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2—2017年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艾滋病疫情分析
1
作者 田玉林 赵迎春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18年第5期49-51,共3页
目的了解近六年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艾滋病疫情的流行特征和趋势,为制定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2—2017年艾滋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截止2017年底,秦州区累计报告387例HIV/AIDS... 目的了解近六年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艾滋病疫情的流行特征和趋势,为制定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2—2017年艾滋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截止2017年底,秦州区累计报告387例HIV/AIDS,其中男性331例、占85.53%,女性56例、占14.47%;经同性性传播204例、占52.72%,异性性传播165例、占42.64%;同性(X^2=18.54)和异性(X^2=24.20)传播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男同性传播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X^2=6.62,P<0.05),异性传播所占报告病例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X^2=5.14,P<0.05)。结论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报告的HIV/AIDS逐年增多;必须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加强艾滋病防治的宣传干预、监测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疫情 性传播
原文传递
甘肃省天水市HIV抗体确证阳性结果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袁彦生 贺小文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17年第5期42-44,共3页
目的了解甘肃省天水市艾滋病患病人群中HIV初筛阳性样本的确证阳性情况,为艾滋病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2016年天水市所有初筛阳性样本进行复检和确证,确证实验采用免疫印迹法(WB)。结果2010─2016年对天水市送检的726份初... 目的了解甘肃省天水市艾滋病患病人群中HIV初筛阳性样本的确证阳性情况,为艾滋病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2016年天水市所有初筛阳性样本进行复检和确证,确证实验采用免疫印迹法(WB)。结果2010─2016年对天水市送检的726份初筛阳性标本进行确证,确证阳性标本569份,其中术前及门诊病例265例、MSM(男男同性恋者)108例、自愿咨询检测(VCT)92例;阳性率由2010年的0.35‰上升至2016年的0.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趋势χ~2=10.902,P<0.05);确证病例中男性473例、占83.13%,女性96例、占16.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80,P<0.05)。结论天水市HIV初筛阳性样本确证阳性率逐年升高,确证阳性病例以男性、术前及门诊和MSM为主,应针对重点人群,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抗体 确证实验 阳性率
原文传递
2016—2020年天水市秦州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数据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婧涛 史耀军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22年第1期74-77,共4页
目的分析2016—2020年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监测结果,评价监测系统敏感性及疫苗安全性。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AEFI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16—2020年秦州区AEFI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数据。结果2016... 目的分析2016—2020年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监测结果,评价监测系统敏感性及疫苗安全性。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AEFI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16—2020年秦州区AEFI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数据。结果2016—2020年秦州区共报告AEFI 649例,总报告发生率为67.85/10万,5年间报告发生率分别为67.03/10万,64.26/10万,72.59/10万,90.11/10万和53.39/1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19953,P<0.05);AEFI均为一般反应,无疫苗质量事故和接种事故;秦州区22个镇(街道)均有报告,覆盖率达100.00%,各年每月均有报告,以6—8月和12月居多(352例、占54.24%);年龄以1~4岁儿童为主(317例、占48.83%),其次为<1岁儿童(283例、占43.61%);AEFI发生时间多在接种1d内,共计566例、占87.21%;报告AEFI较多的疫苗分别为“百白破”疫苗(无细胞)224例、报告发生率138.37/10万,A群“流脑”多糖疫苗(108例,132.86/10万),“麻疹”类疫苗(82例,104.91/10万)和“白破”疫苗(35例,89.32/10万)。结论天水市秦州区AEFI监测系统灵敏性较高,各类疫苗安全性良好,监测指标达到国家和省、市考核标准;今后应实施规范接种、加强报告人员业务水平培训,提高AEFI报告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 发生率
原文传递
做好学校结核病筛查 将结核病阻挡在校门外
4
作者 张玉梅 刘志琦 +1 位作者 毛黎明 万平 《青春期健康》 2024年第7期62-63,共2页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结核分枝杆菌主要侵犯人体肺部而发生肺结核,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咳嗽、咳痰,伴有低热、盗汗、消瘦、虚弱等全身症状。结核杆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排菌者通过咳嗽、打喷嚏、吐痰...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结核分枝杆菌主要侵犯人体肺部而发生肺结核,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咳嗽、咳痰,伴有低热、盗汗、消瘦、虚弱等全身症状。结核杆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排菌者通过咳嗽、打喷嚏、吐痰等动作将含有结核杆菌的飞沫播散于空气或粉尘中,健康人吸入受到结核杆菌污染的空气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涂片阳性 飞沫传播 排菌者 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杆菌 结核病 咳痰 肺结核
下载PDF
天水市2005—2009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态势
5
作者 马相军 靳宝珍 刘芳盛 《职业与健康》 CAS 2011年第9期1054-1056,共3页
目的掌握甘肃省天水市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态势。方法利用网络直报系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案例库,描述、分析天水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布特征。结果 2005—2009年天水市达到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规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目的掌握甘肃省天水市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态势。方法利用网络直报系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案例库,描述、分析天水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布特征。结果 2005—2009年天水市达到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规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78起。其中Ⅲ级事件3起(3.85%),Ⅳ级事件75起(96.15%),未见Ⅰ、Ⅱ级事件。波及人群罹患率34.88‰,死亡率0.14‰,病死率0.41%,事件起数年平均递增93.4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学校发生54起(69.23%),村落19起(24.36%);传染病类事件70起(89.74%),其中流行性感冒(流感)、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是构成Ⅲ级和Ⅳ级事件的主要原因;食物中毒事件6起(7.69%)。5年中3—5月与10—12月是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2个时间高峰,占事件总起数的67.94%。结论甘肃省天水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起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以传染病和食物中毒为主,学校和村落为高发场所,季节性流感、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流腮疫情得到政府与社会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分布特征
原文传递
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中医临床探究
6
作者 罗云 《医学信息》 2010年第21期4105-4106,共2页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特异性肾损害,随病情进展可进一步发展为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选择10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糖尿病肾病的中医临床进行了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中医 治疗
下载PDF
秦州区外出务工人员以农村文化为载体的艾滋病健康干预活动效果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周秦元 何亮 +3 位作者 李九鹤 杨斌 赵迎春 刘霞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1年第2期124-125,共2页
近年来,流动人口成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潜在危险。中国流动人口的主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成为性病艾滋病在城乡间传播的桥梁人群。秦州区现有户籍人口约64万,外出务工人群14万。他们大多处于性活跃期,文化水平低,艾滋病防... 近年来,流动人口成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潜在危险。中国流动人口的主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成为性病艾滋病在城乡间传播的桥梁人群。秦州区现有户籍人口约64万,外出务工人群14万。他们大多处于性活跃期,文化水平低,艾滋病防治知识相对缺乏,社会支持网络少、经济条件差。近年来,艾滋病性病在该人群中流行和蔓延速度明显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出务工人员 艾滋病病毒 农村文化 干预活动 艾滋病防治知识 健康 载体 社会支持网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