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石首麋鹿发情期雄鹿占群策略研究
1
作者 张玉铭 杨涛 +4 位作者 丁玉华 程志斌 易红新 温华军 董崇山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3年第6期1-4,12,共5页
动物繁殖策略是影响动物成功繁衍的主要因素。2021年6~8月,以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麋鹿为研究对象,结合发情期麋鹿繁殖群大小、繁殖群数量以及发情雌鹿数量等雄鹿占群指标,探讨麋鹿发情期雄鹿占群策略。结果表明:2021年石首保... 动物繁殖策略是影响动物成功繁衍的主要因素。2021年6~8月,以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麋鹿为研究对象,结合发情期麋鹿繁殖群大小、繁殖群数量以及发情雌鹿数量等雄鹿占群指标,探讨麋鹿发情期雄鹿占群策略。结果表明:2021年石首保护区麋鹿发情期为6月2日至8月22日,繁殖群大小范围为2~109头。繁殖雌鹿总数与繁殖群大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繁殖雌鹿总数与繁殖群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繁殖群大小与繁殖群数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麋鹿采取优势雄鹿轮流占群(成为群主),维持参与发情的雌鹿随时有交配受孕的机会以延续后代的繁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麋鹿 发情期 婚配制度 繁殖群 繁殖策略
下载PDF
动植物祛黄褐斑制品的人体试食功效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庞雪滢 董崇山 王玉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5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动植物复配方制品祛黄褐斑作用。方法:随机将100例黄褐斑受试者分为试食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50例,按要求服用该制品30d,观察受试者颜面部黄褐斑面积大小和颜色深浅变化。结果:试食组黄褐斑面积平均缩小9.42±14.15cm2(P<... 目的:探讨动植物复配方制品祛黄褐斑作用。方法:随机将100例黄褐斑受试者分为试食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50例,按要求服用该制品30d,观察受试者颜面部黄褐斑面积大小和颜色深浅变化。结果:试食组黄褐斑面积平均缩小9.42±14.15cm2(P<0.01),下降百分率15.08%,颜色变浅,色卡平均降低0.39±0.38度(P<0.01),有效32例,总有效率64.00%,自身比较差异显著。对照组黄褐斑面积平均缩小0.74±2.69cm2(P<0.001),下降百分率1.48%,颜色变浅,色卡平均降低0.07±0.23度(P<0.001),有效6例,总有效率12.00%,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此动植物复配方制品有祛黄褐斑的功效,其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植物复配方 黄褐斑 效果评价
下载PDF
复合配方软胶囊人体抗氧化功能试食效果评价
3
作者 赵晶 张印红 +2 位作者 董崇山 刘桐 王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42-344,349,共4页
目的:评价复合配方软胶囊人体抗氧化功能试食效果。方法:将120例志愿者随机分为试食组和对照组,试食组给予复合配方软胶囊90 d,对照组服用安慰剂,采用自身及组间对照方法,实验前后各进行一次相关安全性指标及功效指标的测定。结果:试食... 目的:评价复合配方软胶囊人体抗氧化功能试食效果。方法:将120例志愿者随机分为试食组和对照组,试食组给予复合配方软胶囊90 d,对照组服用安慰剂,采用自身及组间对照方法,实验前后各进行一次相关安全性指标及功效指标的测定。结果:试食后试食组超氧化物歧化酶升高14.69±18.51 U/m L,上升率为19.55%,自身及组间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二醛降低1.67±3.03 nmol/m L,下降率为14.97%,自身及组间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升高5.73±29.64 U/m L,上升率为5.29%,自身及组间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三项指标变化均不明显。试食前后各项安全性指标均无明显变化,说明受试物对受试者身体健康无不良影响。结论:此复合配方软胶囊对人体具有抗氧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配方软胶囊 抗氧化功能 人体试食实验
下载PDF
一例东北马鹿白化病的病例分析
4
作者 陈旭 唐丽昕 +5 位作者 邢秀梅 董崇山 王莘皓 高鹤轩 苏伟林 刘欣 《特产研究》 2024年第4期25-30,共6页
为了探究一只东北马鹿的白化病的遗传机制,对其进行了30全基因组重测序及生物信息分析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筛选与白化病致病基因相关的SNPs,最终定位到这只白化马鹿的5个SNPs,分别涉及到HPS3(c.A1652G),LYST(c.C3338T、c.G3635A... 为了探究一只东北马鹿的白化病的遗传机制,对其进行了30全基因组重测序及生物信息分析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筛选与白化病致病基因相关的SNPs,最终定位到这只白化马鹿的5个SNPs,分别涉及到HPS3(c.A1652G),LYST(c.C3338T、c.G3635A、c.C4613T),TYR(c.C1204T)3个基因。同源蛋白序列分析排除了HPS3和LYST上突变位点的致病性,而TYR基因上为终止突变。RT-PCR分析进一步证实TYR基因的终止突变,蛋白结构预测分析显示,TYR基因的突变位点位于蛋白的胞质区与跨膜区之间,而作为与网格衔接蛋白AP-3接合的双亮氨酸基序(EEXXXPLL)位于膜内区,因突变而丢失。综上分析,TYR基因(c.C1204T)突变导致了马鹿的白化病。该突变使TYR尾端丢失,包含了双亮氨酸基序和跨膜区丢失,TYR蛋白无法从内质网转移到黑素体上,黑素体功能性缺失导致白化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YR基因 黑色素 白化病 东北马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