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文特级教师的有效教学观比较研究——以于漪、宁鸿彬为例
1
作者 段红霞 何九甫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2年第5期75-76,共2页
梳理语文特级教师的有效教学观,探讨比较他们对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及实现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方面的异同,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理解并真正实现语文课堂有效教学。
关键词 语文特级教师 有效教学观 比较
下载PDF
巧用“等效”解复合场问题
2
作者 王满义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06年第8期32-32,共1页
在解决电场与重力场的复合场问题时,带电体或带电微粒在重力和电场力的共同作用下运动,当重力和电场力同时做功时,发生机械能与电势能的相互转化时,对带电体而言,它的机械能是不守恒的,但是,如果将复合场转化为一个等效重力场,... 在解决电场与重力场的复合场问题时,带电体或带电微粒在重力和电场力的共同作用下运动,当重力和电场力同时做功时,发生机械能与电势能的相互转化时,对带电体而言,它的机械能是不守恒的,但是,如果将复合场转化为一个等效重力场,将重力和电场力的合力转化为一个等效重力,则对该带电体而言就“机械能守恒”了,就可以使用“等效机械能守恒定律”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重力场 复合场问题 机械能守恒定律 电场力 带电体 电势能 高中 物理 例题解析
下载PDF
如何正确认识财政赤字
3
作者 孙明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 2008年第2期81-84,共4页
财政赤字是高一《思想政治》第五课“财政税收和纳税人”中的知识难点,也是经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在《中学教材全练》有这样一题:原财政部长金人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受国务院委托作《关于200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7... 财政赤字是高一《思想政治》第五课“财政税收和纳税人”中的知识难点,也是经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在《中学教材全练》有这样一题:原财政部长金人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受国务院委托作《关于200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对2007年的预算指标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运用经济学有关知识回答:如何正确认识财政赤字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 《思想政治》 经济生活 执行情况 纳税人 预算 国务院 经济学
下载PDF
浅议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作者 王竞璇 《新课程学习》 2013年第5期12-12,共1页
新课改背景之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提升学生自身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式。在新课改理念下,高考改革的力度也在相应的增强,面对新形势下的挑战,高中数学教师更应当充分总结自身的教学经验,依照新课改提出的教学理念与... 新课改背景之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提升学生自身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式。在新课改理念下,高考改革的力度也在相应的增强,面对新形势下的挑战,高中数学教师更应当充分总结自身的教学经验,依照新课改提出的教学理念与要求,尽最大努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意识 自主探究 把握“双基” 自我反思 自我调控
下载PDF
“农业生产活动”的小结复习与巩固
5
作者 寇爱田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 2009年第5期79-82,共4页
教学目标:1.对第五单元农业生产活动的内容进行归纳、小结。2.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定期的整理、复习、巩固。
关键词 农业生产活动 复习 教学目标
下载PDF
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和活力的思考
6
作者 史强 《思想政治课教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3-44,共2页
创新与活力感是由创新与活力的事物所引起的一种感知,它具有极强的情感性、愉悦性、熏陶性、动力性和启智性;是一种美好的行为感知。对于创新与活力感的激发、感知,不仅可从事物的具体形象中感受到,同时也可从理性的内容中得到,创... 创新与活力感是由创新与活力的事物所引起的一种感知,它具有极强的情感性、愉悦性、熏陶性、动力性和启智性;是一种美好的行为感知。对于创新与活力感的激发、感知,不仅可从事物的具体形象中感受到,同时也可从理性的内容中得到,创新与活力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教学中的创新与活力绝不是附加上去的节外生枝的东西,而是其内在的要求。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由于其内容的精辟和形式的严密,对创新与活力感的追求尤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课 教学创新 具体形象 节外生枝 感知 事物 力感 情感性
原文传递
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关系
7
作者 何秋云 刘望成 《历史学习》 2007年第3期20-24,共5页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背景与原因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或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1)矛盾的根源和实质: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又引起它们之间实力...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背景与原因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或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1)矛盾的根源和实质: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又引起它们之间实力的消长变化。矛盾的实质是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进程 国际关系 帝国主义国家 发展不平衡 第一次世界大战 经济政治 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
原文传递
专题复习之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和亚洲国家经济的发展
8
作者 何秋云 刘望成 《历史学习》 2007年第5期43-46,共4页
一、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一)亚洲革命风暴 1.事件:爪哇人民反对荷兰殖民者的起义、阿富汗人民反对英国侵略军的起义、伊朗巴布教徒起义、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
关键词 民族解放运动 亚洲 国家经济 太平天国运动 荷兰殖民者 起义 阿富汗 人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