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院校藏族学生汉语学习心理因素探析及心理疏导——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小丽 何浩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4年第11期117-118,共2页
本文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2012级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本科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就该院藏族大学生学习汉语的心理特点分析研究并进行了心理疏导,希望能够创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关注每一位学生,让... 本文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2012级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本科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就该院藏族大学生学习汉语的心理特点分析研究并进行了心理疏导,希望能够创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关注每一位学生,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受益无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学生 汉语学习 心理因素 心理疏导
下载PDF
藏汉双语教学中汉语教学重点的研究——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连文斌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4年第8期90-92,2,共3页
在我院藏汉双语教学中,我们发现:由于以藏语为母语的学生与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在使用和理解汉语时,所依据的标准与判断机制不同,因此常常会出现一些误用的现象,而他们自己却浑然不知。因此我们汉语教学重点与方法的确定只能依据教学对... 在我院藏汉双语教学中,我们发现:由于以藏语为母语的学生与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在使用和理解汉语时,所依据的标准与判断机制不同,因此常常会出现一些误用的现象,而他们自己却浑然不知。因此我们汉语教学重点与方法的确定只能依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汉语水平,而不能按照普通汉语学生的情况来臆测。汉语教学的重点应放在那些以藏语为母语的学生在理解与运用时经常出现错误的地方,这样我们的汉语教学才有针对性与实效性。在此以我院汉语教学中遇到的实例为研究对象,对确定汉语教学重点与方法进行个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汉双语 教学 问句 有多+形 形+不+形
下载PDF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中的思政元素探索——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3
作者 刘小丽 《甘肃高师学报》 2022年第3期102-105,共4页
“现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核心课程,本身具有思政教育的优势。针对教学过程中主要以专业理论教育为目标、教学内容缺乏思政元素、教学手段单一的现状,从修订教学大纲、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思政教育体现于教学实践环... “现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核心课程,本身具有思政教育的优势。针对教学过程中主要以专业理论教育为目标、教学内容缺乏思政元素、教学手段单一的现状,从修订教学大纲、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思政教育体现于教学实践环节以及提升教师自身政治素养等四个方面深入探索,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文化自信,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落实“现代汉语”课程中的思政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 教学 思政元素 文化自信 探索
下载PDF
民族师范院校实习带队教师评选模式构建——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4
作者 李锦煜 徐君伟 《甘肃高师学报》 2012年第6期77-81,共5页
通过对我校实习带队教师的评选过程进行研究,从实习带队教师的评选方及各评选方所占评分比例、各评选方的评选依据及各评选依据所占的评分比例等方面构建了实习带队教师的量化评选模式,以期优化、量化、公正化优秀实习带队教师的评选过... 通过对我校实习带队教师的评选过程进行研究,从实习带队教师的评选方及各评选方所占评分比例、各评选方的评选依据及各评选依据所占的评分比例等方面构建了实习带队教师的量化评选模式,以期优化、量化、公正化优秀实习带队教师的评选过程,更好地发挥实习带队教师的作用,提高教育实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师范院校 实习指导教师 评选模式 构建
下载PDF
浅析新媒介环境下民族地区大学生新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及有效途径——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5
作者 莎木央金 蒲国鑫 马赟 《甘肃高师学报》 2019年第3期91-96,共6页
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为例,对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他们对于新媒介的批判和利用能力,以及新媒介素养教育的特征和不足,并据此提出新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大学生 新媒介素养 教育
下载PDF
我国民族类高等师范教育如何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被引量:1
6
作者 詹虎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年第11期7-10,共4页
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基础教育"母机"的民族类高等师范教育应根据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内容、规格和要求,调整办学方向、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师范教育训练;建构具有长效机制的教育实习... 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基础教育"母机"的民族类高等师范教育应根据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内容、规格和要求,调整办学方向、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师范教育训练;建构具有长效机制的教育实习指导与管理体系;提升民族类师范生的通识课程、学科专业知识、尤其是教育专业知识和师范技能水准,使师范生的知识结构多样化、规格化、综合化;培养民族类师范生在从事教师职业时所必须具备的相对成熟教师的各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类 高等师范 教学改革 适应新课程 提升师范生能力
下载PDF
论少数民族院校藏族学生《古代汉语》学习平台的搭建
7
作者 蒋媛媛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年第20期147-149,共3页
少数民族院校的应用语言学(藏汉双语应用方向)专业开设《古代汉语》课程,对真正提高藏族学生实际掌握汉语知识的能力,对弘扬中华文明意义重大。但是,藏族学生面临着古汉语中语音、文字、语法、背诵、翻译等导致的学习困难及对主体文化... 少数民族院校的应用语言学(藏汉双语应用方向)专业开设《古代汉语》课程,对真正提高藏族学生实际掌握汉语知识的能力,对弘扬中华文明意义重大。但是,藏族学生面临着古汉语中语音、文字、语法、背诵、翻译等导致的学习困难及对主体文化的认同感、学习动机的薄弱性、不良的学习思维习惯等困难。本文力图以实践教学为基础,以藏汉双语教学为保障,以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体系为途径,以提高学生的古代汉语水平为目的,搭建切实可行又高效的古代汉语学习平台。切实找到解决藏族学生在古代汉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的方法,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汉语 学生 藏族 学习方法 学习平台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的甘南藏戏现代化传承研究
8
作者 扈晓燕 许戈亮 《甘肃高师学报》 2023年第4期50-55,共6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而文化作为国家发展、地区进步的重要内容,是维系国家、民族文化群体的动力和源泉,因而文化认同应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题中应有之义.甘南藏戏是甘南地区民族文化的珍贵遗产,凝...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而文化作为国家发展、地区进步的重要内容,是维系国家、民族文化群体的动力和源泉,因而文化认同应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题中应有之义.甘南藏戏是甘南地区民族文化的珍贵遗产,凝聚着藏民族共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情感,扮演着重要的精神纽带作用.文章拟通过分析甘南藏戏在叙事上的特征,归纳其在现代化传承中需要强化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属性,具体包括更新角色类型,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创新情节模式,突出叙事结构中的文化情感;替换词语程式,体现文化符号里的家国情怀,进而突出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甘南藏戏 现代化传承
下载PDF
TPCK视阈下民族地区语文教师职业能力现状调查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纬 杜天明 +1 位作者 陈振兴 WANG Yan-li 《当代教育与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6-70,共5页
结合目前国内外普遍认可和倡导的TPCK理论,通过对民族地区中小学语文教师职业能力现状调查,分析了语文教师技术知识、教学法知识和学科内容知识的现状,提出促进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核心策略。
关键词 TPCK结构模型 民族地区 汉语教师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场域中的民族文学价值建构及反思——以口头文学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安少龙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85-91,共7页
中国各民族的民间口头文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多民族文学史书写"两个场域共同的研究对象之一。目前两个场域所共同面对的一个现实是全球化进程中口头文学的濒危与保护。通过考察当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各民族的民间口头文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多民族文学史书写"两个场域共同的研究对象之一。目前两个场域所共同面对的一个现实是全球化进程中口头文学的濒危与保护。通过考察当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场域出现的口头文学"物质化"、"商业化"现象背后口头文学价值判断的某种误区,从两个场域的互动关系中,探讨与民族口头文学价值建构相关联的口头传统要素。由此反观"多民族文学史"书写的艰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民族文学 口头文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 价值
下载PDF
甘肃洮州方言成因探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可峰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5期158-162,共5页
甘肃洮州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西北次方言区,属中原官话,但其中又兼具江淮方言、吴方言的特点。洮州方言是生活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临潭、卓尼两县以及迭部、夏河、碌曲等县的部分地区汉族所使用的语言,也是各民族相互交际的主要工具。... 甘肃洮州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西北次方言区,属中原官话,但其中又兼具江淮方言、吴方言的特点。洮州方言是生活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临潭、卓尼两县以及迭部、夏河、碌曲等县的部分地区汉族所使用的语言,也是各民族相互交际的主要工具。本文从江淮移民、历史行政区划、语言接触等方面对洮州方言形成的原因进行了考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洮州 方言 成因 探析
下载PDF
中华多民族文学视阈中的藏区高校《大学语文》教材建设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四四 陶柯 《长春大学学报》 2012年第6期749-751,755,共4页
贯彻落实中华多民族文学理念对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有十分重要的文化政治意义。藏族和回族大学生是藏区高校的主要民族学生。《大学语文》教材建设与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关系十分密切,因而加强藏区高校《大学语文... 贯彻落实中华多民族文学理念对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有十分重要的文化政治意义。藏族和回族大学生是藏区高校的主要民族学生。《大学语文》教材建设与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关系十分密切,因而加强藏区高校《大学语文》教材建设刻不容缓。应注意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教材内容从重视藏、回等少数民族当代汉语书写、选用和主动创作藏、回等民族对中华文明历史贡献的文学作品和应用最新的有关藏回汉文化互动的科研成果来解析课文三方面来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语文》教材 中华多元一体 文化认同
下载PDF
“距离”与汉语修辞艺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可峰 宁文忠 《甘肃高师学报》 2010年第6期42-45,共4页
汉语修辞艺术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精神性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应该重视审美"距离"的正确营构和解读。"距离",本是中外美学、文艺理论中一个常用的术语,将其引入汉语修辞艺术中,旨在丰富汉语修辞艺术理论体系,为... 汉语修辞艺术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精神性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应该重视审美"距离"的正确营构和解读。"距离",本是中外美学、文艺理论中一个常用的术语,将其引入汉语修辞艺术中,旨在丰富汉语修辞艺术理论体系,为科学的建构和解读汉语修辞艺术提供帮助。在解读其内涵的基础上,又从外延上,即时空距离、心理距离、逻辑距离、情感距离等四个方面进行大胆阐释。"距离"是汉语修辞艺术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概念",距离"在汉语修辞艺术中的运用无处不在,使用中尤其要把握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 汉语修辞艺术 营构 解读
下载PDF
方言与古俗——以甘肃省古浪县路家台村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谢正荣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58-62,共5页
路家台村是位于甘肃省古浪县横梁乡东南部干旱山区的一个小山村,以点为角度对该村方言和古俗进行调查研究,以线为角度对该村方言与古俗的关系及二者传承的共性条件进行分析,最终突破地域限制,从面上对研究方言和民俗提供一个小的研究视... 路家台村是位于甘肃省古浪县横梁乡东南部干旱山区的一个小山村,以点为角度对该村方言和古俗进行调查研究,以线为角度对该村方言与古俗的关系及二者传承的共性条件进行分析,最终突破地域限制,从面上对研究方言和民俗提供一个小的研究视域,以期能够准确解读方言和古俗的深层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家台 方言 古俗 关系 条件
下载PDF
甘肃甘谷方言声韵调及其特点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可峰 《甘肃高师学报》 2011年第6期59-61,共3页
甘谷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区的西北方言,其语音系统包括27个声母,38个韵母和4个声调。本文对甘谷方言的声韵调进行了静态描写,并结合汉语中古音和普通话音系,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进行比较,阐明其主要语音特点。
关键词 甘谷方言 声韵调 特点
下载PDF
试论双语教育下的民族语言与文化的保持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琳 《甘肃高师学报》 2009年第3期79-82,共4页
以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为切入点,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进行研究与分析,探讨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在进行文化传承,保持文化多样性方面体现的多元文化的理念。同时在多元文化共存的现实中,对双语教育下的课程文化做以探索。
关键词 双语教育 民族语言 民族文化 保持
下载PDF
关于民族院校大学生田野调查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玉忠 《甘肃高师学报》 2014年第3期80-83,共4页
尽管民族院校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但大学生对田野调查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田野调查需要亟待建立一个有章程、有目的的大学生田野调查协会,利用本院学生分布广、民族多的人才资源优势来保护和发扬各民族的民俗风情,就民族院... 尽管民族院校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但大学生对田野调查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田野调查需要亟待建立一个有章程、有目的的大学生田野调查协会,利用本院学生分布广、民族多的人才资源优势来保护和发扬各民族的民俗风情,就民族院校田野调查的重要性及方法提出几点思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院校 田野调查 意义 调查报告
下载PDF
解读农耕仪式中的民俗文化——以甘肃省古浪县横梁乡路家台村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正荣 《甘肃高师学报》 2010年第1期120-122,共3页
农耕仪式是农耕文化的一种具象反映,是人类在长期的农业生产生活中,融合各种文化、各类宗教为一体,逐步形成的耕作仪式,既是人类认识、改造、利用自然的忠实记录,又是农业文明的表现形式之一。现以甘肃省古浪县横梁乡路家台村四种农耕... 农耕仪式是农耕文化的一种具象反映,是人类在长期的农业生产生活中,融合各种文化、各类宗教为一体,逐步形成的耕作仪式,既是人类认识、改造、利用自然的忠实记录,又是农业文明的表现形式之一。现以甘肃省古浪县横梁乡路家台村四种农耕仪式作一解读,以期揭示农耕仪式中所蕴含的丰厚民俗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仪式 路家台 解读 民俗文化
下载PDF
在路上:作为公路电影的万玛才旦电影类型研究
19
作者 牛碧玲 《甘肃高师学报》 2024年第3期64-68,共5页
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公路电影”,开创了美国“新好莱坞”黄金时代一个重要的现代电影类型。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公路电影”确立的叙事程式和社会功能也成为中国电影导演关注的热点。文章从叙事程式和社会功能出发,建构... 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公路电影”,开创了美国“新好莱坞”黄金时代一个重要的现代电影类型。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公路电影”确立的叙事程式和社会功能也成为中国电影导演关注的热点。文章从叙事程式和社会功能出发,建构起“公路电影”类型与万玛才旦影片分析框架的对话,探寻影片表现出来的公路电影类型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电影 类型 万玛才旦 叙事程式 社会功能
下载PDF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古尔纳《天堂》中的他者书写
20
作者 张艳玲 邱旭 《榆林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2-56,86,共6页
小说《天堂》是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的代表作。小说围绕主人公优素福十二岁离家为父抵债的悲惨生活,描绘了生活在非洲大陆的诸多“他者”。本文基于后殖民主义视角,分析了被殖民他者、女性他者、少数族裔他者,阐述了主人公自我... 小说《天堂》是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的代表作。小说围绕主人公优素福十二岁离家为父抵债的悲惨生活,描绘了生活在非洲大陆的诸多“他者”。本文基于后殖民主义视角,分析了被殖民他者、女性他者、少数族裔他者,阐述了主人公自我身份追寻的过程,揭示了非洲殖民地人民的悲惨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 《天堂》 他者身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