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在皮肤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构想 被引量:2
1
作者 闫璐 邱贤文 +2 位作者 梅奕洁 谭锐 刘宇静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19-122,共4页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和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AR)具有沉浸感、多感知性、交互性等特点,已初步应用于医学教育。传统的皮肤病教学主要采用2D媒体技术,但其实际应用仍有一定局限性。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将VR/AR...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和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AR)具有沉浸感、多感知性、交互性等特点,已初步应用于医学教育。传统的皮肤病教学主要采用2D媒体技术,但其实际应用仍有一定局限性。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将VR/AR技术应用于皮肤病学领域可能成为新趋势。该文结合皮肤科教学及VR/AR技术的特点,借鉴国内其他领域VR/AR应用的实践经验,总结了国外目前的技术系统应用现状,提出在皮肤科教学中建立VR/AR系统形成虚拟模型的新构想,并阐述了其应用优势,旨在通过创新教学资源及方法来提高教学水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认知及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增强现实技术 皮肤科 教学创新
下载PDF
案例教学法融合情景模拟在皮肤外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2
作者 闫璐 邱贤文 +2 位作者 梅奕洁 谭锐 魏姗姗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2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融合情景模拟在皮肤外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级、2021级规培生为研究对象,选择2020级皮肤外科规培生为对照组(20名),采取传统教学法;2021级皮肤外科规培生为实验组(21名),采取案例教学法融合情景模...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融合情景模拟在皮肤外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级、2021级规培生为研究对象,选择2020级皮肤外科规培生为对照组(20名),采取传统教学法;2021级皮肤外科规培生为实验组(21名),采取案例教学法融合情景模拟。统计两组教学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中文版(CTDI-CV)得分、教学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理论知识、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及总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CTDI-CV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批判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课程兴趣、教学观念、教学能力、学习安排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融合情景模拟应用于皮肤外科实习教学中,能提高学生教学成绩,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还可提高教学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情景模拟 皮肤外科 教学成绩 评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满意度
下载PDF
以坏死性皮肤血管炎为主要表现的皮肌炎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于磊 张堂德 +2 位作者 王霞 张帆 邱贤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51-452,共2页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53岁。因反复低热、面部红斑、脱发、肌肉疼痛,伴双上肢关节皮肤溃疡1年余,加重1周,于2006年2月收治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皮肤科。患者1年前反复低热,眼睑、颜面部出现水肿性紫红色斑片.头发脱落明显,全身...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53岁。因反复低热、面部红斑、脱发、肌肉疼痛,伴双上肢关节皮肤溃疡1年余,加重1周,于2006年2月收治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皮肤科。患者1年前反复低热,眼睑、颜面部出现水肿性紫红色斑片.头发脱落明显,全身肌肉疼痛,下蹲、起立困难,双上肢上举困难,双手握力下降,双手指有麻木、刺痛感,并双肘关节、掌指关节、指间关节伸面皮肤红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血管炎 坏死性
下载PDF
5%咪喹莫特乳膏对BALB/c小鼠皮肤组织和外周血VEGF mRNA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苑 孙乐栋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56-558,共3页
目的研究5%咪喹莫特对BALB/c小鼠皮肤组织和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mRNA)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诱导银屑病小鼠动物模型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5%咪喹莫特乳膏规律地涂抹于BALB/c小鼠背部皮肤,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检测皮... 目的研究5%咪喹莫特对BALB/c小鼠皮肤组织和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mRNA)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诱导银屑病小鼠动物模型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5%咪喹莫特乳膏规律地涂抹于BALB/c小鼠背部皮肤,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检测皮肤组织和外周血中VEGF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5%咪喹莫特乳膏涂抹小鼠背部皮肤5天后出现类似银屑病样皮损;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示:涂药8d后,在皮肤组织和外周血中,实验组小鼠的VEGF mRNA表达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小鼠的VEGF mRNA表达量,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5%咪喹莫特乳膏成功诱导银屑病动物模型的机理可能与其能上调皮肤组织和外周血VEGF mR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喹莫特 银屑病小鼠模型 实时荧光定量PCR BALB/C小鼠
下载PDF
血小板活化因子与皮肤病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堂德 陈明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24-326,共3页
1972年美国的Benveniste 将来源于致敏嗜碱性粒细胞的一种能引起血小板聚集的可溶性因子命名为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但直到80年代PAF 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在一些疾病发病机理中的重要地位才受到重视。近年来PAF
关键词 血小板 皮肤病 PAF
下载PDF
皮肤血管瘤与皮肤血管畸形的分类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堂德 李琳琳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5年第6期474-476,共3页
在国内外的教科书上对皮肤血管瘤和皮肤血管畸形的认识仍然存在不统一的现象,临床医生对这两个术语经常相互混淆。有认为皮肤先天性血管瘤包括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也有认为皮肤血管畸形是血管瘤的一种临床类型,更普遍的观点认为血管瘤是... 在国内外的教科书上对皮肤血管瘤和皮肤血管畸形的认识仍然存在不统一的现象,临床医生对这两个术语经常相互混淆。有认为皮肤先天性血管瘤包括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也有认为皮肤血管畸形是血管瘤的一种临床类型,更普遍的观点认为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血管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血管瘤 皮肤血管畸形 脉管性疾病
下载PDF
抗C_3ELISA法检测皮肤血管炎病人血清CIC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堂德 周鼎耀 陈汝庚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47-147,共1页
采用抗C3ELISA和DIF技术分别检测了48例皮肤血管炎病人血清内3种CIC和皮损内3种TIC。结果表明CIC与TIC有密切的关系;TIC主要来源于血液,不同疾病血清CIC的类型不一样。血清CIC水平与病情活动性有... 采用抗C3ELISA和DIF技术分别检测了48例皮肤血管炎病人血清内3种CIC和皮损内3种TIC。结果表明CIC与TIC有密切的关系;TIC主要来源于血液,不同疾病血清CIC的类型不一样。血清CIC水平与病情活动性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血管炎 ELISA 免疫复合物
下载PDF
以皮肤损害为首发表现的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转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1例
8
作者 梁文丽 张苑 +2 位作者 周金洁 钟益萍 孙乐栋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1-303,共3页
患者男,64岁。2009年3月前因胸痛伴发热、血常规异常4周余就诊,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经化疗后好转出院。出院后1月余躯干、四肢出现红色丘疹、结节、浸润性斑块,组织病理为皮肤白血病。骨髓检查... 患者男,64岁。2009年3月前因胸痛伴发热、血常规异常4周余就诊,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经化疗后好转出院。出院后1月余躯干、四肢出现红色丘疹、结节、浸润性斑块,组织病理为皮肤白血病。骨髓检查、免疫分型证实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皮肤白血病
下载PDF
mTOR、Beclin1和LC3在非黑色素瘤性皮肤肿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5
9
作者 魏姗姗 严卿文 +4 位作者 闫璐 邱贤文 赖宽 肖莎 米向斌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279-2283,共5页
目的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轻链(LC)3在非黑色素瘤性皮肤肿瘤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7例脂溢性角化、27例基底细胞癌、27例鳞状细胞癌及15例正常皮肤中mTOR、Beclin1和... 目的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轻链(LC)3在非黑色素瘤性皮肤肿瘤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7例脂溢性角化、27例基底细胞癌、27例鳞状细胞癌及15例正常皮肤中mTOR、Beclin1和LC3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论mTOR在正常皮肤组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5);Beclin1和LC3在鳞状细胞癌组中的表达均低于其他三组(P<0.05);Ki-67在鳞状细胞癌(37.48%)中表达显著高于基底细胞癌(27.00%,P<0.05)。mTOR、Beclin1和LC3在非黑色素瘤性皮肤肿瘤中的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有关。结论mTOR/Beclin1/LC3信号通路可能与非黑色素瘤性皮肤肿瘤的发病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黑色素瘤性皮肤肿瘤 MTOR BECLIN1 LC3
下载PDF
雄激素性脱发的皮肤镜征象及其意义 被引量:8
10
作者 易梅 李静 +1 位作者 徐雅亚 孙乐栋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60-62,共3页
目的:观察雄激素性脱发(AGA)患者的皮肤镜征象。方法:收集30例雄激素性脱发患者,16例斑秃患者及24例健康对照组的皮肤镜征象及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雄激素性脱发皮肤镜征象按照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毛干直径差异>20... 目的:观察雄激素性脱发(AGA)患者的皮肤镜征象。方法:收集30例雄激素性脱发患者,16例斑秃患者及24例健康对照组的皮肤镜征象及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雄激素性脱发皮肤镜征象按照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毛干直径差异>20%、蜂窝状色素沉着、毳毛增多、单一毛囊单位增多、白色鳞屑增多、毛细血管扩张、褐色毛周征、白点征、局部无毛症等,其中毛干直径差异>20%发生率最高。毛干直径差异>20%、蜂窝状色素沉着、单一毛囊单位增多、毳毛增多、白点征、褐色毛周征的发生率在雄激素性脱发患者明显高于健康人群;黄点征、黑点征、断发、感叹号发的发生率在雄激素性脱发患者则低于斑秃患者。结论:皮肤镜在早期诊断脱发疾病上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中毛干直径差异>20%是诊断AGA早期病程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性脱发 皮肤镜 皮肤镜征象 毛干直径异质性 早期诊断
下载PDF
皮肤血管炎治疗现状
11
作者 张堂德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0年第4期48-50,共3页
及时去除病因,如停用可疑的药物,治疗相关疾病,消除感染病灶。急性和亚急性过敏性血管炎的病因治疗有相当重要价值,如一些病例在成功地去除牙周脓肿后,紫癜和坏死性损害迅速消退。多数血管炎还应注意保暖和休息,过敏性紫癜并无特... 及时去除病因,如停用可疑的药物,治疗相关疾病,消除感染病灶。急性和亚急性过敏性血管炎的病因治疗有相当重要价值,如一些病例在成功地去除牙周脓肿后,紫癜和坏死性损害迅速消退。多数血管炎还应注意保暖和休息,过敏性紫癜并无特别的治疗方法,最好的方法就是休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现状 皮肤血管炎 休息 病因治疗 坏死性 过敏性血管炎 牙周脓肿 去除 消除 保暖
下载PDF
皮肤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策略
12
作者 张苑 余南生 孙乐栋 《皮肤科学通报》 2022年第3期187-192,M0003,共7页
外科手术作为治疗皮肤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在临床治疗当中应当遵循肿瘤外科的规范化诊疗原则,同时也应当推进多学科合作理念的实践,来辅助制定方案和实施手术。皮肤恶性肿瘤治疗目标的实现,从诊断到治疗到随访都需要多方的协作,既需要... 外科手术作为治疗皮肤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在临床治疗当中应当遵循肿瘤外科的规范化诊疗原则,同时也应当推进多学科合作理念的实践,来辅助制定方案和实施手术。皮肤恶性肿瘤治疗目标的实现,从诊断到治疗到随访都需要多方的协作,既需要病理诊断,也需要借助肿瘤学的理念明确肿瘤的切除范围和手术方案,肿瘤和手术造成的软组织损伤则需要利用整形外科技术进行修复和重建,最终通过多学科的诊治为患者带来良好的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恶性肿瘤 外科治疗
下载PDF
999皮炎平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300例疗效观察
13
作者 张文玉 牟之新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2年第9期78-78,共1页
关键词 临床分析 999皮炎平 治疗 湿疹 皮炎类皮肤病 疗效
下载PDF
ZL—938Ⅰ型综合仪治疗皮肤病359例疗效观察
14
作者 张文玉 廖元兴 +1 位作者 曹志明 常俭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1995年第2期40-40,共1页
1994年8月以来,我们应用ZL—938Ⅰ型综合治疗仪(解放军第四五八医院生产)治疗359例皮肤病,现总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359例皮肤病患者均为门诊患者。男性149例,女性210例。年龄14—54岁,平均23.6岁。病程3周—2年,平均3.8月。
关键词 皮肤病 ZL-938Ⅰ型综合治疗仪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评《实用皮肤美容治疗学》
15
作者 张文玉 《滨州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107-107,共1页
王自彬、聂意飞主编,秦士德教授审阅,由滨州医学院、山东省立医院、桂林医学院、广州暨南大学医学院与第一军医大学等单位集体编写的《实用皮肤美容治疗学》是一本很有实用价值的专著。本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王自彬、聂意飞主编,秦士德教授审阅,由滨州医学院、山东省立医院、桂林医学院、广州暨南大学医学院与第一军医大学等单位集体编写的《实用皮肤美容治疗学》是一本很有实用价值的专著。本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皮肤美容治疗学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随着我国经济建没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美容医学渐为人们所重视。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艺术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立医院 第一军医大学 美容医学 桂林医学院 滨州医学院 单位集体 生活艺术 美容手术 医学院校 整形科
下载PDF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患者皮损内纤维蛋白的光镜与电镜观察
16
作者 张堂德 梁应权 《皮肤病与性病》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8,共4页
用普通病理、直接免疫荧光技术及电镜观察了7例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患者皮损内纤维蛋白,发现血管壁纤维蛋白样变性是纤维蛋白沉积的结果,纤维蛋白沉积是继发性的,但它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及血管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纤维蛋白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 免疫荧光技术 电镜
下载PDF
白芍总苷辅助治疗SLE对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钟益萍 米向斌 +1 位作者 张堂德 孙乐栋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2期4311-4313,共3页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GP)辅助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对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健康对照组、常规组、TGP组外周血CD4+CD25+T细胞比率。结果 SLE患者CD4+CD25+T细胞表达率为(6.15±1.21)%,...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GP)辅助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对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健康对照组、常规组、TGP组外周血CD4+CD25+T细胞比率。结果 SLE患者CD4+CD25+T细胞表达率为(6.15±1.21)%,健康对照组CD4+CD25+T细胞表达率为(12.30±1.78)%。活动期SLE患者与健康对照组CD4+CD25+T细胞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3,P<0.05);常规组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T细胞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0,P<0.05);TGP组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T细胞的表达水平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16.68,P<0.05)。常规组外周血CD4+CD25+T细胞的表达水平为(9.34±1.37)%,TGP组外周血CD4+CD25+T细胞的表达水平为(11.49±1.1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6,P<0.05)。结论活动期SLE患者CD4+CD25+T细胞表达率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SLE患者经过TGP辅助治疗后CD4+CD25+T细胞表达率显著提高。TGP治疗可能作用于CD4+CD25+T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流式细胞术 CD4+CD25+T细胞 白芍总苷
下载PDF
盐酸伐昔洛韦片联合匹多莫德片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观察 被引量:24
18
作者 张潇艺 邓列华 +6 位作者 胡云峰 赵刚 刘赛君 孙乐栋 罗育武 谢明 金泓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1-444,共4页
目的:评价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联合口服匹多莫德片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采用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联合口服匹多莫德片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 目的:评价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联合口服匹多莫德片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采用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联合口服匹多莫德片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治疗,疗程均2个月,随访6个月。结果:总体效果评价中,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8%、95.4%,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53.3%、90.7%,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与口服匹多莫德片联合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疗效好,且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纯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是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较好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盐酸伐昔洛韦片 匹多莫德片
下载PDF
婴儿血管瘤的药物治疗 被引量:12
19
作者 唐妮娜 张堂德 邱贤文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7-169,共3页
婴儿血管瘤是儿童最常见的一种肿瘤,发病率达10%。婴儿血管瘤具有一定自限性,通常在1岁内出现快速增殖期,部分血管瘤可自行消退。有些婴儿血管瘤在快速增殖期出现溃疡、出血、畸形或者感染时,需要及时予以干预治疗。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多... 婴儿血管瘤是儿童最常见的一种肿瘤,发病率达10%。婴儿血管瘤具有一定自限性,通常在1岁内出现快速增殖期,部分血管瘤可自行消退。有些婴儿血管瘤在快速增殖期出现溃疡、出血、畸形或者感染时,需要及时予以干预治疗。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包括:糖皮质激素、干扰素、平阳霉素等。普萘洛尔是一种治疗婴儿血管瘤的新方法,安全有效。特别是对于伴有一些严重并发症,能够在合适的时机选择恰当的药物治疗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血管瘤 糖皮质激素 普萘洛尔 干扰素Α-2A 平阳霉素
下载PDF
光子痤疮治疗仪治疗寻常痤疮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美蓉 张帆 张堂德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74-474,共1页
关键词 痤疮 寻常 光子痤疮治疗仪 药物面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