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颈鹤在四川省白玉县的繁殖栖息地质量评估 被引量:2
1
作者 鲁碧耕 骆念龙 +2 位作者 谢凡 叶霜 杨楠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3期237-244,共8页
黑颈鹤是唯一栖息和繁殖在高原淡水湿地的濒危鹤类,是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指示物种,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白玉县是新发现的黑颈鹤繁殖地,但黑颈鹤在此地的分布和繁殖栖息地质量尚不清楚.本研究基于MaxEnt模型,利用2019年白玉县记录的黑颈... 黑颈鹤是唯一栖息和繁殖在高原淡水湿地的濒危鹤类,是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指示物种,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白玉县是新发现的黑颈鹤繁殖地,但黑颈鹤在此地的分布和繁殖栖息地质量尚不清楚.本研究基于MaxEnt模型,利用2019年白玉县记录的黑颈鹤出现点位数据结合环境变量数据进行分析,以期探明该区域内黑颈鹤的适生区面积、分布以及影响黑颈鹤栖息地选择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白玉县黑颈鹤的高适生区面积为1094 km^(2),主要分布在白玉县的东部和东南部;次适生区面积为1911 km^(2),主要分布在高适生区的外围.影响白玉县黑颈鹤栖息地选择的主要因子是距河流距离(38.2%)和距湖泊距离(23.2%),其次是降水季节性(14.7%)、年温差(10%)和坡度(9.8%).建议加强白玉县河流和湖泊的保护和管理,扩大已有保护区的面积或建立新的黑颈鹤保护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颈鹤 白玉县 湿地 MAXENT 繁殖栖息地 质量评估
下载PDF
四川察青松多白唇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兽类的红外相机初步监测 被引量:3
2
作者 罗华林 郑天才 +3 位作者 尼玛降措 杨旭 杨彪 李生强 《四川林业科技》 2021年第3期24-34,共11页
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四川察青松多白唇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兽类开展监测研究。研究期间共计88个有效相机监测位点,共计6 031个有效相机日,共获得野生兽类照片8 708张,视频423段,能够准确识别到具体物种的照片8... 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四川察青松多白唇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兽类开展监测研究。研究期间共计88个有效相机监测位点,共计6 031个有效相机日,共获得野生兽类照片8 708张,视频423段,能够准确识别到具体物种的照片8 508张,视频403段,独立有效记录1 237次,共准确识别出野生兽类5目11科23种。其中,食肉目最多,有10种;其次是偶蹄目,有9种;而啮齿目、灵长目和兔形目均较少,仅分别有2种、1种和1种。被列为国家Ⅰ级和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分别为4种和10种;被IUCN红色名录评为"濒危(EN)"等级的有2种,"近危(NT)"等级的有3种,"易危(VU)"等级的有5种。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RAI=11.95;SO=75.00%)、白唇鹿(Przewalskium albirostris, RAI=3.93;SO=37.50%)、岩羊(Pseudois nayaur, RAI=1.04;SO=21.59%)、野猪(Sus scrofa, RAI=0.96;SO=26.14%)和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 RAI=0.71;SO=23.86%)的相对多度指数和位点占有率均居于兽类物种的前5位。本次调查获得了该保护区内珍贵的野生动物红外影像资料,初步了解了该保护区野生兽类的种类、相对多度、分布以及干扰因子等情况。本研究为保护区1991年成立以来首次利用红外相机开展监测研究,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掌握保护区野生兽类多样性及分布现状等本底资料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保护区后续的科学研究与保护管理积累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察青松多白唇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红外相机技术 兽类多样性 相对多度 位点占有率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四川察青松多白唇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麝栖息地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油志远 鲁碧耕 +3 位作者 骆念龙 谢凡 杨孔 杨楠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6期555-561,共7页
马麝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曾经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本研究通过样线法和红外相机法对2018~2020年间的马麝活动地点进行记录,结合对马麝生境选择起关键作用的9种环境因子构建MaxEnt模型,对察青松多白唇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 马麝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曾经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本研究通过样线法和红外相机法对2018~2020年间的马麝活动地点进行记录,结合对马麝生境选择起关键作用的9种环境因子构建MaxEnt模型,对察青松多白唇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麝栖息地适宜性进行评价.研究共获得30个马麝有效记录点,其适宜栖息地分布受地形因子影响较大,其中海拔是影响保护区马麝分布格局最主要的环境因子,马麝倾向于选择海拔低于4300 m,距最近河流距离少于5000 m,降水季节性变化值小于98 mm,人类活动强度较弱的地带.保护区马麝适宜栖息地总面积约为204.17 km^(2),约占察青松多保护区面积的14.21%;主要分为若当沟、麻阔和察青松多地区三个区域,其中若当沟和察青松多区域马麝栖息地适宜值较高,分布面积较大,而麻绒沟马麝适生区域内存在较强的人为干扰,已成为限制马麝栖息地分布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麝 栖息地评价 MaxEnt模型 察青松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