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佛肚树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卫卫 张于 +2 位作者 郝小江 王清 李顺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953-1956,共4页
从麻疯树属植物佛肚树茎、叶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鉴定(1H NMR、13C NMR、ESI-MS)分别为epi-isojatrogrossidione(1)、jatrogrossidion(2)、4E-jatrogrossidentadion(3)、jatrophodione A(4)、ent-3β-hydroxy... 从麻疯树属植物佛肚树茎、叶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鉴定(1H NMR、13C NMR、ESI-MS)分别为epi-isojatrogrossidione(1)、jatrogrossidion(2)、4E-jatrogrossidentadion(3)、jatrophodione A(4)、ent-3β-hydroxypimara-8(14),15-dien-12-one(5)、clemaphenol A(6)、(+)-Medioresinol(7)、scoparone(8)、fraxidin(9)、7,8-dihydroxy-5,6-dimethy-2H-1-benzopyran-2-one(10)和(3R,8S)-falcarindiol(11)。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5、6、7、10和11为首次从麻疯树属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肚树 化学成分 二萜
下载PDF
提高二倍体马铃薯原始栽培种原生质体分离与分裂频率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鹏 刘卫卫 +1 位作者 魏彩霞 王清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0-87,共8页
为获得较高的原生质体分离和分裂频率,试验以马铃薯二倍体原始栽培种‘47-33’‘5-19’试管苗叶片为材料,进行了原生质体游离和培养的研究.结果表明:培养21d的两品系试管苗叶片均在含有2.0%纤维素酶+0.5%果胶酶+0.25%离析酶,渗透压为0.3... 为获得较高的原生质体分离和分裂频率,试验以马铃薯二倍体原始栽培种‘47-33’‘5-19’试管苗叶片为材料,进行了原生质体游离和培养的研究.结果表明:培养21d的两品系试管苗叶片均在含有2.0%纤维素酶+0.5%果胶酶+0.25%离析酶,渗透压为0.35mol/L的酶解液中解离效果最好,原生质体产量分别为2.31×106个/gFW和2.52×106个/gFW;在28℃酶解温度条件下缓慢摇动14h或1h静置+13h缓慢摇动的,可促进叶片原生质体的大量释放.此外,1.0mg/L NAA+0.5mg/L 2,4-D+0.4mg/L BAP外源激素组合有利于叶片原生质体的分裂,‘47-33’‘5-19’原生质体一次分裂频率分别达到8.85%和12.56%.在0.35mol/L渗透压的液体培养基中,‘47-33’叶片原生质体分裂更早,分裂频率达13.85%.研究获得了稳定的原生质体分离体系以及较好的原生质体培养条件,为马铃薯二倍体原始栽培种的体细胞融合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倍体马铃薯 原始栽培种 分离 分裂
下载PDF
红花石蒜生物碱成分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靳朋举 张于 +2 位作者 郝小江 王清 李顺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19-1323,共5页
我们实验室的前期研究发现红花石蒜中的石蒜西啶类生物碱具有较强的抗烟草花叶病毒(TMV)活性,为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开展了对红花石蒜化学成分的研究。从红花石蒜中共分离的到11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鉴定(~1H NMR、^(13)... 我们实验室的前期研究发现红花石蒜中的石蒜西啶类生物碱具有较强的抗烟草花叶病毒(TMV)活性,为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开展了对红花石蒜化学成分的研究。从红花石蒜中共分离的到11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鉴定(~1H NMR、^(13)C NMR、2D NMR、HR-ESI-MS)分别鉴定为pancratinine D(1)、小星蒜碱(2)、8-O-去甲基高石蒜碱(3)、6α-O-甲基石蒜伦碱(4)、力克拉敏(5)、水仙花碱(6)、石蒜碱(7)、力克拉敏N-氧化物(8)、去甲基加兰他敏(9)、二氢石蒜碱(10)、文殊兰碱(11)。采用半叶枯斑法,对其中的三个化合物1、3、10进行了抗TMV活性筛选,发现均有一定的抗TMV活性。其中化合物3的抑制率超过阳性对照宁南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花叶病毒 红花石蒜 生物碱 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
下载PDF
试管微环境对马铃薯‘GSAP-H’愈伤组织花青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魏彩霞 牛智敏 +1 位作者 窦富强 王清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7-53,共7页
【目的】为获得愈伤组织生长及花青素积累的最佳培养条件.【方法】针对马铃薯"GSAP-H"试管苗茎叶诱导出的紫色愈伤组织进行了外源激素、糖源、不同N素比例、光温和pH等条件的研究.【结果】随NAA、2,4-D浓度的增加,愈伤组织快... 【目的】为获得愈伤组织生长及花青素积累的最佳培养条件.【方法】针对马铃薯"GSAP-H"试管苗茎叶诱导出的紫色愈伤组织进行了外源激素、糖源、不同N素比例、光温和pH等条件的研究.【结果】随NAA、2,4-D浓度的增加,愈伤组织快速生长,花青素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于1.5mg/L 2,4-D和1.0mg/L NAA浓度下达到高峰,分别为863.15、880.65nmol/g;高浓度BAP不利于愈伤组织的生长,但花青素含量在4mg/L BAP下达到高峰,为848.745nmol/g.蔗糖是花青素生产的最好碳源,45g/L蔗糖下的愈伤组织生长最快且花青素含量最高(887.035nmol/g);培养基中NO_3^-与NH_4^+比例为3:1时,愈伤组织花青素含量最高(895.54nmol/g).此外,全光照利于花青素产量的提高.pH 4.8及25℃的培养条件可明显促进愈伤组织花青素的积累.【结论】研究结果将为利用紫色马铃薯愈伤组织进行工厂化生产花青素奠定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GSAP-H” 花青素 激素 糖源 温度 pH
下载PDF
灌溉量和灌溉时期对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同化物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闫士朋 焦润安 +2 位作者 李朝周 张俊莲 王文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45,共11页
为筛选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各发育阶段适宜的灌溉量,使用遮雨棚和智能控水设施进行严格的灌溉量控制,测定了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灌溉量(分别为0.5W、0.75W、W、1.25W、1.5W,W为当地维持25.8%土壤含水率的常用灌溉量)下的马铃薯叶片... 为筛选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各发育阶段适宜的灌溉量,使用遮雨棚和智能控水设施进行严格的灌溉量控制,测定了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灌溉量(分别为0.5W、0.75W、W、1.25W、1.5W,W为当地维持25.8%土壤含水率的常用灌溉量)下的马铃薯叶片光合生理指标、根系生理指标、植株农艺性状和干物质积累指标。结果表明: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P羧化酶)活性在结薯期最高、成熟期最低,在发棵期和结薯期对灌溉量响应差异最显著,在W和1.25W下最高。幼苗期叶片净光合速率(P_n)对灌溉量响应不显著,在发棵期、结薯期和成熟期分别以W、1.25W、0.75W下最高。幼苗期、发棵期、结薯期和成熟期根冠比分别在0.75W、0.5W、0.75W、W下最高。幼苗期0.5W延缓了植株的伸长生长,成熟期灌溉量增加有效促进了植株株高的增长,1.5W下植株最高。地上部分干重在幼苗期、发棵期、结薯期分别在W、1.25W、1.5W下最高,成熟期地上部分干重对灌溉量响应不显著。薯重在幼苗期、发棵期、结薯期、成熟期分别在0.75W、W、1.25W、0.75W下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灌溉量 生育期 干物质 经济系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