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综合护理路径的构建与实施效果
1
作者 孙锁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4年第6期96-98,102,共4页
目的探究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接受综合护理路径的方式以及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我院收治60例患者为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常规组提供传统护理方式,实验组提供综合护理路径。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知信行评分、... 目的探究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接受综合护理路径的方式以及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我院收治60例患者为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常规组提供传统护理方式,实验组提供综合护理路径。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知信行评分、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护理服务后的知信行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结果明显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接受综合护理路径具备较高的临床价值,不仅可以促进患者快速康复,还能够满足患者的个体需求,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脏病 综合护理路径 实施效果
下载PDF
105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窦根仲 陈芳明 窦文婕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22期60-61,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将10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53例单用西医治疗。结果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均未见局部及全身的不...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将10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53例单用西医治疗。结果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均未见局部及全身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对人体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口腔溃疡 西医诊断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利拉鲁肽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高强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第7期53-54,共2页
目的探究利拉鲁肽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150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采用利拉鲁肽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比较两... 目的探究利拉鲁肽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150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采用利拉鲁肽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比较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水平,以及体重指数、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情况。结果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等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两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阿卡波糖应用在肥胖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可降低血糖水平,抑制胰岛素抵抗,减轻患者体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拉鲁肽 阿卡波糖 糖尿病 效果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返流病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志荣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5期34-35,共2页
目的 :探讨对胃食管返流病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期间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胃食管返流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92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两组患... 目的 :探讨对胃食管返流病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期间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胃食管返流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92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两组患者均使用促动力药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和H_2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加用中药汤剂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 :对胃食管返流病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胃食管返流病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比较
5
作者 马河山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21期30-33,共4页
目的:探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10月收治的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予以恩替卡韦治疗)与观察组(... 目的:探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10月收治的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予以恩替卡韦治疗)与观察组(予以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各50例。分析两组乙型肝炎病毒(HBV)-DNA(HBV-DNA)水平、肝功能、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率、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HBV-DNA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24、32周后,观察组HBV-DN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32周后,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24周后,观察组肝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2周后,观察组HBeAg转阴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中,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均可达到较好效果,但替诺福韦在改善HBV-DNA水平,提升肝功能方面效果更为明显,有助于HbeAg转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替诺福韦 恩替卡韦 肝功能 乙型肝炎病毒(HBV)-D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