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酸解法提取脱淀粉玉米纤维中半纤维素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曲肖男 董森 +5 位作者 佟毅 姜宇佳 武丽达 王金枝 李义 吕绍武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30-34,共5页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酸解法提取脱淀粉玉米纤维中半纤维素的工艺进行优化,确定酸解的最佳酸浓度、时间、温度和料液比。结果表明:半纤维素提取的最佳条件为酸解温度110℃,时间2 h,酸浓度0.5%,料液比为1∶12.5(g/m L),在此条件下...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酸解法提取脱淀粉玉米纤维中半纤维素的工艺进行优化,确定酸解的最佳酸浓度、时间、温度和料液比。结果表明:半纤维素提取的最佳条件为酸解温度110℃,时间2 h,酸浓度0.5%,料液比为1∶12.5(g/m L),在此条件下半纤维素的提取率达94.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淀粉玉米纤维 半纤维素提取 酸解法
下载PDF
6种武陵酱香型白酒中挥发性含硫化合物差异分析
2
作者 李行 吴李玲 +6 位作者 裴荣红 朱琳 郑福平 孙金沅 李凡 李义 孙宝国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93,共11页
挥发性含硫化合物由于具有香气特征强、阈值低的特点,对食品风味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大多数挥发性含硫化合物在食品中的含量低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 C-MS)分析技术的检出限,难以被鉴定和识别。酱香型是我国白酒的主要香型,产于湖... 挥发性含硫化合物由于具有香气特征强、阈值低的特点,对食品风味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大多数挥发性含硫化合物在食品中的含量低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 C-MS)分析技术的检出限,难以被鉴定和识别。酱香型是我国白酒的主要香型,产于湖南的武陵酱香型白酒是酱香型白酒的重要代表之一。为深入探究我国酱香型白酒中重要的痕量挥发性含硫化合物的组成,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硫化学发光检测(GC×G C-SCD)技术,以6种不同类型武陵酱香型白酒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含硫化合物进行了分析。研究共定性鉴定出27种含硫化合物,其中共有含硫化合物19种,非共有含硫化合物8种,主要包括4种硫醇、6种硫酯、5种多硫醚、5种噻唑、6种噻吩、1种噻烷;对其中信噪比大于100的23种含硫化合物,采用外标曲线法进行了定量分析。依据定量分析结果,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研究确定了6种不同类型武陵酱香型白酒中挥发性含硫化合物含量的差异;14种变量投影值大于1的含硫化合物,可作为区分6种不同类型武陵酱香型白酒风味特征的差异组分。希望研究可为酱香型白酒的调配提供数据参考,为白酒企业调控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 武陵酒 白酒 含硫化合物 挥发性风味化合物
下载PDF
3种贮存方式下老白干原酒挥发性风味成分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慧珠 耿晓杰 +8 位作者 朱琳 郑福平 王新磊 李晴 李贺贺 孙宝国 李泽霞 张煜行 佟毅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5-99,共15页
贮存老熟过程是提高白酒品质的关键。以老白干白酒的原酒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自然贮存(室温)、恒温贮存(40℃)和变温贮存(每日40℃贮存12 h后自然降温12 h)3种方式贮存156 d,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GC-MS、GC-O研究老熟过程中原酒主要... 贮存老熟过程是提高白酒品质的关键。以老白干白酒的原酒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自然贮存(室温)、恒温贮存(40℃)和变温贮存(每日40℃贮存12 h后自然降温12 h)3种方式贮存156 d,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GC-MS、GC-O研究老熟过程中原酒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共定性出55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对其中43种含量相对较高且具有白酒风味特征的挥发性风味成分采用标准品外标定量的方式,监测其在156 d贮存期间含量的变化,并计算其气味活性值。结果表明:变温贮存过程中,大部分酯类含量随着时间增长逐渐升高,恒温贮存过程中大部分酯类含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变温贮存156 d时乳酸乙酯、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乙酸己酯、己酸乙酯、己酸异戊酯、异己酸乙酯、壬酸乙酯、十一酸乙酯、肉豆蔻酸乙酯、油酸乙酯、丁二酸二乙酯、壬二酸二乙酯、苯乙酸乙酯的含量高于自然贮存和恒温贮存组。恒温贮存156 d时,仅棕榈酸乙酯的含量比同天数其他2种贮存方式高。19种挥发性风味成分的香气活度值大于1,为白酒整体香气做出重要贡献。研究结果也反映出恒温老熟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出现酯类含量减少现象,建议恒温贮存的较佳时间是128 d;变温老熟能提高酯类含量,一定程度上缩短老熟时间。研究旨在为白酒原酒生产过程中工艺优化指明方向,也为白酒企业优化酒体设计方案、提升产品质量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老熟 温度 顶空固相微萃取 挥发性风味成分
下载PDF
利用味精及副产品发酵产聚谷氨酸条件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韩文静 梁颖超 +4 位作者 张广昊 张国峰 曹雪 陶进 李义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9年第3期39-42,56,共5页
以枯草芽孢杆菌为出发菌株,利用味精副产品进行发酵产聚谷氨酸。通过优化培养基配方,确定碳源、氮源及谷氨酸钠添加量;优化发酵工艺参数,确定发酵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分别以葡萄糖、玉米浸泡水为碳源和氮源,谷氨酸钠的添加量为5%;发酵p... 以枯草芽孢杆菌为出发菌株,利用味精副产品进行发酵产聚谷氨酸。通过优化培养基配方,确定碳源、氮源及谷氨酸钠添加量;优化发酵工艺参数,确定发酵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分别以葡萄糖、玉米浸泡水为碳源和氮源,谷氨酸钠的添加量为5%;发酵pH值为7.0,发酵温度为32℃,搅拌转速为300RPM,通气量为1VVM,装液量为60%,接种量为10%,发酵时间为72h时,产酸量可达57.8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聚谷氨酸 工艺优化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发酵液菌体中聚羟基脂肪酸酯的样品处理
5
作者 陈月 薛英茹 +7 位作者 刘海军 刘安妮 周卫强 杨小凡 李非 安泰 李义 佟毅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2年第12期6-10,共5页
优化气相色谱检测发酵液菌体中聚羟基脂肪酸酯含量的预处理过程。待测菌体经三氯甲烷及酯化液预处理,通过响应面优化分析方法建立二阶多项式,研究不同预处理参数对发酵液菌体中聚羟基脂肪酸酯检测含量的影响。预处理后的样品采用PH-5色... 优化气相色谱检测发酵液菌体中聚羟基脂肪酸酯含量的预处理过程。待测菌体经三氯甲烷及酯化液预处理,通过响应面优化分析方法建立二阶多项式,研究不同预处理参数对发酵液菌体中聚羟基脂肪酸酯检测含量的影响。预处理后的样品采用PH-5色谱柱(30 m×0.32 mm,0.25μm)检测。结果表明,当酯化温度为103℃,酯化时间为3.4 h,发酵液菌体样品质量浓度为12.64 g/L时,可以在较短的酯化时间内完成对菌体的预处理,保证了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羟基脂肪酸酯 响应面优化分析 酯化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