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纳米技术靶向治疗脑部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范容晖 阳志强 +3 位作者 李勃深 张宇轩 李晓琳 李茂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8-140,共13页
脑部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健康。血脑屏障的存在能够防止血液中的有害物质进入大脑,维持大脑的稳态环境,但同时也阻止药物进入大脑发挥药效。纳米技术具有组织靶向的优点,中药活性物质治疗脑部疾病具有良好的效果,纳... 脑部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健康。血脑屏障的存在能够防止血液中的有害物质进入大脑,维持大脑的稳态环境,但同时也阻止药物进入大脑发挥药效。纳米技术具有组织靶向的优点,中药活性物质治疗脑部疾病具有良好的效果,纳米技术与中药活性物质结合治疗脑部疾病可增强靶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脑屏障 药物递送 纳米粒 中药制剂 靶向技术
下载PDF
高原低氧对大鼠左乙拉西坦药代动力学特征及脑血分布的影响
2
作者 赵安鹏 胡琳 +3 位作者 姚菀腾 常熙雯 王荣 李文斌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45-1452,共8页
目的:高原低氧暴露易引起药物药动学参数及脑血分布的改变,其中包括多种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的底物。抗癫痫药物左乙拉西坦是P-gp的底物,但高原低氧暴露是否改变其药代动力学特征及脑血分布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高原低氧... 目的:高原低氧暴露易引起药物药动学参数及脑血分布的改变,其中包括多种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的底物。抗癫痫药物左乙拉西坦是P-gp的底物,但高原低氧暴露是否改变其药代动力学特征及脑血分布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高原低氧对大鼠左乙拉西坦药代动力学特征及脑血分布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低海拔对照组、高海拔组、溶剂对照组和P-gp诱导组,其中高海拔组大鼠急性暴露于4010 m高原环境24 h后口服或静脉注射左乙拉西坦,口服给药后分别于第0.083、0.25、0.5、0.83、1.25、2、4、6、8、10、12、24 h采集血浆,静脉注射给药后分别于第5、45、60、120、240 min采集血浆及脑组织;P-gp诱导组大鼠连续3 d腹腔注射地塞米松后,静脉注射左乙拉西坦,于第120 min采集血浆及脑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HPLC-MS/MS)测定血浆和脑内药物浓度,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血脑屏障P-gp的表达。结果:与低海拔对照组相比,高海拔组大鼠左乙拉西坦药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下降14.69%(P<0.01),平均驻留时间(mean residence time,MRT)下降15.42%(P<0.01),血浆清除率(clearance,CL)升高16.67%(P<0.01),静脉注射给药后第5、45、120、240 min的脑/血药物浓度比分别降低22.82%(P<0.05)、12.42%(P<0.05)、17.40%(P<0.01)和13.22%(P<0.01),血脑屏障P-gp表达升高86.3%(P<0.05);与溶剂对照组相比,P-gp诱导组大鼠血脑屏障P-gp表达升高56.3%(P<0.05),脑/血药物浓度比下降19.3%(P<0.05)。结论:急性高原低氧暴露改变了左乙拉西坦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并降低了其在大鼠体内的脑血分布。左乙拉西坦脑血分布的下降可能与血脑屏障P-gp的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低氧 治疗药物监测 脑血分布 左乙拉西坦 P糖蛋白
下载PDF
高原对线粒体功能及能量代谢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勃深 张宇轩 +2 位作者 范容晖 李茂星 刘天龙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6-113,共8页
高原是一个低压、低氧、高寒的特殊环境,高原环境将降低能量物质代谢与线粒功能,从而影响高原作业,近年来,线粒体损伤引起了广泛关注,线粒体作为细胞的能量工厂,与机体运动紧密相关。以高原线粒体损伤为研究核心,通过网络数据库检索总... 高原是一个低压、低氧、高寒的特殊环境,高原环境将降低能量物质代谢与线粒功能,从而影响高原作业,近年来,线粒体损伤引起了广泛关注,线粒体作为细胞的能量工厂,与机体运动紧密相关。以高原线粒体损伤为研究核心,通过网络数据库检索总结高原对于基础能量物质的代谢影响以及对线粒体生化供能反应关键酶活性和线粒体结构功能的改变,发现蛋白质、糖类与脂质代谢在高原受到负面影响,导致高原作业时易疲劳、高血脂症与机体修复受阻;丙酮酸代谢、三羧酸循环、β-氧化和氧化磷酸化相关酶活性被抑制,线粒体形态与数目改变,导致线粒体功能受损,影响运动供能。未来高原细胞损伤机制的探明将大力推动高原损伤防治药物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缺氧 能量物质代谢 生化供能 线粒体功能 线粒体形态
下载PDF
槟榔多酚对大鼠高原运动性疲劳的保护作用和网络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孙月梅 韩星宇 +3 位作者 马江红 程俊飞 王荣 李文斌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66-1972,共7页
目的探究槟榔多酚对大鼠高原运动性疲劳的保护作用,并选择主要的靶点开展网络药理学研究,初步探究其保护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原运动性疲劳模型组、槟榔多酚低、中、高(400、800、1200 mg·kg^(-1))剂量组,共5... 目的探究槟榔多酚对大鼠高原运动性疲劳的保护作用,并选择主要的靶点开展网络药理学研究,初步探究其保护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原运动性疲劳模型组、槟榔多酚低、中、高(400、800、1200 mg·kg^(-1))剂量组,共5组。槟榔多酚给药组在兰州预防给药3 d后,急进高原实地实验室进行跑台训练。跑台运动结束后取大鼠肺组织、心肌组织、脑组织。通过HE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切片,生化法测定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评价抗疲劳活性。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展开核心靶点和作用通路分析。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槟榔多酚对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具有保护作用;氧化应激指标表明,槟榔多酚能增加模型组大鼠心组织和脑组织SOD和GSH水平,降低MDA含量。网络药理学,共得到槟榔多酚对高原运动性疲劳保护作用的潜在靶点79个,靶点主要涉及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松弛素信号通路等。结论槟榔多酚能通过维持肺组织正常的生理结构、增强抗氧化应激能力的发生等多重机制预防高原运动性疲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多酚 高原 运动性疲劳 跑台 氧化应激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高原低氧环境下HDAC5在大鼠体内P-gp表达中的作用及对苯妥英钠药代影响
5
作者 赵以览 牟宏芳 +5 位作者 张晓静 罗林 封士兰 贺嘉馨 赵安鹏 王荣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40-1745,共6页
目的探究高原低氧环境下HDAC5在大鼠体内P-gp表达中的关键作用及对苯妥英钠药代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运至海拔4010 m的青海玉树巴塘,每组6只。不同组分别给予苯妥英钠、苯妥英钠联用金丝桃素、苯妥英钠联用维拉帕米。在高原地区收集... 目的探究高原低氧环境下HDAC5在大鼠体内P-gp表达中的关键作用及对苯妥英钠药代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运至海拔4010 m的青海玉树巴塘,每组6只。不同组分别给予苯妥英钠、苯妥英钠联用金丝桃素、苯妥英钠联用维拉帕米。在高原地区收集服药后不同时间的血浆和肝组织。采用UFLC-MS法测定血浆中苯妥英钠的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HDAC5、P-gp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UFLC-MS结果表明,给予P-gp激动剂后,AUC(0-t)、AUC(0-∞)、MRT(0-t)、MRT(0-∞)、T_(1/2z)、CL_(z)/F、V_(z)/F增加;给予P-gp抑制剂后,AUC(0-t)、AUC(0-∞)、MRT(0-t)、MRT(0-∞)、T_(1/2z)降低。同时,高原低氧环境下,HDAC5参与P-gp表达的调控。当给予P-gp激动剂和抑制剂时,HDAC5与P-gp表达呈现相同变化趋势。结论高原低氧环境下,肝中转运体P-gp的表达影响了P-gp底物苯妥英钠的药代动力学,P-gp的变化水平与HDAC5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低氧 P-GP 苯妥英钠 表观遗传学 HDAC5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独一味人工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维刚 王芃 +2 位作者 李晓琳 李茂星 颜岚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2年第5期913-919,共7页
独一味是我国藏族、蒙古族、纳西族等常用的民间草药之一。随着独一味用途的增多,过度采挖导致野生独一味资源日益匮乏,因此,建立规范化的人工栽培技术体系对其资源保护至关重要。基于此,经过系统查阅和整理相关资料,从独一味的种子休... 独一味是我国藏族、蒙古族、纳西族等常用的民间草药之一。随着独一味用途的增多,过度采挖导致野生独一味资源日益匮乏,因此,建立规范化的人工栽培技术体系对其资源保护至关重要。基于此,经过系统查阅和整理相关资料,从独一味的种子休眠及处理、育苗方法、栽培管理要点等方面探究独一味栽培技术,旨在为建立独一味规范化的栽培技术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一味 栽培 育苗
下载PDF
当归补血汤防治心肺疾病的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姜琳 陈丽萍 +1 位作者 李文斌 王荣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79-1493,共15页
心肺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已成为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经典名方当归补血汤组方精简,由黄芪和当归按5:1剂量组成,为气血双补之方剂,兼具通络之功效,其主要活性成分多糖类、皂苷类、黄酮类、挥发油等,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调... 心肺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已成为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经典名方当归补血汤组方精简,由黄芪和当归按5:1剂量组成,为气血双补之方剂,兼具通络之功效,其主要活性成分多糖类、皂苷类、黄酮类、挥发油等,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调节炎症、调节免疫和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当归补血汤可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心力衰竭,缓解糖尿病心肌病症状,抑制肺纤维化,保护肺损伤以及抗肺癌等多种心肺疾病。基础实验表明该方剂治疗心肺疾病的机制可能为通过多靶点通路发挥减轻炎症反应、抗氧化、调节自噬、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阐述当归补血汤的主要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有助于为此方防治心肺疾病的临床应用提供更为全面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补血汤 心肺疾病 活性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毛蕊花糖苷防晒霜对紫外线辐射诱导大鼠皮肤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8
作者 李晓琳 王芃 +1 位作者 李茂星 姜疆 《中南药学》 CAS 2023年第3期594-600,共7页
目的建立UVB辐射诱导大鼠皮肤损伤模型,探讨毛蕊花糖苷防晒霜抗紫外线辐射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背部皮肤恢复成光滑、无损伤的大鼠建立紫外损伤模型。照射条件为紫外线(320 nm)照射,照射强度为1.8 J·cm^(-2),每日照射3 min,连续... 目的建立UVB辐射诱导大鼠皮肤损伤模型,探讨毛蕊花糖苷防晒霜抗紫外线辐射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背部皮肤恢复成光滑、无损伤的大鼠建立紫外损伤模型。照射条件为紫外线(320 nm)照射,照射强度为1.8 J·cm^(-2),每日照射3 min,连续3 d。49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无紫外线照射)、模型组(紫外线照射)、基质组(紫外线照射+空白基质),高剂量组(紫外线照射+6%毛蕊花糖苷防晒霜)、中剂量组(紫外线照射+4%毛蕊花糖苷防晒霜)、低剂量组(紫外线照射+2%毛蕊花糖苷防晒霜)及阳性对照组(市售防晒霜)。大鼠照射期间,每日观察背部皮肤损伤情况。末次背部照射后,取照射区皮肤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观察皮肤组织形态及胶原纤维的变化,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检测皮肤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过氧化氢(H_(2)O_(2))、羟脯氨酸(Hyp)],免疫组化检测cleaved caspase-3的变化。结果大鼠背部紫外照射后,皮肤呈现粗糙增厚、红肿溃烂等不同程度的损伤,胶原纤维变性紊乱。与模型组比较,毛蕊花糖苷不同剂量组皮肤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皮肤组织SOD活性、GSH含量和GST活力均升高,而H_(2)O_(2)、Hyp含量下降(P<0.05或P<0.01),其中毛蕊花糖苷高剂量组效果最好。同时,凋亡细胞及cleaved caspase-3的阳性细胞率减少,显示毛蕊花糖苷防晒霜处理后可减轻细胞凋亡。结论毛蕊花糖苷防晒霜可提高皮肤抗氧化应激活性,降低氧化产物含量,抑制细胞凋亡,达到抗紫外线辐射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蕊花糖苷 抗紫外线辐射 抗氧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中药解热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陈升富 李晓琳 +2 位作者 王维刚 杜玮泽 李茂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2年第3期334-344,共11页
发热是机体受到感染和炎性疾病的标志,持续高热会导致细胞变性,引发多器官功能损伤,严重时会影响大脑神经及组织功能。虽然发热过程常见而又普通,但其病理机制涉及多个信号通路,如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等。大量... 发热是机体受到感染和炎性疾病的标志,持续高热会导致细胞变性,引发多器官功能损伤,严重时会影响大脑神经及组织功能。虽然发热过程常见而又普通,但其病理机制涉及多个信号通路,如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等。大量研究表明,传统中药复方及其活性组分可以降低血清中炎性因子(TNF-α、IL-1β及IL-6)及下丘脑体温调节介质(PGE_(2)、cAMP),抑制NF-κB信号通路,有效抑制体温病理性升高。本文总结PubMed与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相关文献,就中药活性成分及复方解热作用进行系统阐述,以期为利用传统中药治疗发热,挖掘新型退烧药物提供理论依据及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 中药活性成分 解热
下载PDF
抗缺氧中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维刚 阳志强 +1 位作者 李晓琳 李茂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2年第2期344-357,共14页
氧气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由高原低压低氧及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内外界因素引起的缺氧可导致线粒体损伤,能量代谢紊乱,氧化应激,炎症爆发等一系列反应,进而损伤机体。研发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大... 氧气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由高原低压低氧及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内外界因素引起的缺氧可导致线粒体损伤,能量代谢紊乱,氧化应激,炎症爆发等一系列反应,进而损伤机体。研发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中药在抗缺氧方面有巨大的潜力。本文归纳总结了抗缺氧中药单体化合物、中药提取物及中药复方的研究进展,为抗缺氧中药的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思路,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缺氧 缺氧损伤 单体化合物 中药提取物 中药复方
下载PDF
基于正交实验法优化从栀子黄色素中制备藏红花酸的工艺
11
作者 阳志强 乌兰 +4 位作者 李茂星 李晓琳 韩天翔 王维刚 王芃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2年第1期76-82,共7页
基于正交实验法,优化从栀子黄色素中提取制备藏红花酸的碱水解工艺,以期可以简单高效地获得高纯度藏红花酸。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藏红花酸含量,以藏红花酸的含量和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碱水解工艺中的料液比、NaO... 基于正交实验法,优化从栀子黄色素中提取制备藏红花酸的碱水解工艺,以期可以简单高效地获得高纯度藏红花酸。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藏红花酸含量,以藏红花酸的含量和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碱水解工艺中的料液比、NaOH浓度、水解温度和水解时间对产品中藏红花酸含量和得率的影响。确定栀子黄色素碱水解的最佳条件:料液比1∶6 g/mL、NaOH浓度3 mol/L、水解温度55℃、水解时间60 min。在该条件下制备获得的藏红花酸得率可达15.33%±1.25%;含量可达到97.24%±0.78%。优化后方法步骤简单易行,绿色无污染,一步制得高纯度藏红花酸,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红花酸 栀子黄色素 碱水解 高效液相色谱法 正交实验
下载PDF
毛蕊花糖苷在常氧、缺氧大鼠体内药动学的比较
12
作者 王维刚 李晓琳 +5 位作者 燕娜 刘天龙 王芃 郭姿良 吴迪 李茂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41-1047,共7页
目的比较毛蕊花糖苷在常氧、缺氧大鼠体内药动学。方法采用低压低氧动物实验舱模拟高原环境制备急性缺氧大鼠模型,常氧、缺氧大鼠灌胃给予毛蕊花糖苷(300 mg/kg),于5、10、15、30、45 min及1、1.5、2、4、6、8、12、24 h采血,HPLC-QTOF... 目的比较毛蕊花糖苷在常氧、缺氧大鼠体内药动学。方法采用低压低氧动物实验舱模拟高原环境制备急性缺氧大鼠模型,常氧、缺氧大鼠灌胃给予毛蕊花糖苷(300 mg/kg),于5、10、15、30、45 min及1、1.5、2、4、6、8、12、24 h采血,HPLC-QTOF-MS法检测毛蕊花糖苷、羟基酪醇、咖啡酸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常氧、缺氧大鼠血浆中均未检测到羟基酪醇。与常氧大鼠血浆比较,缺氧大鼠血浆中毛蕊花糖苷AUC_(0~)_(t)、AUC_(0~∞)、C_(max)降低(P<0.05),T_(max)、V_(z)/F升高(P<0.05);咖啡酸AUC_(0~)_(t)、AUC_(0~∞)、C_(max)降低(P<0.05),MRT_(0~∞)、T_(max)、V_(z)/F升高(P<0.05)。结论在缺氧条件下,毛蕊花糖苷及其活性代谢产物咖啡酸的药动学参数发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蕊花糖苷 常氧 缺氧 体内药动学 HPLC-QTOF-MS
下载PDF
高原环境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曾祥海 索南格勒 +4 位作者 黄琴 李玉 张晓静 李文斌 王荣 《生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91-702,共12页
高原环境具有低氧、低气压、低温、强紫外线等特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可预防和可治疗的慢性疾病。高原环境影响COPD患病率、临床指标和死亡率。治疗COPD的茶碱类药物治疗窗窄,高原环... 高原环境具有低氧、低气压、低温、强紫外线等特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可预防和可治疗的慢性疾病。高原环境影响COPD患病率、临床指标和死亡率。治疗COPD的茶碱类药物治疗窗窄,高原环境会影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本文对高原和平原COPD患病率、死亡率、临床指标与临床症状差异进行归纳和总结,为发现高原地区COPD的危险因素提供依据,并分析高原低氧环境对COPD药物药代动力学的影响,为高原COPD的预防与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合理用药
原文传递
HPLC-超滤法测定羟基酪醇与常氧及缺氧大鼠血浆蛋白的结合率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维刚 王芃 +5 位作者 李晓琳 刘天龙 杜玮泽 郭姿良 陈升富 李茂星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3167-3172,共6页
目的建立羟基酪醇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测定方法,比较常氧及缺氧大鼠血浆中羟基酪醇蛋白结合率的异同。方法采用HPLC-超滤法测定羟基酪醇与常氧及缺氧大鼠血浆的蛋白结合率。结果当大鼠血浆中羟基酪醇浓度为3,6,12μg·mL^(–1)时,羟基... 目的建立羟基酪醇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测定方法,比较常氧及缺氧大鼠血浆中羟基酪醇蛋白结合率的异同。方法采用HPLC-超滤法测定羟基酪醇与常氧及缺氧大鼠血浆的蛋白结合率。结果当大鼠血浆中羟基酪醇浓度为3,6,12μg·mL^(–1)时,羟基酪醇与常氧大鼠血浆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17.23±1.11)%,(16.88±1.37)%和(16.70±0.98)%,与缺氧大鼠血浆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12.31±1.79)%,(12.75±1.20)%和(13.42±1.9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羟基酪醇与常氧大鼠血浆蛋白属于低强度结合,且在3~12μg·mL^(–1)内,不具浓度依赖性,而羟基酪醇与缺氧大鼠血浆蛋白结合强度明显低于与常氧大鼠血浆蛋白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酪醇 HPLC-超滤法 常氧 缺氧 血浆蛋白结合率
原文传递
毛蕊花糖苷及其代谢产物在常氧及缺氧大鼠体内组织分布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茂星 王维刚 +1 位作者 李晓琳 王芃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4480-4488,共9页
该研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同时测定大鼠组织样品中毛蕊花糖苷(verbascoside, VB)及其主要代谢产物咖啡酸(caffeic acid, CA)的方法。采用低压低氧动物实验舱模拟高原环境,制备缺氧大鼠模... 该研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同时测定大鼠组织样品中毛蕊花糖苷(verbascoside, VB)及其主要代谢产物咖啡酸(caffeic acid, CA)的方法。采用低压低氧动物实验舱模拟高原环境,制备缺氧大鼠模型。灌胃给予常氧及缺氧大鼠300 mg·kgVB后,于30、60、90 min采集大鼠心、肝、脾、肺、肾、大脑、肌肉、大肠、小肠和胃等组织,并采用HPLC法检测各组织中VB及CA的浓度,比较VB及其代谢产物CA在常氧及缺氧大鼠体内组织分布的差异。结果显示,毛蕊花糖苷经灌胃给药后,在常氧及缺氧大鼠中均可快速吸收并分布至包括大脑在内的各个组织,表明VB可通过血脑屏障;VB在胃肠道均主要分布于小肠中,提示VB主要吸收部位为小肠;此外,在肌肉和肺中均分布较多,其他组织仅有少量分布。除大脑、心和肌肉外,其他各组织均检测到了代谢产物CA,其中小肠中咖啡酸含量最多,其次是胃、大肠和肾,在肝、脾和肺中有少量分布(<50 ng·mL),表明毛蕊花糖苷可能主要在胃肠道中代谢产生咖啡酸并吸收,可能经过肾脏排泄。相比常氧大鼠,VB在缺氧大鼠组织中体现为分布减少和减慢,但组织与血浆中药物浓度的比值有所升高,表明进入体循环的VB分布至组织的相对比例增加。从组织分布角度研究结果为毛蕊花糖苷用于抗缺氧治疗提供依据,为抗缺氧给药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蕊花糖苷 常氧 缺氧 组织分布 咖啡酸 HPLC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