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NF-α基因修饰的口腔鳞癌DNL生物学及免疫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涛 邱蔚六 +10 位作者 何荣根 张志愿 竺涵光 郭伟 周晓健 钱关祥 程枫 胡亮 仇一华 许卫榕 陈诗书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3-16,共4页
作者观察了转导及未转导TNF-α。基因的DNL在含rIL-2培养基中,以及转导基因DNL在不含rIL-2培养基中的生长特性;并应用流式细胞仪对转导及未转导基因DNL的DNA指数、细胞周期、免疫表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作者观察了转导及未转导TNF-α。基因的DNL在含rIL-2培养基中,以及转导基因DNL在不含rIL-2培养基中的生长特性;并应用流式细胞仪对转导及未转导基因DNL的DNA指数、细胞周期、免疫表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转导及未转导基因DNL体外生长情况基本一致,转导基因DNL在无rIL-2培养基中无自主性生长;转导及未转导基因DNL的DNA指数、细胞周期时相分布及免疫表型完全一致.这一结果表明,转导TNF-α基因对DNL的生物学及免疫学特性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Α基因 口腔鳞癌 引流淋巴结淋巴细胞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上颌窦底提升术成骨机制研究进展
2
作者 管翔宇 高益鸣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98-201,共4页
上颌后牙区由于缺牙后进行性骨吸收及上颌窦解剖位置限制,使得该区域多不能采取常规种植修复,上颌窦底提升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手段。本文就上颌窦内成骨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综述。
关键词 上颌窦提升术 上颌窦黏膜 成骨机制
下载PDF
激光器在口腔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高益鸣 储琪东 《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 1994年第3期30-30,13,共2页
自1960年7月世界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诞生以来,人类开创了一项新的技术领域.一年以后,我国生产了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此后,各类激光器如雨后春笋,竞相发展.目前我国已有30多种激光器,如He-Ne激光器、钕玻璃激光器、Le<sup>3+</s... 自1960年7月世界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诞生以来,人类开创了一项新的技术领域.一年以后,我国生产了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此后,各类激光器如雨后春笋,竞相发展.目前我国已有30多种激光器,如He-Ne激光器、钕玻璃激光器、Le<sup>3+</sup>:CaF<sub>2</sub>激光器、砷化镓半导体激光器、CO<sub>2</sub>分子激光器、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器、N<sub>2</sub>分子激光器等等,不胜枚举.很快,激光技术走进了医学领域.在我国通过二十余年的努力和发展,目前已有130多种疾病可用激光进行治疗.70年代初,Nd<sup>3+</sup>:YAG激光就开始用于口腔内血管瘤的治疗.高功率密度激光可以通过包括热效应和诸如电磁场效应、压力冲击效应、光化效应等的非热效应的生物效应起到治疗作用.其治疗机制主要表现在:①激光斑焦点部高温效应使组织凝固、气化;②激光动力摧毁细胞膜、细胞核;③激光的电化学,物理-化学反应使细胞脂蛋白变性,尿毒浓度升高而破坏细胞;④激光免疫作用.从上述几个方面决定了激光对机体组织的凝固、切割、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 口腔科 龋齿 牙髓炎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转导TNF-α基因的口腔癌DNL中辅助病毒基因的检测
4
作者 李涛 张志愿 +1 位作者 何荣根 邱蔚六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1997年第3期174-176,共3页
通过逆转录病毒介导将TNF-α基因导入口腔癌DNL中,应用PCR技术对转导基因DNL中env基因进行了检测。结果转导基因DNL中无env基因存在,证明将外源基因导入DNL时无辅助病毒导入。
关键词 口腔癌 淋巴结淋巴细胞 辅助病毒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转导TNF-α基因的口腔癌DNL体外抗肿瘤的形态学观察
5
作者 李涛 张志愿 +1 位作者 何荣根 邱蔚六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1998年第3期181-183,共3页
目的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转导及未转导TNF-α基因DNL抗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的过程。方法在24孔板内Tca8113细胞贴壁后加入DNL,定期观察。结果12h转导及未转导基因组相同,肿瘤细胞被大量DNL包围;48时转导基因组已几乎见不到肿瘤细胞... 目的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转导及未转导TNF-α基因DNL抗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的过程。方法在24孔板内Tca8113细胞贴壁后加入DNL,定期观察。结果12h转导及未转导基因组相同,肿瘤细胞被大量DNL包围;48时转导基因组已几乎见不到肿瘤细胞,未转导基因组肿瘤细胞虽减少,但仍可见很多完整的肿瘤细胞。结论转导TNF-α基因能够提高DNL的抗肿瘤活性,提示转导基因DNL抗肿瘤的机制可能是接触杀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Α基因 基因转移 淋巴结构 口腔鳞癌
下载PDF
口腔内金属修复物的成分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刘月 藤井弘之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89-192,共4页
目的:测定口腔内金属修复物的成分,确定使用的合金种类,以使牙科金属过敏患者避免再次使用此种合金。方法:用细砂纸及圆锥形抛光磨头,采取微量口腔内金属修复物,通过EDXRF(荧光X线分析仪)测定所含金属成分,确定合金种类。结果:14例可疑... 目的:测定口腔内金属修复物的成分,确定使用的合金种类,以使牙科金属过敏患者避免再次使用此种合金。方法:用细砂纸及圆锥形抛光磨头,采取微量口腔内金属修复物,通过EDXRF(荧光X线分析仪)测定所含金属成分,确定合金种类。结果:14例可疑牙科金属过敏患者中,牙科金属修复物120个,按照检出频度的高低,排在前10位的金属元素分别是Ag、Cu、Au、Pd、Zn、Sn、Co、Cr、In和Mo。Au-Ag-Pd合金的使用频度为65%,Ag-Sn-Hg合金为2.5%,Ag合金为5.4%,Au合金为14.6%,Ni-Cr、Co-Cr合金为10.1%,其他2.4%。2种以上异种合金共存同一口腔环境中的患者12例,5种合金同时存在者1例。含Hg的银汞合金的使用频度为2.5%,与10年前的使用频度16%相比下降明显。Ni、Cr、Co的使用频度未见明显改变。结论:被疑牙科金属过敏的患者中,异种金属同存的现象严重,提示在口腔科临床工作中,尽量避免使用异种金属及含Hg和Ni等易诱发过敏的金属合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修复物 牙科金属过敏 荧光X线分析仪
下载PDF
口腔菌群与胰腺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罗丹阳(综述) 高益鸣(审校)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1期84-86,共3页
口腔中有大量的微生物定植。在人体各个菌丛中,口腔菌丛较复杂。其具有调节机体免疫、新陈代谢和细胞应答等生理功能。目前已发现口腔中有700多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和衣原体等,与宿主口腔及全身健康关系密切。近年来... 口腔中有大量的微生物定植。在人体各个菌丛中,口腔菌丛较复杂。其具有调节机体免疫、新陈代谢和细胞应答等生理功能。目前已发现口腔中有700多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和衣原体等,与宿主口腔及全身健康关系密切。近年来对口腔菌群的研究已成为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口腔菌群 牙周病 牙龈卟啉单胞菌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几种制剂对口腔主要致龋菌抑制作用的比较
8
作者 孙蕾 冯希平 刘艳玲 《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88-189,共2页
目的 :研究玉洁纯、硫酸锌、茶多酚以及它们相对配伍的制剂应用于龋病预防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液体稀释法体外抑菌实验比较玉洁纯、硫酸锌、茶多酚以及它们配伍使用时对口腔主要致龋菌S .mutansIngbritt、S .sobrinus  6 715的抑制效... 目的 :研究玉洁纯、硫酸锌、茶多酚以及它们相对配伍的制剂应用于龋病预防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液体稀释法体外抑菌实验比较玉洁纯、硫酸锌、茶多酚以及它们配伍使用时对口腔主要致龋菌S .mutansIngbritt、S .sobrinus  6 715的抑制效果。结果 :以上三种制剂均能有效地抑制主要致龋菌的生长 ,其中玉洁纯的抑菌效果最为显著 ;硫酸锌和茶多酚都不能有效地促进玉洁纯的抑菌作用。结论 :玉洁纯作为一种高效低毒的抑菌剂可以考虑用于龋病预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洁纯 硫酸锌 变形链球菌 远缘链球菌 龋病 预防
下载PDF
不同排龈剂对加成型硅橡胶印模材阻聚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侯乾乾 葛欢 高益鸣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1-254,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种类排龈剂直接接触加成型硅橡胶印模材后,对其阻聚作用及阻聚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5种排龈剂(0.1%盐酸肾上腺素、0.05%羟甲唑啉、15.5%硫酸铁、25%氯化铝和5%氯化铝),生理盐水作为对照,2种加成型硅橡胶印模材(Express^(T... 目的:研究不同种类排龈剂直接接触加成型硅橡胶印模材后,对其阻聚作用及阻聚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5种排龈剂(0.1%盐酸肾上腺素、0.05%羟甲唑啉、15.5%硫酸铁、25%氯化铝和5%氯化铝),生理盐水作为对照,2种加成型硅橡胶印模材(Express^(TM),Imprint^(TM) Ⅱ),共组合成12组,每组12个样本,共144个样本。由同一名操作者用硅橡胶印模材混合枪将硅橡胶印模材混合于亚克力模具中,使其直接接触密织棉织物上的排龈剂,到达厂家所示的聚合时间后取下样本,置于放大倍数为10倍的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样本是否发生阻聚,并比较其阻聚程度。采用SPSS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种加成型硅橡胶印模材的阻聚均发生于15.5%硫酸铁组和25%氯化铝组,阻聚发生率为1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1%盐酸肾上腺素组、0.05%羟甲唑啉组和5%氯化铝组均未发生阻聚,15.5%硫酸铁和25%氯化铝对Imprint^(TM)阻聚程度的影响大于Express^(T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加成型硅橡胶印模材取模时,要注意含15.5%硫酸铁和25%氯化铝2种成分的排龈剂对其聚合的影响。取模前,要将排龈剂冲洗干净,避免残留物直接接触硅橡胶引起阻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龈剂 加成型硅橡胶印模材 阻聚
下载PDF
橡皮障隔离技术联合四手操作法对于提高牙髓炎根管治疗效果的研究
10
作者 包璇 邓雪芹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3年第7期1-9,共9页
目的探讨橡皮障隔离技术联合四手操作在牙髓炎根管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受根管治疗的牙髓炎患者进行单中心回顾性对照研究。将2022年1月前采用常规隔离技术(棉卷+大容量抽吸)行根管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 目的探讨橡皮障隔离技术联合四手操作在牙髓炎根管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受根管治疗的牙髓炎患者进行单中心回顾性对照研究。将2022年1月前采用常规隔离技术(棉卷+大容量抽吸)行根管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2年1月及之后采用橡皮障隔离技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的根管治疗时间、根管治疗成功率及患者的治疗经验,以总治疗时间、治疗成功率和满意率作为主要指标。本研究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84例成年牙髓炎患者[男50例,女34例,平均年龄为(40.70±12.55)岁]入组。观察组的总治疗时间较对照组短[(45.29±4.77)min vs.(51.36±5.54)min,P<0.001]。观察组的根管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7.62%vs.83.33%,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7.62%vs.80.95%,P<0.05)。结论橡皮障隔离技术联合四手操作可有效缩短牙髓炎患者的根管治疗时间,降低感染风险,提高治疗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皮障隔离技术 四手操作法 牙髓炎 根管治疗
下载PDF
上颌窦动脉解剖结构的锥形术计算机断层扫描分析
11
作者 吴炯睿 高益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1-207,共7页
目的·通过锥形术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 CT,CBCT)测量分析上颌窦动脉解剖结构。方法·对1021例因牙列缺损或缺失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行种植手术患者的双侧上颌窦中的上颌窦动脉(maxillary sinus artery,MSA)... 目的·通过锥形术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 CT,CBCT)测量分析上颌窦动脉解剖结构。方法·对1021例因牙列缺损或缺失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行种植手术患者的双侧上颌窦中的上颌窦动脉(maxillary sinus artery,MSA)进行观测。在CBCT骨窗视图,测量第二前磨牙(P2)、第一磨牙(M1)、第二磨牙(M2)牙位中线处MSA骨孔与骨壁间的位置关系,并将其走形类型分为窦内型(位于上颌窦黏膜下方)、骨内型(完全位于上颌窦侧壁内)、表浅型(位于上颌窦外侧壁骨膜下方)3类;测量MSA骨孔直径(diameter of the MSA,DMSA)、MSA骨孔下缘至上颌窦底距离(distance between the lower margin of the vessel and the sinus floor,DVSF);测量M1牙位中线处上颌窦底上方5 mm处的上颌窦侧壁厚度及上颌窦宽度;测量上颌窦底上方10 mm处上颌窦内外侧壁与上颌窦底最低点形成的角度,即上颌窦角度。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患者的MSA走形位置变异、走形类型、DMSA和DVSF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分别对MSA的DMSA及DVSF与上颌窦侧壁厚度、上颌窦宽度、上颌窦角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MSA走形位置变异:在1021例患者中,共42例(4.1%)患者的MSA走形于上颌窦侧壁、紧贴上颌窦底部,其中14例(33.3%)为双侧MSA,28例(66.7%)为单侧MSA;7例(0.7%)患者的MSA走形于上颌窦底根方牙槽骨内,其中1例(14.3%)为双侧MSA,6例(85.7%)为单侧MSA。②MSA走形类型:窦内型占36.5%,骨内型占60.4%,表浅型占3.1%。中年患者中骨内型检出率(63.0%)高于青年和老年患者(P=0.005)。③DMSA:M1牙位的DMSA最大,为(1.42±0.44)mm。男性在P2、M1、M2牙位的DMSA均大于女性。在P2、M1牙位均发现上颌窦侧壁厚度与DMSA呈弱正相关(r=0.2,r=0.2)。在M1牙位发现上颌窦宽度、上颌窦角度均与DMSA呈弱负相关(r=-0.1,r=-0.2)。④DVSF:自M2至P2方向,DVSF逐渐降低。男性在P2、M2牙位的DVSF均大于女性。在M1牙位发现上颌窦侧壁厚度、上颌窦宽度均与DVSF呈弱负相关(r=-0.3,r=-0.1)。结论·MSA走形位置变异可发生于上颌窦底及上颌窦底根方的牙槽骨中。随着患者年龄增大,MSA走形类型由窦内型向骨内型转变。男性患者的DMSA较女性更大,动脉出血风险更大;在较厚的上颌窦侧壁中能观测到较大的DMSA,而当上颌窦宽度和角度越大时,DMSA越小。男性患者的DVSF较女性更大,当上颌窦侧壁越厚或当上颌窦宽度越大时,DVSF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动脉 锥形术计算机断层扫描 上颌窦底提升术 解剖变异
下载PDF
正常下颌骨生长活性的核素骨显像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高益鸣 邱蔚六 +5 位作者 沈国芳 唐友盛 田伟家 王辉 冯国伟 濮鸣芳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13-214,I007,共3页
目的 研究正常下颌骨生长发育期生长活性的变化特点及规律。方法 对 2 0例 40侧生长发育期正常下颌骨进行99Tcm 亚甲基二膦酸盐 (MDP)显像 ,测定吸收值 ,并以第 4腰椎的99Tcm MDP吸收值作为参照 ,计算下颌骨各部位的吸收比值 ,以排除... 目的 研究正常下颌骨生长发育期生长活性的变化特点及规律。方法 对 2 0例 40侧生长发育期正常下颌骨进行99Tcm 亚甲基二膦酸盐 (MDP)显像 ,测定吸收值 ,并以第 4腰椎的99Tcm MDP吸收值作为参照 ,计算下颌骨各部位的吸收比值 ,以排除个体间差异。结果  5岁时儿童的髁状突、升支、体部吸收比值分别为 1 6 6 ,0 79,0 70。随年龄升高逐渐递减 ,2 0岁时分别为 0 6 5 ,0 44 ,0 5 9。生长发育期正常下颌骨髁状突、升支、体部的生长活性随年龄的增长逐渐递减 ,且呈直线相关关系。其回归方程分别为 :髁状突 ^Y =- 0 0 5 2 2X + 1 792 8,下颌升支 ^Y =- 0 0 15 1X + 0 76 6 7,下颌体部 ^Y =- 0 0 142X + 0 7410。下颌骨髁状突、升支、体部双侧99Tcm MDP吸收比值差异无显著性 ,男女下颌骨99Tcm MDP吸收比值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生长发育期下颌骨髁状突、升支、体部的生长活性随年龄的增长逐渐递减 ,其变化以髁状突最为显著。下颌骨发育的稳定期在 2 0岁左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放射性核素显像 生长 发育
下载PDF
两种手术径路在水平阻生牙拔除中的选择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涛 江莉婷 +3 位作者 陈玉华 高月丽 王彩娣 孙琳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舌侧去骨法与颊侧去骨法用于拔除下颌水平阻生第三磨牙的适应证。方法:中、低位水平阻生患者105例,共160颗牙齿,随机分成2组,每组均为中位阻生齿55颗,低位阻生齿25颗。一组采用舌侧去骨法,一组采用颊侧去骨法。比较2组拔牙花... 目的:探讨舌侧去骨法与颊侧去骨法用于拔除下颌水平阻生第三磨牙的适应证。方法:中、低位水平阻生患者105例,共160颗牙齿,随机分成2组,每组均为中位阻生齿55颗,低位阻生齿25颗。一组采用舌侧去骨法,一组采用颊侧去骨法。比较2组拔牙花费的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严重程度。结果:中位阻生齿拔除所花费时间,舌侧去骨法为(17.31±1.53)min,颊侧去骨法为(18.76±2.45)min,P>0.05。低位阻生齿拔除,舌、颊侧去骨法所用时间分别为(34.40±5.81)min及(42.97±4.77)min,P<0.05。低位阻生齿拔除,舌、颊侧去骨法引起面部水肿的程度分别为(21.25±3.81)%及(30.80±5.04)%,P<0.05。两组间出现疼痛、张口受限、感染、出血、舌或下唇麻木的机会无明显差别。结论:拔除低位水平阻生齿应采用舌侧去骨法,中位水平阻生齿拔除采用颊侧去骨法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侧去骨 颊侧去骨 阻生齿 拔牙术
下载PDF
不同时机受力对微种植体支抗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朱良燕 严拥庆 高益鸣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1年第6期590-594,共5页
目的:通过对微种植体-骨组织界面的组织形态学分析,研究不同加载时机对微种植体支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全麻下将48枚微型钛金属种植体植入2只实验Beagle犬双侧上、下颌骨,每只24枚。将48枚种植体分为8组,1组为对照组,负载力值为0g;其余... 目的:通过对微种植体-骨组织界面的组织形态学分析,研究不同加载时机对微种植体支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全麻下将48枚微型钛金属种植体植入2只实验Beagle犬双侧上、下颌骨,每只24枚。将48枚种植体分为8组,1组为对照组,负载力值为0g;其余7组为加力组,负载力值为200g。加力组分别在植入术后即刻、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第5周和第6周,用正畸专用镍钛螺旋拉簧对各组微种植钉在相应的时间施加200g的水平拉力。在种植钉植入术后的第6周、第8周和第10周,分别对2只实验犬颈部皮下注射荧光剂四环素、土霉素和钙黄绿素溶液。于植入术后第12周处死实验犬,应用光学显微镜及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对种植体骨磨片进行纵断面观察,并计算各种植植体-骨界面的骨结合率。各组的骨结合率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不同时机加载各组的骨沉积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普通光镜下可见种植体-骨界面既有骨结合又有纤维结合,不同时机加载各组的骨结合率无显著差异。结论:植入后不同时机对微种植体支抗加力不会影响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种植体 支抗 组织形态学 时机
下载PDF
改良方法制作过渡义齿在牙种植美学修复软组织成形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涛 吴凯南 +3 位作者 李琳 张静 朱海国 翁懿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16-120,共5页
目的 :探讨一种改良方法制作过渡义齿,在牙种植美学修复中对软组织诱导成形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改良方法制作过渡义齿,对22例前牙区单牙缺失及8例连续多颗牙缺失种植修复患者的44颗种植体周围软组织,进行诱导成形,种植一期手术时在... 目的 :探讨一种改良方法制作过渡义齿,在牙种植美学修复中对软组织诱导成形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改良方法制作过渡义齿,对22例前牙区单牙缺失及8例连续多颗牙缺失种植修复患者的44颗种植体周围软组织,进行诱导成形,种植一期手术时在种植模板引导下植入种植体后,利用模板将种植体三维位置及方向转移到模型上,在模型上制作过渡义齿,二期手术时直接安放过渡义齿对软组织进行诱导成形。另采用常规的愈合基台与过渡义齿两步诱导法对10例单颗前牙种植体周围软组织进行诱导作对照。结果:单牙缺失种植修复者,两组红色美学指数(PES)得分别为7.1±1.2与6.6±1.8(P<0.05)。改良方法制作过渡义齿组诱导时间为(2.8±1.8)个月,平均复诊次数(2.2±1.8)次;常规两步方法平均诱导时间为(9.5±2.5)个月,复诊次数为(4.6±2.7)次,诱导时间差异P<0.01,复诊次数差异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连续多颗牙缺失种植修复者的软组织成型后也获得了较为美观的效果,诱导时间为2~6个月,复诊次数为2~5次。结论 :该改良方法制作过渡义齿用于种植美学修复中软组织的诱导,是一个可行且有效的软组织成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修复 过渡义齿 软组织成形 美学区
下载PDF
男性儿童OSAS上气道及周围结构X线头影测量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魏咏华 蔡中 钱玉芬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6,共4页
目的本文旨在对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简称OSAS)患者的上气道及其周围结构进行X线头影测量研究。方法运用计算机辅助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7例替牙期男性儿童OSAS进行了颅、面、颌、咽部形态特征研究,并与正常儿童作比较。结果替... 目的本文旨在对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简称OSAS)患者的上气道及其周围结构进行X线头影测量研究。方法运用计算机辅助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7例替牙期男性儿童OSAS进行了颅、面、颌、咽部形态特征研究,并与正常儿童作比较。结果替牙期男性OSAS患者颅底长度、腭平面角和下颌平面角均增大,舌体高度增加,舌骨位置下降,舌根和软腭后气道前后径减小,软腭与舌体占整个口咽腔的比例增大。结论儿童OSAS患者的颅、面、颌、咽部结构存在有别于正常儿童的异常特征。X线头影测量是一种简便而实用的评估OSAS的方法,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计划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儿童 OSAS 上气道 X线头影测量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下载PDF
二次烧结对牙科纳米氧化锆陶瓷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孙蕾 张富强 +2 位作者 高益鸣 靳喜海 高濂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研究二次烧结工艺对纳米氧化锆陶瓷可加工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影响。方法:在各个不同温度段对氧化锆陶瓷坯体进行烧结,通过硬度和断裂韧度测算烧结温度对烧成体可加工性能的影响。确定第1次烧结条件后,通过对不同温度下二次烧结的试... 目的:研究二次烧结工艺对纳米氧化锆陶瓷可加工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影响。方法:在各个不同温度段对氧化锆陶瓷坯体进行烧结,通过硬度和断裂韧度测算烧结温度对烧成体可加工性能的影响。确定第1次烧结条件后,通过对不同温度下二次烧结的试件硬度、断裂韧度和三点抗弯强度的检测,筛选最佳第2次烧结条件,使坯体通过二次烧结能够达到较高的机械性能。结果:当烧结温度为900℃时,可加工指数最高,M=0.73±0.09,显著高于其它温度烧结的试件(P<0.05)。第2次烧结的温度为1 300℃时,试件的硬度、断裂韧度分别为(14.0±0.36)GPa和(5.4±0.38)MPa.m1/2;温度为1 325℃时,材料的三点抗弯强度最高,达到(932±63)MPa。结论:经900℃/1 325℃烧结的氧化锆陶瓷能够兼顾便于加工和良好的机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氧化锆 机械性能 可加工性能
下载PDF
方丝弓矫治器三维有限元力学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9
18
作者 严拥庆 阎贺庆 +3 位作者 蔡中 王冬梅 钱玉芬 王成焘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01-305,共5页
目的:以有限元方法建立方丝弓矫治器的力学分析数字模型。方法:采用powerSHAPE3040造型软件,在已有的下颌三维数字模型基础上,划出托槽槽沟中心平面(H)、颊面牙体长轴和托槽中心,以其为基准,构建下颌左侧牙列槽沟为0.018in(1in=2.54cm)... 目的:以有限元方法建立方丝弓矫治器的力学分析数字模型。方法:采用powerSHAPE3040造型软件,在已有的下颌三维数字模型基础上,划出托槽槽沟中心平面(H)、颊面牙体长轴和托槽中心,以其为基准,构建下颌左侧牙列槽沟为0.018in(1in=2.54cm)的托槽模型。这些托槽在各牙位的槽底厚度相同,托槽槽沟在同一H平面。然后据此托槽和H平面构建出0.016in×0.022in的平直方丝模型。再用ANSYS分析系统将这些三维模型转化为三维有限元模型。牙、牙周膜、牙槽骨和托槽以4点四面体单元划分,弓丝以10点四面体单元划分。结果:获得下颌牙列及其托槽和平直方丝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该托槽槽底带有转矩,所建平直方丝在H平面上与托槽槽沟均匀接触,因此初始状态彼此无作用力。结论:该模型初步建立了用三维有限元法对固定矫治技术进行全牙列分析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方丝弓矫治器 口腔正畸学
下载PDF
大鼠髁突软骨细胞凋亡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魏立 江莉婷 +2 位作者 周琦 朱雅萍 高益鸣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3期5901-5908,共8页
背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参与了髁突软骨生长与改建,是软骨发育关键因子。目的:探索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对体外培养大鼠髁突软骨细胞凋亡的作用,以及对凋亡相关因子 Bcl-2 和 BaxmRNA 及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并鉴定出生后... 背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参与了髁突软骨生长与改建,是软骨发育关键因子。目的:探索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对体外培养大鼠髁突软骨细胞凋亡的作用,以及对凋亡相关因子 Bcl-2 和 BaxmRNA 及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并鉴定出生后 1,28 d 大鼠髁突软骨细胞后,将每个年龄组的髁突软骨细胞分别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饥饿培养 24 h 后,实验组加入 100 μg/L 重组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细胞因子孵育 48 h,对照组正常培养。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加入重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后,髁突软骨细胞数量增多,增殖速度显著增加(P < 0.05)。实时 PCR 和 Western blot 检测显示,加入重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培养 48 h 后,各组髁突软骨细胞中 bcl-2 mRNA 和蛋白表达增加,bax mRNA 和蛋白表达减少(P < 0.05)。提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可以促进新出生及青春期大鼠髁突软骨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并可能通过 Bcl-2 和 Bax 介导抑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软骨组织构建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下颌骨髁突 软骨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BAX Bcl-2 省级基金
下载PDF
隐裂牙综合治疗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9
20
作者 余红梅 林朝生 张慧玲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7期393-394,共2页
目的:目的:评价隐裂牙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7例隐裂牙综合治疗,1年以上随访观察。结果:99例成功,8例失败,其中7例于治疗后1年内失败,1例在治疗后3年失败,总成功率为92.5%。结论:综合治疗可以保留牙体组织并恢复咬合力,是目前... 目的:目的:评价隐裂牙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7例隐裂牙综合治疗,1年以上随访观察。结果:99例成功,8例失败,其中7例于治疗后1年内失败,1例在治疗后3年失败,总成功率为92.5%。结论:综合治疗可以保留牙体组织并恢复咬合力,是目前隐裂牙治疗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裂牙 治疗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