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威市凉州区绿壳蛋乌骨鸡养殖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2
1
作者 邰发红 刘根新 《甘肃畜牧兽医》 2021年第12期33-35,共3页
绿壳蛋乌骨鸡是我国稀有的特禽品种,具有独特的滋补功能,是一种绿色健康的药食两用珍品。本文概述了武威市凉州区绿壳蛋乌骨鸡林下养殖现状,分析了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补足产业发展短... 绿壳蛋乌骨鸡是我国稀有的特禽品种,具有独特的滋补功能,是一种绿色健康的药食两用珍品。本文概述了武威市凉州区绿壳蛋乌骨鸡林下养殖现状,分析了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补足产业发展短板等发展绿壳蛋乌骨鸡养殖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骨鸡 养殖现状 对策 凉州区
下载PDF
异位生物发酵床技术在猪场粪污水处理上的应用
2
作者 郝华山 《猪业科学》 2024年第3期80-82,共3页
在全球范围内,畜牧业每年产生超过15亿t的粪便,其中猪场粪污水的处理尤为关键,因其含有高浓度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和病原体,若未经妥善处理即排放,将直接导致土壤退化和水体富营养化。然而,传统处理方法不仅处理成本高昂,且效率低下,常... 在全球范围内,畜牧业每年产生超过15亿t的粪便,其中猪场粪污水的处理尤为关键,因其含有高浓度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和病原体,若未经妥善处理即排放,将直接导致土壤退化和水体富营养化。然而,传统处理方法不仅处理成本高昂,且效率低下,常因技术或经济限制导致环境标准达标率低于60%。相对而言,异位生物发酵床技术作为创新解决方案,通过构建特定的微生物群落来降解有机物,已被证实可以将氨氮去除率提升至90%以上,有效转化粪便中的有机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退化 营养物质 微生物群落 环境标准 处理成本 传统处理方法 氨氮去除率 异位生物发酵床
下载PDF
凉州区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典型经验做法
3
作者 杜红武 《畜牧业环境》 2024年第1期151-152,共2页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事关养殖业生产安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近年来,凉州区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关于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要求的基础上,坚持“典型引领、示范带动、整体推进”工作思路,...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事关养殖业生产安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近年来,凉州区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关于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要求的基础上,坚持“典型引领、示范带动、整体推进”工作思路,率先在全区启动建设覆盖凉州区全域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积极总结运营管理模式,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方面摸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死畜禽 无害化处理 典型经验
下载PDF
糟渣复合饲料预防犊牛拉稀试验
4
作者 王新华 王丽 +2 位作者 王文盼 史天民 辛亚平 《畜牧兽医杂志》 2024年第4期48-51,共4页
在肉牛养殖中,犊牛拉稀是以食物消化不良、拉稀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犊牛胃肠道疾病,拉稀是哺乳犊牛和断奶犊牛的常发病,比肺炎和脐带炎的发病率都高,约占犊牛发病率80%左右。糟渣复合型饲料中的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能促进肠道有益微... 在肉牛养殖中,犊牛拉稀是以食物消化不良、拉稀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犊牛胃肠道疾病,拉稀是哺乳犊牛和断奶犊牛的常发病,比肺炎和脐带炎的发病率都高,约占犊牛发病率80%左右。糟渣复合型饲料中的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能促进肠道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有效预防犊牛拉稀,提高犊牛繁殖成活率。在甘肃武威顶乐牧业有限公司牧业二场选取60头妊娠70日龄的西杂母牛作为试验牛,观察记录妊娠牛、哺乳母牛、犊牛排粪情况,对出生15日龄内、90~120日龄内犊牛综合拉稀率、犊牛粪便进行测定和综合评分。试验组比对照组(0~15日龄)哺乳犊牛拉稀率降低5.3%,断奶犊牛拉稀率降低2.3%,减少了犊牛胃肠消化道疾病,有效预防犊牛拉稀,提高了饲料消化率。在怀孕牛日粮中添加糟渣复合型饲料,可有效预防犊牛拉稀,提高犊牛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糟渣复合饲料 防治 犊牛拉稀
下载PDF
中西结合防治牛结节性皮肤病
5
作者 蔡峰山 许奎 《中国牛业科学》 2024年第2期88-90,共3页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又称牛疙瘩皮肤病,是由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引起的一种牛的亚急性、热性、接触性的虫媒性传染病。近年来,该病多发生于牛引种过程中,治疗多用抗生素类药,但往往收不到很好的效果。2022年9月,我们对某牛场8例确诊...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又称牛疙瘩皮肤病,是由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引起的一种牛的亚急性、热性、接触性的虫媒性传染病。近年来,该病多发生于牛引种过程中,治疗多用抗生素类药,但往往收不到很好的效果。2022年9月,我们对某牛场8例确诊病例采取抗菌药同清热解毒的中草药配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并辅以加强养殖环境消杀、改善牛群饲养管理条件等综合措施,除1头犊牛未能治愈死亡外,其余7头患牛基本治愈,症状明显好转,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药 牛结节性皮肤病 防治
下载PDF
中草药在奶牛养殖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蔡志杰 《今日畜牧兽医》 2022年第9期54-55,共2页
中草药兼具治病、滋补作用,最近几年,其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愈发普遍,既可以就畜禽的疾病进行治疗,又可以强化畜禽体质和抗病能力,本文主要就中草药在奶牛养殖中的应用浅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 中草药 奶牛养殖 应用
下载PDF
育成和经产母牛肌肉注射PGF2a同期发情对比试验 被引量:3
7
作者 尹世东 张灵芝 +1 位作者 王建春 汪裕龙 《中国牛业科学》 2020年第5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氯前列烯醇诱导母牛同期发情的方法,[方法]选择育成母牛和经产母牛,一次性肌肉注射2支(0.2 mg/支),通过发情数量、时间、同期率、受配率等情况对比同期发情率的差异。[结果]结果表明,在牛体格、生理状况和饲养管理条件大... [目的]探讨应用氯前列烯醇诱导母牛同期发情的方法,[方法]选择育成母牛和经产母牛,一次性肌肉注射2支(0.2 mg/支),通过发情数量、时间、同期率、受配率等情况对比同期发情率的差异。[结果]结果表明,在牛体格、生理状况和饲养管理条件大体一致的情况下,育成牛发情比经产牛早3~5 h;在发情持续时间上,育成牛比经产牛早结束2~3 h,症状显著,而相对持续时间较短,受配率育成牛多于经产牛。[结论]用一次PG法处理繁殖母牛可获得较高的同期发情率,育成牛同期发情效果稍优于经产母牛,体况因素也是母牛发情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同期发情 PGF2a 受配率
下载PDF
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对母牛同期发情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灵芝 汪裕龙 +1 位作者 尹世东 王建春 《中国牛业科学》 2020年第5期35-36,96,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LRH-A3和PGF_(2a)进行试验,对肉牛同期发情的影响。[方法]应用LRH-A3对健康牛和排卵延迟牛进行处理,并用PGF2a进行同期发情处理,观察统计治疗效果、同期率和受胎率情况。[结果]经过对对健康牛和排卵延迟牛进行处理,同期... [目的]探讨利用LRH-A3和PGF_(2a)进行试验,对肉牛同期发情的影响。[方法]应用LRH-A3对健康牛和排卵延迟牛进行处理,并用PGF2a进行同期发情处理,观察统计治疗效果、同期率和受胎率情况。[结果]经过对对健康牛和排卵延迟牛进行处理,同期率和受胎率都有提高,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结论]同期发情时,注射LRH-A3,能提高母牛的同期率和受胎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牛 LRH-A3 PGF_(2a) 同期发情
下载PDF
奶牛隐性子宫内膜炎的诊疗
9
作者 王宏伟 许奎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第7期88-88,共1页
2015年以来,我们采用了适合中小规模养殖场开展的诊断和综合治疗措施,对367头奶牛隐性子宫内膜炎进行治疗,治愈279头,治愈率76.02%,以期为奶牛隐性子宫内膜炎诊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奶牛 隐性子宫内膜炎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基于novel⁃miR1检测家兔豆状囊尾蚴感染的滚环扩增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国梁 王立群 +5 位作者 李艳萍 刘婷丽 李红 张少华 骆学农 强文军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4-299,共6页
目的建立检测家兔豆状囊尾蚴感染的滚环扩增(RCA)方法。方法以家兔血清中豆状囊尾蚴来源的novel⁃miR1为诊断靶标,设计连接序列和锁式探针,并对连接序列和锁式探针的比例、反应时间、酶用量、dNTP用量以及扩增反应时间等5个重要条件进行... 目的建立检测家兔豆状囊尾蚴感染的滚环扩增(RCA)方法。方法以家兔血清中豆状囊尾蚴来源的novel⁃miR1为诊断靶标,设计连接序列和锁式探针,并对连接序列和锁式探针的比例、反应时间、酶用量、dNTP用量以及扩增反应时间等5个重要条件进行优化,建立检测豆状囊尾蚴感染的RCA方法。将novel⁃miR1标准品倍比稀释为1 fmol/L至100 nmol/L的9个不同浓度的样品,评价RCA方法的灵敏度。用优化后的RCA方法分别检测健康家兔和豆状囊尾蚴感染家兔血清miRNA各20份(实验室保存样品),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敏感性和特异性。20只雌性家兔每只经口感染1000个豆状带绦虫虫卵,采集感染前和感染后每个月的家兔血样制备血清miRNA,用优化后的RCA方法进行检测,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电泳结果显示,RCA扩增产物的DNA停留在加样孔中,形成一条明亮条带。反应条件优化试验结果显示,连接序列浓度为2μmol/L、锁式探针浓度为1μmol/L(连接序列和锁式探针的比为2∶1)、T4 DNA连接酶为350 U、连接180 min时连接效率最高。在100μl的扩增体系中,dNTP浓度为0.5μmol/L,扩增240 min时,RCA扩增效果最佳。优化后RCA的最低检测浓度为10 pmol/L。RCA检测健康家兔和豆状囊尾蚴感染家兔血清miRNA样品的平均荧光值分别为53.298±1.707和97.498±5.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06,P<0.01)。ROC分析结果显示,当阳性临界值为61.69时,RCA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95%,AUC为0.9550,似然比为19.00。RCA检测豆状囊尾蚴感染后不同时间的家兔血清miRNA结果显示,20份感染前的血清中19份检测结果为阴性,1份为阳性;感染后1个月的血清中,17份为阳性,2份为疑似,1份为阴性;感染后2个月的血清,1份为阴性,其余为阳性;感染后3个月的血清,3份为阴性,其余为阳性。结论建立了检测家兔豆状囊尾蚴感染的RCA方法,该方法在豆状囊尾蚴感染后3个月内的家兔血清中检出novel⁃miR1,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状囊尾蚴病 novel⁃miR1 滚环扩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