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科脓胸临床诊治与麻醉现状
1
作者 时志强 马想明 《甘肃医药》 2016年第6期420-421,共2页
小儿脓胸临床诊治困难,手术风险高。该病发病率较低,但在国内欠发达地区营养不良患儿中仍有发生。通过对小儿脓胸患者的诊断治疗以及手术麻醉特点进行总结分析,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关键词 小儿脓胸 临床诊治 麻醉现状
下载PDF
氯普鲁卡因硬膜外麻醉在低二氧化碳气腹压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少杰 冯强 王丽珍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7期623-624,共2页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二氧化碳气腹压 氯普鲁卡因 硬膜外麻醉 硬膜外阻滞 腹腔镜胆囊手术 麻醉效果 利多卡因
下载PDF
尿毒症患者腹膜透析管置入术的麻醉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冯强 《甘肃医药》 2016年第2期136-137,共2页
目的:比较麻醉前和手术中患者的血压变化,探讨通过把血压降至合理的范围使尿毒症患者能够耐受手术和麻醉。方法:分析40例尿毒症患者腹腔镜腹膜透析管置入术的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气管插管,分别测定麻醉前,手术开始5分钟、2... 目的:比较麻醉前和手术中患者的血压变化,探讨通过把血压降至合理的范围使尿毒症患者能够耐受手术和麻醉。方法:分析40例尿毒症患者腹腔镜腹膜透析管置入术的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气管插管,分别测定麻醉前,手术开始5分钟、25分钟,45分钟、60分钟时的血压、心率、P_(ET)CO_2的变化。结果:与麻醉诱导前相比,手术开始5分钟、25分钟,45分钟、60分钟的SBP(Kpa)、DBP(Kpa)、MAP(Kpa)均下降,与术前的血压相比有明显的下降,但血压在一个合理的区间。结论:尿毒症患者行腹腔镜腹膜析管置入术的血压管理是将恶性高血压降至一个合理的区间,既能使手术顺利地进行,又能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腹腔透析 麻醉探讨
下载PDF
舒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用于臂丛麻醉镇静效果的研究
4
作者 丰晖 杨少杰 《当代医学》 2015年第27期135-136,共2页
目的研究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臂丛麻醉镇静效果。方法选择行上肢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2 m L生理盐水静脉注射,观察组给予0.05 mg/kg咪达唑仑,10μg舒芬太尼进行静脉注射。注射5 ... 目的研究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臂丛麻醉镇静效果。方法选择行上肢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2 m L生理盐水静脉注射,观察组给予0.05 mg/kg咪达唑仑,10μg舒芬太尼进行静脉注射。注射5 min后对患者进行臂丛麻醉,对比2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及脉搏血氧饱和度,对比2组患者麻醉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给药后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分别为(79.3±14.1)mm Hg、(85.6±11.3)次/min和(99.5±0.5)%,相比较给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给药30 min和60 min时的镇静效果评分分别为(2.69±1.05)分、(3.02±1.12)分,相比较对照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给药后90 min内的镇静效果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患者臂丛麻醉能够取得极佳的镇静效果,对患者的呼吸和循环抑制较轻,还能有效提高麻醉质量,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达唑仑 舒芬太尼 臂丛麻醉 镇静
下载PDF
改良电休克治疗全身麻醉的体会
5
作者 王丽珍 杨少杰 冯强 《甘肃医药》 2013年第4期257-259,共3页
目的:总结改良电休克全身麻醉下行的治疗特点,使电休克治疗的范围不断扩大和舒适,减轻患者治疗时的痛苦和恐惧心理。方法: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先静注阿托品0.5mg,10分钟后使用丙泊酚1.5~2mg/kg静脉推注,患者入睡后琥珀胆碱0.75~1mg/Kg... 目的:总结改良电休克全身麻醉下行的治疗特点,使电休克治疗的范围不断扩大和舒适,减轻患者治疗时的痛苦和恐惧心理。方法: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先静注阿托品0.5mg,10分钟后使用丙泊酚1.5~2mg/kg静脉推注,患者入睡后琥珀胆碱0.75~1mg/Kg,同时辅助呼吸。结果:与传统电休克治疗相比,该方法起效快,苏醒迅速,醒后无不适反应。结论:该方法副作用显著降低,对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电休克 治疗 全身麻醉
下载PDF
双氯芬酸钠栓剂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马想明 杨开银 王臻 《甘肃科技纵横》 2017年第10期92-93,54,共3页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钠栓剂经直肠用药对术后疼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术后镇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DSAG、SAG和AGCDSS三组,每组30例,DSAG术后镇痛使用双氯芬酸钠栓剂100 mg经直肠纳入,Q6h,共两天;SAG术后镇痛使用舒芬太尼100 ug加入0...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钠栓剂经直肠用药对术后疼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术后镇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DSAG、SAG和AGCDSS三组,每组30例,DSAG术后镇痛使用双氯芬酸钠栓剂100 mg经直肠纳入,Q6h,共两天;SAG术后镇痛使用舒芬太尼100 u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至100 ml,持续恒速静脉输注,2 ml/h;AGCDSS术后镇痛患者联合使用双氯芬酸钠栓剂直肠给药联合静脉输注舒芬太尼,用药方案与前两组相同。结果:与SAG相比,DSAG能满足术后疼痛治疗的需要。结论:双氯芬酸钠栓剂经直肠用药可以安全用于无消化系统病史患者术后疼痛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芬酸钠栓剂 术后镇痛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双点臂丛阻滞法用于上肢手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丽珍 高瑞萍 苏春红 《甘肃医药》 2012年第10期730-732,共3页
目的:观察研究臂丛神经阻滞双点法与单点法用于上肢手术时的麻醉效果,比较三组间神经阻滞效果、止血带反应和辅助用药情况。方法:选择90例上肢手术病人,ASAI-II级,手术时间2~5小时,按随机双盲法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A组:肌间... 目的:观察研究臂丛神经阻滞双点法与单点法用于上肢手术时的麻醉效果,比较三组间神经阻滞效果、止血带反应和辅助用药情况。方法:选择90例上肢手术病人,ASAI-II级,手术时间2~5小时,按随机双盲法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A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法,使用0.3%罗哌卡因和1%利多卡因混合液20ml。B组: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法,使用0.3%罗哌卡因和1%利多卡因混合液20ml。C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法,肌间沟阻滞使用0.3%罗哌卡因和1%利多卡因混合液20ml,同时腋路阻滞使用0.3%罗哌卡因和1%利多卡因混合液20ml。结果:双点阻滞法较单点阻滞法镇痛效果更完善,阻滞时间更长,止血带反应减少,基本未用辅助药。结论:双点阻滞法克服了单点法对尺侧或者桡侧阻滞不全的不足,止血带反应轻,病人舒适度过手术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阻滞 上肢手术
下载PDF
腹横肌平面阻滞对结直肠肿瘤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阳文杰 马想明 +2 位作者 黄强 姜远旭 戴中亮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17期1433-1435,1438,共4页
目的观察腹横肌平面阻滞对结直肠肿瘤患者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择期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AP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TAP组术后行静脉自控镇痛加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对照组行单纯静脉... 目的观察腹横肌平面阻滞对结直肠肿瘤患者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择期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AP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TAP组术后行静脉自控镇痛加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对照组行单纯静脉自控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镇痛药物使用量以及术后4、8、12、24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术后卧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4、12、24h测定血浆IL-6、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TAP组患者术后4、8、12、24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TAP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即刻IL-6、TNF-α、CRP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TAP组术后4、12、24h IL-6、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4、12h 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腹横肌平面阻滞能有效缓解疼痛,减少炎性介质的产生,有益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横肌平面阻滞 结直肠肿瘤 快速康复
下载PDF
血管麻痹机理对心脏手术快速康复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梁雅君 马想明 +2 位作者 姬银明 张向东 蒋治中 《甘肃科技纵横》 2019年第12期72-76,共5页
目的:探索血管麻痹发生的病理生理学内在机制与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选择相关文献与分子生物学对血管麻痹发生机制研究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分析。结果:血管麻痹是心脏术后影响快速康复的主要机制之一,可以通过临床药物治疗,优化围术期整体... 目的:探索血管麻痹发生的病理生理学内在机制与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选择相关文献与分子生物学对血管麻痹发生机制研究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分析。结果:血管麻痹是心脏术后影响快速康复的主要机制之一,可以通过临床药物治疗,优化围术期整体管理来降低血管麻痹的发生率。结论: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血管麻痹综合征时,亚甲蓝和血管加压素应用较多,但血管加压素治疗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麻痹综合征 心脏手术 快速康复
下载PDF
阿片类药物在硬膜外腔镇痛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少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23期29-30,共2页
目的 阿片类药物在硬膜外腔镇痛效果的临床应用观察。方法 选择646例12~84岁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吗啡-氟派啶组、度冷丁-氟派啶组、罂粟碱-氟派啶组和度冷丁-罂粟碱-氟派啶组。观察四组的镇痛时间、恶心呕吐、尿潴留的例数以及对肠蠕动、... 目的 阿片类药物在硬膜外腔镇痛效果的临床应用观察。方法 选择646例12~84岁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吗啡-氟派啶组、度冷丁-氟派啶组、罂粟碱-氟派啶组和度冷丁-罂粟碱-氟派啶组。观察四组的镇痛时间、恶心呕吐、尿潴留的例数以及对肠蠕动、呼吸功能的影响。结果 吗啡-氟派定组镇痛时间较其他三组明显长;恶心呕吐、尿潴留较其他三组发生率高,但四组对患者的肠蠕动、呼吸功能抑制无明显影响。结论 阿片类药物在硬膜外腔镇痛用于术后患者效果确切,对恶心呕吐、尿潴留影响小,对肠蠕动、呼吸功能无明显影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药物 硬膜外腔镇痛 效果观察
下载PDF
右旋美托咪啶脑保护分子机制对临床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想明 杨开银 康建西 《甘肃医药》 2017年第5期346-348,共3页
右旋美托咪啶(DEX)是一种α_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临床上广泛用于镇痛、镇静及其他治疗。动物实验探索细胞信号转导机制,对临床治疗具有借鉴意义。DEX具有软药与非软药的药学特征,又是一种右旋结构,通过尝试左旋分子结构或者使用混旋... 右旋美托咪啶(DEX)是一种α_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临床上广泛用于镇痛、镇静及其他治疗。动物实验探索细胞信号转导机制,对临床治疗具有借鉴意义。DEX具有软药与非软药的药学特征,又是一种右旋结构,通过尝试左旋分子结构或者使用混旋分子结构,拓展其应用。总结右旋美托咪啶对脑保护的分子机制,加强脑保护治疗水平,对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对降低临床致死致残率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右旋美托咪啶 神经保护 信号转导机制
下载PDF
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在妊高症孕妇分娩镇痛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宝林 梁雅君 《甘肃科技纵横》 2021年第3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在合并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6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R组)和对照组(C组)。收集两组孕妇分娩过程中血压、面... 目的: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在合并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6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R组)和对照组(C组)。收集两组孕妇分娩过程中血压、面部表情疼痛评分、分娩方式、出血量等资料。结果:R组孕妇血压、面部表情疼痛评分、出血量、自然分娩、辅助分娩及镇痛分娩失败率明显低于C组。孕妇的年龄、孕周、体重、孕次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妊高症孕妇分娩镇痛过程中的镇痛效果良好、血压较平稳、剖宫产率低,对新生儿无损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 罗哌卡因 右美托咪定 分娩镇痛
下载PDF
米库氯铵在改良电休克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开银 马想明 +1 位作者 梁雅君 杨中高 《甘肃医药》 2016年第6期438-440,共3页
目的:观察米库氯铵在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中的应用。方法:选择ASAI-Ⅱ级,年龄20-40岁,60例患者,随机分为琥珀胆碱组和米库氯铵组,每组30例。分别观察记录T0、T1、T2、T3、T4、T5的SBP、DBP、HR;诱导前后K+浓度、MECT苏醒时间和术... 目的:观察米库氯铵在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中的应用。方法:选择ASAI-Ⅱ级,年龄20-40岁,60例患者,随机分为琥珀胆碱组和米库氯铵组,每组30例。分别观察记录T0、T1、T2、T3、T4、T5的SBP、DBP、HR;诱导前后K+浓度、MECT苏醒时间和术后随访骨骼肌疼痛例数。结果:两组患者T1、T2、T3、T4和T5各时间点HR、SBP、和DBP的变化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诱导后K+浓度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米库氯铵在MECT中血流动力学比较稳定,不引起血钾增高和骨骼肌疼痛,是替代琥珀酰胆碱的比较理想的非去极化肌松药,可安全用于M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库氯胺 改良电休克治疗 临床观察
下载PDF
预注小剂量苯磺顺阿曲库铵对腹部手术肌松效果的研究
14
作者 杨开银 马想明 《甘肃医药》 2016年第9期680-683,共4页
目的:观察预注小剂量苯磺顺阿曲库铵在腹部手术麻醉临床肌松效果,探讨其作用。方法:选择全麻下行腹部手术60例患者,年龄20-50岁,ASAⅠ-Ⅱ,随机分为S组和C组,每组30例,S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mg/kg,芬太尼3μg/kg,丙泊酚2mg/kg,苯磺顺... 目的:观察预注小剂量苯磺顺阿曲库铵在腹部手术麻醉临床肌松效果,探讨其作用。方法:选择全麻下行腹部手术60例患者,年龄20-50岁,ASAⅠ-Ⅱ,随机分为S组和C组,每组30例,S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mg/kg,芬太尼3μg/kg,丙泊酚2mg/kg,苯磺顺阿曲库铵150μg/kg;C组先静脉注苯磺顺阿曲库铵15μg/kg,咪达唑仑0.1mg/kg,芬太尼3μg/kg,丙泊酚2mg/kg,苯磺顺阿曲库铵135μg/kg;记录T0、T1、T2和T3的肌松起效时间和诱导前后、气管插管后1、3、5分钟各点HR、SBP、DBP;有无咳嗽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后1、3、5分钟后HR、SBP和DBP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肌松药起效时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预防芬太尼引起的咳嗽反应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预注小剂量的苯磺顺阿曲库铵可明显的缩短肌松起效时间,肌肉松弛效果完善,有效抑制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可预防芬太尼引起的咳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注法 注射用苯磺顺阿曲库铵 腹部手术 肌肉松弛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不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对危重患者心血管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少杰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10期992-993,共2页
目的通过临床对危重患者应用不同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观察患者的心血管应激反应,寻找最合适的一种方法。方法选取6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静脉给予芬太尼(5μg/kg)+异丙酚(1.5mg/kg)+维库溴铵(0.1mg/kg)+氯胺酮(... 目的通过临床对危重患者应用不同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观察患者的心血管应激反应,寻找最合适的一种方法。方法选取6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静脉给予芬太尼(5μg/kg)+异丙酚(1.5mg/kg)+维库溴铵(0.1mg/kg)+氯胺酮(1mg/kg),对照组患者选择芬太尼(5μg/kg)+异丙酚(1.5mg/kg)+维库溴铵(0.1mg/kg)+咪唑安定(0.1mg/kg);观察2组患者插管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2组患者经过麻醉诱导后插管前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压、心率下降,与诱导前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插管后血压、心率升高明显,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氯胺酮复合芬太尼、异丙酚用于危重患者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是临床最为有效且合理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诱导 气管插管 危重患者 心血管应激反应
原文传递
巨大甲状腺肿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的处理体会
16
作者 杨少杰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3-64,共2页
目的通过总结巨大甲状腺肿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的处理体会,提高对巨大甲状腺肿手术的麻醉水平。方法选择巨大甲状腺肿手术患者15例,分析患者术中插管静吸复合麻醉的麻醉效果。结果患者术中麻醉效果满意,麻醉后6例(40.0%)出现心率加快... 目的通过总结巨大甲状腺肿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的处理体会,提高对巨大甲状腺肿手术的麻醉水平。方法选择巨大甲状腺肿手术患者15例,分析患者术中插管静吸复合麻醉的麻醉效果。结果患者术中麻醉效果满意,麻醉后6例(40.0%)出现心率加快与血压上升,其中的4例(26.7%)自行缓解;其中的1例(6.7%)注射芬太尼与利血平后逐渐恢复正常,1例(6.7%)注射心得安后逐渐恢复正常。麻醉后2例(13.3%)血压下降,经快速补液扩容后,逐渐恢复正常。结论对巨大甲状腺肿手术患者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是安全有效的,同时需做好术前全面评估、适当用药、术中选择正确的麻醉方式和妥善处理术后拔管,这样能确保麻醉效果与患者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甲状腺肿瘤 气管插管 复合麻醉 体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