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微球助悬剂中过氧化值
1
作者 段盼盼 吴姿 +2 位作者 赵丽娟 苏日佳 王燕清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7期75-78,共4页
目的建立测定微球注射剂用助悬剂中过氧化值的电位滴定方法。方法用磷酸调节助悬剂的pH值,加饱和碘化钾溶液振摇反应后,加碘滴定液(0.005 mol/L),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01 mol/L)滴定,用电位滴定仪测定过氧化值。结果方法在pH 4.0~5.0... 目的建立测定微球注射剂用助悬剂中过氧化值的电位滴定方法。方法用磷酸调节助悬剂的pH值,加饱和碘化钾溶液振摇反应后,加碘滴定液(0.005 mol/L),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01 mol/L)滴定,用电位滴定仪测定过氧化值。结果方法在pH 4.0~5.0范围内耐用(RSD=2.23%),精密度良好(RSD=1.49%),回收率在88.46%~114.10%,准确度高,测得4批助悬剂过氧化物量为2.75~3.98μmol/100 ml。结论本方法绿色环保,灵敏度高,适用于微球助悬剂一类过氧化值极低的液体药物制剂中过氧化值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球 助悬剂 过氧化值 电位滴定法
下载PDF
注射用利培酮微球的研制及体外释放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剑 马思萌 +1 位作者 金鑫 程刚 《中国处方药》 2023年第4期23-26,共4页
目的制备注射用利培酮微球,并对其体外释放进行研究。方法以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PLGA)为载体材料,选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注射用利培酮微球,并采用f_(2)相似因子考察不同处方的自制样品和参比制剂的体外释放曲线相似性。结果通过调整二... 目的制备注射用利培酮微球,并对其体外释放进行研究。方法以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PLGA)为载体材料,选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注射用利培酮微球,并采用f_(2)相似因子考察不同处方的自制样品和参比制剂的体外释放曲线相似性。结果通过调整二氯甲烷用量,筛选出了最佳处方,其微球释放曲线与参比制剂的相似性大于50。结论成功制备了注射用利培酮微球,自制的利培酮微球与参比制剂的体外释放行为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球 利培酮 体外释放
下载PDF
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用于助悬剂中乙二醇二甘醇和三甘醇残留量测定方法研究
3
作者 段盼盼 赵丽娟 +2 位作者 吴姿 杨子妮 王燕清 《实用医技杂志》 2024年第4期241-244,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微球注射剂用助悬剂中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HP-INNOWAX毛细管柱(30 m×0.32 mm,0.5μm),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50℃,柱温箱程...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微球注射剂用助悬剂中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HP-INNOWAX毛细管柱(30 m×0.32 mm,0.5μm),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50℃,柱温箱程序升温,载气为N2,流速1.0 ml/min,分流比1∶1。结果3种成分完全分离;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的定量限浓度分别为1.174、1.166、1.079μg/ml;质量浓度分别在1.174~234.80、1.166~233.28、1.079~215.76μg/ml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6.2%、96.3%、101.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1%、3.1%、5.2%;4批样品中均未检出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结论本方法可用于测定助悬剂中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法 气相 乙二醇 助悬剂 二甘醇 三甘醇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药用辅料聚乳酸中丙交酯残留量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智慧 尹霞 +3 位作者 王燕清 徐朋 何玉华 陈斌 《海峡药学》 2020年第6期50-51,共2页
目的建立聚乳酸中丙交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HP-5(30.0m×0.32mm,0.25μm),柱温150℃;分流比10∶1;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器温度为250℃,进样口温度为200℃。结果丙交酯在9... 目的建立聚乳酸中丙交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HP-5(30.0m×0.32mm,0.25μm),柱温150℃;分流比10∶1;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器温度为250℃,进样口温度为200℃。结果丙交酯在90.1~675.9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6.5%,RSD为3.3%(n=9),定量限为2.9μg·mL^-1。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灵敏度高,结果可靠,适用于聚乳酸中丙交酯的残留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气相色谱法 丙交酯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下关于我国药品特别审批程序的思考
5
作者 吴忠虹 董丽 顾玲玲 《中国处方药》 2022年第9期47-49,共3页
针对2019年底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的暴发,本文通过整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特殊审批程序的法规政策,分析国家药监部门采用药品特别审批程序批准了临床急需药品的案例,探讨我国特别审批程序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事项。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特别审批
下载PDF
药品生产许可证(委托他人生产情形)申请思路探究
6
作者 周霞 金鑫 +2 位作者 王月明 李雯婷 陈剑 《海峡药学》 2022年第6期151-154,共4页
目的探究药品生产许可证(委托他人生产情形)申请的思路。方法通过阅读相关法规要求和参考文献,结合个人和行业发展的相关经验,在拟持有产品、申请主体、质量体系、受托企业、委托生产、申请材料、申请和获批等方面探究药品生产许可证B... 目的探究药品生产许可证(委托他人生产情形)申请的思路。方法通过阅读相关法规要求和参考文献,结合个人和行业发展的相关经验,在拟持有产品、申请主体、质量体系、受托企业、委托生产、申请材料、申请和获批等方面探究药品生产许可证B证的申请思路。结果伴随着MAH制度的正式实施,药品研发机构、商业公司等非药品生产企业申请成为MAH,药品外包委托生产行业发展迅速,药品生产许可证B证的申请显得尤为重要,上述单位对从事药品生产活动的受托企业监督管理能力普遍较弱,在药品生产许可证B证的申请方面,思路普遍不够清晰。结论申请人需要按照相关的法规要求,结合自身、受托企业、拟持有产品情况进行药品生产许可证B证的申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 生产许可证 委托生产 申请思路
下载PDF
用UPLC-MS/MS法定量检测大鼠血浆中司美格鲁肽含量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唐琦 劳淑华 +6 位作者 王子哲 叶观莲 郭地利 陈倩倩 杨志伟 王燕清 徐朋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16-1320,共5页
目的建立雄性SD大鼠血浆中司美格鲁肽的定量方法,并应用于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在大鼠体内单次给药和多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UPLC-MS/MS)对大鼠血浆中司美格鲁肽含量进行测定。样品预处... 目的建立雄性SD大鼠血浆中司美格鲁肽的定量方法,并应用于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在大鼠体内单次给药和多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UPLC-MS/MS)对大鼠血浆中司美格鲁肽含量进行测定。样品预处理:血浆样品100μL经甲醇-乙腈(3∶7)沉淀后取上清液使用Oasis MAXμElution 96孔板进行固相萃取(SPE);色谱条件:采用Waters CSHTMC18色谱柱(130?,2.1 mm×50 mm,1.7μm),5%乙腈水溶液(含0.1%甲酸)为A相,95%乙腈水溶液(含0.1%甲酸)为B相进行洗脱,流速为0.6 mL·min^(-1),进样体积为10μL;质谱条件: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ESI+)模式,司美格鲁肽和内标利拉鲁肽的多反应监测(MRM)离子通道为m/z 1029.3→m/z 1238.2和m/z 938.6→m/z 1064.4。最后,在大鼠体内进行司美格鲁肽单次和多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建立了一种快速且稳健的大鼠血浆中司美格鲁肽含量检测方法,检测时间2.5 min,定量范围为1.00~500 ng·mL^(-1)。方法的选择性、基质效应均符合接受标准。批内和批间准确度在-9.5%~4.1%,批内和批间精密度不超过13.4%。在实验条件下,样品均稳定。大鼠体内单次给药t1/2约7.6 h,多次给药蓄积指数为1.21。结论UPLC-MS/MS能准确定量雄性大鼠血浆中司美格鲁肽含量,结果表明司美格鲁肽在大鼠体内的代谢较快,0.05 mg·kg^(-1)·d^(-1)连续每天给药一次没有明显的药物蓄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美格鲁肽 生物分析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 方法学验证 药代动力学
原文传递
既往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疾病研究对抗COVID-19药物研发的启示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慧 高振 +5 位作者 林跃家 万妮 陈斌 王燕清 张慧 张星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3-524,共12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并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COVID-19是急性爆发性疾病,目前尚无靶向治疗特效药或疫苗上市,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由于时间紧迫,市场急需,这给医药领域的新药研发带来了巨大挑战。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并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COVID-19是急性爆发性疾病,目前尚无靶向治疗特效药或疫苗上市,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由于时间紧迫,市场急需,这给医药领域的新药研发带来了巨大挑战。针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充分借鉴既往的病毒(如流感病毒、SARS病毒、MERS病毒、埃博拉病毒等)引起的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防治理论和经验,快速形成有效的药物研发方案,是医药工业界应对新突发传染病的重要使命和有力抓手。本文综述了SARS-Co V-2与其他既往流行性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发现、疫情蔓延和防治,剖析了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总结了既往病毒感染及防治药物的研究进展,以期为COVID-19的药物研发提供思路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呼吸道疾病 新型冠状病毒 SARS MERS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肺部给药
原文传递
肺部吸入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9
作者 万妮 陈斌 +2 位作者 李合 叶伟伦 王慧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386-1395,共10页
肺部给药系统具有起效快、疗效好、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等优点,已成为一种倍受关注的给药方式。在全球新型给药系统药物市场中,肺部吸入给药系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哮喘等与呼吸道相关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广泛的... 肺部给药系统具有起效快、疗效好、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等优点,已成为一种倍受关注的给药方式。在全球新型给药系统药物市场中,肺部吸入给药系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哮喘等与呼吸道相关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将从吸入制剂的最新分类、美国FDA已上市产品情况和创新性产品研究进展等方面入手,对目前最新的吸入制剂进行综述,为今后肺部吸入制剂的研发创新提供思路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给药系统 美国FDA吸入产品 吸入液体制剂 吸入气雾剂 吸入粉雾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