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化时代艺术科研单位网站建设及管理——以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网站建设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高文新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2期4-8,共5页
本文以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网站建设为例阐述了信息化时代艺术科研单位网站建设的意义,网站策划、网站建设、网站管理与维护、网站优化和推广等方面的问题,并对艺术科研单位网站建设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当代中国 文化建设 信息化时代 艺术科研单位 网站建设 艺术管理
下载PDF
关于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的系统建设及相关思考 被引量:2
2
作者 顾善忠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42,共7页
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建设是一项利用信息化高科技手段,摸清甘肃省文化艺术资源家底,建立动态运行的文化艺术研究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甘肃文化艺术研究资料的科学、系统保护与管理手段跨越式发展的,全新的宏大信息化系统工程。这项... 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建设是一项利用信息化高科技手段,摸清甘肃省文化艺术资源家底,建立动态运行的文化艺术研究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甘肃文化艺术研究资料的科学、系统保护与管理手段跨越式发展的,全新的宏大信息化系统工程。这项研究,在文化艺术数字化和文化艺术资源数字标准的制定两方面作出了初步的尝试。特别是在艺术资源核心元数据标准的研究、制定方面有较多创建。《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项目数字化建设的成果将直接服务于艺术研究、文化决策、文化展示、宣传教育、对外交流等业务工作,有效提升了文化艺术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使甘肃省在21世纪的艺术科研工作中得以迈上新的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文化建设 甘肃文化 艺术研究 资源库 建设 思考
下载PDF
浅谈对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经济政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宏鹏 《艺术科技》 2014年第4期138-139,共2页
最近几年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还改变了人们的精神追求,人们更多地开始向往精神层面上的享受。在这一背景下,文化艺术作为与我国历史发展共同生存的重要一部分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一个国家在进步的... 最近几年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还改变了人们的精神追求,人们更多地开始向往精神层面上的享受。在这一背景下,文化艺术作为与我国历史发展共同生存的重要一部分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一个国家在进步的同时必须也要实现文化艺术的发展,而文化艺术的发展则是需要经济政策作为重要实施保障的。对此,本文阐述了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现状,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文化艺术事业经济政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文化艺术 经济
下载PDF
发展甘肃文化产业的建议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红忠 《西部论丛》 2004年第2期12-12,29,30,共3页
关键词 莫高窟 甘肃 文化产业 文化遗产 考古发掘 政月守 基础设施 文化环境
下载PDF
西北艺术学研究成果的里程碑——评王正强《秦腔大辞典》
5
作者 周琪 《辞书研究》 2017年第1期59-65,共7页
《秦腔大辞典》是中国戏剧学术史上全面反映西北第一大剧种秦腔研究的里程碑式成果,从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方面奠定了中国秦腔学术研究的资料和理论基础。这部辞书具有条目丰富、释文准确、资料新颖、学术性强等特点。
关键词 《秦腔大辞典》 学术价值 编纂特点 存在不足
下载PDF
甘肃曲子戏研究——陇中小曲概说
6
作者 王一淼 《艺术科技》 2016年第4期171-171,共1页
甘肃从东到西,流布有各类称谓的曲子,这些民间曲子中既有依然属于曲艺形态的艺术,也有进化到小戏形态的艺术。陇中小曲简称陇曲,它流传于甘肃以及新疆、青海等地,尤其盛行于甘肃陇中及其周边地区。本文概述陇中小曲的流派、形成发展、... 甘肃从东到西,流布有各类称谓的曲子,这些民间曲子中既有依然属于曲艺形态的艺术,也有进化到小戏形态的艺术。陇中小曲简称陇曲,它流传于甘肃以及新疆、青海等地,尤其盛行于甘肃陇中及其周边地区。本文概述陇中小曲的流派、形成发展、音乐体格和近些年的传承发展,希望这个承担了很多人文价值,但目前并不广为传唱的曲艺形式经久不息,为众人所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子戏 陇中小曲 音乐体格 传承发展
下载PDF
浅析民间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与保护
7
作者 马嘉悦 《艺术科技》 2014年第3期142-142,共1页
自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经济实现了飞速的进步,从整体上看现今我国的经济正在朝着稳定的方向发展,我国经济之所以能取得这一优异成果社会各界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物质生活的满足使得人们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精神生活,而民间艺术作为与我国... 自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经济实现了飞速的进步,从整体上看现今我国的经济正在朝着稳定的方向发展,我国经济之所以能取得这一优异成果社会各界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物质生活的满足使得人们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精神生活,而民间艺术作为与我国历史发展共同生存的重要一部分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对此,本文阐述了对我国的民间文化艺术的概况作了介绍,分析了民间文化艺术产业中存在的不足与即将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几点做好保护并发展民间文化艺术的几点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民间文化 保护
下载PDF
甘肃省庆阳市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报告
8
作者 周琪 《三峡论坛》 2017年第5期99-106,共8页
甘肃省庆阳市是甘肃戏曲发展的主要地区。通过对本地区秦腔、陇剧、道情皮影戏、木偶戏等剧种在新时期以来发展现状的调查,可以宏观梳理这一阶段本地区戏曲发展的脉络和走向,以及存在的问题,对当前庆阳戏曲的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庆阳戏曲 剧种 普查
下载PDF
草原文化中的民族性研究
9
作者 王玉屏 《内蒙古艺术》 2011年第2期122-123,共2页
站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视野下研究草原文化,其"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核心理念,产生出无法估量的时代活力。我们所熟知的草原文化其实也就是土生土长在草原,
关键词 草原文化 民族性格 民族心理素质 文化修养
下载PDF
陇剧艺术探微 被引量:4
10
作者 段建成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2期451-452,共2页
中国戏曲博大精深渊源流长,但陇剧作为我国博大戏曲艺术殿堂中的一个剧种,不过是五十多年的历史。陇剧原称陇东道情,早前由流行在甘肃庆阳地区一带的皮影戏发展而来,1958年搬上舞台后正式命名为陇剧。可是陇剧的艺术理论的研究,却是远... 中国戏曲博大精深渊源流长,但陇剧作为我国博大戏曲艺术殿堂中的一个剧种,不过是五十多年的历史。陇剧原称陇东道情,早前由流行在甘肃庆阳地区一带的皮影戏发展而来,1958年搬上舞台后正式命名为陇剧。可是陇剧的艺术理论的研究,却是远远落后于艺术实践所达到的水平,更谈不上研究的高度,本文意在对陇剧艺术予以浅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 陇剧 探微
下载PDF
略论南木特藏戏与安多藏区说唱艺术之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淑琴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42-46,共5页
在南木特藏戏表演中,可以发现它同甘南藏族说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如滩簧、落子等一些汉族曲艺在清末民初时期转化为戏曲剧种一样,南木特藏戏的直接形成基础和表演特色的来源,无疑是当地的"白格尔""格萨尔"等... 在南木特藏戏表演中,可以发现它同甘南藏族说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如滩簧、落子等一些汉族曲艺在清末民初时期转化为戏曲剧种一样,南木特藏戏的直接形成基础和表演特色的来源,无疑是当地的"白格尔""格萨尔"等藏族民间说唱艺术。然而,与经曲艺转化而成的汉族戏曲剧种有所不同的是,在形式方面,甘南藏戏所保留的说唱印记更为鲜明,它就像一种处于说唱和戏曲之间的、过渡性质的表演艺术品种。这既是南木特藏戏的特色和魅力所在,也是它与源出说唱的汉族戏曲之区别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木特藏戏 安多说唱 “白格尔” “格萨尔” 藏族戏曲
下载PDF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红忠 《艺术科技》 2018年第3期159-159,共1页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在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位置。目前,随着我国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文化事业发展不断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但我国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发展策略,全...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在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位置。目前,随着我国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文化事业发展不断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但我国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发展策略,全力推动我国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 存在问题 发展策略
下载PDF
传统红色文化模因在新时期的变异与顺应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宏鹏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7期114-115,共2页
从模因论的视角来看,红色文化模因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异,红色文化模因的变异顺应了人们的精神需求、认知因素和时代前瞻性需求。红色文化模因在新时期的变异与顺应,促进了红色文化模因的成功复制,加速了红色文化模因的传播。
关键词 模因论 红色文化模因 传承 变异 顺应
下载PDF
关于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市场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宏鹏 《中国市场》 2014年第33期112-113,共2页
自新时期文化体制改革开展至今,已经走过三十多年,回首文化体制改革,"分离"和"融合"是其发展的显著特点,"分离"为文化体制的改革营造了条件,"融合"表现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内容和方式。"分离... 自新时期文化体制改革开展至今,已经走过三十多年,回首文化体制改革,"分离"和"融合"是其发展的显著特点,"分离"为文化体制的改革营造了条件,"融合"表现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内容和方式。"分离"和"融合"彼此结合,相互促进,奠定了日后文化体制改革"融合发展"的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发展 体制改革 文化体质 中国现状
下载PDF
对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思考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宏鹏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10期23-24,共2页
公共文化服务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起着基础决定作用,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推动力,有助于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政府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处于领导地位,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的出发点在保障公民的文化... 公共文化服务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起着基础决定作用,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推动力,有助于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政府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处于领导地位,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的出发点在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利,内在要求是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 供给模式 公共文化服务
下载PDF
新媒体环境下旅游文化传播策略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红忠 《炎黄地理》 2020年第12期57-59,共3页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我们进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的出现,对各个行业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其中,对于旅游文化的传播而言,从传播方式以及影响力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新媒体时代 文化传播策略 文化的传播 旅游 传播方式 影响力
下载PDF
浅论我国的文化市场监管体制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红忠 《艺术科技》 2015年第10期238-,共1页
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最终确立,我国针对文化市场展开的监控管理制度也逐渐改变。从整体来看,较为明显的趋势是监管方式逐渐趋向现代,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些存在的问题涵盖了较多的方面,如制度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的... 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最终确立,我国针对文化市场展开的监控管理制度也逐渐改变。从整体来看,较为明显的趋势是监管方式逐渐趋向现代,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些存在的问题涵盖了较多的方面,如制度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对等,文化市场法制建设缺失,文化市场管理体制的混乱不清,以及文化市场没有清晰的自我监督机制等等。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只有彻底进行改革,进一步完善"政府监管与自我管理完美融合"的管理机制,才是我国文化市场改革的核心与关键。这种改革方向也决定了政府是改革的中坚力量,行业的自我监管是辅助,同时还必须依靠先进的科技手段,并最大限度地发动周围群众的力量,建立一个完整的市场监管系统,才能真正地确保现在文化市场竞争环境的健康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市场 监督管理 对策建议
下载PDF
浅谈文化产业的绿色发展之路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红忠 《艺术科技》 2016年第8期142-,共1页
21世纪所具备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未来发展走向,使得绿色发展逐渐成为推动文化产业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方式。其中,在文化产业中,绿色发展即为健康、可持续发展,这是因为,绿色发展之路不仅有助于引导我国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还有助于为建设... 21世纪所具备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未来发展走向,使得绿色发展逐渐成为推动文化产业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方式。其中,在文化产业中,绿色发展即为健康、可持续发展,这是因为,绿色发展之路不仅有助于引导我国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还有助于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与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以文化产业与绿色发展之间的联系为出发点,深入研究了将绿色发展之路融入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主要动因,总结出在文化产业领域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有助于实现文化产业的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并在推动经济发展模式完成转型的过程中,实现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与社会的总方针的贯彻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文化产业 动因
下载PDF
新时代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嘉悦 《艺术家》 2019年第12期149-149,共1页
社会主义文化主要组成部分就是红色文化。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不断强调利用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文化在新时期焕发新的生命活力。甘肃作为革命老区之一,境内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因此,做好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 社会主义文化主要组成部分就是红色文化。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不断强调利用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文化在新时期焕发新的生命活力。甘肃作为革命老区之一,境内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因此,做好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承与发展 红色基因 十八大以来 革命老区 现实意义
下载PDF
音乐—─流动的造型艺术
20
作者 刘庆苏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26-130,共5页
艺术形象建立的更深刻意义,在于通过它表体的展示,找出它所体现的本质性意义。本文借助于视觉艺术的外视感应来阐述听觉艺术的内视感应,确定时间艺术具有更为广阔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举出音乐作品实例分析,进一步论述音乐艺术随... 艺术形象建立的更深刻意义,在于通过它表体的展示,找出它所体现的本质性意义。本文借助于视觉艺术的外视感应来阐述听觉艺术的内视感应,确定时间艺术具有更为广阔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举出音乐作品实例分析,进一步论述音乐艺术随时间流动所产生的心理造型和它的立体性效果。提出音乐魅力所带来的空间氛围、形象意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音乐 流动中的造型 意识空间创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