25期107-107,共1页
目的:探讨分析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分析2009年6月-2010年12月来本院诊治并实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报告84例患者,其中经颈内静脉穿刺共有46例,经锁骨下静脉穿刺共有23例,... 目的:探讨分析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分析2009年6月-2010年12月来本院诊治并实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报告84例患者,其中经颈内静脉穿刺共有46例,经锁骨下静脉穿刺共有23例,经股静脉穿刺8例,颈外静脉穿刺7例。其中有1例经锁骨下静脉穿刺发生气胸,1例经颈内静脉穿刺发生感染,无血胸,误入动脉等其他并发症。四种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成功率均较高,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穿刺操作简单,安全性较高,更易为患者接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 导管插入术 临床应用 颈外静脉穿刺
下载PDF
外伤性血气胸急救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6
13
作者 姚玲玲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24期123-124,共2页
目的:总结探讨外伤性血气胸急救护理经验。方法:对所有外伤性血气胸患者行以基本的抗感染以及对症的支持治疗,完备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同时给予患者相应的疼痛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死亡3例,其余患者在精心的护理下,病情得以完全康复... 目的:总结探讨外伤性血气胸急救护理经验。方法:对所有外伤性血气胸患者行以基本的抗感染以及对症的支持治疗,完备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同时给予患者相应的疼痛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死亡3例,其余患者在精心的护理下,病情得以完全康复。结论:充分良好的护理可提高手术治愈率,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血气胸 急救 护理
下载PDF
187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洪梅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2年第24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以减少并发症.方法:收集本院近年收治的 187 例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 (LC) 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一次性完成手术,手术时间 30~90 min,中转开腹 5 例,腹胀 3 例,皮...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以减少并发症.方法:收集本院近年收治的 187 例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 (LC) 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一次性完成手术,手术时间 30~90 min,中转开腹 5 例,腹胀 3 例,皮下积气 8 例,无胆道及内脏损伤,无腹腔积液、感染,引流 45~90 h,术后住院 3~5 d.结论:LC 有其无可比拟的优势,但也有其特殊的局限性,完善术前准备、术中与医生的协调配合及术后对并发症的护理是防止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手术 肠粘连
下载PDF
经阴道彩色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姚慧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年第5期82-83,共2页
目的应用经阴道超声早期诊断以及二维声像图诊断的方法对可能有异位妊娠病患进行早期的诊断,研究诊断的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2年8月来我院进行早期超声诊断的40例孕妇,对其采用经阴道的彩色超声诊断以及二维... 目的应用经阴道超声早期诊断以及二维声像图诊断的方法对可能有异位妊娠病患进行早期的诊断,研究诊断的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2年8月来我院进行早期超声诊断的40例孕妇,对其采用经阴道的彩色超声诊断以及二维声像图的诊断方式分析异位妊娠情况,并对其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经诊断,阴道彩色超声具有高达95%的正确诊断概率,而二维声像图诊断的结果只有55%的准确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位妊娠患者采用阴道彩色超声进行诊断效果良好,诊断具有较高的正确概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超声早期诊断 二维声像图诊断 异位妊娠 临床价值
下载PDF
腹泻患儿应用综合护理措施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晓利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25期70-72,共3页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措施在腹泻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8例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的有效率、红臀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措施在腹泻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8例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的有效率、红臀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红臀发生率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腹泻患儿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临床疗效,加快患儿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综合护理 患儿 临床效果
下载PDF
90例呼吸心跳骤停院前行心肺复苏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方四 《中外医学研究》 2012年第11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对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CPR)治疗的临床效果,另外分析肾上腺素联合血管加压素治疗心脏骤停院前心肺复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1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收治的90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抢救... 目的:探讨对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CPR)治疗的临床效果,另外分析肾上腺素联合血管加压素治疗心脏骤停院前心肺复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1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收治的90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抢救措施。随机将病例分为治疗组(肾上腺素联合血管加压素)和对照组(常规复苏),各45例。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对CPR的影响。结果:明确诊断病因的共有44例,原因不明者25例,心血管疾病21例。不同病因复苏成功率也不同,心血管疾病复苏成功率较高,达75.00%,而晚期肿瘤和不明原因猝死的患者复苏成功率均为0。结论:及时有效的实施心肺复苏可明显提高院前临床复苏的成功率,有效保护患者脏器功能,最大限度降低临床病死率。全民普及现场实施CPR的知识与技能,这样可有效缩短心肺复苏开始的时间,争取抢救时机,进一步提高CPR院前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跳骤停 院前 心肺复苏
下载PDF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洪梅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2年第22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应用与护理效果。方法:总结40例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根据临床实践逐步掌握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方法与技巧。结果: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发症较少。结论: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能提高...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应用与护理效果。方法:总结40例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根据临床实践逐步掌握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方法与技巧。结果: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发症较少。结论: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能提高给药的速度,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减少护理的工作量,并有利于配合抢救患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应用 护理
下载PDF
96例小儿肺炎的综合护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晓利 《中外医学研究》 2013年第25期82-82,共1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小儿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96例小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在正常治疗情况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小儿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96例小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在正常治疗情况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快于对照组,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综合护理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且被患儿及家属广为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肺炎 综合护理 效果
下载PDF
脑外伤患者预后的颅外影响因素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邓友邦 夏运福 《中国医药导刊》 2013年第5期802-803,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脑外伤预后的颅外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140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预后不良与预后良好两组患者年龄大小、就诊时间、创新性操作、体温、平均动脉压、血糖、血钠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结果:140例... 目的:探讨影响脑外伤预后的颅外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140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预后不良与预后良好两组患者年龄大小、就诊时间、创新性操作、体温、平均动脉压、血糖、血钠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结果:140例脑外伤患者中预后不良38例(27.14%);预后良好102例(72.86%);预后不良组体温(38.97±0.22)℃,血糖(10.89±2.23)mmol/L,血钠水平(156.68±12.67)mmol/L高于预后良好组的(38.15±0.19)℃、(8.34±1.98)mmol/L,(141.48±10.23)mmol/L;平均动脉压(11.12±2.56)Kpa低于预后良好组的(15.23±2.87)Kpa(P<0.05),是引起二次脑损伤的颅外因素。结论:影响脑外伤预后颅外因素复杂,应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进行积极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预后 颅外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