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江县暴雨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分析
1
作者 陈耀飞 陈燕丽 +2 位作者 谢映 肖鸿祥 韦德宝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8期233-236,273,共5页
基于1978—2020年环江县国家气象观测站资料和2014—2020年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以及环江县地理信息、暴雨灾情及其社会经济资料,利用GIS技术和多因子叠加的统计方法,分别综合分析了环江县的暴雨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及防灾减灾能... 基于1978—2020年环江县国家气象观测站资料和2014—2020年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以及环江县地理信息、暴雨灾情及其社会经济资料,利用GIS技术和多因子叠加的统计方法,分别综合分析了环江县的暴雨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及防灾减灾能力,得出环江县暴雨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灾害 致灾危险性 风险评估 风险区划
下载PDF
环江县旅游气象适宜度分析
2
作者 易永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5年第A01期124-125,共2页
利用环江国家地面气象站1981—2010的气象资料,对环江的气候概况、旅游气象舒适度指数和旅游不利天气情况进行分析,找出环江最适的旅游季节为3—5月和9-11月,并针对各种不利天气提出趋利避害建议。
关键词 环江 旅游气象 适宜度
下载PDF
浅谈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莫丽娜 莫丽丽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3年第A02期116-117,共2页
从环江县气象探测环境现状入手,认真分析了当前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思路对策。
关键词 气象 探测 环境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环江县中小学校防雷现状及防御对策 被引量:2
4
作者 莫丽娜 《广西气象》 2006年第A03期85-86,共2页
根据环江县中小学校的防雷现状,从电源防雷、通信电子线路与设备防雷等方面,提出了中小学校综合防雷的应用技术方案。
关键词 防雷 雷击 接地 感应雷
下载PDF
环江新气象站雷击事故分析及防雷对策 被引量:3
5
作者 覃东南 梁丽娜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6年第A01期169-170,共2页
通过环江新气象站发生的雷击事故分析,分析新型自动气象站仪器设备遭受雷击的原因从直击雷防护、感应雷防护来介绍新型自动气象站的综合防雷措施,并对新搬迁台站的防雷安装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新型自动气象站 搬迁 防雷 共用接地
下载PDF
环江县2015年7·2强降雨过程分析
6
作者 韦春苗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6年第A01期49-51,共3页
利用常规天气图资料、自动气象观测站资料,对环江县2015年7月2日强降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强降雨过程主要是由500h Pa南支波动、低层切变线共同影响造成。(2)850h Pa、700h Pa西南风增强为西南急流,为强降雨的发生提供... 利用常规天气图资料、自动气象观测站资料,对环江县2015年7月2日强降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强降雨过程主要是由500h Pa南支波动、低层切变线共同影响造成。(2)850h Pa、700h Pa西南风增强为西南急流,为强降雨的发生提供了良好地水汽条件。(3)K指数达40℃以上,SI指数迅速减小至-8.41,cape值增大,反映该地区上空有较强的对流潜势。(4)高层正涡度、中低层负涡度,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配置加上强而且深厚的垂直上升运动,给此次强降雨提供了良好的动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雨 环流背景 物理量场
下载PDF
环江县“2005-04-25”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7
作者 罗雅 《贵州气象》 2006年第B09期22-23,共2页
通过分析常规观测资料和物理量资料,对环江县2005年4月25日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特征分析,指出此次大暴雨天气是高空槽与850hPa切变线相互作用下产生的;低层暖湿舌的建立及不稳定能量区是产生强降水的条件;4月由于暖湿气流不活跃,对强降... 通过分析常规观测资料和物理量资料,对环江县2005年4月25日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特征分析,指出此次大暴雨天气是高空槽与850hPa切变线相互作用下产生的;低层暖湿舌的建立及不稳定能量区是产生强降水的条件;4月由于暖湿气流不活跃,对强降水过程除了常规资料分析外,相关物理量的分析也很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暴雨 环流形势 物理量 单站要素
下载PDF
环江县近53年降水特征分析
8
作者 莫丽娜 莫丽丽 《大科技》 2012年第12期378-379,共2页
利用1958~2010年环江县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环江县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58~2010年环江县生长季降水量变化明显,年降水量为1387.4mm,20世纪80年代和21世纪降水处于明显少雨阶段,90年代降水处于明显多雨阶段。60、70年代降... 利用1958~2010年环江县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环江县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58~2010年环江县生长季降水量变化明显,年降水量为1387.4mm,20世纪80年代和21世纪降水处于明显少雨阶段,90年代降水处于明显多雨阶段。60、70年代降雨量接近常年。但进入90年代后降水变化幅度开始增大,降水极大值和极小值均出现在90年代后。月降水量变化差异明显,4、5、6、7、8月降水占年降水量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演变规律 特征分析
下载PDF
浅谈如何做好气象基层部门出纳工作 被引量:2
9
作者 韦佩琼 叶小丽 +1 位作者 覃茹芊 吴其仁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2年第A02期152-153,共2页
从广西气象基层部门出纳工作现状出发,结合出纳工作重要性和出纳人员应有素质方面来分析讨论如何在实际中做好气象基层部门出纳工作谈一些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 气象部门 工作现状 出纳工作 素质要求
下载PDF
探索区域气象观测站社会化保障的新模式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庆华 覃茹芊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3年第A02期170-171,173,共3页
着气象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观测布网的密度、时间密度不断加大,对观测数据准确性和传递时效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促进社会资源参与区域站保障,对新形势下区域气象观测站社会化保障思路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努力提高... 着气象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观测布网的密度、时间密度不断加大,对观测数据准确性和传递时效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促进社会资源参与区域站保障,对新形势下区域气象观测站社会化保障思路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努力提高区域气象观测站运行效率和通讯传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 观测站 社会化 保障
下载PDF
自动气象站报表预审的工作流程 被引量:1
11
作者 莫丽娜 莫丽丽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0期31-32,共2页
通过对地面自动站报表预审时所需进行的工作流程进行归纳,同时针对报表中常见错误和疑难问题找出相应的处理方法,以为提高预审的效率与质量、减少报表预审错情提供参考。
关键词 自动气象站 大气探测 报表预审 工作流程
下载PDF
近50年广西喀斯特地区暴雨灾害时空变化特征
12
作者 陈耀飞 陈燕丽 +3 位作者 谢映 肖鸿祥 韦德宝 黄冬梅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9期160-163,170,共5页
暴雨是影响广西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石漠化治理和植被保护修复最重要的气象灾害。利用1971—2020年地面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量观测资料等,利用数理统计和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了近50年广西喀斯特地区暴雨灾害发生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 暴雨是影响广西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石漠化治理和植被保护修复最重要的气象灾害。利用1971—2020年地面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量观测资料等,利用数理统计和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了近50年广西喀斯特地区暴雨灾害发生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50年广西喀斯特地区暴雨灾害主要集中在春、夏季。(2)≥50 mm暴雨累积日数和≥50 mm暴雨累积雨量都呈不明显增加变化趋势,春季减少其他季节为增加变化。逐10年变化中≥50 mm暴雨累积日数比暴雨累积量表现出更强的波动性。(3)近50年研究区中部(河池市西南部)、东北部(桂林市东北部)是暴雨多发地区,多数地区≥50 mm暴雨累积日数、≥50 mm暴雨累积雨量为增加变化,但两者空间差异较大,桂林市东北部暴雨增加趋势明显,但局部地区暴雨日数变化和暴雨日数变化趋势并不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暴雨灾害 时空分布 变化趋势
下载PDF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提升部门企业核心竞争力 被引量:3
13
作者 莫丽娜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8年第A01期94-96,共3页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人才建设、技术创新、机制创新、争创品牌、企业文化等方面提出了提升部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举措和粗浅思考。
关键词 企业核心竞争力 科学发展观 举措和思考
下载PDF
有线电视系统雷电防护措施的设计 被引量:5
14
作者 罗雅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7年第A01期122-124,共3页
对有线电视系统而言,雷电防护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通过对雷电的种类及雷电入侵有线电视系统途径的分析,探讨了如何对系统中的接收天线、前端设备等环节进行雷电防护设计,对雷电防护中的接地技术也作了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 有线电视 防雷措施 接地技术
下载PDF
GTC2型系统对提高高空备份应急能力的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莫益江 韦肖林 覃茹芊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3年第2期80-83,共4页
通过对GTC2型系统的设备安装、使用流程、探测过程应急对接、数据接收处理、报文编发等多个方面的分析,找出面对各种突发应急探测活动过程应如何正确操作、灵活使用、及时处理方法,充分发挥GTC2型接收系统对高空探测活动的有效应急备份... 通过对GTC2型系统的设备安装、使用流程、探测过程应急对接、数据接收处理、报文编发等多个方面的分析,找出面对各种突发应急探测活动过程应如何正确操作、灵活使用、及时处理方法,充分发挥GTC2型接收系统对高空探测活动的有效应急备份作用,力保高空气象观测资料"三性"要求,以期提高高空观测业务质量控制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TC2系统 使用流程 应急对接 数据处理
下载PDF
做好冰雹观测 减免错情发生 被引量:3
16
作者 莫丽娜 《贵州气象》 2006年第B09期61-62,共2页
围绕如何避免或减少错情的发生这一中心,从4个方面提出应对措施。在实际工作中,观测员可按该文所述做1个的流程表或各种卡片,一旦遇到冰雹天气,照章去做,避免慌乱中出差错,从而可以避免或减少错情。
关键词 冰雹 重要天气报 避免 错情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土壤湿度对持续降水响应研究
17
作者 陈耀飞 韦德宝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8年第A01期83-84,共2页
利用2011-2015年贵州省喀斯特地区50个土壤湿度自动观测站逐日土壤湿度观测资料和50个常规地面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逐日平均土壤湿度,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贵州持续4日降水对喀斯特地区粘壤土土壤湿度影响.结果表明:持续4日降水在... 利用2011-2015年贵州省喀斯特地区50个土壤湿度自动观测站逐日土壤湿度观测资料和50个常规地面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逐日平均土壤湿度,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贵州持续4日降水对喀斯特地区粘壤土土壤湿度影响.结果表明:持续4日降水在降水等级0.1-1.0mm、1.1-9.9mm对喀斯特地区粘壤土主要影响深度为0cm,降水量过小影响的土壤深度浅,土壤湿度增量范围小.当降水量大于10mm以后主要影响深度、最大影响深度为100cm.降水量越大对浅层土壤湿度影响先增后减,而对于深层土壤(80-100cm)土壤湿度增量范围基本持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土壤湿度 降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