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覆膜镍钛合金食管支架治疗7例婴幼儿难治性食管狭窄的经验总结报告
1
作者 王亚平 王新迪 +2 位作者 陈颢予 杨馨郁 蒋成鹏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6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全覆膜镍钛合金支架治疗婴幼儿难治性食管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21年4月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应用全覆膜金属支架治疗7例婴幼儿难治性食管狭窄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食管支架在婴幼儿难治性食管狭窄治疗... 目的:探讨全覆膜镍钛合金支架治疗婴幼儿难治性食管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21年4月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应用全覆膜金属支架治疗7例婴幼儿难治性食管狭窄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食管支架在婴幼儿难治性食管狭窄治疗中的经验,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7例患儿均成功置入食管支架,患儿置入支架后吞咽困难症状均明显改善,狭窄段直径由2~3mm扩大至8~10mm。4例患儿术后出现呕吐症状,1例术后出现呛咳,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渐缓解,2例患儿术后无并发症。2例患儿移除支架后再次狭窄,间隔7月和11月后分别再次置入支架,其中1例患儿支架下缘出现肉芽组织增生,支架取出1月复查胃镜肉芽组织消失。支架置入时间最短2周,最长22周。结论:全覆膜镍钛合金支架治疗婴幼儿难治性食管狭窄安全有效,根据患儿病情选择食管支架个体化治疗方案并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可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狭窄 食管支架 内镜 婴幼儿
下载PDF
1例左股部软组织肉瘤术后皮缘坏死患者的护理
2
作者 杨莉 丁洁 《医药前沿》 2024年第7期81-82,86,共3页
本文总结1例老年男性左股部软组织肉瘤探查切除术后伤口发生皮缘坏死的患者护理体会,其中护理要点为对伤口进行全面评估及局部评估,提出整体治疗的方案,伤口采用锐器清创与新型敷料相结合。经过10 d的治疗与护理,患者创面明显好转。
关键词 肉瘤 术后皮缘坏死 伤口护理
下载PDF
双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不同造影剂注射方案对图像质量影响研究
3
作者 朱小忠 肖菊梅 张晓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6期155-156,159,共3页
目的:探讨双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CTA)中不同造影剂注射方案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甘肃省中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进行CTA检查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2例。A组采用高流速造影剂注射并追加生理盐水方案(第一... 目的:探讨双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CTA)中不同造影剂注射方案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甘肃省中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进行CTA检查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2例。A组采用高流速造影剂注射并追加生理盐水方案(第一期4.5 mL/s生理盐水30 mL+第二期4.5 mL/s碘海醇100 mL+第三期4.5 mL/s生理盐水50 mL);B组采用先高流速再低流速双期造影剂注射并追加盐水方案(第一期4.5 mL/s生理盐水30 mL+第二期4.5 mL/s碘海醇50 mL+第三期2.5 mL/s碘海醇50 mL+第四期4.5 mL/s生理盐水50mL);C组采用先低流速再高流速双期造影剂注射并追加盐水方案(第一期4.5 mL/s生理盐水30 mL+第二期2.5 mL/s碘海醇50mL+第三期4.5 mL/s碘海醇50 mL+第四期4.5 mL/s生理盐水50 mL)。比较三组患者的双下肢动脉CTA图像质量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对三组CTA图像画质进行比较,A组为228分,B组为258分,C组为245分,B组得分优于A组和C组(P<0.05)。对三组CTA图像后处理能力进行比较,A组为53分,B组为69分,C组为61分,B组得分优于A组和C组(P<0.05)。对三组CTA图像动脉节段数显示能力进行比较,B组双下肢全程血管的增强效果优于A组和C组(P<0.05)。结论:采用先高流速再低流速注射方案能够使双下肢动脉血管中造影剂浓度维持在平稳且较高的水平,各个方面均能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下肢动脉 CT血管成像 造影剂 不同注射方案
下载PDF
基于SEER数据对比分析宫颈癌FIG02018与FIGO2009分期系统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张国泰 李娜 +2 位作者 孙礼 王莉 摆扬 《医药前沿》 2022年第28期118-120,124,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FIG02018与FIG02009临床Ⅰ期宫颈癌分期系统。方法:纳入SEER数据库中2004年-2016年宫颈癌Ⅰ期的临床数据。对比两系统Ⅰ期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存预后。通过Kaplan-Meier分析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多因素模型进一步比较及验... 目的:对比分析FIG02018与FIG02009临床Ⅰ期宫颈癌分期系统。方法:纳入SEER数据库中2004年-2016年宫颈癌Ⅰ期的临床数据。对比两系统Ⅰ期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存预后。通过Kaplan-Meier分析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多因素模型进一步比较及验证两种临床分期系统。结果:本文共纳入12510例宫颈癌Ⅰ期的病例,死亡3731人,因宫颈癌死亡2855人。新的临床分期系统应用后,FIG02009分期系统中ⅠA期患者中有327(18%)例归于ⅠB期中,手术患者减少312例(17%),放疗患者减少31例(31%),死亡人数减少21例(21%)。临床分期越早,年龄越小,肿瘤直径<2cm的患者集中在45岁以下。肿瘤增大,组织分化越差,>2 cm的肿瘤集中在Grade Ⅰ级。FIG02018分期系统ⅠB期因肿瘤直接增加2cm的界限,生存率下降趋势相对平缓,九其患者5年生存预后评估更显著。不同分期系统均显示随着肿瘤的增大,患者死亡风险越高,但新分期系统中风险比呈稳定增高趋势。结论:分析显示FIG02018宫颈癌分期系统在临床有更好的应用价值;肿瘤直径<2cm与≥2cm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存在差异,但诊治仍存在争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分期系统 SEER
下载PDF
孕晚期胎儿脐动脉、大脑中动脉及子宫动脉超声血流参数与高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韩苗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孕晚期胎儿脐动脉、大脑中动脉及子宫动脉超声血流参数与高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3例高龄孕妇(>34岁)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年龄≤34岁的孕妇94例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孕晚期胎儿脐动脉、大脑中动脉及子宫动脉超声血流参数与高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3例高龄孕妇(>34岁)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年龄≤34岁的孕妇9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晚期胎儿脐动脉、大脑中动脉及子宫动脉超声血流参数,并分析其对高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脐动脉、大脑中动脉、子宫动脉)PI、RI、S/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妊娠良好组(脐动脉、大脑中动脉、子宫动脉)PI、RI、S/D水平高于不良妊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脐动脉、大脑中动脉、子宫动脉)PI、RI、S/D预测高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AUC均高于0.600,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高龄孕产妇孕晚期胎儿脐动脉、大脑中动脉及子宫动脉超声血流参数异常,对高龄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产妇 孕晚期 超声 不良妊娠结局
下载PDF
超声引导定位行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探讨
6
作者 李生斌 邢娜 《当代临床医刊》 2023年第4期33-34,共2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定位行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例上肢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盲探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实施超声引导定位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比分析麻醉效果。结果...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定位行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例上肢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盲探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实施超声引导定位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比分析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镇痛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 h、术后24 h及术后48 h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神经阻滞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定位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手术患者麻醉中,麻醉效果得到提升,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手术安全性高,VAS评分显著降低,神经阻滞效果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定位 臂丛神经阻滞 上肢手术 麻醉效果
下载PDF
基于2D-STI评价冠心病介入治疗前后左室心肌功能变化情况
7
作者 张永娜 冯志瑜 马丽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5期87-89,共3页
目的:基于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评价冠心病介入治疗前后左室心肌功能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4月—2023年2月期间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8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另收集同时期70名正常人体检资料作为对照组,... 目的:基于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评价冠心病介入治疗前后左室心肌功能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4月—2023年2月期间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8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另收集同时期70名正常人体检资料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于介入前后、对照组于体检当日行常规超声及2D-STI检查,比较两组常规超声下心功能指标、2D-STI下整体心肌应变指标情况,并分析观察组左室心肌功能与2D-STI指标之间的关联性。结果:两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介入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介入后LVEF水平均高于介入前,且介入后第3个月高于第1个月(P<0.05);观察组介入后整体纵向应变值、整体周向应变值均低于介入前且介入后第3个月低于第1个月(P<0.05),整体径向应变值均高于介入前且介入后第3个月高于第1个月(P<0.05);LVEF与整体纵向应变值、整体周向应变值指标呈负相关,与整体径向应变值指标呈正相关(P<0.05)。结论:经介入治疗后冠心病患者左室心肌功能可显著改善,基于2D-STI可获得整体心肌应变指标,对于评估患者前后左室心肌功能变化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STI 冠心病 介入治疗 左室心肌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