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肾颗粒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TAK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明龙 曾永祥 +3 位作者 卢守燕 李建华 刘天喜 赵建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1-225,共5页
目的:探讨复肾颗粒(生黄芪、丹参、川芎、大黄和鳖甲)含药血清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增殖时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TAK1)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K-2细胞并制备复肾颗粒含药血清,分为对照组、TGF... 目的:探讨复肾颗粒(生黄芪、丹参、川芎、大黄和鳖甲)含药血清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增殖时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TAK1)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K-2细胞并制备复肾颗粒含药血清,分为对照组、TGF-β1诱导组(5ng/mL)、干预1组(TGF-β1 5 ng/mL+复肾颗粒100μg/mL)、干预2组(TGF-β1 5 ng/mL+复肾颗粒500μg/mL)、干预3组(TGF-β1 5 ng/mL+复肾颗粒1 mg/mL)。培养12、24、48h以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IV型胶原蛋白(Col IV)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AK1 mRNA的相对含量,Western-bloting法检测TAK1蛋白表达。结果:TGF-β1组细胞的增殖及Col IV含量、TAK1蛋白及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复肾颗粒含药血清干预后细胞增殖和Col IV的含量、TAK1表达显著低于TGF-β1组(P<0.05,P<0.01)。结论:在体外试验中,复肾颗粒含药血清对TGF-β1诱导HK-2细胞增殖过程中TAK1蛋白及mRNA的表达有下调作用,其可能是通过激活肾小管上皮细胞某些抑制因子抑制TAK1转录和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肾颗粒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 细胞增殖 肾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
下载PDF
藏药独一味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晔玮 赵亮 +1 位作者 邸多隆 张生萍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594-1596,共3页
关键词 独一味属 提取工艺 藏药 黄酮类化合物 化学成分 苷类化合物 西藏林芝 有效成分
下载PDF
中医药抗肾间质纤维化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明龙 曾永祥 +1 位作者 赵健雄 卢守燕 《西部中医药》 2013年第5期123-126,共4页
肾间质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衰竭的共同通路,近年来有关单味中药、部分中药有效成分及中药复方在抗肾间质纤维化(RIF)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体现了中医药在抗肾间质纤维化方面的优势,且有望从中医药中研发... 肾间质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衰竭的共同通路,近年来有关单味中药、部分中药有效成分及中药复方在抗肾间质纤维化(RIF)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体现了中医药在抗肾间质纤维化方面的优势,且有望从中医药中研发出具有抗肾纤维化的新型、特效药物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间质纤维化 中医药 单味中药 中药复方制剂
下载PDF
苁蓉通便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兰生 张泉州 《中国药事》 CAS 2010年第8期789-791,共3页
目的制定苁蓉通便口服液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何首乌、枳实、肉苁蓉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对制剂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在1.224~2.... 目的制定苁蓉通便口服液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何首乌、枳实、肉苁蓉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对制剂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在1.224~2.856μg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n=6)为98.01%,RSD为1.08%。结论本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可靠、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苁蓉通便口服液质量控制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苁蓉通便口服液 TLC HPLC 质量标准
下载PDF
SMA基微孔膜固定化β-半乳糖苷酶的研究
5
作者 李咏兰 邱广亮 +2 位作者 陈香君 门泉渌 邱广明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6-71,共6页
以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为分散介质在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膜表面和孔内进行马来酸酐和苯乙烯的接枝共聚,合成出超高分子量的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SMA)基微孔PVDF膜。以SMA基PVDF膜为载体通过酸酐基和酶分子上的氨基偶联,制备出... 以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为分散介质在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膜表面和孔内进行马来酸酐和苯乙烯的接枝共聚,合成出超高分子量的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SMA)基微孔PVDF膜。以SMA基PVDF膜为载体通过酸酐基和酶分子上的氨基偶联,制备出具有酶催活性的功能性分离膜。考察了影响酶固定化的因素,确定其最佳固定化条件为:温度,4℃;pH,8.2;酶/膜,1:10;反应时间,6h。固定化酶膜的最适温度为55℃,最适pH为7.8,均比自由酶稍高;Km(0.3mmol/L)与自由酶接近。固定化酶膜活力达13.5U/cm2膜,比活为280.0U/mg蛋白,蛋白载量为68.2μg/cm2膜,相对活力为89.0%。固定化酶膜表现出良好的操作稳定性和储存稳定性,SMA基PVDF微孔酶膜超滤制备低乳糖牛奶实验表明该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基PVDF膜 Β-半乳糖苷酶 固定化
下载PDF
奥得清致过敏反应1例
6
作者 高晓红 张镭 《卫生职业教育》 2006年第9期134-134,共1页
患儿,田某,9岁,于2005年11月13日因头疼,发烧,咽喉肿痛来我院儿科就诊。查腋下体温37.8℃,听诊心、肺正常,咽喉红肿。轻微咳嗽,无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大、小便正常。精神状态良好。该患儿诊断为病毒性感冒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关键词 奥得清 过敏反应 上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应用小鼠胚胎肢芽培养方法评价氟的致畸性及其对肢芽软骨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元瑛 张本忠 《甘肃科技纵横》 2008年第4期188-189,181,共3页
目的应用小鼠胚胎肢芽培养评价氟化物的致畸性并探讨其发生机理。方法选用妊娠第12天龄小鼠胚胎前肢芽在BGJb培养基进行6天连续培养。NaF用双蒸水配成所需浓度,肢芽培养时用针头滤器过滤除菌,加入培养基。本实验共设7个组,即空白对照组,... 目的应用小鼠胚胎肢芽培养评价氟化物的致畸性并探讨其发生机理。方法选用妊娠第12天龄小鼠胚胎前肢芽在BGJb培养基进行6天连续培养。NaF用双蒸水配成所需浓度,肢芽培养时用针头滤器过滤除菌,加入培养基。本实验共设7个组,即空白对照组,5个染毒组,F浓度分别为:5.0、10.0、20.0、30.0、40.0μg/ml,另设一组阳性对照。剂量用培养基中氟离子的终浓度表示。阳性对照物用VitA。观察软骨原基的发育和分化,用Neubert评分系统给予评分。应用[3H]-脯氨酸标记蛋白进行胶原含量的测定。结果随着氟浓度增高,肢芽各种软骨发育分化越差,评分越低,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氟在20μg/ml以上时显示了致畸性,软骨畸形表现为缺失和形态改变。同时各染毒组放射计数与对照比较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P<0.01),表明氟抑制了肢芽细胞胶原蛋白的合成。结论氟能够抑制胚胎肢芽胶原蛋白合成和软骨细胞分化发育,是潜在的致畸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钠 肢芽培养 胶原蛋白 软骨发生
下载PDF
对一次性无纺布制品甲醛含量测试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元瑛 《甘肃科技》 2008年第20期55-56,共2页
目的:比较不同的制样方法对一次性无纺布产品甲醛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依据GB/T2912.1-2912.2-1998《纺织品甲醛的测定》中方法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检测波长为412 inn。结果:不同的制样方法,测定甲醛含量有不同的结果。结论:... 目的:比较不同的制样方法对一次性无纺布产品甲醛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依据GB/T2912.1-2912.2-1998《纺织品甲醛的测定》中方法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检测波长为412 inn。结果:不同的制样方法,测定甲醛含量有不同的结果。结论:纺织品中甲醛含量测定应当更加明确制样方法,以使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无纺布制品 甲醛 测试方法 研究
下载PDF
软件项目进度的风险分析
9
作者 马冬青 刘亚美 《甘肃科技》 2008年第1期88-90,共3页
文章介绍了在软件项目进度的风险分析中,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在风险标识和风险估计中的应用,以及用于项目进度评价的CPM技术的不确定规划期望值模型,并且对其遗传算法进行了说明,从而有效地控制软件项目进度风险。
关键词 软件项目 风险分析 数据仓库 数据挖掘技术 期望值模型
下载PDF
贞芪酪蛋白肽药物血清诱导Bel-7402细胞分化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延英 朱建坤 +4 位作者 吴建军 李广远 陈玉霞 徐琳 张生萍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贞芪酪蛋白复合肽对Bel-7402人肝癌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及对其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贞芪酪蛋白复合肽给正常大鼠灌胃,采血制备药物血清。以正常鼠血清为阴性对照,维甲酸(RA)为阳性对照,将药物血清温育Bel-7402人肝癌细胞。... 目的:探讨贞芪酪蛋白复合肽对Bel-7402人肝癌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及对其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贞芪酪蛋白复合肽给正常大鼠灌胃,采血制备药物血清。以正常鼠血清为阴性对照,维甲酸(RA)为阳性对照,将药物血清温育Bel-7402人肝癌细胞。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图像分析系统测定细胞核质比,放射免疫法测定甲胎蛋白(AFP)含量,动态比色法测定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多聚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法(PCR-ELISA法)检测细胞端粒酶活性。结果:贞芪酪蛋白复合肽药物血清可抑制人肝癌细胞的增殖,显著降低细胞核质比,抑制细胞分泌AFP,降低细胞-γGT活性,升高ALP活性,并有显著抑制人肝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作用。结论:贞芪酪蛋白复合肽具有诱导人肝癌细胞分化的作用,其主要机理可能是抑制了Bel-7402细胞端粒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 贞芪酪蛋白复合肽 细胞分化 端粒酶
原文传递
复肾颗粒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明龙 曾永祥 +2 位作者 刘天喜 卢守燕 李建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07-210,214,共5页
目的:观察复肾颗粒在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对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TAK1)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肾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N)、模型组(M,UUO组)、福辛普利... 目的:观察复肾颗粒在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对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TAK1)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肾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N)、模型组(M,UUO组)、福辛普利组[F0,10 mg.kg-1.d-1]、复肾颗粒1组(F1,7.5 g.kg-1.d-1)、复肾颗粒2组(F2,15 g.kg-1.d-1)、复肾颗粒3组(F3,30 g.kg-1.d-1)。14 d后处死大鼠,取结扎侧肾组织采用HE及Masson染色观察病理变化,RT-PCR和Western-bloting检测肾组织TAK1和α-SM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肾纤维化程度及肾组织TAK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复肾颗粒各组及福辛普利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尤以复肾颗粒2组为甚(P<0.01,P<0.05)。结论:复肾颗粒可能通过降低TAK1和α-SMA的含量而起到减轻肾间质纤维化病程进展的作用,推测其抑制TAK1和α-SMA表达上调的作用可能是其抗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肾颗粒 单侧输尿管结扎 肾间质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
原文传递
3种藏药提取物对腺病毒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槐 杨平荣 +2 位作者 陈雄 李萍 张春江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367-371,共5页
目的探讨3种藏药提取物体外抗腺病毒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采用细胞病变法检测3种药物对Hep-2细胞的毒性作用以及其抗腺病毒的活性作用;采用MTT法检测3种药物对MDCK细胞的毒性作用,并通过蚀斑法观察3种藏药提取物甲型H1N1流感... 目的探讨3种藏药提取物体外抗腺病毒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采用细胞病变法检测3种药物对Hep-2细胞的毒性作用以及其抗腺病毒的活性作用;采用MTT法检测3种药物对MDCK细胞的毒性作用,并通过蚀斑法观察3种藏药提取物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以治疗指数(TI)值作为药物抗病毒效果的评价指标。结果 3种藏药提取物A、B、C对Hep-2细胞半数毒性浓度分别为0.872、0.872、0.438 g/L,抗腺病毒作用的半数有效浓度分别为0.244、0.288、0.250 g/L,治疗指数分别为3.574、2.819、1.752;3种药物对MDCK细胞半数毒性浓度分别为1.076、1.745、0.399 g/L,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半数有效浓度分别为0.240、1.663、0.891 g/L,治疗指数分别为4.491、1.050、0.447。结论 3种藏药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腺病毒和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作用,具有较广的抗病毒谱,其抗病毒作用强弱程度依次为A、B、C,说明其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提取物 腺病毒 甲型H1N1流感病毒 体外抗病毒
原文传递
复肾颗粒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TAK1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13
作者 刘明龙 曾永祥 +2 位作者 卢守燕 李建华 刘天喜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2571-2575,共5页
目的:探讨复肾颗粒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增殖时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TAK1)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K-2细胞,分为对照组,TGF-β1诱导组(5μg·L-1)、干预1组(TGF-β1 5μg... 目的:探讨复肾颗粒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增殖时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TAK1)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K-2细胞,分为对照组,TGF-β1诱导组(5μg·L-1)、干预1组(TGF-β1 5μg·L-1+复肾颗粒100μg·L-1)、干预2组(TGF-β1 5μg·L-1+复肾颗粒500μg·L-1)、干预3组(TGF-β1 5μg·L-1+复肾颗粒1 g·L-1)。培养12,24,48 h以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IV型胶原蛋白(ColIV)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AK1 mRNA的相对含量,Western印迹法检测TAK1蛋白表达。结果:①TGF-β1组细胞的增殖及Col IV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复肾颗粒干预后细胞增殖和Col IV的表达显著低于TGF-β1组(P<0.05,P<0.01)。②TGF-β1诱导12 h细胞TAK1表达开始上调,且各时间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复肾颗粒干预后,与同时间点TGF-β1组比较显著下调(P<0.01),尤以干预3组为甚。结论:在体外,复肾颗粒对TGF-β1诱导HK-2细胞增殖过程中TAK1蛋白及mRNA的表达有下调作用,其可能是通过激活肾小管上皮细胞某些抑制因子抑制TAK1转录和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肾颗粒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 细胞增殖 肾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
原文传递
抗血小板药物研究及临床应用状况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泉州 于远光 +1 位作者 李剑勇 杨亚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93-495,共3页
目的:介绍近年来国内外研发的抗血小板凝集药及临床应用情况。方法:根据各类药作用机制的不同,分别从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药、影响环核苷酸代谢药、作用于血小板膜特异激动剂和受体药、一氧化氮供体药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抗血小板... 目的:介绍近年来国内外研发的抗血小板凝集药及临床应用情况。方法:根据各类药作用机制的不同,分别从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药、影响环核苷酸代谢药、作用于血小板膜特异激动剂和受体药、一氧化氮供体药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抗血小板药物可显著抑制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和释放,有效控制血小板活化,阻止或延缓血栓的形成,随着对该药品的认识提高,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不断减少。结论:为寻找疗效更强、抑制作用更广谱的血小板聚集抵制剂提供更加宽阔的视野,为减少药品的不良反应提供更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小板药 花生四烯酸 环核苷酸 膜特异激动剂和受体药 一氧化氮供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