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秦腔旦角表演艺术及表演技巧
- 1
-
-
作者
李晓晨
-
机构
甘肃秦腔艺术剧院
-
出处
《戏剧之家》
2023年第10期24-26,共3页
-
文摘
秦腔是起源于陕西,广泛流传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地方剧种,也是汉族地区最古老的剧种之一。秦腔有生、旦、净、丑几个重要行当,其中,饰演女性角色的行当统称“旦角”,秦腔的旦角和京剧、评剧、昆曲等剧种的旦角有许多共同之处,但秦腔的旦角也有自己的鲜明特征。基于此,本文以秦腔旦角为论述对象,着重分析其表演艺术,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有助于提升秦腔旦角表演效果的技巧,以期为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参考。
-
关键词
秦腔
旦角
表演艺术
技巧
-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戏曲旦角的表演艺术探究
- 2
-
-
作者
李晓晨
-
机构
甘肃秦腔艺术剧院
-
出处
《戏剧之家》
2024年第4期71-73,共3页
-
文摘
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是融合了杂技、舞蹈、美术、文学、武术、音乐等元素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形式,传承至今仍然深受部分群众的喜爱和支持。戏曲艺术具有独特的民族审美特性,通过对戏曲艺术的分析,不难看出民族文化的魅力。在戏曲表演中,旦角是其中的重要角色,具体包含彩旦、花旦、武旦、老旦和青衣等,通过对戏曲旦角表演艺术的分析,可以提升表演水平,推动戏曲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本文就戏曲旦角表演艺术进行探究,以期为后续艺术创新和文化传承提供支持。
-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旦角
表演艺术
角色形象
文化传承
-
分类号
J812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戏曲艺术表演程式的传承与创新问题
- 3
-
-
作者
李晓晨
-
机构
甘肃秦腔艺术剧院
-
出处
《戏剧之家》
2024年第2期25-27,共3页
-
文摘
中国戏曲是艺术史上的瑰宝,其传承和发展是当前戏曲表演者共同面临的难题。当前,戏曲艺术表演程式多采用传统形式,相对于其他表演形式而言,程式化表演是演员刻画人物、表现情节和展现主题的一种舞台创作手法,需要大量生活经验作为保障,若是程式表演缺乏生活依据,会导致程式表演缺乏灵魂。因此,本文以戏曲艺术表演程式的传承与发展为研究对象,首先简要介绍了戏曲程式,其次对程式僵化现象进行分析,最后探究了变革方向、传承和创新路径,希望可以推动我国戏曲艺术表演实现创新发展。
-
关键词
戏曲表演
程式
传承创新
-
分类号
J812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做有“心”的表演艺术家
- 4
-
-
作者
李峰
-
机构
甘肃省秦腔艺术剧院
-
出处
《发展》
2018年第2期96-96,共1页
-
文摘
生活是一切艺术的源泉,艺术表演更需用心,艺术需要生活营养,从生活中汲取,通过艺术的提炼,用心汲取,用心表演,用心灵用灵魂表达艺术作品,做一个有"心"的艺术家,舞台上走心的表演艺术家。艺术家观察生活,模仿生活,提炼生活,不仅要在生活中用心观察,而且在表演过程中还要善于揣摩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塑造出经典的艺术形象。影视表演艺术家李明启,在《水浒》中扮演王婆。她见潘金莲时低头,
-
关键词
表演艺术家
“心”
观察生活
艺术表演
艺术作品
表演过程
艺术形象
《水浒》
-
分类号
J812.1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民族器乐唢呐的传承发展探析
- 5
-
-
作者
汪磊
-
机构
甘肃秦腔艺术剧院
-
出处
《当代音乐》
2024年第9期77-79,共3页
-
文摘
唢呐作为一种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鲜明民族特色的乐器,历经千百年传承已深深扎根于中华文化这一深厚的土壤中,成为集成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体现。唢呐较强的表现力融合了各民族独特的音乐风格和传统,呈现出开朗豪放、高亢雄壮、刚中有柔、柔中有刚、表演性强的特点。唢呐与其他乐器间密切配合,可以把音乐艺术具有的魅力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在文化自信和构建文化强国的社会背景下,唢呐演奏的传承与发展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创新和进步,为唢呐在新时代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使其在音乐领域展现出多样性和可能性。面对新时代,我们要深入发掘唢呐的民族魅力,让它在音乐领域焕发新的光彩。我们要在传承唢呐演奏的基础上,将其与时代特色相结合,为我国音乐文化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
关键词
唢呐
民族器乐
传承与发展
-
分类号
J632.14
[艺术—音乐]
-
-
题名唢呐在民族管弦乐团中的运用
- 6
-
-
作者
汪磊
-
机构
甘肃秦腔艺术剧院
-
出处
《戏剧之家》
2024年第6期98-100,共3页
-
文摘
在新时代背景下,唢呐在乐团中的作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与挖掘。本文期望通过探讨其艺术表现意义与价值,引起更多人对唢呐及民族管弦乐团发展的关注。在这个多元化发展的时代,我们应该珍惜并传承这一优秀的民族乐器文化,努力推动其现代化发展。
-
关键词
唢呐
民族管弦乐团
加键唢呐
-
分类号
J632.14
[艺术—音乐]
-
-
题名浅谈戏曲表演程式及人物塑造
被引量:2
- 7
-
-
作者
李峰
-
机构
甘肃省秦腔艺术剧院
-
出处
《戏剧之家》
2017年第20期47-47,共1页
-
文摘
戏曲表演的程式化给演员人物的塑造造成了很大的局限性,为此,演员应该灵活运用自己的表演技巧,继承传统,创新传统,同时也应该增添不同的演出效果,通过观众的反应来确定最佳的演出内容。塑造好不同的人物形象,在舞台人物塑造上革故鼎新,不断地去适应观众,为达到最佳的舞台效果而努力。
-
关键词
戏曲
表演
人物
塑造
-
分类号
J812.1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提升戏曲旦角演员表演能力的有效策略
被引量:1
- 8
-
-
作者
李晓晨
-
机构
甘肃秦腔艺术剧院
-
出处
《戏剧之家》
2023年第6期44-46,共3页
-
文摘
戏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生、旦、净、末、丑等角色更是家喻户晓。戏曲有极强的民族特色,在形式上需要进行综合应用,比如加入故事情节、音乐伴奏等,戏曲表演始终要遵循相应的规则,演员要通过形体与声音的表现完成艺术展示。表演能力对戏曲演员极为重要,本文以戏曲中的旦角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如何提高旦角演员的表演能力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旦角
演员
表演能力
-
分类号
J824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关于戏曲演员如何创造角色的分析
- 9
-
-
作者
李晓晨
-
机构
甘肃秦腔艺术剧院
-
出处
《戏剧之家》
2023年第8期33-35,共3页
-
文摘
戏曲是一种表演艺术,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戏曲演员通过表演赋予角色魅力,使观众和角色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基于此,本文就戏曲演员创造角色展开分析,首先简要介绍戏曲和戏曲演员,其次对戏曲艺术重点内容进行分析,最后对戏曲演员创造角色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
关键词
戏曲
演员
创作
角色
-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J812.1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浅谈演员专业与修养
- 10
-
-
作者
李峰
-
机构
甘肃省秦腔艺术剧院
-
出处
《戏剧之家》
2017年第20期49-49,共1页
-
文摘
演员的专业修养对于一个演员来说十分重要,培养自身专业职业素养,让自己掌握扎实的演员功底,与世界的舞台接轨,只有丰富自身文化素质,在学习中成长,在学习中砥砺自我,最终让自己走向成熟,走向完善。
-
关键词
演员
修养
戏曲
艺术
-
分类号
J812.1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论当代戏曲之行当
- 11
-
-
作者
高二强
-
机构
甘肃省秦腔艺术剧院
-
出处
《戏剧之家》
2017年第3期52-52,共1页
-
文摘
对秦腔表演艺术出新的思考,行当、程式、性格传承创新。
-
关键词
戏曲
秦腔
演员
-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基于管理会计下的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对策
- 12
-
-
作者
鱼晓慧
-
机构
甘肃秦腔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原甘肃省秦剧团)
-
出处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第3期47-48,共2页
-
文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化科学技术也得到了很大进步,应用范围在逐步扩大,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国内企业经济结构和管理模式的变化。企业在开展管理工作中,管理会计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管理会计可以帮助经营者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如何在管理会计背景下,对企业管理控制模式进行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是目前尤为重要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管理会计下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相关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对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关键词
管理会计
企业管理模式
创新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浅谈字幕在戏曲舞台演出中的运用
- 13
-
-
作者
李晶
-
机构
甘肃秦腔艺术剧院
-
出处
《戏剧之家》
2024年第35期58-60,共3页
-
文摘
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舞台表现手法是学术界的重要研究方向。字幕作为戏曲演出的重要辅助工具,不仅深化了观众对剧情的理解,而且在推动地方戏曲艺术的传播与普及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技术的持续进步和创新,使得传统戏曲舞台的字幕展示方式更加丰富多彩。本文将探讨戏曲舞台字幕的艺术价值和技术创新路径,分析字幕在戏曲表演中的功能与作用,并对字幕技术的当前发展趋势进行初步的探讨。
-
关键词
戏曲
舞台
字幕
-
分类号
J814
[艺术]
-
-
题名敦煌恋
- 14
-
-
作者
王建平
-
机构
甘肃秦腔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省剧协
-
出处
《剧本》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7-70,共24页
-
文摘
时间:1943—1949年。
地点:敦煌。
人物:常书鸿,陈芝秀,王圆箓,沙怀西,窦占彪,易昌恕,苏木,常沙娜,林花雨,董希文,张琳,潘洁兹,乌密凤,李浴,张权民。香音神飞天、敦煌百姓、敦煌女孩、国民党官兵若干。
-
关键词
敦煌
1949年
常书鸿
国民党
张权
-
分类号
K879.2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姚启圣
- 15
-
-
作者
王建平(编剧)
-
机构
甘肃秦腔艺术剧院
-
出处
《当代戏剧》
2020年第4期43-63,共21页
-
文摘
人物姚启圣字熙止,号忧庵,清康熙年间政治家、军事家,收复台湾的决定性人物之一玄烨康熙大帝何氏姚启圣的妻子姚海娇姚启圣的女儿施琅字尊侯,号琢公,明末清初军事家,收复台湾的决定性人物之一纳兰明珠叶赫那拉氏,字端范,满洲正黄旗人,康熙朝权臣索额图赫舍里·索额图,满洲正黄旗人,康熙朝权臣。
-
关键词
康熙年间
康熙朝
姚启圣
叶赫那拉氏
索额图
正黄旗
收复台湾
明末清初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