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雷旭东 王玉洁 +6 位作者 金育忠 柴艳冬 姜晓燕 冯晶 王勇 许颖 范春玲 《甘肃医药》 2015年第10期721-724,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探讨此类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易感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回顾对照方法,对2013年8月-2014年7月作者所在医院的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7... 目的:通过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探讨此类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易感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回顾对照方法,对2013年8月-2014年7月作者所在医院的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7112例住院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病例934份,感染率为13.13%;其中肝、肺、胰腺恶性肿瘤患者的感染率较高;感染部位主要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其次为消化系统,有364(38.97%)例病例,感染部位不明确;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不同性别对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的影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70岁,住院时间〉14d,肿瘤临床分期在Ⅲ~Ⅳ期, ANC〈1.5×109/L、低蛋白血症、化疗周期大于4、合并糖尿病或乙肝的患者更易发生医院感染,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发病特点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预防与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化疗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切除乳腺良性肿瘤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4
2
作者 梁玉荣 郭云 《甘肃医药》 2010年第3期345-347,共3页
关键词 微创切除 乳腺良性肿瘤 麦默通 超声引导 护理 乳房疾病 乳房肿块 仪器系统
下载PDF
540例乳腺良性肿瘤经乳晕弧形切口切除临床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郭雁翔 杜延泽 +1 位作者 张斌明 杨碎胜 《甘肃医药》 2010年第6期635-637,共3页
目的:探讨乳晕弧形切口切除乳腺肿物的优点。方法:对540例乳腺肿物的患者采取乳晕弧形切口,行肿物切除术。结果:540例中532(98.5%)例伤口Ⅰ期愈合,74例(1.4%)发生皮下积液。本组中无皮瓣坏死,且瘢痕小,不影响外观。结论:对于乳... 目的:探讨乳晕弧形切口切除乳腺肿物的优点。方法:对540例乳腺肿物的患者采取乳晕弧形切口,行肿物切除术。结果:540例中532(98.5%)例伤口Ⅰ期愈合,74例(1.4%)发生皮下积液。本组中无皮瓣坏死,且瘢痕小,不影响外观。结论:对于乳腺良性病变,均可采用乳晕弧形切口,既可完整切除病灶,又不影响美观,满足了患者对美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形切口 良性肿物
下载PDF
某肿瘤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效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雷旭东 王玉洁 +5 位作者 金育忠 柴艳冬 姜晓燕 冯晶 许颖 范春玲 《甘肃医药》 2015年第11期845-847,共3页
目的 :评价某肿瘤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对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持续改进效果。方法 :按季度抽取某肿瘤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出院患者病例,依据《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指标进行回顾性评价。结果:人均使用... 目的 :评价某肿瘤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对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持续改进效果。方法 :按季度抽取某肿瘤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出院患者病例,依据《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指标进行回顾性评价。结果:人均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数、人均使用抗菌药物费用、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百分率对比分析呈现出下降趋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量占抗菌药物使用量百分率、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人均用药天数(天)对比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某肿瘤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 合理用药
下载PDF
^(99m)Tc标记的亚锡植酸钠联合超声造影在早期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包蔚郁 白晓蓉 +2 位作者 郭雁翔 高晨 杨碎胜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99m)Tc标记的亚锡植酸钠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示踪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60例临床诊断的cT_(is-3)N_(0-1)M_0期乳腺癌患者在术前采用^(99m)Tc标记的亚锡植酸钠进行淋巴结示踪。术前乳晕皮下注射亚甲蓝注射液2 mL,术中观察γ... 目的探讨^(99m)Tc标记的亚锡植酸钠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示踪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60例临床诊断的cT_(is-3)N_(0-1)M_0期乳腺癌患者在术前采用^(99m)Tc标记的亚锡植酸钠进行淋巴结示踪。术前乳晕皮下注射亚甲蓝注射液2 mL,术中观察γ射线探测仪计数及蓝染情况,并将前哨淋巴结及非前哨淋巴结送术中细胞学、术中冰冻、术后病理检查结果 60例患者淋巴结检出率为100%,分别检出淋巴结12~27枚,平均每例检出16.4枚,共1006枚;蓝染淋巴结共646枚,蓝染率为64.2%。前哨淋巴结检出灵敏度86.7%,准确率98.4%,假阴性率6.7%。所有患者经14~24个月的随访,均未出现复发转移。结论利用^(99m)Tc标记的亚锡植酸钠行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术配合术前超声造影定位、定性,可达到良好的前哨淋巴结示踪效果及术前筛查,有效避免转移淋巴结的漏检,提高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检出率、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活检 亚锡植酸钠 超声造影
下载PDF
紫杉醇脂质体与多西紫杉醇对乳腺癌疗效及安全性临床观察 被引量:8
6
作者 陈涵 王娟 张静 《临床荟萃》 CAS 2016年第11期1206-1208,共3页
目的对比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方案中紫杉醇脂质体与多西紫杉醇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差异。方法对接受新辅助化疗后手术的乳腺癌1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自愿选择用药分为观察组(接受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和对照组(接受... 目的对比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方案中紫杉醇脂质体与多西紫杉醇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差异。方法对接受新辅助化疗后手术的乳腺癌1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自愿选择用药分为观察组(接受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和对照组(接受多西紫杉醇治疗),每组各87例,同时两组均给予环磷酰胺及表阿霉素的联合新辅助化疗方案,1个化疗周期为21天,共进行6个化疗周期,结束后过3周再给予手术切除,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病理完全缓解率为10.3%(9/87),客观缓解率分别为80.5%(70/87),疾病控制率为95.4%(83/87),对照组分别为9.2%(8/87)、79.3%(69/87)、93.1%(81/87),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白细胞减少(Ⅲ~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Ⅲ~Ⅳ级)、过敏反应、体液潴留、皮肤指甲毒性反应及口腔黏膜炎等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紫杉醇脂质体对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与多西紫杉醇相近,但其化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程度轻,安全性要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药物疗法 联合 治疗结果 紫杉醇脂质体 多西紫杉醇
下载PDF
合理情绪疗法对乳腺癌患者心理状况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白晓蓉 杨碎胜 迟婷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10期872-873,共2页
近30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一直居于女性肿瘤首位,并在全球范围内以每年2%的速度递增,严重威胁女性身心健康与生命。就目前乳腺癌的心理治疗进展方面而言,多从护理角度出发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在本研究应用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 近30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一直居于女性肿瘤首位,并在全球范围内以每年2%的速度递增,严重威胁女性身心健康与生命。就目前乳腺癌的心理治疗进展方面而言,多从护理角度出发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在本研究应用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therapy,RET)理论,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由专业的心理治疗师对乳腺癌患者进行专业心理干预,通过制订有效的健康教育计划,让乳腺癌患者认识情绪障碍,从而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情感症状 心理疗法
下载PDF
以乳腺局限性增厚为特征的早期乳腺癌1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赵庆丽 董信春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8-79,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局限性腺体增厚在早期乳腺癌中的意义。方法:乳腺X线照相术显示腺体结构异常、砂粒样钙化者,手术切检确诊。结果:19例乳腺癌临床分期T0N0M0,病理分期7例为TisN0M0。随访1-5年11例,5-10年... 目的:探讨乳腺局限性腺体增厚在早期乳腺癌中的意义。方法:乳腺X线照相术显示腺体结构异常、砂粒样钙化者,手术切检确诊。结果:19例乳腺癌临床分期T0N0M0,病理分期7例为TisN0M0。随访1-5年11例,5-10年5例,10-13年13例,无瘤生存率皆为100%。结论:乳腺局限性增厚为早期乳腺癌重要体征之一。中年以上妇女乳腺局限性腺体增厚应详细检查,数月不见好转甚至有扩大趋势时应及时手术切除检查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腺体增厚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241例青年乳腺癌临床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阿赛古丽 杜延泽 +2 位作者 舍雅莉 杨碎胜 张斌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32期159-160,共2页
本文主要通过对甘肃省五家医院24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按病理分型分析以浸润性导管癌174例(72.20%)为主。按TNM分期,Ⅱ、Ⅲ期病例占83.82%。5年生存率为57.96%、17.78%。其中12例Ⅳ期患者5年生存率为0,提示青年乳腺癌多数为... 本文主要通过对甘肃省五家医院24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按病理分型分析以浸润性导管癌174例(72.20%)为主。按TNM分期,Ⅱ、Ⅲ期病例占83.82%。5年生存率为57.96%、17.78%。其中12例Ⅳ期患者5年生存率为0,提示青年乳腺癌多数为浸润型癌,发展快、预后差。本研究旨在探讨青年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与预后的关系,并期待能为甘肃省青年女性提供如何早期诊断及预防的措施,为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青年女性 生存率 预后
下载PDF
青年乳腺癌患者心理特征及心理干预 被引量:4
10
作者 杜延泽 舍雅莉 +2 位作者 阿赛古丽 张斌明 杨碎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33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青年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特征,寻找心理干预的有效方法,从而提高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方法:对收治的69例青年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分析是否存在抑郁、焦虑、性生活及社交障碍等心理问题。结果:青年乳腺癌患者存在较严重... 目的:探讨青年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特征,寻找心理干预的有效方法,从而提高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方法:对收治的69例青年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分析是否存在抑郁、焦虑、性生活及社交障碍等心理问题。结果:青年乳腺癌患者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不同文化程度、职业类型及经济收入对心理的影响也不同。结论:根据不同青年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特征,合理地利用心理干预手段,对提高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青年女性 心理特征 心理干预
下载PDF
乳腺癌外周血SBEM和hMAM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田英 姜专基 +1 位作者 司晓枫 刘鸿雁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6期1921-1922,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乳腺小粘蛋白(SBEM)及人乳腺珠蛋白(hMAM)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68例乳腺癌患者及2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术前血清SBEM和hMAM的水平。结果乳腺癌组术前血清...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乳腺小粘蛋白(SBEM)及人乳腺珠蛋白(hMAM)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68例乳腺癌患者及2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术前血清SBEM和hMAM的水平。结果乳腺癌组术前血清SBEM和hMAM水平均高于纤维腺瘤组和健康对照组(P均<0.01)。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血清中SBEM和hMAM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Ⅲ期患者血清SBEM和hMAM水平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P均小于0.01)。结论 SBEM及hMAM特异性表达于乳腺癌外周血,有可能作为检测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的标志物,有望成为判断乳腺癌患者病情发展和预后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小粘蛋白 人乳腺珠蛋白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下载PDF
国产亚甲蓝行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斌明 杨碎胜 杜延泽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6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lymphnodebiopsy,SLNB)反映早期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情况,并指导临床腋淋巴结阴性(cNO)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除范围的可行性。方法:使用国产1%亚甲蓝对120例cT1、2N0M0期乳腺癌病人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lymphnodebiopsy,SLNB)反映早期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情况,并指导临床腋淋巴结阴性(cNO)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除范围的可行性。方法:使用国产1%亚甲蓝对120例cT1、2N0M0期乳腺癌病人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于原发肿瘤边缘上、下、左、右选取4个注射点,将1%亚甲蓝4ml分别注射到乳腺实质及皮下组织内,已行术中活检则注射于残腔壁周围及其表面的皮下组织内。注射后从注射点向腋窝方向轻按摩5~10min,以利于淋巴管和淋巴结的染色,随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或保乳手术。SLN常规HE染色病理检查,阴性者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行淋巴结微转移检查。结果:确定SLN87例,成功率为72.50%。SLNB的特异度为100%,假阳性率为0%,假阴性率为1.5%,准确率为98.85%;阴性前哨淋巴结的微转移率为4.44%。结论:前哨淋巴结转移状况基本上可反映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的状况;SLNB有望成为指导cNO期乳腺癌腋淋巴结清除范围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 活组织检查 亚甲蓝
下载PDF
乳腺导管扩张症69例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斌明 杜延泽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439-440,共2页
关键词 乳腺导管扩张症 误诊误治 手术病理 良性 浆细胞性乳腺炎 乳腺癌 临床 区别
下载PDF
血栓调节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4
作者 姜专基 高秉仁 +1 位作者 杨碎胜 刘鸿雁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9年第4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栓调节蛋白(TM)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94例乳腺癌、1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的TM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TM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的表达(P<0.01)。在乳腺癌组织中TM的... 目的探讨血栓调节蛋白(TM)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94例乳腺癌、1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的TM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TM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的表达(P<0.01)。在乳腺癌组织中TM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状况有关,随着临床分期的增高,其阳性表达率逐渐下降(P<0.05)。淋巴结阴性组阳性表达率为66.7%,淋巴结阳性组阳性表达率为44.2%(P<0.05)。TM与肿瘤组织病理学分级、病理学类型、肿瘤最大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M表达水平可能与乳腺癌的发展、转移有关,有望成为判断乳腺癌患者病情发展和预后的一项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调节蛋白 乳腺癌组织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超声、钼靶X线及其联合应用诊断乳腺癌准确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姜专基 刘鸿雁 +3 位作者 魏世鸿 罗宏涛 秦永生 张斌明 《甘肃医药》 2016年第10期731-737,共7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超声、钼靶以及联合应用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获取超声和钼靶在乳腺...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超声、钼靶以及联合应用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获取超声和钼靶在乳腺癌诊断的相关文献。依据诊断准确性研究的质量评估(QUADAS-2)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利用Meta-Disc1.4和Rev Man 5.2软件对超声和钼靶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SEN)、特异性(SPE)、阳性似然比(+LR)、阴性似然比(-LR)、诊断比值比(DOR)进行合并分析,并计算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下面积。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以术后病理检查为金标准,乳腺超声诊断乳腺癌的SEN合并为0.85(95%CI:0.84,0.86),SPE合并为0.93(95%CI:0.92,0.93),DOR为20.35(95%CI:13.62,30.4);钼靶X线诊断乳腺癌的SEN合并为0.81(95%CI:0.80,0.83),SPE合并为0.97(95%CI:0.97,0.97),DOR为19.49(95%CI:11.29,33.66);乳腺超声联合钼靶X线诊断乳腺癌的SEN合并为0.94(95%CI:0.93,0.95),SPE合并为0.93(95%CI:0.92,0.94),DOR为89.24(95%CI:46.14,172.63)。结论:乳腺超声和钼靶X线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较高,两者效果相当,联合应用更能有效地提高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超声 钼靶X线 BI-RADS META分析
下载PDF
乳腺增生症端粒酶活性分析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庆丽 杜延泽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4年第3期191-192,共2页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表达在乳腺增生症中表达的意义及其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ELISA法半定量及定性质检测根据Page标准分为三级的 5 2例乳腺增生症 (FCD) ,5例正常组织 (NVB) ,6例早期浸润性导管癌和 18例浸润性导管癌 (IDC)...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表达在乳腺增生症中表达的意义及其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ELISA法半定量及定性质检测根据Page标准分为三级的 5 2例乳腺增生症 (FCD) ,5例正常组织 (NVB) ,6例早期浸润性导管癌和 18例浸润性导管癌 (IDC)端粒酶活性。结果 端粒酶活性在乳腺增生症Ⅱ、Ⅲ级即有表达 ,测定值及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组织 ,低于癌组织 ,按NVB、FCD1、FCD2 、FCD3 及IDC的顺序递增 ,Ⅱ与Ⅲ级差异具显著性 ,Ⅲ级与早期浸润性导管癌及浸润性导管癌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端粒酶激活在乳腺癌癌前阶段 (不典型增生 )即发生 ,是癌变发生的早期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 乳腺肿瘤 乳腺增生症 上皮不典型增生
下载PDF
Ⅰ、Ⅱ期乳腺癌累及乳头乳晕的可能性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斌明 郭雁翔 +2 位作者 杨碎胜 姜专基 杜延泽 《甘肃医药》 2008年第4期8-11,共4页
目的研究Ⅰ、Ⅱ期乳腺癌乳头乳晕复合体的受累概率,分析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可行性。方法对692例已行改良根治术的Ⅰ、Ⅱ期乳腺癌患者,术后乳头乳晕复合体行正中切面取材做病理检查,了解乳头乳晕复合体受累情况。结... 目的研究Ⅰ、Ⅱ期乳腺癌乳头乳晕复合体的受累概率,分析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可行性。方法对692例已行改良根治术的Ⅰ、Ⅱ期乳腺癌患者,术后乳头乳晕复合体行正中切面取材做病理检查,了解乳头乳晕复合体受累情况。结果692例乳腺癌中,14例见乳头乳晕复合体受累,受累率为2.2%。结论肿瘤的最大径,肿瘤边缘距乳晕的距离,腋淋巴结受累,乳头的歪斜或凹陷等异常体征与乳头乳晕复合体受累密切相关,而与病理类型和肿瘤所处的象限关联不甚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头乳晕复合体 保留乳头乳晕乳房切除术
下载PDF
65岁以上中晚期老年女性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2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斌明 姜专基 白晓蓉 《甘肃医药》 2012年第7期488-490,共3页
目的:探讨65岁以上中晚期老年女性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28例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前服用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2.5mg/次,1次/日观察疗效,治疗6~9个月后进行手术。结果:本组患者术前内分泌治疗无完全缓解病例,... 目的:探讨65岁以上中晚期老年女性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28例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前服用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2.5mg/次,1次/日观察疗效,治疗6~9个月后进行手术。结果:本组患者术前内分泌治疗无完全缓解病例,部分缓解8例(28.57%),轻度缓解12例(42.86%),无变化5例(17.86%),无效3例(10.71%)。结论:来曲唑在65岁以上老年中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显效良好,不良反应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女性 乳腺癌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 来曲唑
下载PDF
保留乳头乳晕改良根治术同期TRAM瓣乳房再造治疗早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斌明 杨碎胜 +3 位作者 杜延泽 白晓蓉 姜专基 郭雁翔 《甘肃医药》 2010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观察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期应用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瓣)转移乳房再造治疗早期乳腺癌(Ⅰ、Ⅱa期)的近期疗效。方法:本组5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治疗组26例进行保留乳头乳晕的改良根治术同时应用TRA... 目的:观察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期应用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瓣)转移乳房再造治疗早期乳腺癌(Ⅰ、Ⅱa期)的近期疗效。方法:本组5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治疗组26例进行保留乳头乳晕的改良根治术同时应用TRAM乳房再造;对照组3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两组在手术时间、引流时间、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及外观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所有5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62个月(平均26个月)。26例保留乳头乳晕的改良根治术同期乳房再造均获成功,除1例患者出现部分皮瓣血运欠佳外,其余均无并发症。治疗组再造乳房效果良好,两组均无癌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期应用TRAM乳房再造治疗早期乳腺癌(Ⅰ、Ⅱa期)安全可行,可同时满足肿瘤治疗和形体美两方面的要求,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乳腺癌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乳房再造 腹直肌肌皮瓣 疗效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及问题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碎胜 白晓蓉 包蔚郁 《甘肃医药》 2012年第12期904-907,共4页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部分乳腺癌患者就诊时已属局部晚期乳腺癌(locally advanced breastcancer,LABC),原发病灶较大或区域淋巴结已广泛转移,治疗相当困难,而且预后差。近年来乳腺癌的治疗已得到多方面发展,治疗也由局部...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部分乳腺癌患者就诊时已属局部晚期乳腺癌(locally advanced breastcancer,LABC),原发病灶较大或区域淋巴结已广泛转移,治疗相当困难,而且预后差。近年来乳腺癌的治疗已得到多方面发展,治疗也由局部治疗转变为全身性的综合治疗,新辅助治疗是全身性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临床实践及应用体会对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及问题作一简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