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祝县气象灾害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汪宗成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0期235-235,242,共2页
本文根据天祝县气象观测资料及气象灾情资料,分析探讨天祝县暴雨洪涝、冰雹、干旱、霜冻等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以供相关部门参考借鉴。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 特征 影响 应对措施 甘肃天祝
下载PDF
气象灾害对天祝县马铃薯生产的影响及防御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汪宗成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1期110-110,112,共2页
介绍了马铃薯种植对自然条件的需求,分析高温干旱、连阴雨、冰雹、低温冷害等气象灾害对天祝县马铃薯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有关的防御对策,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 马铃薯 气象灾害 影响 防御对策 甘肃天祝
下载PDF
天祝县近60年气候变化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齐高先 钱莉 汪作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6期5255-5257,共3页
根据天祝县乌鞘岭气象站1951 ~2010年的气温、降水资料,分析天祝县气温、降水的年际变化、季节变化,并对其进行异常性分析.研究表明,近60年天祝县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增温速率达0.17℃/10a;四季气温、年最高和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 根据天祝县乌鞘岭气象站1951 ~2010年的气温、降水资料,分析天祝县气温、降水的年际变化、季节变化,并对其进行异常性分析.研究表明,近60年天祝县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增温速率达0.17℃/10a;四季气温、年最高和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且冬季平均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温对天祝县气候变暖起了关键作用;年平均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变化率为-1.4%/10a;四季中春、夏、冬3季降水呈减少趋势,秋季降水呈增加趋势;进入90年代后,秋、冬季降水均明显持续增加,而夏季降水的持续减少对年降水量减少贡献最大.综合各要素的突变特征和对气温与降水的异常分析,天祝气候向暖干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祝县 气温 降水 气候变化
下载PDF
天祝县雷暴特征及防雷减灾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汪宗成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16期229-229,共1页
本文利用1951—2010年天祝县逐月雷暴日数资料对雷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天祝县年雷暴日数整体呈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4.795d/10a;雷暴日数月变化呈单峰型特征,主要出现在5—9月,占94.0%,以7月最多,占全年24.6%;夏季为雷暴活动高峰... 本文利用1951—2010年天祝县逐月雷暴日数资料对雷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天祝县年雷暴日数整体呈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4.795d/10a;雷暴日数月变化呈单峰型特征,主要出现在5—9月,占94.0%,以7月最多,占全年24.6%;夏季为雷暴活动高峰季,然后是秋季,冬季和春季雷暴天气出现频率较低。雷暴特征对防雷减灾意义主要表现在指导防雷设计审核与竣工验收、雷电灾害调查和鉴定、雷暴日参数局限性降低了防雷保护效果3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特征 防雷减灾 意义 天祝县
下载PDF
天祝县干旱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曙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0期228-228,共1页
干旱灾害逐渐成为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严重影响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天祝县干旱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干旱灾害的防御对策,以确保农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 干旱 特征 农业生产 影响 防御对策 甘肃天祝
下载PDF
天祝县干旱天气对天然牧草生长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1
6
作者 汪宗成 《农业灾害研究》 2018年第1期49-50,共2页
结合甘肃省天祝县干旱气候资料,总结了当地干旱气候特征,阐述了干旱对天然牧草生长的影响状况,最后提出相关应对措施。
关键词 天祝县 干旱 天然牧草 影响 应对措施
下载PDF
河西苹果梨生育气象条件分析与种植区划 被引量:3
7
作者 何智永 赵东旭 +2 位作者 王旭红甘肃省永昌县气象局 白映贤 刘明春 《甘肃科技纵横》 2004年第4期75-75,共1页
分析得出:河西各地由于生态气候的差异,苹果梨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和时间特征。分析得出:民乐县园艺场苹果梨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呈“S”型曲线增长,得出7月上旬至8月中旬是果实膨大关键期;果实膨大的适宜气温为15觸21℃。全生育期需稳定通... 分析得出:河西各地由于生态气候的差异,苹果梨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和时间特征。分析得出:民乐县园艺场苹果梨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呈“S”型曲线增长,得出7月上旬至8月中旬是果实膨大关键期;果实膨大的适宜气温为15觸21℃。全生育期需稳定通过≥7℃积温2300觸2800℃。品质形成期(9月上旬至10月上旬)要求凉爽的气候,在适温范围内,日较差大,光照充足,有利于可溶性固性物含量的积累和着色,品质好。在分析的基础上,用影响苹果梨产量和品质的主要气象制约因子将河西划分为五个气候适生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 苹果梨 生育 气象条件 种植区划
下载PDF
互联网技术在气象为农服务中的应用
8
作者 杨胜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1年第11期258-259,共2页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气象为农服务带来了极大便利,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进一步提升气象为农服务的精细化水平。分析了互联网技术与气象服务之间的关联性,以及互联网技术在气象为农服务中的应用优势,提出了建立健全农业气象观测网络、积极...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气象为农服务带来了极大便利,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进一步提升气象为农服务的精细化水平。分析了互联网技术与气象服务之间的关联性,以及互联网技术在气象为农服务中的应用优势,提出了建立健全农业气象观测网络、积极开展智慧气象为农服务、拓宽气象为农信息传输途径等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技术 气象为农服务 应用 发展策略
下载PDF
天祝牧区寒潮风雪天气分析预报
9
作者 齐高先 《甘肃农业》 2007年第9期64-65,共2页
作者用天祝县乌鞘岭气象站近67a寒潮风雪天气实况资料,分析了天祝牧区寒潮风雪天气发生的气候规律,初步探讨了寒潮风雪天气发生的环流特征,找出了预报指标。
关键词 寒潮风雪天气 气候规律 预报指标
下载PDF
河西走廊东部低温事件变化特征 被引量:3
10
作者 丁文魁 杨晓玲 +1 位作者 汪作成 岳平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24,共8页
根据1960—2015年河西走廊东部5个气象站逐日最低、平均气温资料,通过固定阈值和百分位阈值法定义了低温事件,采用气候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该区域低温事件的强度、极值和日数的变化特征,统计结果显示,受海拔高度、地形地势和植被覆盖的影... 根据1960—2015年河西走廊东部5个气象站逐日最低、平均气温资料,通过固定阈值和百分位阈值法定义了低温事件,采用气候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该区域低温事件的强度、极值和日数的变化特征,统计结果显示,受海拔高度、地形地势和植被覆盖的影响,河西走廊东部低温事件的空间分布均存在明显地域差异,均为高寒山区天祝强度和极值最强,日数最多,绿洲平原区凉州强度和极值最弱,日数最少。河西走廊东部年代和年低温事件强度和极值呈减弱趋势,日数呈减少趋势,2010—2015年减弱和减少的趋势尤为明显。年低温事件强度、极值和日数的时间序列均存在着周期性变化,但都没有发生气候突变,只出现了转折年份。两种标准的低温事件均出现在1~3月和11~12月,强度、极值和日数高峰值均在1月或12月。年低温事件存在一定的异常性,正常低温事件强度、极值和日数的年份概率在64.3%~80.4%,对安全生产造成危害的低温事件强度、极值偏强和特强年份的概率在7.1%~16.1%,日数偏多和特多年份的概率共为16.1%。本研究可为低温的预报预警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可为地方政府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对区域气候变化研究和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事件 平均气温 变化特征 河西走廊东部
下载PDF
武威市平均风速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被引量:4
11
作者 汪宗成 杨晓玲 +1 位作者 李天江 张凯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8年第12期70-75,82,共7页
利用1960~2015年武威市5个气象站逐日平均风速、平均气温、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资料,应用趋势系数法和相关系数法分析了该区域平均风速的时空变化特征、周期性、突变点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武威市平均风速表现为山区大于荒漠... 利用1960~2015年武威市5个气象站逐日平均风速、平均气温、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资料,应用趋势系数法和相关系数法分析了该区域平均风速的时空变化特征、周期性、突变点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武威市平均风速表现为山区大于荒漠区,荒漠区大于绿洲平原区;除天祝外,武威市平均风速及其极大值的年代、年、季节变化均呈减小趋势;除古浪外,各地平均风速的季节性变化基本一致,以春季最大,夏季次之,秋、冬季最小;各地(古浪除外)平均风速的月变化也基本一致,1月和9月为两个低谷,4月为一个高峰;武威市平均风速的时间序列存在9~11年的准周期变化,且发生了气候突变;全市及各地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均呈显著的上升趋势;除天祝外,武威市各地平均风速与平均气温、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间均呈负相关,说明区域气候变暖是造成武威市风速减小的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威 平均风速 变化特征 气候变暖 相关性
下载PDF
多模式集成MOS方法在精细化气温预报中的应用
12
作者 王旭红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14期231-231,共1页
本文采用T213与ECMWF模式产品,对多模式MOS预报方法在气温预报方面应用展开分析探讨,并同单模式MOS预报方法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多模式集成MOS方法预报水平有显著提升,可同时采用若干个模式产品可用资料,汲取各自优势,获取更为有效理想... 本文采用T213与ECMWF模式产品,对多模式MOS预报方法在气温预报方面应用展开分析探讨,并同单模式MOS预报方法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多模式集成MOS方法预报水平有显著提升,可同时采用若干个模式产品可用资料,汲取各自优势,获取更为有效理想的预报。此外,各季节MOS气温预报水平具有显著差异,尤其夏季预报水平明显比其他3季要高,MOS方法在气象预报水平提升方面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 集成MOS方法 气温预报 精细化
下载PDF
河西走廊东部主要相态降水日的气候特征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晓玲 汪宗成 +1 位作者 杨梅 王鹤龄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04-411,共8页
根据1960—2016年河西走廊东部5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观测资料,采用气候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该区域雨、雪日的时空变化和异常性等特征,揭示河西走廊东部雨、雪日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受海拔高度、地形地貌以及天气系统的影响,河西走廊东部年平... 根据1960—2016年河西走廊东部5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观测资料,采用气候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该区域雨、雪日的时空变化和异常性等特征,揭示河西走廊东部雨、雪日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受海拔高度、地形地貌以及天气系统的影响,河西走廊东部年平均雨、雪日的空间分布从东北向西南呈增多趋势。各地月雨日的变化比较一致,高峰值在7—8月;各地雪日的月变化相对一致,高峰值在3月。各地雨、雪日年及年代变化有所不同,但总体呈增多趋势,年雨、雪日的时间序列分别存在着5~7 a、6~8 a的准周期变化。各地年雨、雪日的异常性比较一致,正常年份发生概率分别在64.9%~70.2%、66.7%~73.7%,依次迅速向两端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日 雪日 气候倾向率 时空变化 河西走廊东部
原文传递
河西走廊东部冻土初、终日的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晓玲 汪宗成 +1 位作者 周华 王润元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7-122,共6页
利用1961-2015年河西走廊东部4个气象站点逐日冻土观测资料和地温、气温资料,采用现代气候诊断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河西走廊东部冻土初、终日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冻土初、终日与地、气温和海拔高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受海拔高度、地形地... 利用1961-2015年河西走廊东部4个气象站点逐日冻土观测资料和地温、气温资料,采用现代气候诊断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河西走廊东部冻土初、终日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冻土初、终日与地、气温和海拔高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受海拔高度、地形地势以及植被覆盖情况的影响,在空间变化上,冻土初日为山区早于荒漠区早于绿洲平原区,冻土终日为山区晚于荒漠区晚于绿洲平原区。在时间变化上,冻土初日呈推迟趋势,冻土终日呈提早趋势,民勤冻土初日推迟趋势和终日提早的趋势尤为明显。冻土初、终日时间序列均分别存在着6~7a、4~6a的准周期变化。冻土初、终日与地、气温和海拔高度具有极显著相关性,地、气温每升高1℃,冻土初日分别推迟约2.1d、2.2d,冻土终日分别提早约4.9d、5.2d,海拔每升高100m,冻土初日提早约1.8d,冻土终日推迟约2.3d。了解河西走廊东部冻土初、终日的变化特征,对研究区域气候变化、指导各行业安全生产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初、终日 变化特征 河西走廊东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