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种化疗肠损伤发生机制的中医药防治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爽 韩淑贞 +4 位作者 戴瑜婷 修明慧 杜籼芹 和建政 蔺兴遥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5期583-593,共11页
肠损伤是临床应用化疗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限制了化疗药的进一步应用,并给病人造成严重的身心负担。目前化疗肠损伤的发生机制比较复杂,中医药具有极好的防治作用。本文综述化疗引起肠道菌群失调、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免疫... 肠损伤是临床应用化疗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限制了化疗药的进一步应用,并给病人造成严重的身心负担。目前化疗肠损伤的发生机制比较复杂,中医药具有极好的防治作用。本文综述化疗引起肠道菌群失调、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免疫损伤等造成肠损伤的相关机制,总结中医药防治的作用,将为防治化疗肠损伤的中药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肠损伤 机制 中药 防治
下载PDF
甘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宋忠阳 雍文兴 +4 位作者 张利英 王功臣 王庆胜 刘永琦 张志明 《西部中医药》 2022年第8期1-5,共5页
分析甘肃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临床病例的中医发病特点,辨证论治经验。新冠肺炎属于中医“温疫”范畴,甘肃省新冠肺炎具有“热郁证突出,兼夹湿邪”的特点。风湿之邪直接犯肺,郁于肺而... 分析甘肃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临床病例的中医发病特点,辨证论治经验。新冠肺炎属于中医“温疫”范畴,甘肃省新冠肺炎具有“热郁证突出,兼夹湿邪”的特点。风湿之邪直接犯肺,郁于肺而化热,肺失宣降;风湿并重,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利,致热毒闭于肺;热毒由外及里,疫入心包,出现内闭外脱之证;阳邪耗气伤阴,累及脾肺,出现肺脾气虚之象。基于此,甘肃省新冠肺炎的辨证可分为温邪犯肺、温热壅肺、温毒闭肺、内闭外脱、脾肺气虚五个阶段,治疗当以宣肺散邪、清热解毒、分解湿热、运脾益肺、扶正祛邪为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甘肃 中医药 辨证论治
下载PDF
肿瘤失巢凋亡机制及其中医药对肺癌的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庄梦婕 成景瑞 明海霞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6期551-554,共4页
失巢凋亡是细胞脱离细胞外基质的黏附,丧失细胞间与细胞和基质间的信号传递,导致细胞发生的一种程序性凋亡。失巢凋亡的生理意义非常重要,有利于机体发育及组织自身的平衡。失巢凋亡在恶性肿瘤细胞的转移和存活中有重要作用。其中肺癌... 失巢凋亡是细胞脱离细胞外基质的黏附,丧失细胞间与细胞和基质间的信号传递,导致细胞发生的一种程序性凋亡。失巢凋亡的生理意义非常重要,有利于机体发育及组织自身的平衡。失巢凋亡在恶性肿瘤细胞的转移和存活中有重要作用。其中肺癌细胞的失巢凋亡机制和主要信号转导通路是世界关注的热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就中药通过失巢凋亡机制对肺癌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进一步更好开发和利用中药、发挥其抗肿瘤优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巢凋亡 肺癌 中医药
下载PDF
高原低氧诱导肠稳态失衡的分子机制及中药防治研究进展
4
作者 康倩 修明慧 +6 位作者 张雪燕 杨丹 王树威 和建政 龚红霞 曹旺杰 苏韫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1391-1402,共12页
低氧是限制人群在高原生存的因素之一,能够引起呕吐腹泻、心慌气短、急性昏迷等症状。患有急性高原病的人约80%至少有一种胃肠道不适的症状,如厌食、恶心、腹泻、呕吐等。研究高原低氧所致肠损伤的病理特点、发病机制及药物防治,有利于... 低氧是限制人群在高原生存的因素之一,能够引起呕吐腹泻、心慌气短、急性昏迷等症状。患有急性高原病的人约80%至少有一种胃肠道不适的症状,如厌食、恶心、腹泻、呕吐等。研究高原低氧所致肠损伤的病理特点、发病机制及药物防治,有利于高原胃肠道疾病的诊治。因此,本文通过总结相关文献,就高原低氧造成肠道损伤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阐述,对高原低氧造成肠道形态学、肠道细胞、肠道菌群等肠稳态的改变,引起肠道炎症、氧化损伤等机制及中药防治进行总结,以期为科研工作者和临床工作者提供借鉴及信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低氧 肠稳态失衡 抗缺氧 炎症 氧化损伤
下载PDF
枸杞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雪燕 戴瑜婷 +5 位作者 王艺璇 何洋 何廷伟 刘永琦 和建政 修明慧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4-183,I0002,共11页
枸杞是一种药食两用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的加工中。研究表明其含有多糖类、黄酮类、花色苷类、原花青素类、生物碱类等多种化学成分,且具有免疫调节、抗衰老、降糖调脂、降压、抗肿瘤等药理作用。通过对枸杞的主要化学成分和药理... 枸杞是一种药食两用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的加工中。研究表明其含有多糖类、黄酮类、花色苷类、原花青素类、生物碱类等多种化学成分,且具有免疫调节、抗衰老、降糖调脂、降压、抗肿瘤等药理作用。通过对枸杞的主要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结合质量标志物(Q-marker)理论的研究思路,从传统功效、植物亲缘学、化学成分有效性等方面进行枸杞质量标志物预测,为枸杞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枸杞多糖 黄酮类 花色苷类 原花青素类 生物碱类 质量标志物
下载PDF
中医药干预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抗肿瘤研究状况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燕如 王超 +7 位作者 刘秀珠 李佳蔚 李程豪 李玲 王思宇 靳晓杰 周啸天 刘永琦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74-877,882,共5页
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IGF-1R)是一种酪氨酸激酶,在多种恶性细胞中高表达,主要通过介导凋亡保护、促进增殖和侵袭转移而加速肿瘤发展进程。在抗IGF-1R的研究中,分子靶向治疗虽提高了治疗效果,但耐药的产生仍然是治疗的主要挑战之一。中医... 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IGF-1R)是一种酪氨酸激酶,在多种恶性细胞中高表达,主要通过介导凋亡保护、促进增殖和侵袭转移而加速肿瘤发展进程。在抗IGF-1R的研究中,分子靶向治疗虽提高了治疗效果,但耐药的产生仍然是治疗的主要挑战之一。中医药在抗耐药方面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以IGF-1R为切入点,开展的大量中医药干预肿瘤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故本文就IGF-1R的分子结构及生物功能,对肿瘤的迁移、侵袭、增殖和凋亡调控作用及相关肿瘤信号传导,IGF-1R的靶向用药及耐药机制、中药单体和复方对IGF-1R的调控作用等方面进行归纳阐述,以期为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 抗肿瘤 分子结构 信号传导 耐药机制
原文传递
全国各省区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诊疗方案分析 被引量:49
7
作者 任伟钰 苏敬 +8 位作者 刘永琦 侯雯倩 郑宜 魏本君 靳晓杰 张利英 张志明 刘东玲 宁艳梅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39-1146,共8页
2019年12月以来,武汉首先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其他城市随后出现此类病例。由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疾病由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命名为COVID-19(coronavirus disease 2019)。国家卫健委以及其他省市先后对COVID-19进行辨证分型,并提供对应的... 2019年12月以来,武汉首先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其他城市随后出现此类病例。由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疾病由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命名为COVID-19(coronavirus disease 2019)。国家卫健委以及其他省市先后对COVID-19进行辨证分型,并提供对应的中医药治疗方案。中医认为该疫病属"湿毒之邪",治疗的最佳原则为早发现早治疗,中医和西医各有优势,可以优势互补,不能互相取代。因此全面收集中医药治疗COVID-19的中医药用药方案,进行系统分析,尤其是对中医药治疗COVID-19的药理学基础进行分析,为中药处方治疗COVID-19的合理性提供参考以及为各省市更新诊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医药 诊疗方案 用药方案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甘肃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验案4则 被引量:22
8
作者 雍文兴 冯彩琴 +3 位作者 张利英 王庆胜 刘永琦 张志明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3期21-24,共4页
结合4则验案,分析甘肃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病机和证治特点。认为其多因感受湿热毒邪所致,病位在肺,涉及三焦,极易传变,且病变常随着气候地域条件而变。初期邪在卫气,治以宣透清化;发病正值经期者,以化湿透邪解表为先,和解少阳,... 结合4则验案,分析甘肃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病机和证治特点。认为其多因感受湿热毒邪所致,病位在肺,涉及三焦,极易传变,且病变常随着气候地域条件而变。初期邪在卫气,治以宣透清化;发病正值经期者,以化湿透邪解表为先,和解少阳,阻止热入血室、卫气同病;湿郁肺卫者,治以宣散寒湿、清热利咽。愈后续服健脾化湿清热汤剂以祛余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甘肃 中西医结合疗法 辨证论治 病案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隔离人群中医预防性用药效果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尚祖 张利英 +5 位作者 陈琰 王鑫 张录梅 雍文兴 张志明 刘永琦 《西部中医药》 2022年第12期10-15,共6页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流行期间,在隔离人群中预防性使用中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甘肃省COVID-19流行期间隔离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基本资料、中医预防性用药情况、中医预防性用...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流行期间,在隔离人群中预防性使用中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甘肃省COVID-19流行期间隔离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基本资料、中医预防性用药情况、中医预防性用药疗效及副作用统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共计收回有效调查问卷2104份,参与问卷的2104个隔离人员中,中医预防性用药后,没有转为确诊病例者、核酸阴性转阳性率为0;参与问卷的2104个隔离人员中出现类似新冠感染症状者205例,中医预防性用药后201例呼吸道症状改善,客观有效率达98.05%;不同中药方剂在预防性使用时均未出现严重副作用。结论:COVID-19流行期间隔离人员中医预防性用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德尔塔毒株 预防性用药 岐黄避瘟汤 宣肺化浊方 调查问卷 甘肃省
下载PDF
基于化学生物信息学探究大泻肺汤“体-用-化”功能配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活性成分
10
作者 王姣 李咪 +7 位作者 林佳 邱璐 王锐峰 李程豪 后叶虎 靳晓杰 李金田 刘永琦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5期22-27,共6页
目的基于敦煌《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简称《辅行诀》)“体-用-化”辨证理论,运用化学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究大泻肺汤“体-用-化”功能配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活性成分。方法基于“体-用-化”辨证理论,对大泻肺汤各药味进行分组... 目的基于敦煌《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简称《辅行诀》)“体-用-化”辨证理论,运用化学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究大泻肺汤“体-用-化”功能配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活性成分。方法基于“体-用-化”辨证理论,对大泻肺汤各药味进行分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各组治疗COPD的关键靶点及关键成分,采用基于分子对接的虚拟筛选方法对大泻肺汤全方中能够与成药性靶点磷酸二酯酶4有效结合来发挥治疗COPD的成分进行筛选。结果肺脏各组具有通过靶向RAC-α-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等靶点,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等信号通路发挥改善机体呼吸困难的潜在功能;肺的子脏-肾脏各组可通过靶向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等靶点,调控核因子κB等信号通路,从而发挥辅助减轻COPD患者肺部炎症、调节机体呼吸的作用。分子对接结果发现代表性化合物甘草利酮、Phaseol、甘草吡喃香豆素和Glyzaglabrin可能是大泻肺汤防治COPD的潜在活性成分。结论本研究利用化学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敦煌大泻肺汤进行“体-用-化”功能配伍分组治疗COPD潜在起效的成分及作用机制进行挖掘,为敦煌大泻肺汤的临床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医学 化学生物信息学 “体-用-化”模型 大泻肺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活性成分
下载PDF
睡眠剥夺引起机体损伤的分子机制及中药防治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杨丹 石岩 +3 位作者 王艺璇 康倩 修明慧 和建政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5707-5718,共12页
睡眠占据了人一生中三分之一的时间,是维持人生理功能和健康的必要条件。随着社会经济压力增大、电子产品的使用增加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睡眠不足及其危害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睡眠剥夺是指各种原因所导致的睡眠减少或者是... 睡眠占据了人一生中三分之一的时间,是维持人生理功能和健康的必要条件。随着社会经济压力增大、电子产品的使用增加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睡眠不足及其危害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睡眠剥夺是指各种原因所导致的睡眠减少或者是睡眠时间严重不足。已有研究发现睡眠剥夺能引起广泛的机体损伤,例如增加大脑神经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肠道稳态失衡和其他多器官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睡眠剥夺造成多系统多器官疾病发生的机制主要涉及机体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发生以及免疫功能受损等。中医认为睡眠剥夺属不寐的范畴,长期不寐导致阴阳失调,从而耗气伤阴,损伤五脏;治疗上宜补虚扶正、调和阴阳。中药具有种类繁多和资源丰富的特点,同时副作用小且治疗广泛。大量研究表明,中药及复方不仅能够改善睡眠,还具有养肝、益智、补肾等作用,从而有效防治睡眠剥夺引起的机体损伤。鉴于睡眠剥夺问题日益增加,对机体的损伤作用也日益显著,该文就睡眠剥夺介导机体损伤及其机制进行综述,并总结归纳防治机体损伤的复方及单味药,以期为研究者们开发防治睡眠剥夺引起机体损伤的有效药物奠定基础,并为深入探究睡眠剥夺对机体损伤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剥夺 大脑 肠道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中药
原文传递
黄芪百合颗粒干法制粒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继龙 魏舒畅 +4 位作者 刘永琦 苏韫 王凤梅 李玲 任春贞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70-672,共3页
目的:研究黄芪百合颗粒干法制粒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送料变频、压片变频、制粒变频和干膏粉含水量对颗粒一次成型率的影响,再通过L_(16)(4~5)正交试验优选黄芪百合颗粒干法制粒工艺条件。结果:最佳制粒工艺条件为:... 目的:研究黄芪百合颗粒干法制粒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送料变频、压片变频、制粒变频和干膏粉含水量对颗粒一次成型率的影响,再通过L_(16)(4~5)正交试验优选黄芪百合颗粒干法制粒工艺条件。结果:最佳制粒工艺条件为:送料变频9 Hz、压片变频13 Hz、制粒变频10 Hz、干膏粉含水量2.0%。结论:黄芪百合颗粒干法制粒优化后的工艺稳定、可行,为以后该产品产业化应用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百合颗粒 干法制粒 正交试验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探究扶正避瘟方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物质基础及分子机制 被引量:6
13
作者 靳晓杰 王菲 +8 位作者 毛建军 王燕如 关瑞宁 刘东玲 魏本君 李亚玲 张利英 张志明 刘永琦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19-26,共8页
目的从抑制病毒感染不同靶点的选择性、调控机体免疫因子的角度出发,系统研究扶正避瘟方预防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的物质基础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中的同源模建、分子对接等方法,对扶正避瘟方中各药味的化合... 目的从抑制病毒感染不同靶点的选择性、调控机体免疫因子的角度出发,系统研究扶正避瘟方预防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的物质基础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中的同源模建、分子对接等方法,对扶正避瘟方中各药味的化合物进行基于分子对接的虚拟筛选。运用靶点反向预测及其KEGG通路,分析方中健脾药白术对机体抵御病毒的潜在靶点和分子机制,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扶正避瘟方中阻断SARS-CoV-2入侵的活性成分有84个,连翘、生姜、荷叶、黄芪对SARS-CoV-2感染具有针对性阻断作用。对不同冠状病毒阻断机制的差异性分析显示,荷叶对SARS-CoV的选择性高于SARS-CoV-2,生姜则对SARS-CoV-2更具针对性。白术缺乏直接阻断成分,但白术内酯Ⅲ、苍术酮和茅苍术醇等与免疫靶点大麻素受体2(CB2)有较强的潜在结合能力。结论扶正避瘟方中连翘、荷叶的单体成分连翘脂苷A、(-)-儿茶素、熊竹素等可作为潜在抗病毒成分进一步开发,白术中的白术内酯Ⅲ等可能通过结合免疫靶点CB2发挥免疫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避瘟方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新型冠状病毒 同源模建 靶点反向预测 大麻素受体2
下载PDF
山楂及其有效成分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拓文娟 刘永琦 +2 位作者 修明慧 杨馥嘉 和建政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31-836,F0003,F0004,共8页
代谢综合征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多种因素引起的以糖代谢受损、血脂异常、腹部肥胖和血压升高为特点的临床证候群,目前市场上尚未有靶向治疗药物。而中医药防治代谢综合征具有多靶点、多通路和增效减毒等特点,有其独特的优势,现如今许多... 代谢综合征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多种因素引起的以糖代谢受损、血脂异常、腹部肥胖和血压升高为特点的临床证候群,目前市场上尚未有靶向治疗药物。而中医药防治代谢综合征具有多靶点、多通路和增效减毒等特点,有其独特的优势,现如今许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研究都集中在中医药及其药理作用上。山楂作为药食同源的“上品”,在我国具有1700多年的药用历史,且治疗代谢综合征具有显著的疗效。本文从山楂及其有效小分子对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行述评,发现山楂及其有效活性成分(黄酮类、三萜类、有机酸类等)在临床上能有效治疗代谢综合征,主要通过对代谢综合征的不同组分如肥胖症、高脂血症、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发挥作用,可通过不同机制对其发挥作用,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山楂 山楂有效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中医学对炎性微环境与炎症恶性转化的认识 被引量:15
15
作者 骆亚莉 周啸天 +4 位作者 魏本君 刘永琦 马玉 李程豪 李研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966-1968,共3页
炎症的发生会打破组织细胞与周围环境原有的正常秩序和平衡。当炎性微环境产生过于强烈的损伤变化或者致炎因素长期存在时,可导致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甚至形成肿瘤。炎症微环境的形成与水、湿、瘀关联密切,该研究着重从炎症微环境中痰... 炎症的发生会打破组织细胞与周围环境原有的正常秩序和平衡。当炎性微环境产生过于强烈的损伤变化或者致炎因素长期存在时,可导致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甚至形成肿瘤。炎症微环境的形成与水、湿、瘀关联密切,该研究着重从炎症微环境中痰湿、气滞、血瘀并存痰瘀相互凝结的角度,对炎症从可控向失控不断发展甚至导致恶变形成肿瘤的病机进行分析,为探索中医药积极防治炎症及其恶性转化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微环境 炎症恶性转化
原文传递
“甘肃方剂”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被引量:21
16
作者 王鑫 张志明 +5 位作者 王功臣 付兆媛 王庆胜 刘东玲 张利英 刘永琦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21-25,共5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目前已造成全球大流行。疫情发生后,甘肃省积极响应国家"中西医结合"防疫方针,组织成立中医药防治专家组,建立中西医结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目前已造成全球大流行。疫情发生后,甘肃省积极响应国家"中西医结合"防疫方针,组织成立中医药防治专家组,建立中西医结合联动工作机制,坚持中西医结合原则,突出中医药防疫优势,强调早期、及时、全程使用中医药。专家组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形成系列"甘肃方剂",探索出"关口前移、截断扭转、防治在早期、治愈在初期"的防治策略。未病之前,将关口前移,辨体选用扶正避瘟方,扶助正气,避其毒气,以防患于未然;发病以后,先证而治,截断扭转,辨证选用宣肺化浊方、清肺通络方,驱邪外出,将COVID-19治愈在初期阶段;病愈之初,选用健脾益肺方,健脾益肺、培土生金、和胃化湿,以防复发。在中西医结合的原则下,辨体辨证选用"甘肃方剂",预防了疫病的发生,阻止了轻型、普通型向重型、危重型的转化,提高了临床疗效,缩短了病程,减少了重型、危重型发生率,从而降低了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中医药 策略 甘肃方剂
原文传递
甘肃省140例Delta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琰 张利英 +5 位作者 张尚祖 张录梅 王鑫 雍文兴 刘永琦 张志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71-1775,共5页
目的 分析甘肃省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Delta变异株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差异,为SARS-CoV-2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12月甘肃省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雁滩分院和张掖市二院收治的140例SAR... 目的 分析甘肃省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Delta变异株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差异,为SARS-CoV-2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12月甘肃省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雁滩分院和张掖市二院收治的140例SARS-CoV-2变异株Delta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 140例感染患者,其中男性65例,女性75例;最大年龄87岁,最小年龄1岁8个月,平均年龄(42.65±20.87)岁;确诊患者20%有发热症状;平均核酸持续阳性时间为19.74 d;不同分型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嗜碱性粒细胞(BAS)和淋巴细胞(LYM)表达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101例(72.14%)患者影像学检查出现肺部病变,轻型、普通型和重型患者肺部影像学异常占比分别为55.81%、73.13%和100%。结论 甘肃省新冠Delta感染患者以轻型和普通型为主;发热患者较少;咳嗽、咳痰、咽部不适为主要临床表现;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年龄较大,并多患有基础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Delta变异株 分型 临床特征 流行病学 甘肃
原文传递
基于Keap1/Nrf2信号通路研究益髓生血方改善化疗所致小鼠肾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18
作者 刘瑜 张利英 +7 位作者 祁亚锋 李洋洋 张尚祖 徐倩 郝国雄 牛帆 刘永琦 张志明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3-707,共5页
目的 研究益髓生血方(YSSX)通过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改善化疗所致小鼠肾损的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腹腔注射40 mg·kg^(-1)卡铂诱导小鼠肾损伤模型。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 目的 研究益髓生血方(YSSX)通过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改善化疗所致小鼠肾损的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腹腔注射40 mg·kg^(-1)卡铂诱导小鼠肾损伤模型。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0.9%NaCl)、模型组(小鼠肾损伤模型)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组(0.53、1.05、2.10 g·kg^(-1)·d^(-1) YSSX灌胃7 d)。用蛋白质印迹法测定Keap1、Nrf2表达水平;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活性。结果 空白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的Keap1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26±0.02、0.64±0.03、0.59±0.01、0.45±0.05和0.34±0.02;Nrf2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69±0.06、0.35±0.01、0.36±0.01、0.48±0.02和0.56±0.01;CAT活性分别为(572.49±912.92)、(334.60±4.92)、(402.76±9.80)、(475.35±5.21)和(493.00±12.03)U·mg^(-1);GSH活性分别为(2.79±0.06)、(0.51±0.01)、(0.59±0.07)、(1.29±0.04)和(1.70±0.08)μmol·L^(-1);SOD活性分别为(477.00±4.32)、(260.67±6.13)、(272.67±2.87)、(386.33±3.68)和(395.00±12.25)U·mL^(-1);MDA活性分别为(3.89±0.02)、(7.32±0.03)、(6.94±0.14)、(4.60±0.01)和(4.34±0.02)nmol·mg·prot^(-1)。模型组上述指标与空白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1);中、高剂量实验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1)。结论 YSSX可以通过激活Keap1/Nrf2信号通路,调节机体氧化应激状态从而改善化疗导致的小鼠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髓生血方 肾损伤 氧化应激 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原文传递
甘肃省输入和本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CT特点比较
19
作者 吴吉荣 张艺 +9 位作者 刘永琦 王燕 冉燕 王童 庄辛 董静 马军 曾晓丽 包海荣 刘晓菊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21年第8期774-778,共5页
目的探讨境外、国内输入及本地感染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CT征像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调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12例)、甘肃省人民医院(30例)和兰州市肺科医院(31例)2020年1月—2020年3月住院治疗共73例COVID-19患者的病例资料... 目的探讨境外、国内输入及本地感染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CT征像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调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12例)、甘肃省人民医院(30例)和兰州市肺科医院(31例)2020年1月—2020年3月住院治疗共73例COVID-19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3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及不同病情演变期胸部CT病灶分布、变化、面积及密度值等特点与差异。结果境外输入患者临床表现以咽痛、咳嗽为主,分别占46.3%(17/39)和25.6(10/39)。国内输入患者以发热为主,占58.3%(7/12),本地感染以乏力为主,占36.4%(4/11)。境外输入患者的完全吸收率、发病初期无影像学改变率和单侧多发病灶发生率分别为100.0%、54.5%和22.7%,显著高于国内输入和本地感染患者73.3%和71.4%、6.7%和28.6%、6.7%和7.1%。境外输入患者的加重时间、条索病灶率和双侧多发/广泛病灶发生率分别为(4.69±1.40)d、0和9.1%,显著低于国内输入和本地感染患者(6.36±2.16)d和(8.40±3.71)d、26.7%和28.6%、73.3%和57.1%(均P<0.01)。3组患者发病初期、好转吸收期病灶面积以及发病初期CT高密度值、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加重期CT低密度值、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好转吸收期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境外输入患者病情较轻,病灶面积较小,密度较均一,病灶可完全吸收,可能与境外输入患者多为青壮年、确诊早或病毒遗传变异有关;国内输入及本地感染患者病情较重,病灶面积大,密度不均一,病情痊愈可留有条索样病灶;因此,对于不同地源的COVID-19患者,应结合临床表现和胸部影像学等进行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境外输入 国内输入 本地感染 CT
原文传递
黄芪多糖对中波紫外线辐射皮肤角质形成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杨 安方玉 +1 位作者 明海霞 刘永琦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5期44-46,共3页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对中波紫外线(UVB)辐射损伤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 Ca T细胞)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UVB辐射Ha Ca T细胞进行造模。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各药物组给予相应药物干...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对中波紫外线(UVB)辐射损伤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 Ca T细胞)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UVB辐射Ha Ca T细胞进行造模。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各药物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MTT法测定细胞活力;生化比色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SOD、CAT、GSH-Px含量降低,MDA、TNF-α、IL-6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SOD、GSH-Px、CAT含量升高,MDA、TNF-α、IL-6含量降低(P<0.01)。结论黄芪多糖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UVB对Ha Ca T细胞氧化应激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中波紫外线 皮肤角质形成细胞 保护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