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儿的角蛋白5基因突变研究
1
作者 刘芙蓉 王兴 +5 位作者 郝胜菊 张庆华 马盼盼 周秉博 张钏 王石凡 《临床皮肤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对1例单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S)患儿及其家系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和致病性分析。方法:应用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捕获目标序列,对患儿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致病位点后,应用Sanger测序法进行家系验证,查阅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HGMD)... 目的:对1例单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S)患儿及其家系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和致病性分析。方法:应用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捕获目标序列,对患儿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致病位点后,应用Sanger测序法进行家系验证,查阅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HGMD),运用生物信息学蛋白功能预测软件,分析变异位点的致病性。结果:患儿角蛋白5(KRT5)基因的第一外显子检出杂合变异c.536T>C(p.F179S),该变异造成KRT5蛋白的第179位氨基酸改变,患儿父母均未检测到相同突变。结论:患儿KRT5基因的杂合变异c.536T>C(p.F179S)为新发致病性变异,导致患儿KRT5缺陷,进而引发疱疹样型EBS(DM-EBS)。该变异位点在国内未见报道,扩大了我国人群KRT5的基因突变谱,为家系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松解症 大疱性 单纯型 角蛋白5 基因变异
下载PDF
甘肃地区多民族耳聋基因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马斌 孙小红 +6 位作者 郝胜菊 张庆华 周秉博 惠玲 吴琴 李婕 张钏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目的 分析甘肃地区汉、回、藏族耳聋基因筛查人群常见耳聋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医学遗传中心行耳聋基因筛查的1 718例受试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耳聋基因芯片技术对4个耳聋常见基因的13个热点突变... 目的 分析甘肃地区汉、回、藏族耳聋基因筛查人群常见耳聋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医学遗传中心行耳聋基因筛查的1 718例受试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耳聋基因芯片技术对4个耳聋常见基因的13个热点突变位点进行检测。结果 1 718例耳聋基因筛查人群中197例检出突变,总突变率为11.46%,其中,GJB2:6.17%,SLC26A4:3.96%,MT-RNR1:0.93%,GJB3:0.17%,复合杂合突变:0.23%。在各民族中均能检测到GJB2、SLC26A4及MT-RNR1基因的突变,其中GJB2基因在汉、回、藏各民族中检出率最高,分别为:54.17%、50%、66.67%,其次为SLC26A4基因及MT-RNR1基因;GJB3基因突变仅在汉族人群中检测到。各民族中突变频率最高的位点为GJB2基因的c.235delC位点,其次为SLC26A4基因的c.919-2A>G位点。结论 GJB2和SLC26A4是本组甘肃地区各民族人群中常见的耳聋基因,GJB2基因c.235del C及SLC26A4基因c.919-2A>G是热点突变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 基因突变 筛查 民族
下载PDF
扩展性无创产前筛查技术在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检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3
作者 冯暄 张庆华 +6 位作者 王兴 何静 梁济慈 贾春暘 蔺朋武 朱韶华 郝胜菊 《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730-737,共8页
目的探讨扩展性无创产前筛查技术(NIPT-plus)在染色体拷贝数变异(微缺失/微重复)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2018年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医学遗传中心进行NIPT-plus检测的孕妇10187例,采用NIPT-plus检测孕妇血浆胎儿游离DNA(cffDNA... 目的探讨扩展性无创产前筛查技术(NIPT-plus)在染色体拷贝数变异(微缺失/微重复)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2018年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医学遗传中心进行NIPT-plus检测的孕妇10187例,采用NIPT-plus检测孕妇血浆胎儿游离DNA(cffDNA)。对NIPT-plus检测为高风险的孕妇采用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或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CNV-seq)确诊,并随访至引产或分娩后3个月。结果采用NIPT-plus在10187例孕妇中筛查出164例高风险孕妇,其中131例为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33例为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164例NIPT-plus高风险孕妇中,有131例接受CNV-seq检测,共确诊59例,其中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46例、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13例,假阳性72例。NIPT-plus筛查5~10 Mb缺失/重复的阳性预测值、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00%;筛查>10 Mb的缺失/重复的阳性预测值为62.50%,敏感性为100.00%,特异性为99.97%;筛查<5 Mb的缺失/重复的阳性预测值为42.86%,敏感性为90.00%,特异性为99.88%。结论NIPT-plus对≥5 Mb的染色体缺失/重复的检出率较高,对<5 Mb的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的阳性预测值较低,应进一步提高NIPT-plus对于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性无创产前筛查技术 染色体拷贝数变异 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
下载PDF
一例埃利伟综合征胎儿EVC2基因致病变异分析
4
作者 吴琴 冯暄 +4 位作者 周秉博 田芯瑗 郝胜菊 惠玲 陈雪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366-370,共5页
目的:,联合多种测序技术分析1例埃利伟综合征(Ellis-van Creveld syndrome,EVC综合征)胎儿基因变异,为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孕24周时超声检查提示胎儿双手轴后六指、四肢长骨短、心脏畸形和主动脉弓缩窄等。采集胎儿羊水及父母抗凝全... 目的:,联合多种测序技术分析1例埃利伟综合征(Ellis-van Creveld syndrome,EVC综合征)胎儿基因变异,为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孕24周时超声检查提示胎儿双手轴后六指、四肢长骨短、心脏畸形和主动脉弓缩窄等。采集胎儿羊水及父母抗凝全血,提取基因组DNA,通过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Trio全外显子组测序(Trio-whole exome sequencing,Trio-WES)及低深度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利用Sanger测序及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疑似致病变异进行验证。结果:Trio-WES测序结果显示胎儿EVC2基因发生复合杂合变异:c.682G>C(p.A228P)纯合变异和loss1(Exon:2-22)all杂合缺失,经验证两个变异分别来源于其父母。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Medical Genetics and Genomics,ACMG)指南判定:c.682G>C(p.A228P)和loss1(Exon:2-22)all均为可能致病性变异,评分依据分别为PM1+PM2_Supporting+PM3+PP4和PVS1+PM2_Supporting。该胎儿确诊为EVC综合征,经遗传咨询后孕妇选择终止妊娠。结论:EVC2基因的c.682G>C(p.A228P)和loss1(Exon:2-22)all复合杂合变异可能是该EVC综合征胎儿的致病原因,上述两种变异均为新发变异,扩充了EVC2基因的突变谱,同时为该病的产前遗传咨询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lis-van Creveld综合征 全外显子组测序 遗传咨询 突变 EVC2基因
下载PDF
甲状腺激素受体相互作用物11基因变异所致软骨生成不全IA型家系遗传学分析
5
作者 陈慧芳 张钏 +2 位作者 周秉博 陈雪 惠玲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66-472,共7页
软骨生成不全IA型是一种罕见的致死性疾病,以常染色体隐性方式遗传,该疾病的发生与人14号染色体上甲状腺激素受体相互作用物11(TRIP11)基因变异有关。本研究采集了1例超声检查疑似致命性骨骼发育不良胎儿的流产皮肤组织及其父母的静脉血... 软骨生成不全IA型是一种罕见的致死性疾病,以常染色体隐性方式遗传,该疾病的发生与人14号染色体上甲状腺激素受体相互作用物11(TRIP11)基因变异有关。本研究采集了1例超声检查疑似致命性骨骼发育不良胎儿的流产皮肤组织及其父母的静脉血,通过提取基因组DNA,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对胎儿组织及其父母进行平行测序,对疑似致病变异用Sanger测序进行验证;并对以往报道基因检测结果进行文献复习,结合文献复习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结果发现了胎儿TRIP11检测到复合杂合变异c.790C>T(p.R264*)/c.589-2A>G,两位点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本研究报道的TRIP11基因复合杂合变异尚未见报道,拓宽了软骨生成不全1A型的基因变异谱,为该家庭的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生成不全IA型 牙软骨发育不良 甲状腺激素受体相互作用物11基因 高尔基体微管相关蛋白210
下载PDF
2例散发型神经纤维瘤病病人及其家系NF1基因突变的检测
6
作者 马盼盼 刘芙蓉 +5 位作者 张庆华 张钏 郝胜菊 陈雪 王真 孙庆梅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7期591-592,共2页
目的 报道2例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病人及其家系NF1基因检测结果。方法 应用目标序列捕获高通量测序技术对2例NF1病人及其家系进行NF1基因测序,明确那不然致病基因型,并采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和Sanger测序法进行验证。结果 2例均检... 目的 报道2例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病人及其家系NF1基因检测结果。方法 应用目标序列捕获高通量测序技术对2例NF1病人及其家系进行NF1基因测序,明确那不然致病基因型,并采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和Sanger测序法进行验证。结果 2例均检测到基因突变,1例为33岁孕6周女性,NF1基因整体杂合缺失,其丈夫和胎儿未检测到相同的基因突变;1例3岁男孩,为移码突变,基因型为c.6408delA,为新发突变。结论 我们进行高通量测序检测NF1基因变异,发现1个新发突变位点,扩充了NF1基因的致病性突变位点。另外,对胎儿进行NF1基因检测,可能是避免NF1患儿出生的一个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神经纤维瘤病 NF1基因 高通量测序 基因突变
下载PDF
1例SBDS基因变异导致Shwachman-Diamond综合征1型的遗传学分析和产前诊断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嘉璇 王玉佩 +6 位作者 周秉博 张钏 郝胜菊 唐娇 赵磊 马俊 惠玲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3期83-85,89,共4页
施瓦赫曼-戴蒙德综合征(SchwachmanDiamond syndrome,SDS,OMIM:260400)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多系统核糖体病,是仅次于胰腺囊性纤维化的第二大常见原因[1-2]。患者常表现为生长迟缓和身材矮小[3],其致病基因SBDS(Shwachman-Bodian-Di... 施瓦赫曼-戴蒙德综合征(SchwachmanDiamond syndrome,SDS,OMIM:260400)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多系统核糖体病,是仅次于胰腺囊性纤维化的第二大常见原因[1-2]。患者常表现为生长迟缓和身材矮小[3],其致病基因SBDS(Shwachman-Bodian-Diamond syndrome,OMIM:607444)变异是SDS最常见的病因,约占90%,可引起SDS 1型病变[1, 4]。尚未见SDS产前详细表型报道,本研究通过分析1例SDS胎儿的异常表型和遗传学诊断,以期丰富SDS的临床谱和基因变异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瓦赫曼-戴蒙德综合征综合征 SBDS基因 全外显子组测序
下载PDF
SMC1A基因变异致Cornelia de Lange综合征2型双胞胎
8
作者 赵磊 张庆华 +4 位作者 张钏 陈雪 潘海瑞 郝胜菊 惠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11-1114,共4页
目的 探讨Cornelia de Lange综合征(Cornelia de Lange syndrome, CdLS)2型双胞胎患儿的临床表型及基因检测结果,明确患儿的致病原因。方法 收集1例CdLS患儿及父母的临床资料,采集外周血进行家系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 患儿具有特殊面容... 目的 探讨Cornelia de Lange综合征(Cornelia de Lange syndrome, CdLS)2型双胞胎患儿的临床表型及基因检测结果,明确患儿的致病原因。方法 收集1例CdLS患儿及父母的临床资料,采集外周血进行家系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 患儿具有特殊面容,眉毛浓密,鼻梁高,上唇薄,嘴角下斜。心脏超声提示动脉导管未闭,卵圆孔未闭。凝血及生化检测发现患儿凝血功能异常,低蛋白血症,胆红素升高。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筛查未见明显异常;染色体非整倍体分析:染色体组成46,XY,染色体数目正常。家系全外显子组检测发现:患儿、弟弟及母亲均携带SMC1A基因c.897C>G变异,父亲为野生型。参考ACMG变异解读指南,该变异初步判定为可能致病变异。结论 双胞胎均携带SMC1A基因c.897C>G变异位点,该变异为新发变异,扩大了SMC1A基因变异谱,为临床诊断及患儿家系再生育指导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nelia de Lange综合征 SMC1A基因 临床表现
下载PDF
诱导多能干细胞联合CRISPR/Cas9在遗传病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9
作者 田芯瑗 张钏 +1 位作者 孙小红 惠玲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8期1208-1217,共10页
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相关蛋白核酸酶(regular clustering of short palindrome repeats/Cas9,CRISPR/Cas9)技术联合应用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iPSC)可以在体外建立各种遗传病模型,研究疾病发生的分... 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相关蛋白核酸酶(regular clustering of short palindrome repeats/Cas9,CRISPR/Cas9)技术联合应用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iPSC)可以在体外建立各种遗传病模型,研究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或进行高通量药物筛选,还可以纠正致病突变,为细胞和基因替代疗法、个性化再生医学和活体生物医学的发展奠定研究基础,但二者结合应用仍存在很多问题尚待解决。该文主要对近年iPSC和CRISPR/Cas9技术的发展以及二者结合在人类遗传病建模、细胞和基因替代治疗以及生物传感器应用中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并探讨面临的技术挑战和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SC CRISPR/Cas9 遗传病 疾病建模 基因治疗
原文传递
一例产前Silver-Russell综合征胎儿的基因变异分析
10
作者 杨玉婷 惠玲 +3 位作者 陈雪 张钏 田芯瑗 周秉博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371-376,共6页
目的:对1例产前B超提示骨骼系统发育异常,疑似宫内生长受限的胎儿进行基因检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以明确其致病原因。方法:采集胎儿羊水及父母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利用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 目的:对1例产前B超提示骨骼系统发育异常,疑似宫内生长受限的胎儿进行基因检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以明确其致病原因。方法:采集胎儿羊水及父母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利用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及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技术检测,可疑结果经Sanger测序进行验证。结果:胎儿高迁移率族蛋白A2(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AT-Hook-2,HMGA2)基因存在c.223C>T(p.R75W)新发变异,导致氨基酸改变为p.R75W(p.Arg75Trp),为错义突变。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Medical Genetics and Genomics,ACMG)指南评级,该变异判定为可能致病性(likely pathogenic):PS2+PM2_Supporting+PP3+PS4_Supporting。根据其临床表型,该胎儿被确诊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Silver-Russell综合征5型(Silver-Russell syndrome 5,SRS5)。Sanger测序确证了其变异的真实性。结论:HMGA2基因的c.223C>T(p.R75W)杂合致病性变异可能是SRS5的遗传学致病原因,扩充了该基因的变异谱,同时为该胎儿的产前遗传咨询和后续的干预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ver-Russell综合征 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 全外显子组测序 DNA拷贝数变异 胎儿生长迟缓
下载PDF
X连锁隐性遗传性Joubert综合征1例及文献复习
11
作者 张晶晶 张庆华 +3 位作者 惠玲 何静 潘海瑞 郝胜菊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1253-1256,共4页
患儿,男,1日龄,因“先天性脑积水、新生儿窒息”就诊于我院小儿重症医学科。查体见双手及左脚六指,肌张力减退,阵发性呼吸困难;头颅磁共振检查示小脑蚓部增深、小脑发育不良;全外显子组测序检测到先证者位于X染色体短臂p22.2的OFD1基因... 患儿,男,1日龄,因“先天性脑积水、新生儿窒息”就诊于我院小儿重症医学科。查体见双手及左脚六指,肌张力减退,阵发性呼吸困难;头颅磁共振检查示小脑蚓部增深、小脑发育不良;全外显子组测序检测到先证者位于X染色体短臂p22.2的OFD1基因上存在截断突变c.2053G>T位点半合子变异,该变异遗传于母亲。患儿父亲、姐姐均未见该致病位点。根据患儿临床特点及基因检测结果,诊断为罕见的X连锁隐形遗传Joubert综合征10型。本文对该病例以及既往有关文献资料进行复习汇总,为携带OFD1基因变异的女性优生优育和遗传咨询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oubert综合征10型 OFD1基因 X连锁隐形遗传
下载PDF
白化病伴肝功能不全1例患儿的遗传学分析
12
作者 康启超 马盼盼 +8 位作者 郝胜菊 徐福蓉 陈雪 杨蕊琼 田芯媛 王石凡 雷学峰 惠玲 张钏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55-256,共2页
患儿男,1岁,2022年1月发现肝功能不全1个月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进行入院观察治疗,体格检查为精神体征可,反应体征可,咽内无任何充血,心肺功未查到及有明显的阳性体征,无明显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均可,神经系统症状未查明及未有明显精神异... 患儿男,1岁,2022年1月发现肝功能不全1个月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进行入院观察治疗,体格检查为精神体征可,反应体征可,咽内无任何充血,心肺功未查到及有明显的阳性体征,无明显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均可,神经系统症状未查明及未有明显精神异常,无恶心、呕吐,面部皮肤及头发呈白色;胎儿生化检查发现谷草转氨酶(aspartatetransaminase,AST)为252.8 U/L(参考值21~80 U/L),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608.8 U/L(参考值8~71 U/L)均明显升高,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肝右叶体积略增大。胸腹CT提示:獭尾肝、腹主动脉旁及肠系膜根部多发小淋巴结。父母系非近亲婚配,否认有其家族性的遗传病史。本研究通过了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查[(2021)GSFY伦审65号],患儿监护人签署了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抽取患儿血液样及患者父母外周血样本3 mL,进行基因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不全 省妇幼保健院 肠系膜根部 腹主动脉旁 明显压痛 遗传病史 伦理委员会 阳性体征
原文传递
COL11A1基因变异所致罕见纤维软骨增生症患儿1例的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丹阳 张钏 +3 位作者 周秉博 陈雪 王玉佩 惠玲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468-472,共5页
目的探讨1例纤维软骨增生1型(FBCG1)患儿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特征。方法选取2021年1月21日因"重症肺炎、疑似先天性遗传代谢病"就诊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的1例FBCG1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提取患儿及其父母的外... 目的探讨1例纤维软骨增生1型(FBCG1)患儿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特征。方法选取2021年1月21日因"重症肺炎、疑似先天性遗传代谢病"就诊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的1例FBCG1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提取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样DNA,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用Sanger测序对候选变异进行家系验证。结果患儿为1月龄女性,存在面部畸形、骨骼发育异常及四肢内翻等表型。WES检测显示其携带COL11A1基因c.3358G>A/c.2295+1G>A复合杂合变异,相关疾病为纤维软骨增生症。上述变异分别遗传自表型正常的父亲和母亲。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相关指南,c.3358G>A变异符合判读PM1+PM2_Supporting+PM3+PP3,c.2295+1G>A变异符合判读PVS1+PM2_Supporting,二者均被判定为可能致病性变异。结论COL11A1基因c.3358G>A/c.2295+1G>A复合杂合变异可能是患儿的遗传学病因。上述发现对患儿的确诊、遗传咨询及其父母的再生育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软骨 COL11A1基因 纤维软骨增生症 全外显子组测序 基因变异 儿童
原文传递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1例及其家系NF1基因突变检测
14
作者 马盼盼 康启超 +6 位作者 陈雪 王兴 田芯瑗 郝胜菊 惠玲 徐福蓉 张钏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63-667,共5页
目的探索遗传性Ⅰ型神经纤维瘤病新的致病基因变异及表型。方法应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对1例Ⅰ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进行全外显子检测,发现可疑突变位点后对先证者及其家系应用Sanger测序技术进行验证。结果该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先证者检测到... 目的探索遗传性Ⅰ型神经纤维瘤病新的致病基因变异及表型。方法应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对1例Ⅰ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进行全外显子检测,发现可疑突变位点后对先证者及其家系应用Sanger测序技术进行验证。结果该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先证者检测到NF1基因c.889-2_889-1insTTTCTG变异,先证者父亲及先证者两个双胞胎儿子均存在NF1基因c.889-2_889-1insTTTCTG位点杂合变异,先证者之妻未见该位点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学会(ACMG)指南,该变异评级为致病性变异,为新发变异。结论NF1基因c.889-2_889-1insTTTCTG变异为新发突变,扩充了NF1基因突变致病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 NF1基因 全外显子测序
下载PDF
Wolf-Hirschhorn综合征患儿临床特征及拷贝数变异分析
15
作者 朱韶华 贾春暘 +4 位作者 刘芙蓉 张庆华 何静 郝胜菊 冯暄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3年第4期792-795,共4页
目的 报道4号染色体的短臂末端片段缺失造成的Wolf-Hirschhorn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医学遗传中心收治的1例4号染色体的短臂末端缺失所致Wolf-Hirschhorn综合征患儿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结果、临床表征和... 目的 报道4号染色体的短臂末端片段缺失造成的Wolf-Hirschhorn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医学遗传中心收治的1例4号染色体的短臂末端缺失所致Wolf-Hirschhorn综合征患儿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结果、临床表征和部分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先证者,女,5月龄,因“生长发育落后、肌张力低下、特殊面容”就诊。查体:身高:57 cm,体质量:4.5 kg,头围:38.5 cm。CNV-seq结果显示患儿4号染色体p16.3处存在2.48 Mb区域缺失,该片段缺失未见文献报道。结论 通过CNV-seq检测患儿亚显微结构染色体畸变是诊断WHS综合征常用的分子遗传学检查方法,可有效提高诊断该综合征的检测效率,为优生优育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与应用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S综合征 临床特征 染色体缺失 CNV-seq
原文传递
2例DGUOK基因相关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的临床及基因变异特征
16
作者 王玉佩 令军鹤 +4 位作者 石静云 田芯瑗 惠玲 郝胜菊 张庆华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3年第10期2143-2149,共7页
目的 探讨2例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MDS)患儿的临床特征与基因变异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肝脑型MDS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先证者1为2日龄男婴,临床表现为严重代谢性酸中毒,肝功能异常及脑白质病变... 目的 探讨2例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MDS)患儿的临床特征与基因变异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肝脑型MDS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先证者1为2日龄男婴,临床表现为严重代谢性酸中毒,肝功能异常及脑白质病变等。全外显子测序提示DGUOK基因存在c.534G>A(p.T178X)纯合无义变异,产生含有178个氨基酸的截短蛋白。Sanger测序验证其父母和姐姐均携带该位点杂合变异。先证者2为1日龄男婴,主要临床表现为黄疸,肝功能受损。全外显子测序提示DGUOK基因存在c.313C>T(p.R105X)纯合变异,生成含有105个氨基酸的截短蛋白,变异遗传自父母。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指南,2例变异均评估为致病性(PVS1+PM2+PM3)。结论 DGUOK基因的纯合变异可能是导致本文报道2例患儿发病的遗传学病因,拓展了DGUOK基因变异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疾病 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 DGUOK基因 基因变异 新生儿
原文传递
2例15q11-q13微重复胎儿病例的遗传学分析
17
作者 贾春暘 朱韶华 +3 位作者 程世斌 梁济慈 郝胜菊 冯暄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3年第9期1872-1877,共6页
目的 探讨产前诊断中联合应用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检测(CNV-seq)、甲基化MLPA和染色体显带技术对15q11-q13微重复在遗传学分析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例15q11.2-q13.2微重复病例采用CNV-seq、G显带、C显带和MS-MLPA技术进行羊水标本检测,异... 目的 探讨产前诊断中联合应用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检测(CNV-seq)、甲基化MLPA和染色体显带技术对15q11-q13微重复在遗传学分析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例15q11.2-q13.2微重复病例采用CNV-seq、G显带、C显带和MS-MLPA技术进行羊水标本检测,异常结果行家系验证和溯源分析。结果 胎儿A:15q11.2-q12和15q12-q13.1分别重复4.96Mb和0.84Mb,其羊水细胞核型为47,XX,+psuidic(15)(q13),父母染色体核型分别为46,XY和47,XX,+psu idic(15)(q13)。胎儿B:15q11.2-q13.2和15q13.2-q13.3分别重复7.64 Mb和1.46 Mb;其羊水细胞核型为47,XX,+mar,父母染色体核型正常;MS-MLPA溯源分析提示胎儿B为父源性重复。结论 通过染色体显带和变异溯源等方法明确了2例患儿拷贝数异常来源,为该疾病产前诊断提供了可行联合方案,并为研究15q11-q13区域拷贝数变异积累了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q11-q13微重复综合征 CNV-seq MS-MLPA sSMC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1例9p缺失综合征伴20q12-13.33重复患儿的遗传学分析
18
作者 冯暄 张钏 +5 位作者 周秉博 梁济慈 蔺朋武 何静 朱韶华 张庆华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4年第1期116-120,共5页
目的探讨9p缺失综合征伴20q12-13.33重复的临床特征及细胞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运用常规G显带分析1例患儿及父母外周血染色体核型改变并结合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CNV-seq)对患儿的核型分析结果进行精准定位。结果患儿CNV-seq结果:9号染色... 目的探讨9p缺失综合征伴20q12-13.33重复的临床特征及细胞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运用常规G显带分析1例患儿及父母外周血染色体核型改变并结合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CNV-seq)对患儿的核型分析结果进行精准定位。结果患儿CNV-seq结果:9号染色体p24.3-24.1区域缺失5.74 Mb大小(chr9:200000-5940000),20号染色体q12-13.33区域重复23.04 Mb大小(chr20:39880000-62920000)。该患儿母亲染色体改变为9p24和20q13.1-q13.3的平衡插入易位,患儿分别继承了母亲的9号染色体和20号染色体,最终结合CNV-seq结果明确了该患儿的异常核型。结论9p缺失综合征及20q12-13.33重复是该患儿异常表型的主要原因,将细胞遗传学检测方法与分子遗传学检测方法结合起来可以帮助明确易位的性质及溯源异常染色体的来源,有利于再发风险的评估,与单一的细胞遗传学分析方法相比,CNV-seq技术在染色体拷贝数变异中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p缺失综合征 20q12-13.33重复 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 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
原文传递
1p36缺失综合征合并Snijders Blok-Campeau综合征1例患者的遗传学分析
19
作者 陈慧芳 张钏 +3 位作者 周秉博 王玉佩 陈雪 惠玲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63-367,共5页
目的对1例病因不明、发育迟缓、特殊面容的患者进行基因检测,以明确其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21年5月27日因"婚后10个月夫妻同居、未避孕不孕"就诊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的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提取患者及其... 目的对1例病因不明、发育迟缓、特殊面容的患者进行基因检测,以明确其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21年5月27日因"婚后10个月夫妻同居、未避孕不孕"就诊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的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提取患者及其父母的外周血DNA,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对候选致病变异进行Sanger测序家系验证。结果患者1p36.33p36.32区检测出2.54 Mb的杂合缺失,CHD3基因检测出c.1123G>C(p.E375Q)杂合变异,其父母均未携带上述变异。结论本研究确诊了1例染色体1p36缺失综合征合并Snijders Blok-Campeau综合征患者,为患者的遗传咨询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障碍 染色体1p36缺失综合征 Snijders Blok-Campeau综合征 CHD3基因 发育迟缓
原文传递
Cardiac-Urogenital综合征胎儿的基因变异分析
20
作者 武辉艳 陈雪 +3 位作者 马盼盼 张庆华 郝胜菊 周秉博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4年第2期336-341,共6页
目的 探讨Cardiac-Urogenital综合征(CUGS)胎儿的遗传学特征,以明确病因并提供遗传咨询和生育指导。方法 选取2022年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确诊的1例CUGS胎儿为研究对象。采集胎儿羊水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进行家系全外显子测序(t... 目的 探讨Cardiac-Urogenital综合征(CUGS)胎儿的遗传学特征,以明确病因并提供遗传咨询和生育指导。方法 选取2022年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确诊的1例CUGS胎儿为研究对象。采集胎儿羊水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进行家系全外显子测序(trio-WES)及低通量全基因组测序(CNV-seq)。应用Sanger测序技术对可疑致病突变位点进行家系验证。结果 trio-WES检测结果显示胎儿MYRF基因第25内含子存在c.3301-2A>C经典剪切变异,为自发杂合变异,父母均为野生型。该变异未检索到相关文献报道,在普通人携带频率数据库如千人基因组、gnomAD等中均未收录,为新发变异。按照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指南评估为可能致病性(likely pathogenic,PVS1+PM2_Supporting)变异。结论 基于超声结合全外显子组测序可快速、可靠地确诊CUGS患儿,为临床对胎儿的决策提供支持。同时,我们发现MYRF基因的1个新发且自发突变,国内外均未见报道,扩充了MYRF基因致病突变谱,为疾病的临床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diac-Urogenital综合征 MYRF基因 先心病 心脏畸形 生物信息学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