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西走廊复种作物与热量资源利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邓振镛 《资源科学》 1982年第4期40-48,30,共10页
合理的复种比单作能提高作物的光能利用率,能增加作物产量。河西走廊小麦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70—80%,如复种绿肥、豆类、马铃薯等作物则能解决小麦多年连作的问题,有利于种地和养地。这里平川部分地区每年都有复种并占一定的比例... 合理的复种比单作能提高作物的光能利用率,能增加作物产量。河西走廊小麦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70—80%,如复种绿肥、豆类、马铃薯等作物则能解决小麦多年连作的问题,有利于种地和养地。这里平川部分地区每年都有复种并占一定的比例。但是,由于热量等气候资源的影响和种植的盲目性,有的地方复种作物产量低而不稳。为合理利用各地气候资源,发挥其优势,扬长避短,提高复种作物产量,本文试从复种作物产量资料与当地的热量资源对比分析,来确定复种作物产量丰、欠的农业气候指标;结合热量资源分配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种作物 积温 初霜冻 保证率 糜子 荞麦 热量资源 生长季 敦煌县 河西走廊
下载PDF
甘肃黄土高原的气候宜林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振东 《资源科学》 1986年第1期85-89,75,共6页
长期以来,对于甘肃少雨干旱的黄土高原地区是否宜林问题看法不一。为了迅速改变这个地区的自然与农业生态环境,改变人民贫穷的生活,党和国家领导人号召人民群众大力种草种树,植树造林,走生物治理的治本道路。 黄土高原地区的气候是否只... 长期以来,对于甘肃少雨干旱的黄土高原地区是否宜林问题看法不一。为了迅速改变这个地区的自然与农业生态环境,改变人民贫穷的生活,党和国家领导人号召人民群众大力种草种树,植树造林,走生物治理的治本道路。 黄土高原地区的气候是否只宜草不宜林?历史与现实的回答是既适宜长草也适宜生长森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黄土高原 中部干旱区 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气候 黄土高原地区 靖远县 极端最低气温 省界 原始森林
下载PDF
兰州的城市热岛效应 被引量:24
3
作者 陈榛妹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83-87,共5页
本文利用美制TS—2A探测系统、卫星诊断及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研究了兰州的城市热岛效应。得出城关、兰钢、西固为三个强度不同的热岛区;指出随着兰州的发展,城市热岛效应逐渐增强.
关键词 城市 温度 热岛效应
下载PDF
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农业气候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葛秉钧 《资源科学》 1982年第2期49-54,共6页
一、概况 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包括疏勒河流域的玉门、敦煌农业区;黑河流域的张掖、酒泉农业区和石羊河流域的武威,永昌农业区的15个县(市)。总人口293万多,土地总面积14.6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2.2%,现有耕地91... 一、概况 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包括疏勒河流域的玉门、敦煌农业区;黑河流域的张掖、酒泉农业区和石羊河流域的武威,永昌农业区的15个县(市)。总人口293万多,土地总面积14.6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2.2%,现有耕地912.85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7%,平均每个农业人口占有耕地3.39亩。其中灌溉地721.99万亩,占全省灌溉面积的56.4%。是我省主要农业区,也是我国正在建设中的商品粮基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农业区 河西走廊 农业气候 适应性分析 敦煌 积温 马铃薯 玉米 春小麦 冬小麦
下载PDF
环境评价中矢量回归和多源迭加的原理与计算 被引量:2
5
作者 朱丽霞 尉元明 +1 位作者 高雪峰 杨增梓 《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 1998年第3期5-7,共3页
从矢量相关分析和多源排放模式坐标变换的原理出发,推导了矢量回归和多模排放模式坐标变换的公式,并且介绍了这两种计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步骤,可供从事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人员参考。
关键词 矢量回归 多源模式 坐标变换 环境评价 大气评价
下载PDF
论改变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途径
6
作者 杨振东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51-59,共9页
解放后30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干旱和半干早地区只有从种草种树入手,大力发展林草业和畜牧业,走农林牧综合治理的道路,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干旱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增加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在现有生态环境恶性循... 解放后30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干旱和半干早地区只有从种草种树入手,大力发展林草业和畜牧业,走农林牧综合治理的道路,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干旱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增加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在现有生态环境恶性循环下,甘肃中部雨养农业区多栽些糜谷、扁豆等抗旱耐旱作物,是比较适宜的。改变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恶性循环,主要通过大规模地广泛地人工种草造林,农林牧业合理配置,恢复被破坏了的自然植被,扩大森林植被覆盖率来增加空气的水汽含量,促进内循环雨,增加降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地区 生态环境 改良途径
下载PDF
青藏高原雹暴的局地环境条件分析
7
作者 陈乾 《干旱气象》 1986年第3期2-10,共9页
我国西部降雹的季节变化和空间分布表明,青藏高原上的降雹高频带及其高频中心季节性移动最有规律。由春至夏自东南向西北移动,4月开始进入高原东南缘,7、8月达到全年最北。化于高原中部32—35°N 附近,以后顺原路向东南撒退,10月后... 我国西部降雹的季节变化和空间分布表明,青藏高原上的降雹高频带及其高频中心季节性移动最有规律。由春至夏自东南向西北移动,4月开始进入高原东南缘,7、8月达到全年最北。化于高原中部32—35°N 附近,以后顺原路向东南撒退,10月后撒出高原。高原年降雹日数的主要多雹带沿32—33°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雹暴 风切变 降雹日 温度平流 青藏高原 青藏现代强烈隆起区 风垂直切变 横切变线 高空急流 垂直环流圈 不稳定层结 百帕 副热带西风急流 低涡 冷涡 低压
下载PDF
河西走廊开阔地低空风和温度场特征分析
8
作者 尉元明 朱丽霞 +1 位作者 韩菊英 杨增梓 《干旱气象》 1997年第4期8-11,共4页
河西走廊大气扩散试验结果表明,河西地区冬季低空风场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温度场具有逆温频率高,逆温层深厚,逆温生消规律强的特性。
关键词 风场 温度场 河西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