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芸芥(Eruca Mill.)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
7
1
作者
孙万仓
范惠玲
+8 位作者
孟亚雄
张涛
张金文
王保成
武军艳
邵登魁
朱惠霞
燕妮
赵玉昌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49-1057,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来源的芸芥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和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以便对其进行有效、科学的利用。方法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来源于欧洲、非洲和亚洲的30份代表性的芸芥(ErucaMill.)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根据遗传相似系数计算不同材...
目的研究不同来源的芸芥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和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以便对其进行有效、科学的利用。方法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来源于欧洲、非洲和亚洲的30份代表性的芸芥(ErucaMill.)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根据遗传相似系数计算不同材料RAPD数据的遗传距离矩阵,按UPGMA方法对研究材料进行聚类。结果不同芸芥亚种间表现出比较大的多态性,47个引物共扩增出486条DNA带,其中432条表现出多态性,占总带数的89.0%,来源不同的材料有各自的特征带。30个材料的遗传距离在0.1036~0.4511之间。结论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距离为0.1452处,30个材料可分为7个类群,其中来源于中国的材料为一独立的类群,来源于西班牙及其他国家地区的材料分属另外6个不同的类群。芸芥起源中心的西班牙及其毗邻地区的芸芥的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而中国可能是芸芥的次生演化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芥
RAPD技术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冬油菜在西北旱寒区的适应性和北移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
129
2
作者
孙万仓
马卫国
+14 位作者
雷建民
刘秦
杨仁义
武军艳
王学芳
叶剑
曾军
张亚宏
康艳丽
郭秀娟
魏文惠
杨杰
蒲媛媛
曾潮武
刘红霞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716-2726,共11页
【目的】对不同冬油菜类型和品种在西北旱寒区的越冬抗寒性、适应性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冬油菜北移的可行性。【方法】在张掖、酒泉等不同生态条件下,对55份不同类型和来源的冬油菜品种(系)的抗寒性、经济性状、生育期、含油率、产量表现...
【目的】对不同冬油菜类型和品种在西北旱寒区的越冬抗寒性、适应性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冬油菜北移的可行性。【方法】在张掖、酒泉等不同生态条件下,对55份不同类型和来源的冬油菜品种(系)的抗寒性、经济性状、生育期、含油率、产量表现等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在西北旱寒区海拔1477~2300m、极端最低气温-22.7~-31.6℃、年平均气温5.9~8.7℃、年平均降水量92.0~630mm、无霜期150~172d的地区,甘蓝型和白菜型两种类型的冬油菜,仅白菜型冬油菜能够越冬,越冬率最高达到100.00%,生长发育正常,且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农艺性状,生育期275~295d,含油率40.84%~44.15%,产量1500.0~4400.3kg·ha-1。不同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系)抗寒性和适应性存在巨大差异,越冬率0~100%。根据越冬率与抗寒性,可将参试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系)划分为超强抗寒性、强抗寒性、抗寒性和弱抗寒性品种(系)4种类型。在乌稍岭以东地区,一般抗寒品种(系)均能越冬,但在河西走廊,只有超强抗寒性品种(系)和强抗寒性品种(系)才能越冬,【结论】在西北旱寒区,发展白菜型冬油菜生产是可行的,从而使冬油菜栽培种植北界向北向西延伸1000多公里,海拔由1000m提高到2300m左右,纬度由35°30′提高到39°46′。冬油菜北移进入中国西北旱寒区种植能够有效地增加该区冬春季植被覆盖度,同时为该区发展一年二熟耕作制创造了条件,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对促进北方寒区冬油菜生产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油菜
西北旱寒区
适应性
北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菜型油菜自交亲和性变异分析
被引量:
20
3
作者
孙万仓
范惠玲
+4 位作者
叶剑
张亚宏
刘雅利
曾军
王鹏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88-695,共8页
对不同来源的85份白菜型油菜品种的自交亲和指数研究表明,白菜型油菜的自交亲和性存在较大幅度的变异,自交亲和指数在0.00~9.28之间,这种变异不仅存在于品种间,而且存在于品种内不同个体间。85份参试材料中,自交亲和指数小于1的有50...
对不同来源的85份白菜型油菜品种的自交亲和指数研究表明,白菜型油菜的自交亲和性存在较大幅度的变异,自交亲和指数在0.00~9.28之间,这种变异不仅存在于品种间,而且存在于品种内不同个体间。85份参试材料中,自交亲和指数小于1的有50个品种;35个品种自交亲和指数大于1,自交亲和指数在1.00~9.28之间,其中亲和指数大于4的材料有28、44、45、55x、75、119、123、139号品种等。依据自交亲和指数,可将参试材料分为4种类型:高自交亲和类型(自交亲和指数>4.00);自交亲和类型(自交亲和指数1.00~3.99);自交不亲和类型(0.00< 自交亲和指数<1.00);高自交不亲和类型(自交亲和指数=0.00)。自交亲和性因地区而异,一般西部地区的品种自交亲和性高于其它地区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自交亲和性
基因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寒旱区白菜型冬油菜适应性及利用研究
被引量:
13
4
作者
刘秦
姚正良
+3 位作者
缪纯庆
姚瑶
毛成志
孙万仓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6-62,130,共8页
为探究冬油菜在甘肃张掖寒旱区种植的适应性,对8个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系)的越冬率、冬前干物质积累、农艺性状及产量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了冬油菜不同播种期对越冬率、产量等性状的影响,同时进行了冬油菜后茬复种模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为探究冬油菜在甘肃张掖寒旱区种植的适应性,对8个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系)的越冬率、冬前干物质积累、农艺性状及产量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了冬油菜不同播种期对越冬率、产量等性状的影响,同时进行了冬油菜后茬复种模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北纬38°左右、海拔180 m左右、极端最低气温-28.7℃的张掖及河西走廊,白菜型冬油菜能够露地正常越冬,且产量高品质好。冬油菜收获后,复种早熟大豆、马铃薯、油葵和蔬菜等作物,每667m2两季产值比单种小麦增收32.0%~154.4%,比单种玉米增收15.4%~108.6%,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在张掖及河西走廊发展冬油菜生产可以调整传统农业的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同时,可增加冬春季土壤植被覆盖,减少沙尘源,改善生态环境。张掖及河西走廊宜选择抗寒性品种,并适当早播,播期以8月中旬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冬油菜
越冬率
后茬复种作物
效益
播期
甘肃寒旱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芸芥(Eruca Mill.)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
7
1
作者
孙万仓
范惠玲
孟亚雄
张涛
张金文
王保成
武军艳
邵登魁
朱惠霞
燕妮
赵玉昌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系
甘肃农业大学
作物
改良与种质创新
甘肃
省重点实验室
甘肃
省
农业
科
学院
经济
作物
研究所
出处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49-1057,共9页
基金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S991-A21-043-N和ZS031-A25-041-D)
文摘
目的研究不同来源的芸芥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和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以便对其进行有效、科学的利用。方法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来源于欧洲、非洲和亚洲的30份代表性的芸芥(ErucaMill.)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根据遗传相似系数计算不同材料RAPD数据的遗传距离矩阵,按UPGMA方法对研究材料进行聚类。结果不同芸芥亚种间表现出比较大的多态性,47个引物共扩增出486条DNA带,其中432条表现出多态性,占总带数的89.0%,来源不同的材料有各自的特征带。30个材料的遗传距离在0.1036~0.4511之间。结论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距离为0.1452处,30个材料可分为7个类群,其中来源于中国的材料为一独立的类群,来源于西班牙及其他国家地区的材料分属另外6个不同的类群。芸芥起源中心的西班牙及其毗邻地区的芸芥的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而中国可能是芸芥的次生演化中心。
关键词
芸芥
RAPD技术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Keywords
Yunjie (Eruca Mill.)
RAPD
Genetic diversity
分类号
Q943 [生物学—植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冬油菜在西北旱寒区的适应性和北移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
129
2
作者
孙万仓
马卫国
雷建民
刘秦
杨仁义
武军艳
王学芳
叶剑
曾军
张亚宏
康艳丽
郭秀娟
魏文惠
杨杰
蒲媛媛
曾潮武
刘红霞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系
甘肃
畜牧工程职业技术
学院
甘肃
省天水市
农业
科学研究所
甘肃
省张掖市
农业
科学研究所
甘肃
酒泉市
农业
科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716-2726,共11页
基金
国家支撑计划项目
甘肃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项目(GNSW-2005-09)
+1 种基金
甘肃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GS064-A41-001-07)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GS061-A25-076)资助
文摘
【目的】对不同冬油菜类型和品种在西北旱寒区的越冬抗寒性、适应性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冬油菜北移的可行性。【方法】在张掖、酒泉等不同生态条件下,对55份不同类型和来源的冬油菜品种(系)的抗寒性、经济性状、生育期、含油率、产量表现等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在西北旱寒区海拔1477~2300m、极端最低气温-22.7~-31.6℃、年平均气温5.9~8.7℃、年平均降水量92.0~630mm、无霜期150~172d的地区,甘蓝型和白菜型两种类型的冬油菜,仅白菜型冬油菜能够越冬,越冬率最高达到100.00%,生长发育正常,且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农艺性状,生育期275~295d,含油率40.84%~44.15%,产量1500.0~4400.3kg·ha-1。不同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系)抗寒性和适应性存在巨大差异,越冬率0~100%。根据越冬率与抗寒性,可将参试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系)划分为超强抗寒性、强抗寒性、抗寒性和弱抗寒性品种(系)4种类型。在乌稍岭以东地区,一般抗寒品种(系)均能越冬,但在河西走廊,只有超强抗寒性品种(系)和强抗寒性品种(系)才能越冬,【结论】在西北旱寒区,发展白菜型冬油菜生产是可行的,从而使冬油菜栽培种植北界向北向西延伸1000多公里,海拔由1000m提高到2300m左右,纬度由35°30′提高到39°46′。冬油菜北移进入中国西北旱寒区种植能够有效地增加该区冬春季植被覆盖度,同时为该区发展一年二熟耕作制创造了条件,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对促进北方寒区冬油菜生产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冬油菜
西北旱寒区
适应性
北移
Keywords
Winter rapeseed
Dried and cold areas of northwest China
Crop adaptation
Expanding Winter rapeseed Northwards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菜型油菜自交亲和性变异分析
被引量:
20
3
作者
孙万仓
范惠玲
叶剑
张亚宏
刘雅利
曾军
王鹏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系
出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88-695,共8页
基金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S991-A21-043-N
ZS031-A25-041-D)
文摘
对不同来源的85份白菜型油菜品种的自交亲和指数研究表明,白菜型油菜的自交亲和性存在较大幅度的变异,自交亲和指数在0.00~9.28之间,这种变异不仅存在于品种间,而且存在于品种内不同个体间。85份参试材料中,自交亲和指数小于1的有50个品种;35个品种自交亲和指数大于1,自交亲和指数在1.00~9.28之间,其中亲和指数大于4的材料有28、44、45、55x、75、119、123、139号品种等。依据自交亲和指数,可将参试材料分为4种类型:高自交亲和类型(自交亲和指数>4.00);自交亲和类型(自交亲和指数1.00~3.99);自交不亲和类型(0.00< 自交亲和指数<1.00);高自交不亲和类型(自交亲和指数=0.00)。自交亲和性因地区而异,一般西部地区的品种自交亲和性高于其它地区的品种。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自交亲和性
基因型
Keywords
Brassica rapa
self-compatibilit y
genotype
分类号
Q348 [生物学—遗传学]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寒旱区白菜型冬油菜适应性及利用研究
被引量:
13
4
作者
刘秦
姚正良
缪纯庆
姚瑶
毛成志
孙万仓
机构
张掖市
农业
科学研究院
甘肃农业大学
中国科
学院
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系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6-62,130,共8页
基金
农业部行业专项基金(200903002-04)
文摘
为探究冬油菜在甘肃张掖寒旱区种植的适应性,对8个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系)的越冬率、冬前干物质积累、农艺性状及产量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了冬油菜不同播种期对越冬率、产量等性状的影响,同时进行了冬油菜后茬复种模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北纬38°左右、海拔180 m左右、极端最低气温-28.7℃的张掖及河西走廊,白菜型冬油菜能够露地正常越冬,且产量高品质好。冬油菜收获后,复种早熟大豆、马铃薯、油葵和蔬菜等作物,每667m2两季产值比单种小麦增收32.0%~154.4%,比单种玉米增收15.4%~108.6%,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在张掖及河西走廊发展冬油菜生产可以调整传统农业的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同时,可增加冬春季土壤植被覆盖,减少沙尘源,改善生态环境。张掖及河西走廊宜选择抗寒性品种,并适当早播,播期以8月中旬为宜。
关键词
白菜型冬油菜
越冬率
后茬复种作物
效益
播期
甘肃寒旱区
Keywords
cabbage-type winter rapeseed
overwintering rate
multiple cropping
benefit
sowing time
cold-arid regions of Gansu Province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芸芥(Eruca Mill.)的遗传多样性
孙万仓
范惠玲
孟亚雄
张涛
张金文
王保成
武军艳
邵登魁
朱惠霞
燕妮
赵玉昌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冬油菜在西北旱寒区的适应性和北移的可行性研究
孙万仓
马卫国
雷建民
刘秦
杨仁义
武军艳
王学芳
叶剑
曾军
张亚宏
康艳丽
郭秀娟
魏文惠
杨杰
蒲媛媛
曾潮武
刘红霞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2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白菜型油菜自交亲和性变异分析
孙万仓
范惠玲
叶剑
张亚宏
刘雅利
曾军
王鹏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2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寒旱区白菜型冬油菜适应性及利用研究
刘秦
姚正良
缪纯庆
姚瑶
毛成志
孙万仓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