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柱微创技术治疗椎体后缘骨骺离断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想福 赵恒 +2 位作者 叶丙霖 陈伟国 朱生虎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20年第2期87-89,共3页
椎体后缘骨骺离断症(PARS)好发于青少年,非手术治疗效果常不理想,需手术治疗。目前临床上治疗PARS趋于使用微创技术,其中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最为常用。PARS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需结合影像学特征和查体结果诊断。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 椎体后缘骨骺离断症(PARS)好发于青少年,非手术治疗效果常不理想,需手术治疗。目前临床上治疗PARS趋于使用微创技术,其中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最为常用。PARS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需结合影像学特征和查体结果诊断。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骶椎PARS创伤小、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该文对脊柱微创技术治疗PARS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椎体后缘骨骺离断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铁死亡与椎间盘退变关系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赵继荣 马俊飞 +3 位作者 薛旭 史凡凡 杨正汉 陈倩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8-554,共7页
细胞死亡贯穿人体生长发育、动态平衡和疾病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它同自然界生命体的生长凋亡一样,是正常的生命现象。最初,生物学家把细胞的死亡按生理和病理的不同分为两种死亡方式即主动有序的程序性死亡(如细胞凋亡)和受到强烈理化... 细胞死亡贯穿人体生长发育、动态平衡和疾病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它同自然界生命体的生长凋亡一样,是正常的生命现象。最初,生物学家把细胞的死亡按生理和病理的不同分为两种死亡方式即主动有序的程序性死亡(如细胞凋亡)和受到强烈理化或生物因素作用引起的细胞无序性死亡(如细胞坏死)[1]。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又发现了3种新的可受调控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细胞自噬、细胞焦亡与铁死亡[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生长发育 细胞自噬 细胞焦亡 程序性细胞死亡 细胞坏死 椎间盘退变 细胞凋亡 程序性死亡
下载PDF
后路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短期临床疗效 被引量:4
3
作者 范有福 王想福 +1 位作者 叶丙霖 孙凤歧 《中国内镜杂志》 2022年第4期13-18,共6页
目的 探讨颈椎后路经皮脊柱内镜椎间盘髓核切除术(PPECD)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甘肃省中医院行PPECD治疗的18例单节段CSR患者的临床资料,于术前及术后随访时采用数字分级评分... 目的 探讨颈椎后路经皮脊柱内镜椎间盘髓核切除术(PPECD)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甘肃省中医院行PPECD治疗的18例单节段CSR患者的临床资料,于术前及术后随访时采用数字分级评分法(NR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和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表评估患者疼痛和功能恢复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分级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0~90 min,平均(76.1±7.8) min;术中出血量10~22 mL,平均(16.2±3.5) mL;术后住院4~10 d,平均(6.8±1.4) d;术后随访13~24个月,平均18.4个月。术后颈椎曲度较术前明显增大(P <0.01),术后病变节段椎间高度较术前降低(P <0.05)。术后各时间段NRS和NDI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 <0.05),JOA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 <0.05)。末次随访时评价临床疗效,10例为优,6例为良,2例为可,优良率为88.9%。随访期间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前提下,PPECD治疗单节段CSR术后疗效确定,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椎内镜 后路 椎间盘切除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脊柱调衡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介绍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培尧 赵继荣 +3 位作者 陈文 马同 赵宁 薛旭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0年第4期121-123,共3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因成年人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而失去原有的弹性,严重时可导致生活质量降低,工作和劳动能力丧失,对患者的生活、工作或学习可造成严重影响。赵继荣教授在30余年的临床实践研究和理论探索...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因成年人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而失去原有的弹性,严重时可导致生活质量降低,工作和劳动能力丧失,对患者的生活、工作或学习可造成严重影响。赵继荣教授在30余年的临床实践研究和理论探索中,独创出一套具有特色的脊柱调衡手法,该手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效果显著,可行性高。本文就赵继荣教授应用脊柱调衡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进行总结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脊柱调衡手法 临床经验 应用
下载PDF
椎间盘真空征的临床研究进展
5
作者 郑刚 李晨旭 +4 位作者 陈伟国 赵恒 张万乾 丁艳芳 王想福 《脊柱外科杂志》 2023年第3期203-207,共5页
椎间盘真空征由Magnusson^([1])于1937年首次描述,是指随着椎间盘的退行性变,椎间盘脱水和裂隙扩大导致气体积聚。正常成年人群中1%~3%可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到椎间盘真空征^([2]),50岁以上腰腿痛患者检出率为20%^([3])。椎间盘真空征可... 椎间盘真空征由Magnusson^([1])于1937年首次描述,是指随着椎间盘的退行性变,椎间盘脱水和裂隙扩大导致气体积聚。正常成年人群中1%~3%可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到椎间盘真空征^([2]),50岁以上腰腿痛患者检出率为20%^([3])。椎间盘真空征可改变椎间盘的应力负荷,导致轴向不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行性变 放射摄影影像解释 计算机辅助 真空征象 综述文献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在不同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6
作者 陈伟国 桑廷瑞 +5 位作者 王想福 郑刚 杨焕莹 张超 丁艳芳 罗科伟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31期128-130,共3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患者腰部及下肢疼痛不适,并伴有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策略因患者病变程度的不同和腰椎本身解剖结构的局限而不尽相同。近年来,单侧双通道内...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患者腰部及下肢疼痛不适,并伴有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策略因患者病变程度的不同和腰椎本身解剖结构的局限而不尽相同。近年来,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逐渐兴起并广泛应用,其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就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不同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后疗效不佳相关因素 被引量:17
7
作者 赵继荣 邓强 +3 位作者 王兴盛 赵宁 张彦军 李中锋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4678-4680,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后疗效不佳的原因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65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疗效不佳组11例,效果良好54例作为对照组。术后随访3. 0~24. 0(平...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后疗效不佳的原因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65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疗效不佳组11例,效果良好54例作为对照组。术后随访3. 0~24. 0(平均14. 8)个月,记录患者临床资料、骨水泥注入量、测量椎体前缘椎体高度,手术前、后第1天,术后3个月、9个月及末次随访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性别、骨折节段数目、年龄、单椎体骨水泥注入量、术后椎体高度压缩率及术前骨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病变节段存在裂隙征疗效不佳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但椎体裂隙征可能是疗效不佳的重要因素,应仔细观察和随访,及时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及抗骨质疏松治疗,防止症状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体后凸成形术 椎体裂隙征
下载PDF
类黄酮对人体外周血破骨细胞分化p38MAPK/c-Fos信号通路调控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想福 孙凤歧 +3 位作者 叶丙霖 范有福 李盛华 温少瑾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88-1491,1529,共5页
目的探讨类黄酮调控p38MAPK/c-Fos信号通路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人体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并诱导形成破骨细胞,干预组应用类黄酮对细胞进行处理,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并检测细胞活性,再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两种方法观... 目的探讨类黄酮调控p38MAPK/c-Fos信号通路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人体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并诱导形成破骨细胞,干预组应用类黄酮对细胞进行处理,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并检测细胞活性,再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两种方法观察p38MAPK通路及下游转录因子c-fos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与干预组细胞形态学观察均可见诱导培养的破骨细胞形态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破骨细胞样细胞的形成减少,活性减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显示,干预组p38MAPK通路下游转录因子c-fos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干预组c-fos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黄酮在体外细胞培养中可抑制破骨细胞形态,并可通过下调p38MAPK通路中c-fos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从而减弱破骨细胞的吸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黄酮 破骨细胞 信号通路 细胞分化
下载PDF
经皮穿刺骨水泥强化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骨不愈合 被引量:4
9
作者 赵继荣 王兴盛 赵宁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靶向定位骨水泥强化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骨不愈合的安全性及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2年9月在我院就诊病程6个月以上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骨不愈合32例,在局麻及影像学监视下行靶向穿刺,到达骨不...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靶向定位骨水泥强化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骨不愈合的安全性及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2年9月在我院就诊病程6个月以上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骨不愈合32例,在局麻及影像学监视下行靶向穿刺,到达骨不愈合端注入骨水泥强化,比较术前1 d,术后1 d、3个月、6个月、12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情况和影像学结果。结果 32例共34节椎体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影像学观察未见骨水泥渗漏。术后1 d、3个月、6个月、12个月VAS与术前1 d相比显著降低(P〈0.05),术后12个月与术后3个月比较VAS显著降低(P〈0.05)。术后3、6、12个月ADL评分与术前相比显著升高(P〈0.05)。术前后椎体前缘、中间高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皮穿刺靶向定位骨水泥强化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骨不愈合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定位 骨折骨不愈合 骨水泥 骨质疏松
下载PDF
经伤椎固定联合有限开窗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兴盛 王想福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8期719-722,共4页
目的探讨经伤椎固定联合有限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0月~2011年10月对38例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采用腰椎后路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有限减压治疗,对患者术前后x线片进行测量和神经功能评价。结果38例随访3... 目的探讨经伤椎固定联合有限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0月~2011年10月对38例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采用腰椎后路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有限减压治疗,对患者术前后x线片进行测量和神经功能评价。结果38例随访36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无椎弓根钉断裂、弯曲及拔出,术后36个月疗效评价:优36例,良1例,差1例,优良率97.4%(37/38)。术前骨折椎体前缘高度(14.23±2.51)mm,显著低于术后6个月(25.68±3.95)mm(q=22.319,P〈0.05)、术后24个月(26.23±3.15)mm(q=23.391,P〈0.05)和术后36个月(25.64±2.86)mm(q=22.241,P〈0.05)。术前Cobb角24.39。±2.54。,显著大于术后36个月15.54。±1.05。(q=27.448,P〈0.05)。术前VAS评分(6.1±1.1)分,显著高于术后36个月(1.2±0.6)分(q:33.930,P〈0.05)。术前后Frankel分级有统计学差异(Z=-2.190,P=0,029)。结论经伤椎固定微创有限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不仅为爆裂性骨折提供即刻稳定,且具有复位满意、创伤小,远期可防止后凸畸形和固定失败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减压 经伤椎固定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想福 杨焕莹 +7 位作者 赵道洲 张万乾 陈伟国 游翔宇 赵恒 郑刚 张超 桑廷瑞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2年第1期38-44,共7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患者,均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神经根减压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患者,均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神经根减压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观察手术时间、腰腿痛VAS评分、ODI指数、末次随访MacNab评分以及并发症等。结果本组1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PTED术,术中均无明显出血,无一例转为开放手术。手术时间55~113 min,平均(66.09±10.98)min。术后随访36~60个月,平均(45.48±6.74)个月。术后3 d,1、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患者腰腿痛VAS评分、ODI指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按MacNab评分评价疗效:优66例,良42例,可18例,优良率为85.71%。术后3个月复查MRI未见残留突出的髓核组织,无复发,侧隐窝位置明显增宽。术后并发症6例(4.76%),其中术后1 d内出现一过性神经刺激症状5例,术后伤口轻度血肿1例,无硬膜囊破裂、椎间隙感染及脑脊液漏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椎间孔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4/5)合并侧隐窝狭窄,具有安全、创伤小、减压充分、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侧隐窝狭窄 椎间孔入路
下载PDF
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想福 陈伟国 叶丙霖 《亚太传统医药》 2017年第23期48-50,共3页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绝经后的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在受到轻微外力作用下即可发生病理性骨折,其防治已成为当前许多国家重要的卫生保健课题之一。目前,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治疗,但只解决了骨...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绝经后的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在受到轻微外力作用下即可发生病理性骨折,其防治已成为当前许多国家重要的卫生保健课题之一。目前,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治疗,但只解决了骨折的问题,临床上在使用手术治疗时常常配合使用中、西医药物疗法和营养搭配等以改善骨代谢、促进骨生成。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研究现状、中西医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认识、治疗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妇女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硼替佐米治疗1例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病例分析
13
作者 温少瑾 孙凤歧 +4 位作者 申小惠 展锐 杨新蔚 豆传辉 张文君 《甘肃科技》 2019年第3期123-125,共3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是B淋巴细胞来源的浆细胞增生性恶性肿瘤,而多发性骨髓瘤骨病(myeloma bone disease,MBD)是其进展的重要临床表现。MBD的发病机制主要与破骨细胞活性明显增加、成骨细胞功能受抑制有关。而多发性骨髓...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是B淋巴细胞来源的浆细胞增生性恶性肿瘤,而多发性骨髓瘤骨病(myeloma bone disease,MBD)是其进展的重要临床表现。MBD的发病机制主要与破骨细胞活性明显增加、成骨细胞功能受抑制有关。而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是骨髓瘤骨病治疗的基础和关键,通过多发性骨髓瘤有效的治疗可延缓其发展,防止骨质进一步破坏,以达到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瘤骨病
下载PDF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其椎间孔镜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万乾(综述) 王想福 叶丙霖(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49-852,共4页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upper lumbar disc herniation,ULDH)所包括的节段目前并无明确定义,一些作者认为其指L 1/2和L 2/3椎间盘突出,也有作者将其扩展到L 3/4[1]。Sanderson等[2]认为L 3/4的解剖特征与下腰椎相似,L 3/4椎间盘突出症的术...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upper lumbar disc herniation,ULDH)所包括的节段目前并无明确定义,一些作者认为其指L 1/2和L 2/3椎间盘突出,也有作者将其扩展到L 3/4[1]。Sanderson等[2]认为L 3/4的解剖特征与下腰椎相似,L 3/4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疗效明显好于L 1/2和L 2/3,因此,ULDH应定义为发生在L 1/2和L 2/3的髓核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 髓核突出 椎间盘突出 下腰椎 解剖特征
下载PDF
肝素结合蛋白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万乾 王想福 +1 位作者 任有亮 郑卉卉 《检验医学》 CAS 2021年第11期1186-1189,共4页
目前,临床常用的感染性疾病辅助诊断指标有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介素6(IL-6)等,但这些指标均存在准确性较低、敏感性不足及特异性较差的缺点。在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目前,临床常用的感染性疾病辅助诊断指标有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介素6(IL-6)等,但这些指标均存在准确性较低、敏感性不足及特异性较差的缺点。在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如何尽早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是治疗成功的关键。近几年来,随着对肝素结合蛋白(HBP)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作用逐渐被揭示出来。文章对HBP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结合蛋白 感染性疾病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颈椎病术前术后功能锻炼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金瑛 《甘肃科技》 2020年第5期150-152,共3页
现有颈椎病文献的研究比较偏向于颈椎病手术期的护理,对颈椎病术前术后的功能锻炼研究较少。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较为系统的归纳和总结了术前功能锻炼方法和术后功能锻炼方法。将术前功能锻炼方法按照锻炼的目的分为适应生活锻炼方... 现有颈椎病文献的研究比较偏向于颈椎病手术期的护理,对颈椎病术前术后的功能锻炼研究较少。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较为系统的归纳和总结了术前功能锻炼方法和术后功能锻炼方法。将术前功能锻炼方法按照锻炼的目的分为适应生活锻炼方法、适应手术锻炼方法;将术后功能锻炼方法按照锻炼的时间、内容和强度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初始恢复阶段、调整适应阶段、强化训练阶段和生活常态阶段。通过此项研究以期为颈椎病患者的康复提供科学化、精准化的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术前术后 功能锻炼
下载PDF
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想福 陈伟国 +4 位作者 石瑞芳 叶丙霖 范有福 孙凤岐 杨博文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38-141,共4页
随着我国人口进入老龄化,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患者越来越多,传统开放性手术创伤较大,对脊柱结构损伤较大,使周围软组织粘连较重,对脊柱生理功能产生较大的影响,而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最大限度地避免... 随着我国人口进入老龄化,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患者越来越多,传统开放性手术创伤较大,对脊柱结构损伤较大,使周围软组织粘连较重,对脊柱生理功能产生较大的影响,而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传统手术的缺点,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与传统手术产生相同的作用,解决同样的问题。笔者通过介绍经皮脊柱内镜技术的发展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腰椎 椎管狭窄 综述
原文传递
PLDD联合脊柱调衡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状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继荣 王兴盛 +2 位作者 赵宁 陈文 朱换平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4期218-221,共4页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是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项微创技术,随着对PLDD的不断研究,发现PLDD术后配合脊柱调衡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增加。笔者通过对PLDD联合脊柱调...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是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项微创技术,随着对PLDD的不断研究,发现PLDD术后配合脊柱调衡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增加。笔者通过对PLDD联合脊柱调衡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认为这两种治疗手段联合能够达到解除神经根的压迫、恢复腰椎应力平衡,从根本上解除引起各种临床症状的原因,本文对PLDD联合脊柱调衡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 脊柱调衡手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理论基础
原文传递
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椎椎体后缘骨骺离断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想福 陈伟国 +5 位作者 叶丙霖 李晨旭 范有福 孙凤歧 赵恒 朱生虎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目的观察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骨骺离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我科运用经皮脊柱内镜治疗并随访32例腰椎椎体后缘骨骺离断的患者,其中男15例,女17例;年龄17~44岁,平均30.5岁。病变节段L_(2~3) 1例、L_(... 目的观察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骨骺离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我科运用经皮脊柱内镜治疗并随访32例腰椎椎体后缘骨骺离断的患者,其中男15例,女17例;年龄17~44岁,平均30.5岁。病变节段L_(2~3) 1例、L_(3~4) 2例、L_(4~5) 16例、L_5~S_1 13例。在经脊柱内镜治疗时L_(2~3)、L_(3~4)和L_(4~5)节段采用经椎间孔入路,L_5~S_1节段运用经椎板间入路进行手术。术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改良MacNab对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本组3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5.5个月,平均手术时间(74.6±7.4) min。术后所有患者腰部疼痛,腿部疼痛、麻木,下肢感觉异常、肌力减退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术后所有患者未发现严重手术并发症。1例术后3个月出现责任间隙腰椎间盘突出,采用经皮脊柱内镜手术翻修。VAS评分术前(6.33±1.63)分,术后3个月(3.67±1.34)分,术后6个月(1.45±0.82)分,术后12个月(0.93±0.31)分;术后不同时间段与术前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评分术前(48.84±11.33)分,术后3个月(31.27±12.08)分,术后6个月(19.86±6.37)分,术后12个月(10.37±5.1)分。术后不同时间段与术前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运用MacNab评价临床疗效,优23例、良8例、可1例,优良率96.9%。结论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骨骺离断症具有损伤小、出血少、安全性高、保留运动节段、术后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其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脊柱疾病 内窥镜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脊柱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瑛 闫宁 +2 位作者 马同 雍清锋 赵继荣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73-76,共4页
目的 通过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脊柱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为脊柱术后的SSI早期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甘肃省中医院陇中正骨医院骨科收治的脊柱开放性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入院确诊行脊柱开放... 目的 通过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脊柱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为脊柱术后的SSI早期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甘肃省中医院陇中正骨医院骨科收治的脊柱开放性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入院确诊行脊柱开放性手术为起点、出院为终点,进行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将发生SSI的46例患者纳入SSI组,按照1∶2比例,根据SSI组患者的入院时间、年龄(±4岁)、性别及疾病诊断相同等信息随机选取92例未发生SSI的患者作为非SSI组。采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手术相关资料,统计分析脊柱术后患者发生SSI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吸烟史、既往脊柱手术史、术中输血及手术时间与脊柱术后SSI的发生密切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既往脊柱手术史、术中输血是脊柱术后SSI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对于将行脊柱手术的患者,术前应建议患者戒烟,并重点关注既往有脊柱手术史及术中进行输血的患者,给予相应干预措施,从而降低脊柱术后SSI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手术部位感染 危险因素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