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在泌尿外科的应用与科室管理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朝晖 张志伟 +4 位作者 周文龙 王名伟 黄滔 楚晨龙 赵晨晖 《中国医院》 2009年第3期61-62,共2页
随着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运用数字化手段进行医院管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医院的数字化建设离不开各个科室的数字化。本文介绍了瑞金医院卢湾分院泌尿外科应用数字化平台开展医疗工作、进行科室管理的实践,结合实际,总结需要... 随着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运用数字化手段进行医院管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医院的数字化建设离不开各个科室的数字化。本文介绍了瑞金医院卢湾分院泌尿外科应用数字化平台开展医疗工作、进行科室管理的实践,结合实际,总结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泌尿外科 应用 管理
下载PDF
泌尿系统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生存预后分析:基于SEER数据库的一项研究
2
作者 夏宇 刘溪 +6 位作者 徐丹枫 黄滔 杨安卿 马斌斌 崔仁杰 李梦芸 赵晨晖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23年第2期92-97,110,共7页
目的 探究影响泌尿系统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PMMU)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案。方法 筛选并获取SEER数据库中55例PMMU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分析法计算患者的总生存(OS)率及肿瘤特异性生存(CSS)率,对随访数据进行单因素及... 目的 探究影响泌尿系统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PMMU)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案。方法 筛选并获取SEER数据库中55例PMMU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分析法计算患者的总生存(OS)率及肿瘤特异性生存(CSS)率,对随访数据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分析因素包括性别、年龄、诊断年份、种族、肿瘤原发部位、肿瘤分期、肿瘤原发灶手术方式、区域淋巴结清扫、放化疗情况、围手术期系统治疗、原发肿瘤大小。结果 PMMU患者的CSS期平均为84.1个月,1年、3年、5年的CSS率分别为76.1%、42.8%、32.4%;OS期平均为57.8个月,1年、3年、5年的OS率分别为72.8%、36.5%、25.1%。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原发部位、肿瘤分期为影响患者CSS、OS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而手术、放化疗及围手术期系统治疗对患者预后无明显改善。结论 本研究得出肿瘤的原发部位和分期为PMMU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可用于预测患者的预后,而现阶段的治疗手段对PMMU患者的预后无明显改善,未来还需不断探索更多新型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系统 黑色素瘤 预后 无病生存 SEER数据库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经腹腔镜下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4
3
作者 杨如美 徐寅 +1 位作者 顾美珍 陈洁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22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FTS)理念在经腹腔镜下行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2月在瑞金医院卢湾分院因PCa而行腹腔镜下PCa根治术的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FTS)理念在经腹腔镜下行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2月在瑞金医院卢湾分院因PCa而行腹腔镜下PCa根治术的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实施FTS护理将其分为FTS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FTS组患者在围术期实施FTS护理,而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拔除引流管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果 FTS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提前,术后住院天数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显著降低,拔除引流管时间提前,总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PCa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实施FTS护理方案安全、有效,具有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优势,有利于患者手术后创伤应激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腹腔镜手术 前列腺癌 围术期
下载PDF
尿膀胱癌抗原、CYFRA21-1和透明质酸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华 张华 +4 位作者 项明洁 张志伟 周文龙 沈周俊 黄海峰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8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评价尿膀胱癌抗原(urinary bladder cancer antigen,UBC)、CYFRA21-1和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在膀胱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53例膀胱癌患者、25例泌尿系统良性疾病患者和13名健康志愿者的尿UBC,并采用RI... 目的:评价尿膀胱癌抗原(urinary bladder cancer antigen,UBC)、CYFRA21-1和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在膀胱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53例膀胱癌患者、25例泌尿系统良性疾病患者和13名健康志愿者的尿UBC,并采用RIA法检测其CYFRA21-1和HA,同时行尿细胞学检查。结果:①通过ROC曲线确定UBC、CYFRA21-1和HA的最适临界值分别为7.5μg/L、2.85ng/mL和154.47ng/mL,3种尿肿瘤标志诊断膀胱癌的灵敏度分别为86.8%、86.8%、71.7%,与尿细胞学检查(32.1%)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种方法的特异度分别为76.3%、78.9%、84.2%、97.4%;阳性预期值分别为83.6%、85.2%、86.4%、94.4%;阴性预期值分别为80.6%、81.1%、68.1%、50.7%。②3种尿肿瘤标志联合检测诊断灵敏度可提高至96.2%。结论:尿UBC、CYFRA21-1和HA检测技术简便,具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其联合检测更有助于诊断膀胱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膀胱癌抗原 CYFRA21-1 透明质酸 膀胱癌 细胞角蛋白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改良膀胱颈重建术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控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名伟 刘定益 +5 位作者 周文龙 王健 张志伟 黄滔 楚晨龙 张朝晖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21-322,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膀胱颈重建术在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控的作用。方法:对30例前列腺癌患者采用保护尿道膜部括约肌和前列腺旁血管神经索,在重建的膀胱颈部后壁折叠缝合1针。结果:30例术后随访3-40个月。膀胱控尿正常者28例,轻度压力性尿失... 目的:探讨改良膀胱颈重建术在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控的作用。方法:对30例前列腺癌患者采用保护尿道膜部括约肌和前列腺旁血管神经索,在重建的膀胱颈部后壁折叠缝合1针。结果:30例术后随访3-40个月。膀胱控尿正常者28例,轻度压力性尿失禁1例,急迫性尿失禁1例。结论:保护尿道膜部括约肌,血管神经索和重建的膀胱颈部后壁折叠缝合1针能减少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膀胱颈重建术 尿失禁
下载PDF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热的原因及处理 被引量:12
6
作者 黄滔 张志伟 +5 位作者 王名伟 张朝晖 楚晨龙 赵晨晖 杨安卿 周文龙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67-469,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发热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8年11月102例行PCNL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6例(15.7%)患者的体温>38.5℃。对发热的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 35例术前尿培养(+)的...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发热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8年11月102例行PCNL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6例(15.7%)患者的体温>38.5℃。对发热的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 35例术前尿培养(+)的患者中,有15例PCNL后出现发热。6例DJ管造瘘管位置不佳或脱落的患者中,4例术后出现发热。16例发热的患者中,转折结石直径>3cm13例,铸形结石6例,其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术中肾盂黏膜损伤较大。16患者根据血、尿培养结果应用抗生素,并予物理降温等治疗后,发热均消退。结论发热是PCNL后常见的并发症,术前尿路感染和引流不畅是发热的主要原因。保持引流通畅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最主要的处理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经皮肾镜取石术 发热
下载PDF
p27蛋白在不同分型腺性膀胱炎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杨安卿 张志伟 +7 位作者 王名伟 黄滔 张朝晖 楚晨龙 赵晨辉 马斌斌 顾美珍 周文龙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8期1023-1025,共3页
目的:分析P27蛋白在不同临床分型和病理分型的腺性膀胱炎中的表达,探讨不同分型腺性膀胱炎的恶变可能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85例腺性膀胱炎组织进行临床分型和病理分型,25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 目的:分析P27蛋白在不同临床分型和病理分型的腺性膀胱炎中的表达,探讨不同分型腺性膀胱炎的恶变可能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85例腺性膀胱炎组织进行临床分型和病理分型,25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不同类型的腺性膀胱炎组织和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P27蛋白的表达程度,并利用全自动显微镜及图像分析系统对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进行图像采集及统计分析。结果:不同临床分型的腺性膀胱炎组织中,乳头型和肠腺瘤型腺性膀胱炎的P27蛋白阳性表达均显著低于正常膀胱组织(P<0.01),而慢性炎症型和滤泡型腺性膀胱炎的P27蛋白阳性表达与正常膀胱组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型的腺性膀胱炎组织中,肠化生型和前列腺型腺性膀胱炎的P27蛋白阳性表达均低于正常膀胱黏膜组织(P<0.01),而移行上皮型腺性膀胱炎的P27蛋白阳性表达与正常膀胱组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分型中,乳头型和肠腺瘤型腺性膀胱炎可能为癌前病变;病理分型中,肠化生型和前列腺型腺性膀胱炎可能为癌前病变。对于乳头型和肠腺瘤型腺性膀胱炎伴有肠化生或前列腺上皮化生者,癌变可能大,应积极手术治疗,术后抗肿瘤药物膀胱灌注,并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性膀胱炎 P27蛋白 临床分型 病理分型
下载PDF
P27蛋白在腺性膀胱炎的表达及其与膀胱癌的关联 被引量:4
8
作者 杨安卿 黄滔 +6 位作者 张朝晖 楚晨龙 赵晨辉 马斌斌 忻志祥 周文龙 沈周俊 《贵州医药》 CAS 2016年第7期705-706,共2页
目的分析P27蛋白与腺性膀胱炎的症状严重程度、预后复发及其与膀胱癌的关联。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20例正常膀胱组织、43例腺性膀胱炎组织及25例膀胱癌组织中P27蛋白的表达程度,分别其与腺性膀胱炎的症状严重程度、预后复发及... 目的分析P27蛋白与腺性膀胱炎的症状严重程度、预后复发及其与膀胱癌的关联。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20例正常膀胱组织、43例腺性膀胱炎组织及25例膀胱癌组织中P27蛋白的表达程度,分别其与腺性膀胱炎的症状严重程度、预后复发及其与膀胱癌的关联。结果 P27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正常膀胱组织、腺性膀胱炎组织及膀胱癌组织中分别为80%,48.84%和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膀胱癌患者中,P27蛋白阳性者与P27蛋白阴性者术后复发率分别为12.5%和6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27蛋白表达的下降或缺失,更容易诱发腺性膀胱炎及膀胱肿瘤的发生,增加膀胱癌患者术后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7蛋白 腺性膀胱炎 膀胱癌 蛋白表达
下载PDF
勃起神经保留性膀胱全切Roux-y乙状结肠新膀胱的临床结果 被引量:2
9
作者 夏维木 刘定益 +7 位作者 周文龙 王名伟 徐玉生 王健 张立 马春曦 陈荣剑 叶永峰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06-808,共3页
目的:观察勃起神经保留性膀胱全切和Roux-y乙状结肠新膀胱术后患者阴茎勃起功能、尿控、排尿和肿瘤复发情况。方法:共有18例患者进行了勃起神经保留性膀胱全切和Roux-y乙状结肠新膀胱术,评价肿瘤复发情况和功能性结果(尿控、排尿、勃起... 目的:观察勃起神经保留性膀胱全切和Roux-y乙状结肠新膀胱术后患者阴茎勃起功能、尿控、排尿和肿瘤复发情况。方法:共有18例患者进行了勃起神经保留性膀胱全切和Roux-y乙状结肠新膀胱术,评价肿瘤复发情况和功能性结果(尿控、排尿、勃起功能)。结果:平均随访41个月,2例分别于术后10个月和15个月死于癌症广泛性转移,这2例均为盆腔淋巴结阳性的患者。白天和夜间尿控率均为100%,11例患者有阴茎勃起功能,勃起率达61.1%,2例患者勃起功能受损,5例无勃起功能,手术前后ⅡEF-5评分为(13.72±6.39)、(10.83±8.25)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勃起神经保留性膀胱全切和Roux-y乙状结肠新膀胱术后患者阴茎勃起功能和尿控情况良好,肿瘤复发情况尚可接受,但仍需要长时间随访和大样本患者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膀胱切除 勃起功能 尿流改道
下载PDF
腺性膀胱炎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20
10
作者 黄滔 周文龙 +3 位作者 张志伟 王名伟 楚晨龙 张朝晖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8年第6期460-461,464,共3页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提高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43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进行经尿道膀胱黏膜电灼术,术后用羟基喜树碱作膀胱灌注治疗,并定期复查膀胱镜。结果:随访3-24个月,平均16个月。143例患者中,98例...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提高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43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进行经尿道膀胱黏膜电灼术,术后用羟基喜树碱作膀胱灌注治疗,并定期复查膀胱镜。结果:随访3-24个月,平均16个月。143例患者中,98例在术后3个月内症状消失,6例复发,均再次手术治疗,无癌变。结论:经尿道膀胱黏膜电灼术联合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性膀胱炎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IL-2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复发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名伟 张志伟 郭喜勇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6期483-484,共2页
目的 :探讨生物制剂联合化疗药物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机制。方法 :对比研究白细胞介素 2 (IL 2 )和吡柔比星联合膀胱灌注与单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前后患者血、尿肿瘤坏死因子 (TNF)和血IL 2受体的动态变化。结果 :联合膀胱灌注... 目的 :探讨生物制剂联合化疗药物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机制。方法 :对比研究白细胞介素 2 (IL 2 )和吡柔比星联合膀胱灌注与单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前后患者血、尿肿瘤坏死因子 (TNF)和血IL 2受体的动态变化。结果 :联合膀胱灌注组的TNF和IL 2受体水平显著高于吡柔比星组 (P <0 .0 1)。结论 :联合灌注组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得到更好改善 ,IL 2增加肿瘤细胞对免疫反应的应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投药 吡柔比星 白细胞介素2 复发
下载PDF
前列腺切除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与连续硬脊膜外腔镇痛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3
12
作者 王名伟 刘定益 傅维安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1年第7期306-307,共2页
目的 :探讨静脉吗啡自控镇痛 (PCIA)与连续硬脊膜外腔吗啡镇痛 (CEIA)对前列腺切除术后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6 0例前列腺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成 PCIA组、CEIA组及对照组各 2 0例。CEIA组持续性经硬脊膜外腔导管注入吗啡 0 .0 8mg/h;P... 目的 :探讨静脉吗啡自控镇痛 (PCIA)与连续硬脊膜外腔吗啡镇痛 (CEIA)对前列腺切除术后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6 0例前列腺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成 PCIA组、CEIA组及对照组各 2 0例。CEIA组持续性经硬脊膜外腔导管注入吗啡 0 .0 8mg/h;PCIA组在术后经静脉持续给吗啡 2 .0 mg/h,患者疼痛时自行追加吗啡 1.0m g/次 ,锁定时间 2 0 min;对照组出现时疼痛时肌肉注射度冷丁 5 0 mg或其他解痉镇痛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观察各组测痛评分 ,记录各组患者膀胱痉挛次数及持续时间、停止冲洗时间等。结果 :PCIA与 CEIA两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镇痛效果显著、膀胱痉挛次数少、疼痛持续时间短的优点 (P<0 .0 0 1) ;PCIA与 CEIA两组相比上述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但剂量及不良反应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术后康复指标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吗啡 PCIA及 CEIA给药对前列腺切除术后患者镇痛效果良好 ,但对因血凝块引起的膀胱痉挛性疼痛均无效。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等综合因素评估以 CEIA为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切除术 病人自控镇痛 硬膜外镇痛 吗啡
下载PDF
新辅助治疗后RT-PCR对前列腺癌盆腔淋巴结微转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夏维木 刘定益 +8 位作者 周文龙 王名伟 王健 王颖 王树军 叶永峰 王满琴 许胜 夏宇 《东南国防医药》 2012年第5期399-401,共3页
目的明确新辅助治疗后以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前列腺癌盆腔淋巴结微转移的意义。方法本组41例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病例,术前行淋巴管造影显示盆腔淋巴结,对可疑淋巴结在X线定位下穿刺抽吸淋巴液,用RT-PCR法检测淋巴液中... 目的明确新辅助治疗后以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前列腺癌盆腔淋巴结微转移的意义。方法本组41例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病例,术前行淋巴管造影显示盆腔淋巴结,对可疑淋巴结在X线定位下穿刺抽吸淋巴液,用RT-PCR法检测淋巴液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mRNA和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mRNA的表达;术后对淋巴结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检查,将PSA mRNA或PSMA mRNA阳性作为存在微转移。结果对术前盆腔淋巴结穿刺抽吸淋巴液测PSA mRNA和PSMA mRNA,证实有21例淋巴结存在微转移,术后对清扫淋巴结予免疫组化检查有5例存在淋巴结转移,组织学检查阳性组与RT-PCR检测证实微转移组PSA mRNA和PSMA mRNA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新辅助治疗后,采用RT-PCR法检测淋巴液中PSA mRNA和PSMA mRNA的表达有利于探测到淋巴结微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酶链反应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癌根治术 微转移 新辅助治疗
下载PDF
超选择性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名伟 刘定益 +4 位作者 赵晨晖 张志伟 黄滔 周文龙 王忠敏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0年第4期370-373,共4页
目的观察经前列腺动脉化疗栓塞术在治疗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IPC)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3例AIPC患者随机分为介入组(12例)和对照组(11例),对照组给予雌莫司汀+紫三醇化疗,介入组在给予化疗的同时采用聚乙烯醇(PVA)颗粒栓塞前列腺动... 目的观察经前列腺动脉化疗栓塞术在治疗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IPC)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3例AIPC患者随机分为介入组(12例)和对照组(11例),对照组给予雌莫司汀+紫三醇化疗,介入组在给予化疗的同时采用聚乙烯醇(PVA)颗粒栓塞前列腺动脉。结果介入组9例双侧前列腺动脉栓塞成功,3例仅栓塞单侧前列腺动脉;12例前列腺癌引起的血尿消失,双侧栓塞的9例在2个月后血PSA下降>50%,前列腺体积有不同程度缩小,疼痛缓解。对照组11例中7例疼痛减轻,2例肉眼血尿消失,6例PSA下降>50%,前列腺体积无变化。所有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发热、会阴部及臀部和下腹部轻度疼痛,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或短期内自行缓解。结论超选择性前列腺动脉化疗栓塞对AIPC患者症状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化学栓塞 治疗性
下载PDF
Roux-y乙状结肠新膀胱替代后肠黏膜组织学变化及对代谢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15
作者 夏维木 刘定益 +7 位作者 王名伟 周文龙 王健 徐玉生 张立 马春曦 陈荣剑 叶永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1期6193-6196,共4页
背景:许多报道指出,尿流改道后会出现代谢紊乱和病理生理的变化,但是这些用肠道重建膀胱替代手术引起的代谢紊乱主要与肠管类型及长度相关。目的:观察Roux-y乙状结肠新膀胱替代后贮尿囊黏膜的变化及对代谢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回... 背景:许多报道指出,尿流改道后会出现代谢紊乱和病理生理的变化,但是这些用肠道重建膀胱替代手术引起的代谢紊乱主要与肠管类型及长度相关。目的:观察Roux-y乙状结肠新膀胱替代后贮尿囊黏膜的变化及对代谢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于2000-06/2008-11在解放军第一八四医院泌尿外科完成。对象:33例膀胱癌患者,男21例,女12例,平均年龄64岁。对照组为25例经胃肠镜活检无乙状结肠疾病史者。方法:采用根治性膀胱全切、利用肛门括约肌控尿的Roux-y乙状结肠新膀胱术进行手术治疗膀胱癌患者,分析新膀胱引流管拔管前后血电解质、肌酐和尿素的变化,并对其中13例患者的贮尿囊黏膜于术前、术后36个月取材作病理学检查。对照组为25例无乙状结肠疾病史者乙状结肠黏膜。检测项目包括肠黏膜厚度及腺体数目。主要观察指标:手术前、拔管前后电解质、肾功能和酸碱平衡、黏膜层厚度、腺体数目。结果:30例患者术后血电解质、肌酐和尿素均保持在正常范围,拔管前后电解质、肌酐和尿素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例患者表现有轻度的酸中毒。对照组手术前后结肠黏膜镜下改变不明显,基本保持了正常的组织结构。手术组术后黏膜层厚度变薄[(577.6±169.4),(412.5±114.7)μm,P<0.05],肠腺排列疏松,间质稀少,单位腺体数目减少[(26.4±3.5),(15.2±2.7)个/HP,P<0.05]。术后新膀胱内的肠绒毛逐渐萎缩,肠上皮细胞未见增生及恶性改变。结论:Roux-y乙状结肠新膀胱替代后肠黏膜层厚度变薄,肠腺排列疏松,间质稀少,单位腺体数目减少,人体代谢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流改道 膀胱切除 乙状结肠新膀胱 代谢
下载PDF
肾结石并发肾盂鳞状细胞癌1例报告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滔 张志伟 +6 位作者 王名伟 张朝晖 楚晨龙 赵晨晖 杨安卿 周文龙 沈周俊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1年第4期230-230,共1页
肾盂鹿角形结石并发肾盂鳞状细胞癌临床少见,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缺乏特异性,术前漏诊率高,预后差。2007年,我院收治1例肾盂鹿角形结石并发肾盂鳞状细胞癌病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肾盂鳞状细胞癌 并发 肾结石 鹿角形结石 临床资料 辅助检查 特异性 漏诊率
下载PDF
腹膜后局限型Castleman病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晨晖 周文龙 +2 位作者 张志伟 王名伟 黄滔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1年第2期77-79,82,共4页
目的提高对腹膜后局限型Castleman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Castleman病患者的诊治过程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2例患者术前均未明确诊断,成功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Castleman病,在临床分类上均属于局限型。术后随访6-1... 目的提高对腹膜后局限型Castleman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Castleman病患者的诊治过程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2例患者术前均未明确诊断,成功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Castleman病,在临床分类上均属于局限型。术后随访6-12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Castleman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发生于淋巴组织的任何部位,术前CT检查对诊断该病有一定帮助,确诊有赖于病理学检查,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方法 ,综合治疗可获得较佳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TLEMAN病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淋巴管造影用于前列腺癌分期的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名伟 刘定益 +3 位作者 周文龙 王键 张志伟 黄滔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6年第3期231-232,共2页
目的:探讨淋巴管造影对前列腺癌分期的价值。方法:对16例前列腺癌患者行足背淋巴管造影,并将造影与淋巴结活检进行比较。结果:淋巴结癌转移9例无假阳性;7例阴性中,病理证实假阴性2例(22.2%)。结论:淋巴管造影对前列腺癌淋巴结转移有较... 目的:探讨淋巴管造影对前列腺癌分期的价值。方法:对16例前列腺癌患者行足背淋巴管造影,并将造影与淋巴结活检进行比较。结果:淋巴结癌转移9例无假阳性;7例阴性中,病理证实假阴性2例(22.2%)。结论:淋巴管造影对前列腺癌淋巴结转移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不能排除假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前列腺肿瘤 癌症 淋巴管造影
下载PDF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对肾癌患者皮质醇、C反应蛋白及血肌酐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晨晖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21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肾癌患者应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肾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开放性肾癌根治术,观察组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比较2组手术创伤及恢复效果、并发症、皮质醇、C反应蛋白及... 目的探讨肾癌患者应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肾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开放性肾癌根治术,观察组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比较2组手术创伤及恢复效果、并发症、皮质醇、C反应蛋白及血肌酐水平。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恢复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2 h,观察组皮质醇、C反应蛋白及血肌酐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1.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癌患者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效果显著,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术后应激反应也较轻,肾功能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 并发症 皮质醇 血肌酐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及其受体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楚晨龙 周文龙 +5 位作者 张志伟 王名伟 黄滔 张朝晖 赵晨晖 杨安卿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1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VEGFR-3)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54例肾细胞癌和20例正常肾脏组织中VEGF-C和VEGFR-3蛋白表达水平,观察VEGF-C和VEGFR-3...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VEGFR-3)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54例肾细胞癌和20例正常肾脏组织中VEGF-C和VEGFR-3蛋白表达水平,观察VEGF-C和VEGFR-3的表达与肿瘤分级、肿瘤分期、淋巴管浸润或淋巴结转移间的相关性。结果肾细胞癌组织中VEGF-C和VEGFR-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肾脏组织,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分级、肿瘤分期与VEGF-C和VEGFR-3蛋白的表达强度存在相关性(RR=0.83;0.78)。在伴有淋巴管转移浸润或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其VEGF-C和VEGFR-3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通过检测肿瘤组织VEGF-C/VEGFR-3的表达情况,有助于了解肾细胞癌的淋巴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倾向,可能对临床治疗术式选择以及术后辅助治疗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