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硼酸的酸性问题探讨
被引量:6
- 1
-
-
作者
吴双成
-
机构
甘肃省皋兰县胜利机械厂
-
出处
《电镀与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2-54,共3页
-
文摘
0前言
硼酸在电镀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对于硼酸的结构、酸性问题的认识比较模糊,乃至各种大学教科书中对硼酸在水溶液中的酸式电离及其强化问题的叙述存在混乱。文献[1]指出,硼酸为一元弱酸,Ka=7.3×10^-10,但文献[2]则认为硼酸为三元酸,
-
关键词
硼酸
酸性
电镀工业
一元弱酸
水溶液
教科书
三元酸
文献
-
分类号
TQ153
[化学工程—电化学工业]
-
-
题名锌合金表面镀覆工艺要点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吴双成
-
机构
甘肃皋兰胜利机械厂
-
出处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79-79,共1页
-
-
关键词
锌合金电镀
工艺要点
表面镀覆
腐蚀速度
pH值
过腐蚀
预镀
工序
鼓泡
镀层
-
分类号
TG174.4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
-
题名对化学转化膜的新看法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吴双成
-
机构
甘肃皋兰胜利机械厂
-
出处
《电镀与环保》
CAS
CSCD
2007年第2期32-33,共2页
-
-
关键词
化学转化膜
Cr(Ⅵ)
CR^3+
钝化膜
表面分析
锌镀层
生成机理
化学组成
-
分类号
TQ153.15
[化学工程—电化学工业]
-
-
题名表面处理技术的首创时间及简评(Ⅱ)(待续)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吴双成
-
机构
甘肃皋兰胜利机械厂
-
出处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23,27,共6页
-
文摘
对表面处理技术的首创时间进行了归纳,所涉及镀种有铬、镍、锡、铜、锌、银、镉、金、铅、铁、钴、铂、铑、钯、铟及其合金等,还涉及了化学镀、塑料电镀、刷镀、涂装及机械镀、氧化、抛光、化学转化膜、除油、废水处理、复合镀及复合材料、阳极、化学合成、镀液及镀层性能测试、设备及仪器、电沉积理论等内容,为表面处理行业的工作者起到参考作用。
-
关键词
表面处理
首创
电镀
技术史料
-
Keywords
surface treatment
initiation
electroplating
historical data
-
分类号
TQ15
[化学工程—电化学工业]
-
-
题名浅谈酸铜镀液中的Cu^+产生的原因
被引量:2
- 5
-
-
作者
吴双成
-
机构
甘肃皋兰胜利机械厂
-
出处
《电镀与环保》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3-44,共2页
-
-
关键词
硫酸盐
镀铜工艺
电镀工艺
电流密度
废水处理工艺
-
分类号
X78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滚镀导电面积计算公式的修正及应用
被引量:2
- 6
-
-
作者
吴双成
-
机构
甘肃皋兰胜利机械厂
-
出处
《电镀与精饰》
CAS
2000年第5期33-35,共3页
-
文摘
考虑到滚镀零件形状复杂程度的不同 ,把滚镀零件与滚桶壁之间远离程度定义为零件的复杂系数 ,据此修正了原来提出的滚镀导电面积的计算公式 ,并将此公式的计算值与实际应用值加以比较 ,证明公式的适用性。根据生产实践对滚桶设计的有关参数提出改进建议。
-
关键词
滚镀
导电面积
计算公式
应用
滚桶壁
-
分类号
TQ153
[化学工程—电化学工业]
-
-
题名对几点化学转化膜的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2
- 7
-
-
作者
吴双成
-
机构
甘肃省皋兰县胜利机械厂
-
出处
《电镀与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7-48,共2页
-
-
关键词
化学转化膜
金属表面技术
金属加工技术
电镀技术
膜技术
-
分类号
TG174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
-
题名温度对酸性光亮镀铜的影响
被引量:1
- 8
-
-
作者
吴双成
-
机构
甘肃皋兰胜利机械厂
-
出处
《电镀与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9-50,共2页
-
文摘
酸性镀铜溶液所允许的理论温度为11~41℃.升高温度能提高镀液的导电性,但温度过高,会使光亮范围缩小,甚至镀不出光亮镀层.操作温度应根据所选用的光亮剂来定.有机染料具有一定的还原性,染料型的温度上限较低,MN型的允许温度较高.文献[1]介绍的光亮剂可在15~45℃范围内工作,温度上限高达45℃.9年过去了,但至今未见后续推广应用的报道.文献[2]介绍的酸铜配方的温度范围高达35~45℃.文献[3]介绍的配方温度高达20~50℃,甚至10~60℃.但事实上,由于Cu和CC+发生反应,镀液中必将生成过多的Cu+,引起镀层粗糙毛刺、不亮,镀液无法正常工作.至于电铸铜,因为强调镀速快,对镀液的整平性和镀层的光亮度要求不高,所以另当别论.
-
关键词
酸性光亮镀铜
高温度
光亮镀层
镀铜溶液
温度过高
有机染料
操作温度
允许温度
-
分类号
TQ153
[化学工程—电化学工业]
-
-
题名神奇的云南乌铜走银(金)工艺
被引量:2
- 9
-
-
作者
吴双成
储荣邦
-
机构
甘肃皋兰县胜利机械厂
南京虎踞北路
-
出处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23-227,共5页
-
文摘
介绍了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云南乌铜走银(金)技艺的历史及制作过程。
-
关键词
乌铜走银
冶炼
表面处理
非物质文化遗产
-
Keywords
black copperware gilt with silver
smelting
surface treatmen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
分类号
TF811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TG178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
-
题名锌酸盐镀锌溶液的故障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吴双成
-
机构
甘肃皋兰胜利机械厂
-
出处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1-35,共5页
-
文摘
镀锌是电镀行业最基本、生产量最大的镀种。对两例锌酸盐镀锌故障进行了分析和处理,新配镀液如果所用原料纯度不高往往发生故障。向镀液中添加0.5~1g/L铝粉,可以置换出铅、镉、铁、铜、镍及铬等杂质离子,消除不良影响。铝粉可以还原Cr(Ⅵ)为Cr(Ⅲ),在强碱性镀锌溶液中Cr(Ⅲ)以亚铬酸盐的形式存在,铝粉还可以置换碱性溶液中的Cr(Ⅲ)。用铝粉处理后,排除了故障。
-
关键词
锌酸盐镀锌
故障处理
铝粉
Cr(Ⅵ)杂质
Cr(Ⅲ)杂质
-
分类号
TQ153.15
[化学工程—电化学工业]
-
-
题名滚镀中某些理论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吴双成
-
机构
甘肃皋兰胜利机械厂
-
出处
《电镀与环保》
CAS
CSCD
2006年第4期8-10,共3页
-
-
关键词
滚镀
生产历史
圆柱形
镀件
滚桶
-
分类号
TQ153
[化学工程—电化学工业]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酸性光亮镀铜起麻点原因的探讨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吴双成
-
机构
甘肃皋兰胜利机械厂
-
出处
《电镀与精饰》
CAS
2008年第3期26-27,共2页
-
文摘
光亮镀铜层产生麻点是酸性镀铜工艺中常见故障之一。综述了镀前处理不当,预镀层质量不好,光亮剂过多,润滑剂不足和添加剂间的兼容性等是产生麻点的原因。通过两个生产实践的实例,详细分析了酸性光亮镀铜镀层产生麻点的原因及排除故障方法。
-
关键词
酸性光亮镀铜
铜镀层
麻点
故障处理
-
分类号
TQ153.14
[化学工程—电化学工业]
-
-
题名测定氯化物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吴双成
-
机构
甘肃皋兰县胜利机械厂
-
出处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3-54,共2页
-
文摘
摩尔法和佛尔哈德法测定氯离子时,由于氯化银对氯离子的吸附和氯化银能转化为硫氰酸银沉淀,使得滴定终点色泽变化不敏锐,分析结果准确度不高,精密度较差,常用硝基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甘油、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等试剂来改善滴定终点色泽变化的敏锐性。这些物质或者效果不理想,或者有毒,或者购买困难。介绍了用平平加系列或OP乳化剂系列的物质来代替硝基苯,达到了改善滴定终点色泽变化敏锐性的目的,提高了精密度和准确度,同时毒性小,易于购买,分析成本低。对硝基苯和聚氧乙烯型表面活性剂,从分子结构方面做了比较,解释了包藏氯化银沉淀的原理。
-
关键词
氯离子分析
改进
硝基苯
平平加
乳化剂OP
-
Keywords
analysis of chloridion
improvement
nitrobenzene
peregal
OP - emulsifier
-
分类号
TQ124.42
[化学工程—无机化工]
-
-
题名问题征答
被引量:1
- 14
-
-
作者
吴双成
-
机构
甘肃皋兰县胜利机械厂
-
出处
《电镀与精饰》
CAS
2006年第1期24-24,共1页
-
-
关键词
阳极氧化
粉红色
铝件
-
分类号
TG174.451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TS974.1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神奇的云南斑铜工艺
被引量:1
- 15
-
-
作者
吴双成
储荣邦
-
机构
甘肃皋兰县胜利机械厂
南京虎踞北路
-
出处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8-165,181,共8页
-
文摘
介绍了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云南斑铜工艺的历史,"生斑"和"熟斑"两种传统制作工艺,以及电镀斑铜、锡晶花诱导下电沉积仿斑铜、热浸镀斑铜等现代斑铜制作工艺。
-
关键词
铜
表面处理
斑铜工艺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
-
Keywords
copper
surface treatment
variegated copperwar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
分类号
TG146.11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TG178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
-
题名温度对铝阳极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5
- 16
-
-
作者
吴双成
-
机构
甘肃皋兰胜利机械厂
-
出处
《表面工程资讯》
2013年第5期10-13,共4页
-
文摘
为了提高铝合金零件的防腐蚀能力,增加零件耐磨性,铝及铝合金制品通常需要进行阳极氧化处理或硬质阳极氧化处理。铝的阳极氧化是以铝或铝合金作阳极,以铅板、不锈钢板作阴极,在硫酸、草酸、铬酸等水溶液中电解,使其表面生成氧化膜层。其中,硫酸阳极处理应用最为广泛。铝和铝合金硫酸阳极氧化膜层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易进行封孔或着色处理,以提高其抗蚀性和美观性。阳极氧化膜层厚一般5—25um,铝合金硫酸阳极氧化工艺操作简单,电解液稳定,成本也不高,是成熟的工艺方法。
-
关键词
铝阳极氧化
硫酸阳极氧化
铝合金零件
阳极氧化处理
温度
氧化膜层
防腐蚀能力
铝合金制品
-
分类号
TG178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
-
题名电解除油原理与应用
被引量:4
- 17
-
-
作者
吴双成
-
机构
甘肃皋兰县胜利机械厂
-
出处
《表面工程资讯》
2013年第4期20-23,共4页
-
文摘
1电解除油的概念和作用
金属制品在机械加工、存放或磨光抛光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要黏附油污。金属零件表面上除了存在自然氧化膜和一般工厂里的油污外,零件还会带有热处理氧化皮、淬火油、防锈油、拉拔用润滑油、冲压润滑剂,甚至有磷酸锌盐膜等污垢。油脂可分为两大类,矿物油和动、植物油。矿物油主要由烷烃类物质构成,植物油为不饱和脂肪酸,动物油则为饱和脂肪酸(硬脂酸)。动植物油在碱(如氢氧化钠)的条件下,不溶性的脂肪酸会发生皂化反应,生成可溶性的脂肪酸钠。对于动植物油的清洗相对较容易,只需要热的碱溶液就能完成除油。矿物油是性质稳定的烷烃类物质,不与碱发生反应,只能依靠表面活性剂的乳化作用实现除油。
-
关键词
电解除油
不饱和脂肪酸
金属零件表面
动植物油
应用
原理
皂化反应
烃类物质
-
分类号
TQ153
[化学工程—电化学工业]
-
-
题名钢铁发蓝工艺与碱性发蓝故障处理
被引量:3
- 18
-
-
作者
吴双成
-
机构
甘肃皋兰胜利机械厂
-
出处
《表面工程资讯》
2011年第5期9-11,共3页
-
文摘
1发蓝工艺的选择
发蓝是黑色金属保护中最为简单有效的表面处理工艺之一,是机械零件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防护技术。发蓝的目的是提高防锈能力并使其色泽美观,钢铁碱性高温发蓝具有防锈蚀、装饰、润滑及消除淬火应力的作用。
-
关键词
发蓝工艺
故障处理
碱性
钢铁
表面处理工艺
金属保护
防护技术
零件生产
-
分类号
TG174.451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
-
题名电解法去除电镀液中杂质的原理与应用
被引量:2
- 19
-
-
作者
吴双成
储荣邦
-
机构
甘肃皋兰胜利机械厂
南京
-
出处
《表面工程资讯》
2012年第6期62-64,共3页
-
文摘
(接上期)3电解处理的要求
3.1查明有害杂质的来源
电解处理可以去除某些杂质,但有时也会产生杂质。例如有害杂质来源于不纯的阳极,电解处理时仍用这种阳极,那么随着电解过程的进行,杂质就会越积累越多,故障越来越严重:假如杂质来源于某些化合物在电极上的分解,那么电解将使这类分解产物逐渐增多。这样的电解处理,不但不能净化镀液,反而会不断加重镀液的污染。原南京自行车零件五厂在氯化钾镀锌时,镀层会像松树皮一样剥落下来。
-
关键词
有害杂质
电镀液
电解法
电解处理
应用
原理
杂质来源
分解产物
-
分类号
TQ116.11
[化学工程—无机化工]
-
-
题名镀镍液中氯化镍的作用和分析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
- 20
-
-
作者
吴双成
-
机构
甘肃皋兰胜利机械厂
-
出处
《表面工程资讯》
2007年第1期28-28,共1页
-
文摘
氯化镍的作用
镀镍溶液中的氯化镍作为阳极活化剂,能提高镀液的导电性能。其含量过低时镍阳极容易钝化,镀液中硫酸镍的含量降低,影响溶液的稳定;含量较高虽然可以提高溶液的导电性能和分散能力,但阳极溶解异常快,泥渣增多,进而使镍镀层产生毛刺、粗糙,镀层内应力增加,也是镀层产生脆裂的潜在因素;对于镀珍珠镍而言,镀液的分散能力不能太高,要求氯化镍含量低一些;对于深孔镀镍和滚镀镍而言,氯化镍含量应高一些,以提高镀液的深镀能力和分散能力。
-
关键词
氢化镍
镀镍液
镀镍溶液
分散能力
导电性能
氯化镍
镍镀层
阳极溶解
-
分类号
TQ123.6
[化学工程—无机化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